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最新篇)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5篇.doc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介绍合肥的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明教寺,它为于合肥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河路的东段,与逍遥津公园隔寿春路相望。
说起明教寺,就不能不提起合肥人浓浓的三国情结,合肥因三国时期曾作为古战场而闻名,现今的明教寺便是在三国战场教弩台旧址上建立起来的。
教弩台也称“曹操点将台”。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教弩台位于古淝河与逍遥津水的汇合处,离合肥约五千米,是魏吴两军对峙的前沿阵地。
宋朝的时候,合肥城市扩建,教弩台被圈入城内,从此它便成了合肥兴衰沉浮的历史见证物。
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鼎盛时期,修建寺庙成了当时的一大潮流。
明教寺就建在南朝梁天监年间,它原名为铁佛寺,后毁于兵变,唐代时有人在寺庙遗址掘得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铁佛,后上报朝廷,代宗皇帝李豫下令重建,定名“明教寺”。
随着朝代的更换,在多次的战火中,明教寺历经沧桑,到清代咸丰五年全部毁于战火。
现在大家看到的明教寺主体建筑为光绪年间所建。
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内的主要设施再次被毁,“文化大革命”之后又被重新修建。
明教市的整体布局是从东而西依次为前殿,庭院,大雄宝殿宝殿东面是卧佛殿,往后是地藏殿,东南角为寺内花园。
园内高台上古亭之内的古井和听松阁两处古迹,我们今天也将按此布局游览明教寺。
门前原为南向的直上台阶,33级,后为便利街道交通,直阶改为东西双向。
台阶前面,立着两只高达五米的石狮,为什么寺庙前常立石狮?传说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都为之胆战心惊。
因此,佛教引用“狮子吼”比喻佛祖说法气势恢弘,佛法无边。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上前殿,此殿名为天王殿,现在大家看到的弥勒佛笑容满面、憨态可掬。
弥勒佛本是释迦牟尼弟子,后登佛位,他的造型是按照布袋和尚塑造的,弥勒佛的东西是“护世四天王”。
安徽合肥导游词

安徽合肥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三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另大家感到满意。
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旅游活动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
车技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李师傅,把开心交给我。
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车。
大家都坐好了吗?从此地到三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呢,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处于巢湖之滨。
南与庐江接攘,西与舒城相邻。
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
古镇三河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水流于其间而得名,为安徽较为著名的渔米之乡。
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京广百货,苏杭丝绸,都在此集散,流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
所以历史上三河,又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称谓。
古镇三河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水鸟多在此聚集,称为鹊渚,鹊岸,直至明朝才称为三河,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1858年的三河大捷。
古镇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于世,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佐证了三河的古老,此外三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三河虾糊,酥鸭元宝,皆为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们,过了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三河古镇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大家看到的那座纪念碑,叫军民坝纪念碑。
碑上书写着军民共建,铜墙铁臂八个大字,它是1992年三河镇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根据群众提议,在此树立的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91年三河古镇遭受特大洪水时,合肥军民其心协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未淹死一人,未饿死一人,未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

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1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合肥著名景点——包公园,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我去看看吧!在参观包公园之前,我首先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包公。
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府人,是真宗仁宗的两朝名臣。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合肥小包村,28岁时考取进士,但是包拯却一度放弃了做官的机会。
他认为:一个人在世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孝,那出仕为官,又谈何对朝廷尽忠呢?于是包拯遵循着“父母在,子不远游”的古训,在家尽孝十年,直至38岁才出任天长知县,后官至宋枢密副使。
由于包拯为人以孝字当先,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所以包拯去世后,宋仁宗赐予他“孝肃”这个谥号,后人尊称其为包公——包青天。
现在我们便已经来到了包公文化园的第一站——包公祠了。
大家眼前所见到的这座包公祠是合肥的另外一位名人李鸿章与1882年时出资重新修建的;所以在老合肥的口中又有着“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说法。
走进包公祠,我们首先看到在正堂大门上书有“忠贤将相,道德名家”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也是对包公一生的真实写照。
进入正堂,空气中飘逸着缕缕青烟,包公坐像便端坐其中,在“色正芒寒”四个大字的映存之下包公坐像更显威严。
在正堂中还有一副据说是和包公真人一比一的石浮雕像,从这幅雕像上我们不难看出,包公是一位身高大约一米六的文儒书生,而且相貌丑陋,长着一副鬼见了都怕的阴阳脸,但是包公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早已深深地映入了百姓的心中,所以戏剧舞台上包公都是身材魁梧,黑面长髯的形象。
大家再请这边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仰珙刊石,立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1:合肥市,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淝水蜿蜒而过,遗落阵阵醉人的笑声。
环城公园如碧玉珠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翠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
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2: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
市域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79万,其中市区人口130多万,是全省旅游中心城市。
1 / 5合肥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北接中原,南近江南,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尤其是三国时期魏吴在合肥长达32年之久的交兵,为合肥留下了逍遥津、教驽台、三国新城等众多的三国遗迹。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众多的名人。
影响较大的有包公、李鸿章、段祺瑞和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
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合肥景点导游词

合肥的名胜古迹甚多。从前有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八处,统称 “庐阳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等景,现已不属合肥市;镇淮角韵等景,因天长日久,物换星移,已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陈迹。现在的名胜古迹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遥津,包公祠等最为著名。
到这里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暂告一个段落了,大家可以自己四处看看,拍拍照,1个小时之后我们在三祖寺的门前集合。
篇三:合肥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新四军军部旧址旅游观光!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
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
下面我要带大家进行参观的是一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参观之前,就由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下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大概情况。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座落在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于1938年8月2日进驻云岭,直至1941年元月“皖南事变”发生。军部在云岭近三年时间里,是新四军向华中敌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作为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军部旧址便是当年新四军军部在云岭驻扎时期留下的。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搜集的安徽合肥景点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1)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灵山佛地九华山观光礼佛!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和绮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之一。
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点。
它与清凉佛国五台山、光明佛国峨眉山、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望黄山、东靠太平湖、西接池洲市,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山上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
九华山峰气势雄伟,宋王安石赞誉楚越千万山,雄越此山兼,九华山古名陵阳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蛮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
唐天宝年间(736-756年),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先后在《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和《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两诗中,写出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等名句,在诗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大主峰,比作盛开的莲华。
因古汉语中花通华。
于是在天宝十三年(752年),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华山灵秀的自然景观瑰丽,境内奇峰峭石、飞瀑流泉、竹海松涛,清幽秀丽,漂渺奇异,春日,满山芬芳、百鸟合鸣;夏日,佳木繁荫,谷风清凉;秋日,风霜高洁,别有情趣;冬日,琼楼玉宇,超然空灵,给人以四时之景,而了亦无穷的感觉。
九华山不仅以奇峰峭石、飞瀑流泉清幽秀丽的自然美景而闻名。
更是以地藏菩萨道场而著称于世,然而最早在九华山进行的宗教活动并不是佛教,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篇一:安徽合肥市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们光临合肥参加游览。
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们的导游,陪同各位领略合肥人文风光的神韵,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合肥市,历史悠久,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总面积7266(市区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区127.94)万。
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甲等开放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
高科技工业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等蜚声中外。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不一。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
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东淝河,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
《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
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
秦、汉在此设郡县,明、清为庐州府治,民国时为安徽省省会,如今已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
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合肥一日游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合肥一日游导游词3篇合肥,安徽省省会,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合肥一日游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合肥一日游导游词范文1: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合肥,安徽省省会,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位于安徽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1 / 7西路治所,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1°52′、东经117°17′。
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北与淮南市接壤,南与安庆市相连,东与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毗邻,西与六安市交界。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1:合肥市,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淝水蜿蜒而过,遗落阵阵醉人的笑声。
环城公园如碧玉珠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翠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
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2: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
市域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79万,其中市区人口130多万,是全省旅游中心城市。
合肥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北接中原,南近江南,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尤其是三国时期魏吴在合肥长达32年之久的交兵,为合肥留下了逍遥津、教驽台、三国新城等众多的三国遗迹。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众多的名人。
影响较大的有包公、李鸿章、段祺瑞和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
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综观而论,合肥市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既适宜于麦类、油菜、午季豆料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对经营十分有利。
气候对发展我市农、林、牧、渔都是有利的。
当然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冷暖气团交锋较为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变化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出现,对农业生产又带来不利的影响。
近年合肥大兴工业,江淮汽车、合力叉车、安凯客车、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芳草日化、佳通轮胎、合肥海尔等都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族品牌,并取得全国瞩目的成绩,201X合肥GDP达到1664亿元,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合肥环境优美,满城绿色。
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的环城公园;松涛阵阵,祥鸟云集的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波光潋滟,浩森无垠的八百里巢湖;以及包公文化旅游区、徽园、西郊风景区,置身其间,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1992年,合肥被授予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1999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合肥市域指合肥市行政辖区,包括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和市区,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
合肥市城镇按地位、作用和职能分为4个等级,即中心城市合肥,次中心城市上派镇、店埠镇和水家湖镇,18个中心镇和86个一般乡镇。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3: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庐阳。
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
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合肥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
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
晋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
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
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史记里记载当时的大都会,东南地区只有寿春、吴、番禺和合肥。
当时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
合肥之名见于史书为汉武帝元狩元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
可见合肥得名还应早于此。
东汉光武帝元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
汉献帝建安五年,废合肥侯国,恢复合肥县。
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
吴王孙权曾多次想夺取合肥但未成功,但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练兵的教弩台,数兵的斛兵塘,孙权逃跑时跃马飞过的飞骑桥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称仍在,但岁月已磨去了它们的原貌。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为南豫州南汝阴郡的郡治之地。
梁武帝太清元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之地。
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合州为北周占领。
隋文帝开皇元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
从此,合肥县之名就固定下来未再改过。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附送:合肥一日游导游词3篇合肥一日游导游词3篇合肥,安徽省省会,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一日游导游词范文1: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合肥,安徽省省会,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位于安徽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治所,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1 52 、东经117 。
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北与淮南市接壤,南与安庆市相连,东与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毗邻,西与六安市交界。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
孙孙吴与曹魏曾在合肥地区发生5次大规模战役。
东晋南北朝时期,合肥地区战乱频仍,行政区划多变。
隋朝开皇年间,合肥地区设立庐州。
至唐代天宝初年,庐州户4332 3,口205396,人口在淮南道中仅次于扬州。
唐末合肥人杨行密以庐州为根据地,最终割据江淮,江东,建立吴国。
南宋时期合肥成为淮南西路治所,成为江淮西部的大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几倍。
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
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清咸丰年间,因安庆被太平军占领,1853-1861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
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合肥城址屡有变迁。
《太平寰宇记》记载:汉代合肥县城在今县北,位于今四里河附近,今长丰路以西古城郢,面积很小。
东汉末年,战乱不息,旧城废弃。
东汉建安五年,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重建合肥市。
三国时期,合肥是军事重镇,被曹操看中,东吴为争夺合肥发动十余次战役,发生了著名的逍遥津大战。
魏青龙元年,魏将满宠在旧城西鸡鸣山麓另筑合肥新城,旧址为三国遗址公园,以与旧城相犄角。
西晋统一后,废三国时所筑新城,迁回旧址。
合肥旧城,地势低洼,南北朝时梁将韦睿因此堰水攻破合肥。
唐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土城,史称唐城、金斗城。
唐贞元年间,刺史路应求以古城皆土筑,特加甓焉。
由此,合肥始有砖砌城垣。
南宋乾道五年,淮西帅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
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横贯城中,合肥城扩大了几倍,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
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毁。
佥事马世德提请宣让王及高昌公,发公私钱十万贯,将城作了整修。
至明弘治年间,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处废缺,由庐州知府马金度主持修葺。
据嘉庆《合肥县志》载,此间合肥古城,周围长4706丈;正西和西南面城墙皆缘冈地,高4丈;东、南、北三面城墙列平地,高8丈至3丈不等;底宽近4.8丈。
城垛4578座,望台28座。
城东壕深1.9丈,宽42丈;城西壕深5丈,宽29.5丈;城南壕深3丈,宽30丈;城北壕深0.8丈,宽35丈。
河水环城通流。
全城计七门二水关。
东二门,左曰威武门,五楹,高二层;右曰时雍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
西二门,左曰西平门,五楹;右曰水西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
南二门,左曰南薰门,三楹;右曰德胜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
北一门,曰拱辰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清政府征用皖属三十四州县的人力、物力,耗白银十一万四千两,重修庐州府城。
此次重修,城墙全部用大青砖砌成,重开威武、时雍、南薰、德胜、西平、水西、拱辰七门,并增设许多谯楼,楼橹高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楼。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历史上合肥原本还有一座城门,即金斗门。
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昭先生考证说,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围攻合肥,因为城墙既高大且坚固,久攻不下。
后来他们将地道挖到了金斗门下,位置在今天的亳州路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