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森林公园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交融的地方,植物作为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的简要概括。
一、植物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生态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形成景观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2.景观原则。
根据景观特征和公园主题,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构建丰富多彩的景观形象和景观场所,丰富公园的景观价值,提高观赏效果。
3.微地形原则。
根据公园的微地形,采用合适的植物种植方式,构建多样化的景观形象,使公园整体效果更为协调美观。
4.功能原则。
根据公园的功能定位,将植物景观与公园的功能相结合,如美化、环保、休闲与观赏等,实现景观的多功能性。
二、植物的选择1.本地植被。
优先选择生长在当地环境的植被种类,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和土壤条件。
同时,这些植物更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公园的地方文化。
2.四季景观植物。
四季景观植物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植物,其春季开花、夏季遮荫、秋季变色、冬季落叶等特点,能够提供年四季鲜明的景观。
3.植物多样性。
应遵循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即在相同面积内,尽可能保留不同层次的植物,如树木、灌木、草本、花卉以及藤本等多种植物。
三、种植布局方案1.大型植物布置。
针对大块地区可设立一些高大树木,如香樟、梧桐、枫树等。
这样不仅能够营造温馨的阴凉环境,还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长椅,让人们感受到自然植被的美好。
2.庭院植物布置。
在公园入口处或庭院内,可种植一些花卉,将公园装扮得更加美丽。
3.异形植物布置。
将不同异形的营造植物搭配,形成奇特的景观。
如竹林、草原、湖泊、花坛等,更能吸引游客。
四、植物养护1.植物保养。
每天要进行植物浇水、施肥和修剪等常规养护工作,保证植物能够茁壮成长,更好地展示其景观装饰作用。
2.植物更新。
对于逐渐老化或已病死的植物,应及时清理,更新更加适合的植物。
植物园设计规范

植物园设计规范植物园是一种集植物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保护和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特殊场所,其设计规范是为了满足植物园的功能需求,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植物园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1. 绿化规划:植物园应合理规划植物的种植布局,包括树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
植物的选择要多样化,包括各地区的本土植物和稀有珍贵植物,以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
2. 游览路线:植物园应设立清晰明确的游览路线,标示路线和景点的指示牌。
游览路线应穿过植物的不同区域和景观,以便游客可以全面地了解植物园的特点。
3. 设施布局:植物园应设置合理的基础设施,包括停车场、洗手间、休息区、餐饮区和商店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应方便游客使用,并与植物园的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
4. 安全设施:植物园应设置安全设施,包括围栏、警示标志、救援设备等,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特别是对于易滑、易打滑或易危的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或围栏进行防护。
5. 信息展示:植物园应设立信息展示区,包括有关植物的介绍、生长环境、观赏期和用途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标牌、手册、电子导览和网络等形式呈现,以方便游客获取有关植物的知识。
6. 教育活动:植物园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科普讲座、实地考察和工作坊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供给游客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加他们对植物和生态保护的认识。
7. 生态保护:植物园应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保护稀有濒危物种和植物园内的生态系统。
可以开展植物繁育和保护项目,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
8. 设计风格:植物园的设计风格应根据地域文化和植物种类进行选择,突出地方特色和植物的多样性。
设计可以参考传统园林艺术,如中国的园林、日本的庭院和欧洲的花园等。
综上所述,植物园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绿化规划、游览路线、设施布局、安全设施、信息展示、教育活动、生态保护和设计风格等方面。
这些规范可以保证植物园的功能需求得到满足,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植物知识和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

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植物园是一种以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同时融入人文、艺术和科学的公共空间。
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自然的要素,如地形、土壤、气候等,以及人文因素,如人们的需求与活动。
以下是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一、自然元素与环境保护1.尊重自然:植物园的设计应通过研究和理解本地的生态系统,尽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2.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园应保留和培养各种植物物种,尤其是本地的濒危和稀有物种。
3.节约用水:在植物的选择和引进中,应优先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降低浇灌的水量和频率。
4.关注生态系统服务: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保护等。
5.绿色能源利用:在植物园的建设中应尽量采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二、人文活动与社区需求1.人性化规划:考虑到不同年龄和需求的人们,在植物园中设立休息区、游乐区、健身设施等,使园区的活动更加多样化。
2.互动体验:植物园应提供互动的体验活动,如植物知识展示、工作坊、户外教学等,增加参观者的参与感和学习乐趣。
3.艺术元素的融入: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可以融入艺术元素,如雕塑、景观灯光等,增加园区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4.遗产保护:保留和修复植物园内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增加园区的历史和故事性。
5.社区参与:植物园应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组织社区绿化活动和义工工作,增加对植物园的归属感。
三、科学研究与教育宣传1.科研设施的建设:植物园应提供科研机构所需的实验室、温室等设施,促进植物学等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
2.教育资源的开发:植物园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展览、解说、讲座等,以满足学校、社区和亲子团体等教育需求。
3.环境保护宣传:植物园应通过展示、解说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科学普及活动:植物园应定期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如植物展览、讲座、科普实验等,促进大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根据公园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游客需求,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内的植物景观,打造一个美丽、宜人、生态的景观空间。
以下是有关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路。
1. 生态特色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和展示当地的生态特色。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植物物种,并合理布局,使其融入自然环境。
在湖泊边缘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营造湿地生态;在山坡上可以种植一些护坡植物,防止水土流失。
应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在春天和秋天时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花朵和叶子。
2. 园林布局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根据公园的整体布局来选择植物。
可以在入口处和主要道路两侧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营造出庄重、宏伟的氛围。
在游步道和小径两侧可以种植一些小型乔木和灌木,形成迷人的小路景观。
在湖泊周围和休闲区域可以种植一些花卉和观赏草,打造花海和休闲区。
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可以使整个森林公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3. 季节变化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植物表现。
根据不同季节的植物花期和叶色变化,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位置,使整个公园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
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早春开花的植物,如樱花和杜鹃花,打造出绚丽的春天花海;在夏季可以选择一些绿叶植物来遮阳,创造凉爽舒适的氛围;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叶色变化丰富的植物,如红叶、金叶和银叶植物,打造出迷人的秋叶景观。
4. 生态功能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还应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风、抗旱、抗寒和固土保水功能的植物,帮助改善公园的环境。
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植物,提高空气质量。
还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吸收噪音和减少辐射的植物,提高公园内的生态环境。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和展示当地的生态特色,合理选择植物物种并布局,根据不同季节的植物表现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
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

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植物园是一个旨在保护和研究植物多样性、提供观赏和教育的场所。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符合现代城市规划要求的植物园,为市民提供一个优雅宜人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是进行植物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二、规划设计理念1. 生态恢复:通过植物园的建设,积极推动生态恢复,打造生态绿心区,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2. 产教融合:植物园将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种植各类植物,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植物相关产业的发展。
3. 空间分区:根据植物园的不同功能需求,将其空间划分为景观展示区、科研教育区、运动休闲区和研究区等,使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互不干扰。
4. 设施完善: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植物园内将设置休息座椅、公共卫生间、餐厅等基础设施,并配备导览服务,提供更好的游园体验。
三、规划设计内容1. 景观展示区:该区域将展示各类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花卉、果树、草坪等,通过布局精美的花坛和景观墙,打造美丽的花园景观,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2. 科研教育区:该区域将设立植物研究实验室和教育科普馆,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开展植物科普教育,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3. 运动休闲区:该区域将设置篮球场、健身路径、儿童乐园等,满足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引导市民关注植物生态,增强环保意识。
4. 研究区:该区域将为科研人员提供独立的实验田地和温室,进行植物研究和培育,开展育种工作,促进植物科学的发展。
四、设计特色1.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智能系统监测并控制植物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保障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2. 引入国际化园林设计理念,打造景观与艺术相结合的区域,营造宜人的游览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和研究人员前来参观和学习。
3. 注重植物资源的完善和利用,引进国内外珍稀植物,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提供相关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支持,推动植物产业发展。
园林专类园—植物园规划设计

园林专类园—植物园规划设计
植物园是对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收集、整理和展示的场所。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展示、教育和研究来提高公众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植物园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应该兼顾科学性和观赏性。
这意味着在收集和展示植物的同时,要注重保护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植物园可以按照植物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等方式进行布局,以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和他们的自然生境。
其次,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游客的体验。
植物园不仅仅是专业研究机构,也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场所,因此应该注重游客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设计可以结合景观、照明、音乐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的美和神奇。
此外,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还应该注重教育功能。
植物园可以设立教育展馆和科普讲座,向公众传播植物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规划设计中,可以设置信息牌和标识,提供植物的科学名称、生态特征、分布范围等资料,以便公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种植物的特点。
最后,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性。
植物园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
在植物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本地特有的物种,以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园区管理上,应该采用绿色化管理措施,如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兼顾科学性、观赏性和教育功能,注重游客体验和环境可持续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植物
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植物乐园,为人们提供一个与大自然亲近、学习和放松的场所。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一、生态环境为核心,注重自然化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以创造自然生态环境为核心,尽可能还原原始生态环境,强化森林公园自然特色。
因此,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地形、水土条件、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结合生态原则,将主要的条状河流、孤岛、植被环境、野生动植物等地貌、生物要素有机地融入森林公园整体规划。
二、功能鲜明,突出体验感受森林公园是一个大型城市公园,具有多种功能和体验性,如健身、教育、文化、游览等多种功能,快速的生活节奏及消极的生活方式的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体弱、身心疲惫的状态。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人群特点来设计功能性植物,注重满足公园游客植物生态素养的需要,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景观点的设置等方式,让游客在自然中得到放松和疏解,强化公园的互动和体验性。
三、多样化植物选择,塑造多样化景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可根据气候、地形、文化和其他环境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既符合自然生态又美观奇特。
不同的植物具有独特的热带、寒带、沙漠和草原等不同风光效果,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和混植,形成自然、美丽、多彩的景观,更能凸显森林公园特色,并且为游客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
四、生态技术上缩小生态影响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为了降低公园的水、土环境对公众生活及人文和生态的影响,设计师应选用生态技术,通过污水处理和植物调节,缩小时对环境的影响,使公园的生态环境更加友好。
同时,还要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避免公园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环境被破坏。
总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功能鲜明、多样化植物选择和生态技术上缩小生态影响等方面,从而让该公园既适合人们休闲游玩,也能为环境生态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一、关注生态环境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生态环境。
因为森林公园是一种自然景观,其自然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规划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原生植物种类,保持地方性植被特征,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二、强调多样性和变化性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多样性不仅可以提高植物景观的丰富程度,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多种植物的交替变化,能够带给游客不断的新鲜感和美感,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中可以考虑,通过植物的交错搭配、季节变化、色彩变化等手段,创建多样性和变化性的植物景观。
三、结合人文环境除了关注生态环境和植物自身特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还需要结合人文环境。
公园不仅仅是植物的展示场所,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规划设计中,可以考虑结合人文历史、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等元素,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比如可以根据公园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融入当地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使植物景观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四、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考虑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互动性可以通过规划设计各种功能场地,如花卉种植区、草坪、观景台等,提供游客亲近植物的机会;体验性可以通过规划设计各种主题花园、植物迷宫等,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览体验。
通过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可以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五、科学技术支持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如通过航拍技术获取公园的地形图和植被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植被分析和规划设计;引入生态工程技术,实现植物的种植和保护;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景观维护的效率和品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
[摘要]植物园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与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密切相关。
它是进行科学普及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以及旅游和休憩的最好场所。
植物园是一个涉及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体,它以收集、栽培多样化的植物为基本特征,同时具有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教学实习和旅游等功能。
[关键词]植物园;花卉;科学普及;植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135-01
植物园是研究发掘利用植物资源,应用于经济生产和城市绿化,并向群众开展植物学科普工作的机构,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科学水平的衡量标志之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现代城市建成区内植物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园的规划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涉及面较广泛的综合性工程,不但要反映现代植物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把科学研究、科学教育、科学生产三这之间的科学内容体现出来,又要结合植物科学的要求,应用园林艺术手段,处理好植物园的地形、建筑布局、景观等问题,使植物园的总体规划达到植物科学的内容与园林艺术的布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景色优美、供开展科研、游览、科普、生产活动的园地。
现将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归纳如下:
1 明确功能
植物园与公园在性质、功能及其组成上都不同。
它们虽然都有众多植物以及精心布置的庭园,但公园是为了公众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而设置的园林,虽然也有花草树木,主要是为美化环境栽培的。
而植物园是以活植物为对象,具有植物引种驯化、珍稀植物展示、科学普及等功能,一般分为树木园、植物分类展览区、植物地理展览区、应用植物展览区、花卉园艺展览区、植物生态展览区、庭园、苗圃、试验地等。
植物园内栽植的植物要登记编号,有记载来源、名称、产地生态环境的挂牌,有详细的种植图,种植时间和地点记载,有完备的观察记载,有开花结果的蜡叶标本及其他标本,有适量的种子供播种和交换。
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广泛搜集并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名贵植物搜集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种类,进行分类、鉴定、评价、繁殖、保存、利用以及选育新品种等,以丰富栽培植物种类,保存植物种质资源,为农、林、园艺、医药等生产实践服务。
二是结合引种实践,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引种后的适应性以及变异规律和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等,三是建立并布置具有园林外貌、科学内容的各种展览区和实验区,作为进行科学研究、普及科学知识的园地。
四是利用丰富的植物种类,优美的环境景观,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娱乐休闲和度假等活动。
2 建设原则
为了使植物园真正成为植物引种驯化的沃土、植物科研和普及的基地、濒危植物的避难所、珍稀植物的展示地、绿色珍宝的博物馆、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植物和人文资源配置、景观建设、馆室设立、分区布置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技术,力求新、奇、异、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性。
第二,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当地珍贵、稀有、濒危植物的搜集、保存、展示和繁育方面,引进国内外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物种,宣传其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
园区设置及项目安排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第四,园区建设与景观建设匹配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植物安排还是景点布置,充分满足人们热爱自然的要求。
第五,做到仿效与创新相结合,把引进、繁育、保护、自然资源与相应的文化、历史资源相结合,努力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3 基本方法植物园一般应设立如下的“区”或“园”
3.1 系统分类区将植物按照某一分类系统,分门别类栽培,整齐排列,组成一幅活的植物进化系统图。
3.2 应用植物园按植物的用途(如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等)归类栽培,或以专科专属植物为引种重点。
3.3 植物地理区将引种和搜集来的植物,按照原产地分布状况进行栽培,形成植物地理区。
3.4 生态植物园将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和区系植物(如高山植物、热带亚热带植物等)栽植在同一区域内。
3.5 植物博物馆
3.6 标本室
植物园不仅要有科学的内容,也要求有美丽的外貌,一般都非常讲究园林布置。
树木和花卉虽是各园区园林布置的主要材料,但要求和谐自然,错落有致。
在苍翠葱郁的树木和万紫千红的花卉之中,曲径通幽,绿草茵茵。
此外,还可以增设喷泉、叠石、亭阁、棚架等。
同时,以实物、绘画、雕塑、多媒体视听和娱乐设施作为辅助,使人置身其中能充满情趣,陶冶情操。
4 形象策划与营销
现代植物园还应该注意形象策划与营销,以湖南衡阳植物园总体策划为例,说明一下现代植物园的形象策划与营销。
4.1 形象策划
4.1.1 园区主题
鸣雁衡阳缤纷植物世界,取“鸣雁直木”成语,意指此园均为“良材”;点出衡阳地名,意指衡阳植物良好生长之地;缤纷植物世界则为园区创造一种神秘感及美好的想象空间,以此作为主题内涵。
绿色生态理念将使衡阳更具“国家园林城市”的内涵,对旅游者、常住者、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利于提升衡阳市城市竞争力。
4.1.2 形象策划
健康和生态、活力与激情,园区拥有较优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在“鸣雁衡阳缤纷植物世界”的主题之下,赋予了人们健康生活,永远充满活力的形象感受。
朝着湖南最大的植物生态群落基地和科普休闲营地方向发展,园区将成为衡阳市的地标景区之一。
4.1.3 形象感受体验
一处充满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植物世界”。
完全跳出城市生活节奏,远离都市的喧哗、繁华与拥挤,独享平静;充分感受到悠闲,美丽和愉悦。
让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空间,一个绿色周末,原始感受,艺术熏陶,给您一个全新休闲品位。
4.1.4 特色与内涵
特色:城在生态中畅想,家在自然中呼吸。
内涵:独特的文化韵味,自然的生活空间,生态的人居环境,时尚的都市风貌。
4.2 品牌塑造
山林、植物、快乐、生态交织而成的梦幻植物王国。
满溢的城市绿色空间;精典的植物生态群落;特色的大雁文化内涵;和谐的自然生态家园。
山林:城市中的山林和公园为城市提供了充盈的绿色空间;植物:探索缤纷植物世界的衡阳植物园成为城市的亮点;快乐:多类型的参与体验,将快乐在城市与游览者之间传递;生态:绿色萦绕之中的人居环境体现了生态自然的居住体验。
4.3 营销策略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营销: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互联网(internet)、媒体广告。
4.4 节事活动策划
春节举行大型花卉展、情人节、儿童节、植树节、国庆黄金周、植物园嘉年华。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0-1.
[2] 章俊华,《幼儿园户外绿地》[j].《中国园林》,2004/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