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谈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

谈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的景观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生态设计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探讨了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周文王时期(前1152~前1056)就有园林的雏形——灵囿出现,但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却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的比较快,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
尽管大家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来的并不多。
很多大中城市都有供人们休闲的广场,但却经常出现绿化少、座椅少;虽有大型草坪,却是不能进入其中的;雕塑与广场的比例严重失衡,大的让人有压迫感等现象,这些都让人对其失去了亲切感和舒适感。
此外,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照抄照搬,完全不顾及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环境条件,失去对城市本身特点的表达,使得最终的成果显得有些粗制滥造,不切时宜;有的则是盲目推崇古代园林的设计,失去了现代感,失去创新;内容过于贫乏简单,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生态设计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美国当代的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曾说过,“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
”。
是的,在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急切地想要脱离四周充满钢筋水泥,终日灰蒙蒙且嘈杂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需要一片真正属于他们的绿色空间,所以,生态设计原则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研究,草坪的投资成本是乔木的10倍,但是乔木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却是草坪的30倍;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位成年人呼吸用,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能吸收尘埃20-60t,再则树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且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实习地点: 延中绿地、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实习目的:通过参观调研上海的延中绿地、东滩湿地公园和滨江森林公园, 在较小范围的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园林专业发展的新动向。
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正文一、城市绿地——延中绿地(一)、延中绿地简介延中绿地地处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区、静安区三区的交汇处, 位于南北、延安两条高架道交叉处的“真正市中心”, 由19片绿地组合而成, 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 给上海市民带来了清新的大自然的气息,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这19片绿地形成既有相对独立又有互有联系的特色园林, 由此构成优美、浪漫的绿色交响乐章。
是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并且也是上海少数的城市生态公园之一。
(二)、延中绿地功能分区及其设计理念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 也可以说是七个相对独立的园子, 分别坐落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 淮海路、金陵路、南京路等主要商业街近在咫尺绿地上空, 、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 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绿肺, 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 又相互呼应, 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七个园子由春之园、感觉园、嗅觉园、触觉园、视觉园、听觉园、味觉园组成, 其中又设有很多景观节点, 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
在设计理念方面, 延中绿地着力渲染以人为本、以“蓝”与“绿”为主题, 力图在公顷的绿地中, 营造城市森林新景观, 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保护水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的空间、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延中绿地的设计理念以“蓝”与“绿”贯穿始终, 以此警示人们, 水和植物与这座大都市息息相关, 每个市民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样善待她。
(三)、延中绿地的植物配置延中绿地在选择植物方面有几点比较突出: 一是植物种类丰富,重视对本土植物的应用和植物专类园建设。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一、园林的内涵1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因地置宜地改造地形、整治山水、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因此:推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成为园林建筑的四项主要内容。
2园林的四大要素:山水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园林植物二、绿地的内涵广义:凡是生长绿色植物的块地称为绿地,包含园林〈观赏、游憩绿地部分〉。
狭义:指城市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块。
包括街头小游园、交通岛绿地、小区绿地。
三、园林与绿地的关系相同点1、都是由绿色植物为主要组成要素;2、都有一定的山水地貌,有一定的建筑及交通设施;3、都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点1、园林是经艺术创作而成的优美环境;2、游人能在其中休息、娱乐、解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3、绿化指一般的植树造林,美学质量一般。
四、园林规划设计的含义1园林绿地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2园林绿地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五、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1. 先要确定主题思想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3.要有自己的风格六、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依据1.作用:(1)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2)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2.对象:城市六大绿地系统(1)公共绿地:公园、植物园等;(2)交通绿地:公路、铁路、车站等;(3)单位附属绿地:学校、医院等;(4)居住区绿地(5)生产防护绿地:苗圃、防护林等(6)风景名胜绿地3依据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要3.功能要求4.经济条件园林绿地的功能及效益:1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具自然属性——生态功能——生态效益2 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具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社会效益3能够产生效益,具经济价值:具经济属性——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土壤;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气候,杀菌作用,降低噪音经济效益园林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的选择:1、首先选用各种现有公园、苗圃或现有林地等,加以扩建充实2、充分选用现有河湖所在地3、选择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4、结合旧城改造,在旧城密度过高的地段,有计划地拆除部分低质建筑,规划建设为公共绿地、花园等5、充分利用街头小块地,见缝插绿,开辟多种小型公园,2道路绿地包括1道旁绿地 2交通绿岛绿地3立体交叉及桥头绿地3专用绿地:指专属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专用绿地可分为1公共事业绿地 2公共建筑庭院3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4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卉、种子的苗圃、花圃、果园、竹园、林场等绿地。
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

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摘要: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较以往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
本文探讨了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
关键词: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对居住空间和环境景观的舒适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较以往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
一、生态园林的含义生态园林,即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科学的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植物、动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科学美、艺术美、生态美及文化美。
在园林发展中,对系统工程进行应用,可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可见生态园林是人们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是人类物质及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来改造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也就成为城市园林事业的必然方向。
二、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原则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时,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规划学、社会学、美学、建筑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熟悉身边熟悉而又生疏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景要素:例如立地环境、水系、植物、动物、微生物、气候天象、时空变幻等。
要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2、系统性原则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居住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调控城市居住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内部物流、能流的利用效率,完善居住环境的生态调控功能。
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提纲一: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健康和生机勃勃的环境,而生态规划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基础。
生态规划加入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实现生态和环境方面的要求。
因此,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一个城市,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
园林景观需要与城市生态相互作用,以保证其可持续性。
生态规划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基础,它能够确保城市环境变得更健康,并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很多有关原则、工具和标准。
生态规划对于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肥力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而这些要素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
提纲二:建筑设计中生态规划的实施生态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实施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以下是建筑设计中生态规划的一些实施措施。
建筑设计师们应该遵循一些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例如将建筑的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考虑到降温、减少城市噪音、同时增加绿化区域。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建筑物,使其更有效地提供所需的舒适环境。
通过选择采用绿色建筑原则,建筑师可以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减少水的使用来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的目的。
通过安装天然光源和通风系统来减少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依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有益的经验是,建筑和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始终关注人类的需求。
这通常涉及到审美和美学上的考虑,同时也考虑到大众健康和环境。
该系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更好地满足未来的需求。
提纲三: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1.深圳湾生态公园深圳湾生态公园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建设的滨海森林公园,占地约554公顷。
深圳湾生态公园是建立在深圳湾地域的土地景观上的,注重自然景观、浅海滩涂和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各种海洋和海滩动植物。
2.新加坡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是一个广泛的公共园林景观,由新加坡政府于1859年建立。
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摘要】保护湿地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使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工业和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针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现状,讲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从设计角度探讨将成市湿地公园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态休闲之地。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1 基本的概念1.1湿地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1.2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公园是指: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3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让社会民众亲近、感受、体验自然,融合自然、景观、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公园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
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
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
湿地绿化是指运用园林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为基础,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修复等一系列的活动。
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分析

L i n y e y u a n y i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分析高天然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基于尊重自然、符合生态规律的园林改造活动,是因地制宜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系。
应当加大风景园林的调研力度,根据人与自然和亲近需求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从而全面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体系,创新风景园林的设计思维,体现风景园林的实用价值。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意义满足生态功能需要风景园林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实现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构建一体化的设计体系,可以补充风景园林的功能,达到优化风景园林结构的目标。
应当在健全风景园林环境的基础上,和谐搭配各种园林植物,通过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达到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效果。
满足亲近自然需要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可以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要,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居民对渴望自然与亲近自然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园林景观中的自然元素有助于满足们对绿色公共空间的现实需要。
在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绿地的面积,实现地形地貌与风景园林的完美结合,有助于提高园林的抗污染性,发挥植物的覆盖与稀释作用,从而更好的符合城市生态发展的现实需求。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植物多样性原则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应当进一步保证地方环境的生态安全,强调根据地方的植物特征与地方林业特色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
首先,应当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植被的选择和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植物符合地方的环境需要,还要尽可能的优化植物体系,达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
其次,应当从地方的气候特征环境出发,保证植物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消除病虫害等对景观环境的干扰,达到全面提高植物抗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有序性和科学性。
经济适用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尊重自然环境的需要,还要要做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案,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风景园林设计,强调体现风景园林的设计的最佳生态效应,注重因地制宜的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强调节约风景园林设计的成本,达到节约园林景观设计开支,提高风景园林建设效率的目标。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生态维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论述,从而为做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cultural life level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o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wever the city as a people to survive the space, the ecological maintenance increasingly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ecological park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thus to make urban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key words: the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社会建设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健身活动来平衡身心,享受自然生态的环境,懂得养生和保持健康的体魄。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途径,因此重新审视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目前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视的提高,现代城市中的生态园林数量也越来越多。
然而,数量上的提高却并不能代表我国生态园林质量上的提高,我国仍面临着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鉴于此,笔者将对当前具备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其具体内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
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
园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决于生态园林.在景观生态学中有“斑块”、“廊道”、“基质”、“结点”等概念,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赋予了新的内涵.
1、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建筑美与自然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不仅对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极高的现场施工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是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建筑施工的工程项目。
也只有充分落实于实践,遵循规律,保证建筑物质量,才能将人工建筑和自然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集美感、艺术和人力智慧于一体的园林建筑。
而我国的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筑艺术起源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是结合我国传统的建筑建筑文化和西方的园林意识而成的。
就我国而言,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仍然属于一个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阻碍。
尤其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
计规划时,园林设计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专业素质,往往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或者是自己闭关进行设计,这样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缺乏合理性的。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
例如要提高居民对园林的使用率,不能将园林当做一个展示品;要完善园林内市民活动的基础设施,如椅子、运动设施、小型活动广场等等。
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通达性,使其更具备使用性能。
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只关注图片或者想象中的效果,要从实际使用出发,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从根本上使建筑、人文以及自然融为一体。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
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
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
2.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把生态园林的景观规划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这项工程十分复杂,系统性极强,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从最大程度上实现生态园林规划施工的预期效果,要遵循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原则和理
念。
第一,施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构成为基础和依据种植树木,充分发挥园林建设的美化、绿化功能,美化城市形象;第二,合理的选择植被。
要很据地形准确计算出树木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不要造成树种的单一性,为了避免单调性,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树种,并予以恰当合理的搭配,给人以超享受的视觉盛宴;第三,园林建设不能铺张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回报,以节约为原则,尽量满足政府的低碳标准。
第四,园林施工要兼顾美化和实用,主体景色和搭配景色比例要恰当,给人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感觉。
2.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
(1)地形地貌。
自然地形地貌决定了某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属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划设计诉求。
高山、平原、沟壑、河谷等地形地貌既有表达出环境特征,也体现其美学价值。
因此,在充分挖掘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改造、遮蔽、借景等手法,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结构。
(2)气候。
园林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的自然气候,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来进行园林建设施工时间的规划和园林内个物种的选择,以此来保证园林的顺林建设和长久使用。
要掌握其自然气候规律,尊重其规律,利用其规律,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3)水体。
自然水体不仅给人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往往是
区域内景观设计的精华所在(如溪水、泉水、河流、湖泊等),“亲水性”使得滨水空间成为极具人气的景观。
因此,应加强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河流水体堤岸的生态功能设计,避免混凝土或砌石陡岸,维系好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物种连续性;尽量使用自然排水引导地表面径流;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净水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等。
力求达到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享受并重的目的。
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构想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植被的选取与种植是与园林规划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植被的种类和布局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欣赏效果,所以选择植被这一环节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要以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将园林内各物种生存条件考虑入内。
使园林充分发挥它减少污染、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功能,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协调城市各部分环境,发挥其美学价值。
观赏价值重要,使用价值同样不能忽略,兼顾欣赏和使用价值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保证植被自身的协调性。
3.2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是在自身历史和自然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这其中与自然的交流和共进必不可少。
因此,在人的天性中就存在于自然相亲近的本性,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中的根本所在。
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考绿化与自然,让园林真正的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
自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让生态园林充分发挥出它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让它成为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
3.3技术支持,科学造景
在园林建设上利用遥感和gps技术可为是一大进步,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园林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各种先进科技的使用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支撑起了城市园林的发展。
这些先进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引入,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现代化,这也从根本上区别了我国生态园林发展的阶段时期。
4、结语
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普及的现代,我国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不断突破与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就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究,以此希望能够给予我国园林规划和建设一些帮助,并且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相应的重视,在未来城市园林的发展上能够更加光明和迅速。
参考文献:
[1]金长明,基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规划理念下的相关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8(5).
[2]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3]魏兴琥.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李絫,徐析.生态景观设计要素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7).
[5]约翰·O·西蒙兹.景观规划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Z].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