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林中庆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总页数】3页(P241-242,249)
【作者】林中庆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气象局,广东广州5114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2
【相关文献】
1.“11.04.17”南沙区一次罕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曹亚平;赵小伟;林中庆;祁秀香;王开燕;李海洋
2.广州南沙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J], 曹亚平;林中庆;祁秀香;李海洋
3.长水机场一次雨季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白冰洋; 杨雄
4.双鸭山市2019年8月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吕军;张永成;刘天宇;王荣
5.2020年11月南宁机场一次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肖称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惠州市2012年秋季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惠州市2012年秋季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惠州市2012年秋季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杨柳;吴蔚;李明华;刘建龙
【期刊名称】《广东气象》
【年(卷),期】2013(035)005
【摘要】对惠州市2012年秋季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连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冷暖气流频繁交汇的有利大尺度环流天气背景下,冷空气持续影响、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和西南风持续异常偏强是造成此次罕见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杨柳;吴蔚;李明华;刘建龙
【作者单位】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516003;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516003;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516003;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51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
【相关文献】
1.朔州一次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徐卫丽;吴占华;刘瑞兰;梁桂花;胡桃花
2.一次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张景珍;张莉;李建明;李静
3.朔州一次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胡桃花;朱彩芬;赵玉;杜兰兰;田粉平
4.一次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英文) [J],
5.一次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 [J], 王健元;孔瑞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安市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以2019年秋季为例

吉安市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以2019年秋季为例

吉安市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以2019年秋季为例一、引言大雾是指气温下降并且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水汽在空气中凝结成水滴,形成难以透视的气象现象。

吉安市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赣江中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2019年秋季,吉安市经历了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给城市运行、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这次大雾过程的形成原因、持续时间和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此类天气现象。

二、大雾过程的形成原因大雾的形成与气象条件有关,一般是在高压脊、逆温层、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

在2019年秋季,吉安市的大雾天气过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高压脊的影响:在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高压脊的影响,这种气压系统会导致天气稳定,湿度增加,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2. 逆温层的形成:秋季是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地面上的气温一般会较低,而高空的温度相对较高,形成逆温层,导致水汽在空气中凝结成雾。

3. 湿度较高:秋季的湿度一般较高,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常常会出现雨水和雾气,这也是造成大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2019年秋季吉安市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过程。

三、大雾过程的持续时间2019年秋季,吉安市的大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几天到一个星期左右。

主要是由于高压脊的持续影响,湿度较高的天气条件一直存在,加之逆温层的形成,使得雾气不易散去。

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过程也给城市的运行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大雾对城市的影响大雾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和环境卫生等方面。

1. 交通运输方面:大雾天气过程会造成能见度降低,道路湿滑,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2019年秋季,吉安市出现大雾天气过程期间,许多道路能见度大大降低,导致车辆行驶困难,交通拥堵情况增加。

2. 生产生活方面:在大雾天气过程中,能见度降低、气温下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产生不利影响。

2019年秋季的大雾过程,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使得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时间推迟,给农民的生产增加了困难。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王晓芳;程正泉;姜丽萍【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1月下旬广东罕见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冷空气活动特征、动力和水汽条件,采用湿球温度讨论了降水相态和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环流形势为横槽转竖型,横槽下摆引导强冷空气向南迅猛爆发,以及伴随着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的冷空气主力南侵,是本次寒潮过程粤北和广东中南部温度陡降的主要原因;700 hPa冷暖空气的辐合,以及700 hPa 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水汽经中南半岛北部到北部湾至华南地区加强并辐合,是造成雨雪冰冻天气产生的重要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动力和水汽条件配合下,降水相态的变化与暖层强度及湿球温度密切相关,暖层的明显减弱及暖层下方湿球温度低于0℃冷冻层的强度增强,导致降水相态由雨向雪、雨夹雪、霰等固态降水转变;在发生固态降水的平均时段内,粤北地区中低层湿球温度均低于0℃,无明显融化作用,产生纯雪或雨夹雪的可能性大;而位置偏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仍存在浅薄的暖层,因此主要出现雨夹雪或霰.当寒潮入侵涉及华南降水相态预报时,需要注重实况探空和模式预报探空的大气温湿垂直结构的分析,更应重视湿球温度的研究和应用.【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9(047)001【总页数】10页(P106-115)【关键词】寒潮;雨雪冰冻;横槽;锋区;湿球温度;降水相态【作者】王晓芳;程正泉;姜丽萍【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广东省气象台,广州510640;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引言寒潮是我国冬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在特定的大气流场下爆发,常伴随着急剧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1]。

广东地处低纬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暖,寒潮出现频次并不高。

江苏地区一次罕见持续性强浓雾过程的成因分析

江苏地区一次罕见持续性强浓雾过程的成因分析

江苏地区一次罕见持续性强浓雾过程的成因分析焦圣明;朱承瑛;朱毓颖;袁成松;祖繁;孙康远【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16(074)002【摘要】2013年11月30日—12月9日,江苏出现持续10 d 的强浓雾天气。

利用秒级探空资料、能见度资料、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高时空密度的交通气象观测站资料以及 NCEP/NCAR 的1°×1°的分析资料,结合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物理量场,对这次持续性强浓雾的特点和形成、维持机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此次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

(2)在大陆高压控制下,江苏长时间处于高压带的均压区内是这次连续性强浓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

(3)地面辐射冷却、低空下沉气流以及东南暖湿气流是强浓雾形成的重要原因。

(4)双层逆温和深厚的逆温层是出现强浓雾的重要热力条件。

(5)弱冷空气入侵,是雾体爆发增强的促发因子。

%Using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gradient observations,the second level radiosonde data,visibility observa-tions,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density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long the highway,and NECP 1°×1°reanalysis da-ta,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for the persistent heavy fog during 31 November to 9 December 2013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long duration,wide range,and low visibility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ollutants.Analysis of the synoptic weather pattern shows that Jiangsu province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continental high pressure,which sustained there for a long time.The fog occurred over theuniform and high pressure zone.Apparently such a synoptic pattern provide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ance of the fog.Surface layer inversion, low-level downdraft and southeasterly flow of warm and wet air a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heavy fog. The double inversion layers with a large depth provide important thermal 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heavy fog, while the intrusion of weak cold airmass directly triggered the outbreak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fog.【总页数】13页(P200-212)【作者】焦圣明;朱承瑛;朱毓颖;袁成松;祖繁;孙康远【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9;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4【相关文献】1.2016年冬季江苏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沈阳;沈安云;苏航;熊世为;严文莲2.一次罕见冬季强浓雾天气成因分析 [J], 雷正翠;夏文梅;周霖华;钱玮;张端禹3.江苏一次大范围的爆发性强浓雾过程研究 [J], 严文莲;朱承瑛;朱毓颖;刘端阳;濮梅娟4.江苏北部近海一次罕见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郝玲; 刘瑞翔; 顾春雷; 马晨晨5.山东半岛一次持续性强冷流降雪过程的成因分析 [J], 杨成芳;李泽椿;李静;车军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12月2日至6日期间,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一次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该地区带来了大范围的低温和降雪天气。

本文将对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该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

该次寒潮天气主要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12月2日,由西伯利亚高压东移至蒙古,形成了强冷空气团。

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南海副高较强,加之副高与冷空气东南气流的强烈对接,导致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

此外,粤港澳地区受到强劲的冷空气切变线和槽位系统的双重影响,使得暖湿气流受阻,寒潮天气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其次,我们分析该寒潮天气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天气的影响,南方地区迎来了明显降温和大范围的降雪天气。

特别是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出现了大雪和暴雪天气,给当地交通、农业、电力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交通方面,由于降雪天气的出现,公路、铁路交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道路结冰和积雪严重,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许多地方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

农业方面,降雪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性较大,尤其是广东和广西地区的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受到严重的冻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电力方面,由于降雪导致的断线、设备故障等原因,一些地方出现了停电的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但是,无论再严寒的冬天也会过去,寒潮过后,南方地区的天气逐渐回暖。

市民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天气,尽管外面仍旧寒风刺骨,但人们的心中已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总之,2008年12月2—6日的寒潮天气过程对南方地区的影响不可忽视。

寒潮天气的形成离不开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和气压系统的配合,而对于南方地区而言,降温和降雪给交通、农业和电力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然而,人们始终带着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寒潮过后,春天还会再次来临,带给我们温暖与希望。

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寒潮天气的准备,加强气象观测和预警工作,提高社会应对能力,以减轻寒潮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2008年12月2-6日的寒潮天气对南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冬季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成因分析

中国冬季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成因分析

图2 2013年1月16—31日500 hPa平均高度场
图3 2013年1月17日24: 00 500 hPa高度场3.2 温度场的特征
当地面气层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或者有逆温存在时,有利于水汽和空气中的尘埃聚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在近地面辐射冷却就容易形成大雾[2]。

通过分析温度场可以明显地看到逆温层的存在,日出过后地面增温,逆温层抬升脱离近地面,大雾开始消散。

一般情况下的气温递减率为γ=6.5 ℃·km-1,当γ>6.5 ℃·km-1时,大气层结变得不稳定,反之大气层结处于稳定。

选取北京市、武汉市、南京市、郑州市4个地区作为代表,分析1月以来的温度场特征。

4个城市1月3日-21日期间6: 00的垂直温度显示:北京市、郑州市两个偏北城市的温度廓线较为一致,在700~850 hPa时,大气层结较为。

1951-2006年汕头雾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51-2006年汕头雾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51-2006年汕头雾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薇;甘庆辉;汤强
【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8(024)003
【摘要】利用1951-2006年汕头气候资料,分析大雾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汕头年雾日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雾日相对偏多,90年代以后雾日明显偏少;大雾的逐月变化呈1峰1谷的特征,峰值出现在3月,谷值出现在8月;下半夜至翌日上午较易出现大雾.起雾时间为04:00-07:00,其中07:00最易起雾,雾消时间为04:00-12:00,09:00-11:00雾最易消散;雾日时静风概率为52%,风速小于等于3 m/s的概率超过95%,不利于近地层空气的水平交换;雾日多伴有逆温层存在且逆温层具有底高较低、厚度较厚、强度较强的特点,不利于近地层空气的上下交换,因而雾日空气质量较差.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许薇;甘庆辉;汤强
【作者单位】汕头市气象局,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市气象局,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市气象局,广东,汕头,5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0+3
【相关文献】
1.滨州市大雾气候特征及近8年大雾变化趋势 [J], 王月兰;莫瑶
2.什邡市1959-2010年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J], 刘康平;李晓婧;权浩然
3.1951-2006年广西极端连续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李建鸿;蒙歆媛;翟禄新;王月
4.1969-2008年海南省雾的气候特征与变化趋势 [J], 张春花;吴胜安;林建兴;许向春;郭冬艳
5.1951-2006年三峡库区夏季气候特征 [J],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延误 或取消 , 高速公路 被迫关 闭, 轮渡停 航。 这 次过 程 2月 2 3日大雾 范 围最 广 ( 图1 ) , 广东、 湖南、 江西 、 福建 的大 部 分地 区均 被 大雾 所 笼罩 , 2 4 - - 2 7 日雾 区主 要 位 于 华 南 沿 海 , 2 8日雾 区再 次 扩大 , 除 了华南 沿海 外 , 福建 、 江西 等地 也 出现
的层结和逆温条件 , 大雾 天气 消散 。同时 , 当△ 。 一 。 。 。 < 0时 , 将出现雾雨天气 。 关键词 : 天气学 ;连续大雾 ;天气形势 ;近地面层要素 ; 稳定层结 ;粤东
中 图分 类 号 : P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6 1 9 0 ( 2 0 1 3 ) 0 2— 0 0 0 1 — 0 8
Vo 1 . 3 5 Ap r i l
No . 2
2 01 3
粤 东一 次 罕 见 持 续 性 大 雾 天 气 过 程 的分 析
王桂娟 ,郑 有飞 。黄小丹 , 丁 丽佳 , 蔡 赛缄 ,杜尧 东
( 1 .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 江苏南京 3 . 阳江市气象局 , 广东 阳江 2 1 0 0 4 4 ; 2 . 广 东省气象局 ,广东广州 5 1 0 0 8 0 ) 5 1 0 0 8 0 ; 5 2 9 5 0 0 ; 4 . 潮州市气象 局 , 广东潮州 5 2 1 0 1 1 ;
降和雾的出现。许 多学者通过天气形势 和本 地 的气象探测资料对产生大雾的原 因进行了探讨 ,
得 出了一些 有 意义 预 报方 法 和经 验 _ 4 ¨。 2 0 1 0年 2月 2 3 日_3月 6 日, 粤 东 地 区持
续 出现大雾 天气 , 大气 水平 能见度 长时 间不足
收稿 日 期: 2 0 1 2— 0 8— 1 0 基金项 目: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 C C S F 2 0 1 1 — 2 5 ; C C S F 2 0 1 2 1 1 ) 、 低碳 发展 专项资 金( 2 0 1 2— 0 1 9 ) 、 广东省 气象局 科技创新 团队基
5 . 广东省气候 中心 , , 东广州 摘
要: 采用高分辨 率 的探 空 、 地面 实测 资料 以及 N C E P / N C A R再 分 析资料 , 对2 0 1 0年 2月 2 3
日—3月 6日粤东地区一次罕见 的持续性大雾天气 过程进行 了分析 , 结 果表 明 : 此 次连续性 大雾 天气
第3 5卷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6 1 9 0 . 2 0 1 3 . 0 2 . 0 0 1
广 东 气 象
Gu a ng d o n g Me t e o r o l o g y
时 发现 : 雾顶可以在逆温层底 , 也 可 能 低 于 逆 温
结束 , 其 中 2月 2 5 _2 7 日、 3月 2 - _ 6 日为雾 雨 天
气 。发生 在 我 国的大 雾天气 多 数 持续 时 间 在3~
5 d¨ 。 』像

层底 。逆温 层 抬升 有利 于雾 层 向上发 展 , 突破 混
合 层 高度 。稳定 的 向岸 风有 利 于海 风 的形 成 , 造
2 0 1 0年 2月 2 3 日至 3月 6 日长达
1 2 d的大雾 过 程 比较 罕 见 。本 研 究 利 用 常规 地
成 比湿持 续 增大 和大 气 中粗 粒子 增 多 , 能 见 度 下
面观测资料 、 L 波段高空观测和 N C E P 1 。 ×1 。 客
大雾 天 气 , 3月 1日雾 区位 于华 南沿 海 , 2日起雾 区 明显缩 小 , 只 在 华 南 东 部 沿 海 出现 , 6 日过 程
的依赖 , 使得雾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 的影响越
来 越 大 。为此 , 如 何 提 高 对 雾 天 的 观测 、 预 报 预 警 的 能力 已引 起 气 象 工 作 者 的广 泛 关 注 。宋 润 田等 利用 多 普 勒 声 雷 达 实 时资 料 研 究 了北 京 地 区冬 季辐 射 雾 和平 流雾 边 界 层 温 度 场 和 风 场 的结 构特 征 。盛 立 芳 等 在研 究 青 岛 平 流 雾
观 分析 资料 , 从 天气 形 势 、 环 流 背景 、 温 湿 场等 特 征 人手 进行 计算 和分 析 , 揭示 本 次 大雾 天 气形 成 和 维持 的原 因 , 探 寻类 似 的 大 雾 预 报着 眼 点 , 提
高 对大 雾 的预警 能力 , 减 少或 防 止 因大 雾 造成 的 灾害。
过程是 由辐射雾 和平 流雾组成 ; 探 空资料的分析表 明 , 大雾期 间大气 层结呈现 对流稳定 或弱 的不稳 定
特性 , 同时 近地 面层 存在 明显 的逆 温结 构 ; 大雾期 间 8 5 0 h P a华南沿海 西南方 向气 流的存在 为这次 过
程提供了充足 的水汽条件 ; 地 面不 断有 弱冷 空气 的入侵 , 使低 层大 气变得 弱不稳定 , 并维持 了冷 的下 垫面 , 但没有完全破 坏近地面层 的逆温 ; 在 深厚逆 温条 件下 , 持续 的低空 西南 支暖湿水 汽输送 和适 量 的水 汽辐 合 , 导致水 汽凝 结 , 使得 粤东地 区的大雾 和毛 毛雨维 持 ; 持续强 劲 的暖湿气 流和弱冷 空气 的 不断入侵维 持冷的下垫 面, 使雾雨天气 在华南 沿海 长时 间维 持 ; 大雾后 期 , 强冷 空气人 侵破坏 了大气
雾 在冬 春季 是华 南 地 区常 见 的灾 害 性 天气 , 加上 近 年来 社会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大 量 高速 公 路 的修 建 , 机 动车 辆 的不 断增 加 , 人 们 对 微 波 通 信
5 0 0 i n , 最强 时 不 足 1 0 0 r n 。受大 雾 影 响 , 机 场 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