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珍稀植物园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

珍稀植物园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珍稀植物园是一个以收集、研究珍稀植物和建设生态景观为主要任务的植物园,其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提高园区环境品质和保护植物资源的关键。
本文将从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等方面,探讨珍稀植物园的建设。
一、生态景观规划在珍稀植物园的规划中,应以生态景观规划为主,将生态景观规划作为园区规划的出发点,从植物与园区环境互动的角度,寻求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
目的是为园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植物与环境的联系。
这意味着,在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植物特点而设计在园区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植物分类、花期、色彩等特点,为植物设计出适合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把植物的特征融入景观中,使之与周围的环境协调。
同时,这也需要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例如,需要了解植物的生活类型、生长环境需要,选择适合该植物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繁衍。
2. 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生态景观规划园区规划中,多种手段应相互协调,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根据植物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区域;根据园区自然地理环境,合理规划景观水体、绿化带的位置;以及在随后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考虑种植、水源、光照、土壤等众多细节问题。
3. 建立生态环境、景观系统珍稀植物园的规划应围绕生态水体、植物园区、景观宣传和生态教育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构建一个以清新、生态为主题的环境。
生态水体连接植物园区和景观宣传区。
景观宣传区可以对外宣传生态理念,教育游客对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植物园区则是融合植物分布、丛生和组合,为植物生长提供优美、协调和舒适的环境。
二、生态景观设计珍稀植物园的设计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为植物提供丰富的生态环境,并提供人们认识和欣赏植物的更多途径。
下面从生态水系、花园、社交空间、教育和体验等方面谈一下珍稀植物园的景观设计。
1. 生态水系设计在设计珍稀植物园的生态水系时,应根据园区内植物、地形和周围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成都植物园规划调研报告

成都植物园规划调研报告成都植物园规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提供一个绿色休闲的场所,并推动城市生态建设的进展,我们对成都植物园进行了规划调研。
通过该调研,我们旨在了解植物园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规划方案。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调研内容:(1)植物园的基本情况:包括植物园的面积、植物种类、景点设置等。
(2)植物园的发展趋势:包括植物园的发展规划、扩建计划等。
(3)植物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植物园的建设对周边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我们对成都植物园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景点设置。
(2)访谈调查:我们对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植物园的发展规划和扩建计划。
(3)数据分析: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植物园周边的交通和生态环境数据,评估植物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1. 植物园基本情况:(1)成都植物园占地面积约500亩,共有植物种类8000余种。
(2)植物园内设置了多个景点,如香草馆、董金美樱花园等,供游客观赏。
2. 植物园发展趋势:(1)植物园计划未来扩建200亩,增加新的植物品种和景点。
(2)植物园将加强科研和科普工作,提升植物园的学术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3. 植物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交通方面:植物园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较为拥堵,进一步发展植物园需优化周边交通。
(2)生态环境方面:植物园的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有助于提升周边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
四、建议与规划方案1. 交通优化:可以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供游客前往植物园;同时,鼓励游客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等,减少私家车辆数量。
2. 生态环境保护:植物园应注重植物园的生态建设,加强对植物的保护与研究,同时加强植物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互动与保护。
3. 持续发展:植物园应定期进行景区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加强科研和科普工作,提升植物园的学术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要点初探

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要点初探摘要:综合型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需要统筹考虑植物科学、地域文化、园林景观、游赏体验、知识传播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工作。
本文对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探讨,初步总结并阐述了植物园总体定位和目标、总体功能分区、科普教育内容三大要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专类园,科普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提出,要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中国植物园的建设开始进入了新篇章。
中国现代植物园的建设历史迄今已有150余年,现有植物园162个,其分布区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气候区和植被带[1][2]。
我国植物园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植物园标准与技术规范,促进全国植物园的规范化建设和有序发展。
黄宏文等人参考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的理念,将中国植物园划分为教育型植物园、研究型植物园、教育-研究型植物园和综合型植物园四类[1],本文主要针对综合型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1确定总体发展定位及保育目标植物园是一类具有复合功能的专门机构,主要有保护、科研、科普、游憩与开发等功能,要兼有“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展示”[3]。
一个植物园想要在中国百余个的植物园中找到自己的地位,首先必须确定鲜明的定位,这个定位可以结合独特的生物地理区系、高标准的活植物收集数量、特有的种质资源类群保育、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品质的园林艺术景观外貌、高质量的生物或文化资源等层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如华南国家植物园就定位为“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在植物学、生态学、农业科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建成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引领和带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与世界植物园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其次需要规划好在园内保育的植物类群,这是体现植物园实力和特色的重点之一,保育的植物类群可以是珍稀濒危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木兰科植物、壳斗科植物等;还要制定分期保育数量目标,如一年内保育3000种、三年内保育7000种、十年内保育15000种,数量要结合植物园地域生物资源、经济实力及政府及各界的支持程度来确定。
植物园布局规划方案

植物园布局规划方案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然和环境问题。
植物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环境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美观的植物园布局规划方案就变得非常重要。
目的本文将讨论如何制定一种符合人类生态环境要求的植物园布局规划方案。
主要目的是:1.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分区,最大限度地展示植物园的特色和风貌,方便游客流动和观赏;2.保持原有生态环境,同时强化景观效果,让植物园的景观大自然般的美丽和生机;3.让植物园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方案设计第一步:定位和分区植物园的定位应该首先考虑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例如,如果植物园位于热带地区,则应该选择适合这种气候条件的植物来展示;如果位于山区,则可以选择一些喜欢寒冷环境的植物。
分区的目的是将植物园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分布和特点来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区功能,可以分为展示区、教育区、科研区、生态区、休闲区、文化区等。
第二步: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应该是基于分区的,设计人员应该对每个分区的植物群落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最大限度地展示植物的特点和美丽。
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如下因素:1.高低不同的地形和地貌;2.人工景观,如亭、台、楼、桥等;3.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4.人工和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
第三步: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应该在前面的定位和分区的基础上展开。
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分布,规划出游客游览的路径、交通方式和停车场所。
交通规划最重要的是方便游客流动,避免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
第四步: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植物园规划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对游客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建筑设计应该与植物园景观相辅相成,既不会掩盖景观,也不会反客为主。
在建筑设计上重在体现简洁、自然、环保的理念。
第五步:装饰和互动设计植物园的装饰和互动设计是为游客提供娱乐和互动的场所。
植物园园林规划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植物园作为城市绿肺,不仅具有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发挥植物园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功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本项目对某植物园进行园林规划实践。
二、项目目标1. 优化植物园空间布局,提高景观效果;2. 提升植物园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3. 满足游客休闲、观赏、教育需求;4.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植物园经济效益。
三、项目内容1. 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植物园内所有区域,包括植物展示区、休息区、娱乐区、管理区等。
2. 空间布局规划(1)植物展示区植物展示区是植物园的核心区域,分为以下几部分:1)主题植物区:根据植物种类、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进行分类,如观花植物区、观叶植物区、观果植物区等。
2)特色植物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稀有植物、古树名木等。
3)生态景观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展示植物群落、水系、地形地貌等。
(2)休息区休息区主要设置在游客常去的区域,如入口、广场、景点等,提供座椅、遮阳棚、垃圾桶等设施。
(3)娱乐区娱乐区主要设置在植物园边缘或较为开阔的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场、水上乐园、健身房等。
(4)管理区管理区包括办公区、仓库、员工宿舍等,位于植物园较为隐蔽的位置。
3. 生态功能提升(1)植被恢复与保护对植物园内的植被进行梳理,恢复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植物资源。
(2)水系整治对植物园内的水系进行整治,包括河道清淤、驳岸改造、水生植物种植等,提高水环境质量。
(3)土壤改良对植物园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4. 游客需求满足(1)完善游览路线根据植物园布局,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2)增设科普设施在植物园内设置科普展示牌、导览图、触摸屏等,提高游客的科普知识。
(3)举办各类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植物科普讲座、亲子活动、摄影比赛等,丰富游客的体验。
综合性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渐 由城市 中心 向城郊迁移 。对于新建 的植物 园, 选址首 先考虑城 郊, 可 也适合 植物
有特殊要求。在选址时首先要解决它们 的特殊需求 , 同时考量交
通、 市政设施等条件 。 的生长 。其次 , 要远 离工业 区 , 由于工业 生产必然 产生废气 、 废弃 2 植 物 园的功 能分 区 物, 这些物质将影响甚至危害植物健康生长 J 。
综 合 性 植 物 园 规 划 设 计 初 探
穆
摘
瑾
杨 端 端 彭 海侠
杨 柏 云
3 3 0 0 3 1 )
( 南 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江西 南昌
要: 简述 了综合性植物 园的含义及功能 , 并从规划设计 角度 出发 , 对植 物园 的选址 、 功能分 区、 道 路系 统、 水景 、 建筑 小 品等 进
… ,… ,… , … , , ,… 】… 】 】… ’… , , ,… 】… ’… , 0●
目前 , 关于植物疗法应用及老年人生 活环境 中园艺 活动 空间 未来 的养老机构 园艺 活动 空 间将 会对 老年 人的具 体病症 有更 强
设计 的研究较多 , 对设计 的探 讨也 比较宏 观。本 文特别 针对养 老 的 针 对 性 。
国林业科学研 究院 , 2 0 1 2 .
机构 中的园艺活动空 间阐述 了设计 原则和设计元 素应用 方式 , 并 参考文献 :
提 出了根据 老人 的行 动能 力进行 的分类设 计具 体 的方 法 。但 由 [ 1 ] 修 关玲 , 李树华. 园艺操作 活动 对老年人 身心健康 影响的初
于经费 、 时间 、 研究能力 的限制 , 本文提 出的对老人群体 的分类设
岭 国家植物园这样的高规格综合性植物 园应运而 生 , 并且 选址逐
园林专类园—植物园规划设计

二、植物园的设计要点-植物形态展示区:-乔木区、灌木区、藤本植物区、球根植物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区等。物类型展示区:-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寒带苔草、草甸草原灌丛 温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荒漠带等。目前常用人工气候室和展览温室相结合-的方法。展览温室可布置热带雨林景观 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为主题的荒漠景观;人工候室,国外可布置成高山省切景
二、植物园的设计要点-8.植物园的种植设计:-9.-科普展览区是科普场所,所种植物应方便游人能-全部看到。 10.-若按专类园形式布置植物,可以设置树木园、-竹园、月季园、牡丹园、菊圃、兰圃、蔷薇园-丁香园、杜鹃园 山茶园、木兰园等等,还有岩-石园、芳香园、彩叶园等。国外,还有按花色进-行分类的,如白色园等,
一、概述-一植物园的任务-1.科学研究-2.科普教育-,3.科学生产-、4.为广大群众提供独具特色和优美的 览休息园地。->5.为建设健全的城市生态系统起到良好效果。
一、概述-二植物园的类型-1.综合性植物园-入-兼有科研,科普、观光游览及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将科研-与对的 开放结合起来,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美学特性融为一-体的植物园;规模较大,100km2。如英国邱园。->我国综合 植物园分科学院系统(以科研为主)与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两大类。前者有:北京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园等-,后者有:青岛植物园、辰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复-植物园等。
一、概述-3.科普教育区-包括儿童园艺活动区、图书馆、标本馆、植物博览馆、报-告厅等。-4.生活服务区-区 建筑和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包括行政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托所、锅炉房、银有、邮件、商店等;布置与-生活居住 相同。
植物园设计方案

植物园设计方案植物园是一个能够展示丰富植物多样性,并提供亲近与学习植物的机会的地方。
在设计植物园时,应该考虑到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要与现代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本文将探讨一种可能的植物园设计方案,以期给读者带来启发。
首先,植物园的布局应该注重分区。
不同类型的植物应该被划分到相应的区域,以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植物。
同时,诸如草地、小溪和湖泊等自然要素也应该被合理地布置于不同的区域,增添景观的多样性。
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们在游览植物园时有更好的体验,也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互动。
其次,植物园的设计应该注重季节变化的呈现。
不同季节的植物迎来了不同的生长和开放期,这为植物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来展示季节景观。
例如,在春季,植物园可以引入各种各样的花卉来点缀景观,将整个植物园变成一个五彩斑斓的花海。
夏季可以采用绿色植物来营造清凉的氛围,秋季则可以呈现丰收的季节,使用色彩鲜艳的叶子来装点园区。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游客们在不同的季节来到植物园时都能够体验到独特的美景。
除了季节变化,植物园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每个植物都有其特点和需求,因此应该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一些亚热带植物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而一些多肉植物则对干燥和充足的阳光更具适应能力。
因此,在植物园设计中,应该根据植物的特征来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以保证植物能够茁壮成长。
另外,植物园的设计还应该注重教育与研究的功能。
植物园不仅仅是一个供游客休闲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和了解植物的场所。
因此,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育设施,以供学生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和学习。
例如,可以设立一个植物展示中心,陈列各类植物标本,并提供相关的解说和导览服务。
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供科研人员开展植物学研究。
最后,植物园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原则。
植物园应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摘要: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
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
植物园中各种专类园的布局和设计在遵循美学原则的条件下,还发挥着保护、利用和发展当地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当地城市园林发展的科研基地。
大同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紧邻黄土高原,受季风影响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因此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植物园通过对各种生态技术展示,来探索如何为城市带来节能、经济、可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分类;植物资源;专类园;环境保护;科研;体验;绿色技术
abstract: the botanic garden survey,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introduction, tame, and preserve and promote the use of plants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and spreading plant science knowledge, and for the masses of recreational place. botanical garden various species-divided gardens layout and design in the follow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esthetic principle, still plays a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local plant resources, and become a local city garde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datong is a shortage of water city, close to the loess plateau, the monsoon influenc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green ecological technology for people plac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botanical garden through various ecological technology show, to explore how to bring energy efficiency, economic and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cology; classification; plant resources; theme park;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ence; gree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三
本项目位于大同规划中的十里河生态走廊中部,紧邻十里河河道,现状植被为苗圃和林场,其中一片区域为煤灰堆场、高压电网。
现状的优势:1、现状植被生长较好,在土壤条件和小气候调节上对未来植物园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2、本用地为十里河生态走廊一部分,能够对周边环境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3、苗圃中生长良好,较为珍贵的植物种类,仍然可以继续为新植物园环境营造所用。
现状不利因素:1、虽然本用地紧邻十里河,但由于常年干旱,导致水位下降,河道干涸,无法成为水源,不利于植物园中植物生长。
2、区内存在较大面积的煤灰堆场,需要结合规划理念进行景观化设计。
大同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黄土高原的东部,受季风
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300~400mm,但蒸发量却在2000mm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城市。
大同市也是我国重要的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这里常年受到风沙的侵袭,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干旱草原植被,植物品种较少,这影响了植被群落的复杂程度和物种的多样性,相反的,整体植被群落的薄弱也影响了大同生态环境。
2、通过审视城市的历史和机遇发展的特殊关系,探寻筑园新思路
古时的大同我们可以从《云中郡志》中窥得一二,它记载了当时北魏都城大同的景观风貌——“滴翠流霞,川原欲媚。
坡草茂盛,群羊点缀。
挹其芳澜,郁葱可冷”。
这说明大同地区生态环境曾经也是一片草木丰盛、自然葱翠。
但随着气候变化、战争频繁以及人为破坏,大同的植被状况经历了从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四个阶段变化,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开发过度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是显而易见的。
而植物园的建设不仅能够带给人们一个鲜花盛开、令人愉悦的游览之地,它的意义更在于科普教育、育种科研,最后应用到城市绿化实践的社会责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植物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发掘大同本地植物资源,分析利用本地气候条件,建设一个具有大同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发挥其在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益。
确定植物设计理念:“立足本地、四莳美景、科普研究、突出特色”。
通过应用地带性植物,营造景观四时不同的环境,结合大同
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应用绿化新技术和新措施,加强对节水技术的重视和利用,同时大力推广乡土植物的发展
3、通过发掘当地景观文化和自然资源条件,借由植物园展示城市特色
3.1时令花节设计:
a、日本的大牟田市是大同市的友好城市,之间在绿化发展方面交流频繁,因此在植物园规划中,围绕植物园的疏林草坪开辟一片区域作为樱花林种植林,作为双方友谊的见证。
另外,樱花在中国的种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园区中收集和展示各种花色、特点的樱花品种,樱花盛开时节,人们从远近各方赶到大同,共同感受落英缤纷的浪漫,这将成为植物园的一个景观特色。
b、根据设计不同的花节,并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丰富游人的游览活动。
从春天到秋天,分别可以举办为桃花节、樱花节、牡丹节、情人节(月季)、菊花节,做到全年有景可赏。
3.2季相规划设计:应用不同开花特色和季相变化的植物,营造四季特色不同的植物景观片区。
春季观花植物:桃花、海棠、樱花、玉兰、丁香、牡丹、芍药、梨、苹果、杏等
夏季观花植物:紫薇、荚蒾类、月季、合欢、木槿、珍珠梅等秋季特色植物:银杏、元宝枫、鸡爪槭、白蜡、四照花、菊花、荷花等
冬至早春特色植物:腊梅、梅、竹、红瑞木、火棘等
3.3生态、环保应用设计: 大同地区由于矿产长期开发,超采地下水,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因此本植物园将展示抗污染、水源涵养、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耐旱节水等绿化设计的品种、措施和方法作为主体之一,为大同的城市绿化建设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法的可能性。
4、结合园区景观结构,寻求理想的专类分区
结合景观区域条件,将园区分为植物分类区、观赏专类园区、温室花卉区、参与体验区、环境保护植物区、科研区六个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