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华南植物园主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景观营造的初探

展览温室是一个由人工控制、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室内空间,它是人们认识植物及其生存环境,保护和研究植物的重要场所[1]。
在一些国际著名的植物园,如英国的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德国的柏林植物园(Berlin Botanical Garden )和美国的密苏里植物园(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的展览温室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2]。
在我国,随着北京植物园、重庆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等展览温室的建成和开放,全国各地的植物园也相继规划和建设大型的展览温室。
然而,展览温室在我国起步较晚,如何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加以探讨,本文拟对华南植物园展览温室的做法和经验作一归纳。
1 项目背景始建于1956年的华南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下属历史较悠久和科研基础较好的植物园之一。
借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共建的契机,华南植物园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的目标,其中,建设大型的展览温室群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该温室群由四个外形如木棉花的独立展览温室组成,即热带雨林温室(主温室)、沙漠温室、高山极地温室和奇异花卉温室。
而趣味植物展示区(下文简称趣味区)是主温室中最具观赏性的一个区,该区的主题是展示某一类植物在生活习性或外观形态上的有趣特性,充分体现展览温室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达到科普知识宣传的目的。
建设初期,该区域原定位为红树林景观,在一个下沉的场地内建了假树桩和四个用于水生生物展示的箱体。
由于各种原因,将该区的主题改为趣味植物展示。
趣味区以5种不同植物类群作为展示主题:食虫植物、凤梨植物、兰科植物、红树林和奇趣植物,分别展示这些植物生态习性的奇特性、形态色彩的特殊性、个体气味的独特性等,共约250多种(部分特色植物见表1),设计总面积约为700 m 2。
2建设思路和实施过程展览温室是以植物展示为主题的场所,因此本次建设的重点是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展现植物原生境景观,突出主题植物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兰州植物园地处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路施家湾1号,占地530余亩,北邻大青山,南接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东边与国防学校接壤。
交通十分便利,市内乘20路公交车可直达植物园,乘3、121、103、310等路公交车到刘家堡车站下车沿枣林路向北也可到达植物园。
甘肃省兰州植物园是在兰州市施家湾苗圃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的,因此兰州植物园里的敦煌园有着丰厚的基础条件。
园内的“敦煌园”按照昆明世博园原景放大修建。
同时,植物园还准备修建植物标本馆、摄像馆、科学家雕塑群等,该园是融高科技珍稀植物培育、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园。
目前,植物园内景色宜人,湖光树影,花香鸟语,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苗木郁郁葱葱,浓荫如盖,受到游人的青睐。
植物研究所占地50亩,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个品种,室内观赏花卉50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70种以上,是兰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
园内拥有各类植物200余种、60余万株,其中冷杉、水杉、龙柏、银杏、杜仲、毛睐木、槭树、辽东栎、君迁子、白桦、马褂木、玉兰、枸树、漆树、盐肤木、龙桑、文冠果、茶镳子等为较为珍贵的树木品种。
已建成的百合园和宿根花会园收集种植了包括观赏、食用、野生等9个品种的百合和27个品种的宿根花卉。
以后还将逐步按照植物分类修建蔷薇园、丁香园、松柏园、牡丹园、观果园、草药园等植物专类园,突出展示西北特色的植物品种。
而针对植物园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应注重体现民主特点和艺术美感,注重与周围环境气氛融合,并注意各种材料间的协调搭配,同时要考虑铺装材料的透水性、透气性、伸缩系数等指标。
植物园铺地多以大理石、花岗岩、人造石板、各种卵石、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花砖、再生砖等作为材料,故铺设出的道路和广场严整、开阔、规范、厚重。
砖石、瓦片、碎石、木材、各种色彩的炉干等,其特点为小巧别致、追求自然、返朴归真、饱含雅趣。
更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建筑回收材料,树枝等材料用于铺装。
南宁青秀山兰园设计研究

南宁青秀山兰园设计研究包润泽【摘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是南宁重要的城市森林区,青秀山兰园是在青秀山优质的植物专类园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南亚热带地域珍稀植物大观园、科普园,以保护和展示自然生境下的兰科植物,它是一个集环保节能、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兰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兰园景区.【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5(046)012【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兰园;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作者】包润泽【作者单位】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3兰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全世界约有700属20,000种,其中171属约1 300种见于我国[1]。
兰花品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姿态各异,通有色彩姿态多姿的地生兰,也有奇异馥郁的附生兰,也有神秘莫测的腐生兰,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多样。
同时,兰科植物文化历史渊远,并成为中国人深厚的文化积淀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思维[2]。
青秀山是南宁市区最大的城市绿地,被誉为“绿城翡翠”,其植物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荟萃南亚热带珍稀、名贵植物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
作为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景区,青秀山年接待游客120多万[3],在“生态南宁”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落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体现,能够提高城市绿地景观档次,提升南宁的城市形象。
1)建设兰园是完善景区功能的需求。
青秀山景区内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专类植物园,如苏铁园、桃园、棕榈园、杜鹃园、雨林大观等。
而对于有着全国最多兰花品种的广西,建设兰园是植物园功能上的完善和补充,因此,为打造精品植物园,突出其“专”与“特”,青秀山拟建兰园,打造一个规模宏大、植物种类丰富的南亚热带地域珍稀植物大观园、科普园,这对于兰科种质资源保护和展示,提升青秀山景观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兰花种质资源保护和自然生境下的兰花造景研究。
植物园园林规划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植物园作为城市绿肺,不仅具有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发挥植物园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功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本项目对某植物园进行园林规划实践。
二、项目目标1. 优化植物园空间布局,提高景观效果;2. 提升植物园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3. 满足游客休闲、观赏、教育需求;4.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植物园经济效益。
三、项目内容1. 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植物园内所有区域,包括植物展示区、休息区、娱乐区、管理区等。
2. 空间布局规划(1)植物展示区植物展示区是植物园的核心区域,分为以下几部分:1)主题植物区:根据植物种类、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进行分类,如观花植物区、观叶植物区、观果植物区等。
2)特色植物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稀有植物、古树名木等。
3)生态景观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展示植物群落、水系、地形地貌等。
(2)休息区休息区主要设置在游客常去的区域,如入口、广场、景点等,提供座椅、遮阳棚、垃圾桶等设施。
(3)娱乐区娱乐区主要设置在植物园边缘或较为开阔的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场、水上乐园、健身房等。
(4)管理区管理区包括办公区、仓库、员工宿舍等,位于植物园较为隐蔽的位置。
3. 生态功能提升(1)植被恢复与保护对植物园内的植被进行梳理,恢复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植物资源。
(2)水系整治对植物园内的水系进行整治,包括河道清淤、驳岸改造、水生植物种植等,提高水环境质量。
(3)土壤改良对植物园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4. 游客需求满足(1)完善游览路线根据植物园布局,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2)增设科普设施在植物园内设置科普展示牌、导览图、触摸屏等,提高游客的科普知识。
(3)举办各类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植物科普讲座、亲子活动、摄影比赛等,丰富游客的体验。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上海植物园详细介绍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 理区。 植物园展览区把植物界的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知识展示出来,供人们参观、游 赏、学习。全世界1000多所植物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世界建成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植物园展览区。 纵观近代世界各国植物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展览区: 1.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2.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展示区 3.植物生态习性与植被类型而布臵的展览区 4.经济植物展览区 5.观赏植物及园林艺术展览区
(二)上海植物园分区
1.植物进化区 按植物进化顺序,设臵9个专类园,把国内外植物园 常见的植物分类区、观赏植物区和经济植物区合并 成一个进化与观赏相结合的展览区,占地31.5hm2。 (1)藻类园 面积1.2hm2,主要展览该类植物景观。 (2)松柏园 面积8.3 hm2,位于植物园最高区域, 栽植松、杉、柏植物47种。上海不多见的香框、白 皮松、中山柏、墨西哥落羽杉等在这里大片栽植, 蔚为壮观。 (3)玉兰园 面积1.hm2,以木兰科植物为主体, 配植蜡梅、小梁科等植物。早春3月,这里是欣赏上 海市花——白玉兰的胜地。
5.展览温室
建筑面积755m2,展出面积600 hm2,展出热带、亚热带植物 300余种。
6 植物楼
建筑面积4700 m2。一楼展出由上海自然博物馆精 心布臵的“生命的起源”和“植物的进化”两个展 馆;二楼是举办大型园艺展览会的场所。
7.兰室
占地0.2 hm2,建筑面积418 m2,在龙华苗圃时期早已闻名。
(二)上海植物园
1.植物进化区 2.环境保护植物区 3.盆景园 4.展览温室 5.植物楼 6.兰室
规划扩建区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包润泽(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兰科植物的观赏除了单体美,对于自然状态下的兰科植物与植物群落的搭配也能体现出和谐的整体美,本文根据兰科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等特征,对兰科植物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创新设计的可能性。
关键词:兰科植物;植物配置模式;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12-0043-02在园林设计中,兰科植物的观赏不仅在于单体美,更在于其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进行调查和记录,选择本土生长兰科植物共139种,其中以石斛属、兰属、石豆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等为主,并根据兰科植物的色彩、形态等特征对兰科植物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探讨。
1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兰科植物群落的配置总体可分为兰科植物种间的配置和与其他植物之间的配置。
1.1 兰科植物品种间的配置1)不同形态类型的配置。
兰科植物品种间常用的配置方式是以地被的形式,采用丛植、片植等方式,展现兰科植物群落风貌,对于长势基本一致,开花时间也基本一致,色彩区分度大,能够形成壮观的花带、花海景观[1],同时作为矮生型兰科植物,株型紧蹙,也可以用于花境、花坛之中。
高大型兰科植物能够丰富植物群落的层次空间,可作为灌木与地被植物区分开来,也可作为植物背景,用于小空间场景构景元素。
2)色彩的配置。
兰科植物花色极其丰富,涉及多种色系,其色彩中以鲜艳明亮的暖色调居多,色彩对比度较强,因此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应当注意色彩的统一性,以免造成色彩杂乱之感(见图1)。
——————————————作者简介: 包润泽(1989-),男,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如大面积的黄色系的文心兰和红色系的千代兰在色彩搭配上就容易形成色彩画面的杂乱。
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应先选择某主题进行基调色彩的设定,增加整体色彩的统一感,再通过局部设计色彩变化营造色彩层次,如兰科植物在花境和片状花带中的使用。
华夏养兰新干线

华夏养兰新干线劲草园老师授课稿祖国大好河山,美景遍布全国各地。
同样,各种兰花景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也随处可见。
在这些以兰花为主角的景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地的特产兰花,领略到南北各异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追随到很多古人的遗迹和文化留存。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华夏赏兰新干线”,共同去领略各地的兰花风光吧。
一、浙江兰诸山兰花亭浙江省的兰诸山,自古就盛产兰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曾种兰于此,原来的“离渚山”也因此改为“兰渚山” 离渚山下的亭,叫兰亭,千古名篇《兰亭集序》里的兰亭说的就是它。
春天一来,兰花怒放,香气迷人游人如织,“淳诸兰圃”有3000余盆,100多个品种,当你享受眼福鼻福时,只觉慢步兰中心令人心旷神怡。
二、浙江兰花溪浙江省兰溪位于群山之中,三江汇流,于此,拥有独特的兰种,育兰,养兰的地理环境。
养兰在中国民间有漫长的历史。
1999年5月,兰溪被命名为“中国兰花之乡”。
2000年又建成占地200余亩的“中国兰花第一村”。
三、杭州兰花所浙江奇珍兰花有限公司。
为杭州西湖区周浦乡的灵山风景区西北部,将建成浙江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设施最全,档次最高的兰花基地,打造成浙江省乃至全国兰花专家和兰花爱好者学习交流的一个场所,未来喜欢兰花的朋友不得不去的地方。
四、无锡太湖鼋头诸兰花苑在江苏省无锡太湖之滨的鼋头诸。
“江南兰苑”是一处兰花品种资源保护,利用、生产、科研与园林游赏相结合的专类园。
有水培观赏植物,有土生土长的江南兰花,千个品种数万株。
又可品兰花茶。
近年来获奖的精品兰花屈指可数,人们观后称赞不已。
五、北京中山公园蕙芳兰花室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的蕙芳园,是北方最大的兰花苗圃,建于1988年。
蕙芳园的“园中园”也是市民欣赏兰花的好去处,兰花超过300品种,占国内兰花的半数以上。
这里每年正月到六月,京津等地的兰友到这里进行交流,携带兰花参加评比,经年有举行春兰、墨兰、四季兰等五六次兰花展。
六、广州越秀公园兰花圃在广州越秀公园西侧,是一个以栽培兰花为主的名园,兰圃的兰花数以万多盆,品种有200多个,园中设3个兰棚;一、三棚与栽养地生兰,盛花时争奇斗艳,清香飘远,其中有不少是罕见的名贵品种。
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解读___

公园规划设计莫少敏 李永雄* 李积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00) MO Shao-min,LI Yong-xiong *,LI Ji-yong(Guangzhou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 Ltd., Guangzhou 510600,China)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解读Interpretation of Reformation in Guangzhou Lanpu Park摘要:文章重点对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的前期调研、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解读,并对经验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现状公园升级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of pre-study,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content of Guangzhou Lanpu Park, it also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which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ation in other existing parks.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uangzhou Lanpu Park; Reformation; Interpretation关键词:风景园林 ;广州兰圃;改造设计;解读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4-04收稿日期:2013-08-26修回日期:2013-10-102011年广州确立了“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设16个“岭南花园”的计划,并以市、区园林部门分工建设的形式付诸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充满着灵气、美丽的地方,圆满地融合了艺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体验。
兰园是一个生态、景观及文化学科特别重要的地方,也是一处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这份论文将分析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并探讨设计中的艺术与自然融合,以及人类与环境共
生的理念,从而更好地提高兰园的价值和吸引力。
1. 兰园背景及基本情况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植物园,创建于1956 年,并于2007 年正式开放。
兰园总面积7.5 公顷,拥有20 个兰属植物区、200 多个兰属植物种类、10 万株兰花。
兰园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其中包括展览区、休闲区、科普区等多个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紧密相连,形
成了完整的生态战略。
2. 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在规划过程中,兰园景观设计师高度重视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因素,以植物为载体,从人类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与社
区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和谐、互动、宜居、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
兰园规
划融合了光、水、石、草木等自然元素和桥梁、花墙、柏油路等人工元素,形成了完美的自然景观。
2.1 艺术与自然融合
景观规划中,兰园园林以天然水源、实地地貌和植物景观等为基础,通过自然山形、水景、构建景墙等,以及铁艺、石雕、水雕和互动式景
观的处理手法,打造了韵律感强、和谐统一、具有景深感的自然景观。
兰园中的墙面,是通过采用植物墙、石墙、雕塑墙等不同材料的竖向构造,营造了一种绿色的生态环境。
同时,墙面上还有许多特色花卉和藤蔓,打造了一个连续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既有美感,又有实用价值。
2.2 人类与环境共生
在园区设计中,“人与环境协调共生”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
由于兰园桥梁和道路的互动、山地和其他重要生态环境的整合意义重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这些生态环境。
他们认为,以下重要属性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生态通道。
在兰园内部,有许多自然哨兵站,包括:清水塘、西部山脊和池塘等,它们是设立景观、蛇类、鸟类、虫类等点的重要生态通道。
景观绿地。
除兰花馆区,兰园由人造要素、自然要素构成。
设计人员传递了生态丰富和独特感,通过连续的草地、花坛、花墙等,突出了林楼、公共绿地和树木间的生态关系。
2.3 传统与时尚结合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网络文化和传统人类文化交融中所达成的一种文化产生地和旅游胜地。
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兰园历史悠久、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特点,也考虑到了现代兰艺术与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兰园最终呈现出了高度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感。
在建筑形态方面,设计师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如“兰花馆”,是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体现。
3. 结论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景观等元素的和谐融合。
设计师高度重视环保、可持续和文化价值等方面,探索了一个生态、和谐、平等、宜居的“共生体”,体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修和理念。
兰园以其严谨、规范、统一、分层的景观设计,共同构造了一个有趣、富有生命力、有形的生态兰园。
更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兰园在文化背景、特色定位等方面真正成为了一个互动的、人类精神、生态和文化的完美融合的地方,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堂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