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结构面力学性质及岩体力学试验

合集下载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一、绪论岩体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科学。

.二、1.从工程的观点看,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答:从工程观点出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分类。

2)岩体基本力学性质。

3)岩体力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

4)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

5)模型模拟试验和原型观测。

6)边坡岩体、岩基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稳定性。

7)岩体工程性质的改善与加固。

2.岩体力学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工程地质研究法。

2)试验法。

3)数学力学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二、岩块和岩体的地质基础一、1、岩块: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有些学者把岩块称为结构体、岩石材料及完整岩石等。

2、波速比k v:波速比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之比。

3、风化系数k f:风化系数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结构面:其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面或带。

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不整合、节理面、断层、片理面等,国内外一些文献中又称为不连续面或节理。

5、节理密度:反映结构发育的密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节理条数。

6、节理连续性:节理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长度。

7、节理粗糙度系数JRC:表示结构面起伏和粗糙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纵刻面仪测出剖面轮廓线与标准曲线对比来获得。

8、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用施密特锤法(或回弹仪)测得的用来衡量节理壁抗压能力的指标。

9、节理张开度:指节理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10、岩体: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图6.1 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第六章 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岩体的变形性质、强度性质、动力学性质和水力学性质等方面。

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属性表现出非均质性、非连续、各向异性和非弹性。

岩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两个方面: 1)受力条件;2)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赋存环境条件。

其中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材料性质、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及性质(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同于岩块的本质原因);赋存环境条件包括天然应力和地下水。

第一节 岩体的变形性质一、 岩体变形试验及其变形参数确定变形参数包括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

按静力法得到静E ,动力法得到动E 。

⎪⎪⎪⎪⎪⎩⎪⎪⎪⎪⎪⎨⎧⎩⎨⎧⎪⎪⎪⎩⎪⎪⎪⎨⎧法波地震声波法动力法轴压缩试验法双单水压洞室法钻孔变形法扁千斤顶法狭缝法承压板法静力法按原理和方法分原位岩体变形试验)()()( )(1.承压板法刚性承压板法和柔性承压板法 各级压力P -W (岩体变形值)曲线 按布西涅斯克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 m (Mpa )和弹性模量E me (Mpa )。

⎪⎪⎩⎪⎪⎨⎧-=-=e m mem m W W PD E W W PD E )1()1(22μμ式中:P —承压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 ); D —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cm );W,W e—为相应P下的总变形和弹性变形;ω—与承压板形状、刚度有关系数,圆形板ω=0.785,方形板ω=0.886。

μm—岩体的泊松比。

★定义:岩体变形模量(E m):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值。

岩体弹性模量(E me):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值。

图6.2 钻孔变形试验装置示意图②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笔图6.3 狭缝法试验装置如图6.3所示。

二、岩体变形参数估算现场原位试验费用昂贵,周期长,一般只在重要的或大型工程中进行,因此,岩体变形参数的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估算。

两种方法:① 现场地质调查→建立适当的岩体地质力学模型→室内小试件试验资料→进行估算; ② 岩体质量评价和大量试验资料→建立岩体分类指标与变形参数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估算。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nˆ =(sinαsinβ , sinαcosβ , conα )
岩石力学
3.3.1.2 结构面的连续性 结构面的连续性又称为结构面的延展性或贯通性,常用
迹长、线连续性系数和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1)迹长 结构面与勘测面交线的长度,称为迹长。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1978年) 制订的分级标准(见
3.2.2 岩体结构的类型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将岩体 结构划分为5大类(见下表)。
岩石力学
岩体结 构
类型 整体状
结构
块状结 构
层状结 构
岩体地质 类型
巨块状 岩浆岩和 变质岩
厚层状 沉积岩, 块状岩浆 岩和变质 岩 多韵律 薄层、中 厚层状沉 积岩,副
结构体 形状
岩石力学
3.1 概述
工程涉及的实际岩体与实验室内测试的岩石试件的力学 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引起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有:
(1)岩体的非连续性; (2)岩体的非均质性; (3)岩体的各向异性; (4)岩体的含水性等。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岩体的非连续性。
岩石力学
结构面(亦称弱面):岩体内存在的各种地质界面,
巨块状
块状 柱状
层状 板状
结构面发育情况
以层面和原生、 构造节理为主, 多呈闭合型,间 距大于1.5m,一 般为1~2组,无 危险结构
有少量贯穿性节 理裂隙,结构面 间距0.7~1.5m, 一般为2~3组, 有少量分离体
有层理、片理、 节理,常有层间 错动
岩土工程特 征
岩体稳定, 可视为均质 弹性各项同 性体
岩石力学
当试件沿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作用在结构面上的应力有:
T A
P cos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1 K a max ,
Kb
1 m bx
,K n
1 m nx
,
K越大,结构面越密集。不同测线上得K值差别越大,岩体各向异 性越明显。按K得大小,可将节理分成:疏节理(K=0~1 m-1);密节 理(K=1~10 m-1);非常密集节理(K=10~100 m-1);压碎或糜棱 化带(K=100~1000 m-1);
2、按结构面按受力条件可分为
A、压性结构面:由压应力挤压而成,其走向与最大主应 力方向垂直。如片理面、褶皱轴面、压性节理面等。
B、张性结构面: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得结构面,其走向 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结构面就是张开得,结构面 壁粗糙。如张断裂面、张性节理面。
C、扭性结构面:由纯剪或压张应力引起得剪应力所形 成得结构面,结构面壁较光滑,开口或闭口都有可能,往 往成对出现。如x型断层面,x型节理面。
伏程度大,粗糙度高时,其抗滑力就大。
3、结构面得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力,延展度大得结
构面控制着岩体得强度。结构面延展情况不同,其力学效 应也不同。
(1)非贯通性结构面
(2)半贯通性结构面
(3)贯通性结构面
五、结构面得状态
4、结构面得密集程度:指岩体中各种结构面得发育程度。衡 量密集度得指标为岩体裂隙度K和切割度Xe。
(3)次生结构面
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化、地下水、卸荷、爆破等) 得作用而形成得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风化裂隙、 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卸荷裂隙一般发生在岩体有临空面条件得地区,特别就是在 深切河谷处,延展性不好,常在地表20~40m内发育,裂隙面粗 糙不平,常为张开型,充填物多为泥质碎屑、
因此,常构成岩体得主要滑动面。 厚层充填:充填厚度较大,一般几十厘米至数米,构成软弱带,如断层泥。有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机械结构面包括轴承、齿轮、 连杆、曲轴等,需要具备足够 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以确 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寿命。
机械结构面的材料选择和加工 精度对其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 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 择和加工。
交通工具结构面
交通工具结构面是交通工具中承受和传 递载荷的重要部位,其力学性质直接影 响到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感谢聆听
交通工具结构面的材料选择和构造方 式对其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交通工具结构面包括车架、车轮、机翼、机 身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受力特点和要求进行 合理的设计和制造,以确保交通工具的安全 可靠。
04
结构面力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1
实验是研究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验可以获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摩擦角、内聚力 等参数。
按物质组成分类
可分为软弱夹层、粘土层、砂 层、岩浆岩、沉积岩等。
02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强度
结构面抗拉强度
结构面抗剪强度
结构面抗压强度
结构面抗弯强度
结构面在拉力作用下能 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结构面在剪切力作用下 能够承受的最大剪切力。
结构面在压力作用下能 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结构面在弯曲力作用下 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结构面行 为,如应力分布、应变分布、位移变化等,从 而对结构面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数值模拟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值分析软件,如 ANSYS、ABAQUS等,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 值模型,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理论分析
01
理论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分析方法,可以对结 构面的力学行为进行理论推导和分析。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强度研究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强度研究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强度研究综述摘要:根据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对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运用hoek–brown准则求解工程岩体强度。

并根据岩块的咬合状态及这些块体的表面特征,提出了节理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强度;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岩体中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各类地质结构面,在力学上则表现为存在着不连续面、弱面或软弱夹层,这些结构面对岩体强度和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因此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和岩体的强度是息息相关的。

1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是指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理、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面。

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的研究与岩石力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为工程岩体之所以失稳,影响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岩体内存在着一些软弱结构面。

目前普遍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其分布规律,并应用到工程稳定性分析中。

1.1 结构面抗剪强度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是表征岩体的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征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在现场或实验室内测定。

对于起伏较大的粗糙结构面,按barton公式计算时,jrc值往往是根据结构面产状与标准轮廓线(isrm轮廓线)对比来确定的,由于视觉上的判断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采用各种测量仪表观测和计算机处理。

如barr等人使用粗糙位形标测仪和数字化坐标记录仪测定,得出标准曲线jrc值和分维值d的关系,应用分形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描述了节理粗糙系数jrc和jrc尺寸效应的特征。

1.2 结构面的变形关于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变形分析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层次上的离散模型和数值方法。

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并引入能反映岩体结构不连续性特征的模型以弥补有限元关于不连续性处理的不足,如结合单元法,节理单元法,desai等提出的薄层单元法以及用于模拟多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体模型和损伤模型等。

4.1~4.2 岩体的结构特征与主要力学特征

4.1~4.2 岩体的结构特征与主要力学特征
蠕变: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持续而逐 渐增长的现象。 松弛:在变形保持不变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 减小的现象。 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岩石和岩体具有流变性。



2、典型的蠕变曲线




恒定荷载大小不同分为两 种类型:一类是在较小的 恒定荷载作用下( σ<σ∞), 变形随时间增长,变形速 率递减最后趋于稳定;另 一类恒定荷载超过某一极 限后( σ〉σ∞),变形随 时间不断增长,最终导致 破坏。 典型蠕变曲线可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 初始蠕变阶段,OA段,变 形速率逐渐减少,又称阻 尼蠕变阶段。 等速蠕变阶段,AB段,变 形缓慢平稳,应变随时间 呈等速增长。 加速蠕变阶段。BC段,变 形速率加快直到破坏。 岩石长期强度:长期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应力时,岩石才经蠕变破坏,这一 临界应力称为岩石长期强度。取决于岩石及结构面的性质和含水量等因素
软弱夹层
特点
厚度薄
多呈相互平行,延伸长度和宽度不一的多层状
结构松散
岩性、厚度、性状和延伸范围,常有很大变化
力学强度低,与其结构、矿物成分和颗粒组成有关
泥化夹层 特点
成分:粘粒含量明显增多
结构:由固结或超固结变成了泥质散状结构
物理状态:干容重减小,天然含水量增高,接近塑限
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4、动弹性模量(Ed) 岩体中的一点受动载荷冲击后将产生振动,这种振 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扩散。 在生产上用动力法测定岩体的动态变形参数。 5、岩体静弹性模量(Ee)与动弹性模量(Ed)关系。 E e = jE d

J是折减系数,与岩体完整性有关。
二、岩体的流变特性
1、定义

流变性:物体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力或变形 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有蠕变和松弛。

3岩体力学性质(张子兴)

3岩体力学性质(张子兴)

地理环境
瓦依昂山谷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实现上 述构想的最佳地点:山谷呈葫芦型,谷口 狭窄便于修建大坝;山谷内腹宽阔、深度 大,能最大程度地多蓄水。根据规划,瓦 依昂大坝的坝身高达230米。
刚 竣 工 时 的 瓦 依 昂 大 坝
地质环境
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形成了 石灰岩和粘土相互层叠的结构,石灰岩层 间的粘土层在受水浸润时极易形成泥浆, 使岩层间的摩擦力降低,存在导致滑坡的 隐患。
建设中的瓦伊昂大坝
设计变更
50年代末正值世界核电开发的黄金时 代,核电具有更高、更稳定的发电量,这 无疑是比水电更大的诱惑。1957年4月,罗 马的政客们放了一个大卫星:大坝改成为 核电站配套服务的抽水蓄能电站,高度从 初始的230米增加到264. 6米,这样就使水 位上升到722.5米高程,不但在双曲拱坝中 首屈一指,而且成为世界第二高的大坝; 库容也增加到初始设计的三倍,达1.65亿 立方米。
灾难降临
从滑坡开始到灾难发生,整个过程不 超过7分钟,共有1900余人在这场灾难中丧 命,700余人受伤。巨大的空气冲击波使电 站地下厂房内的行车钢梁发生扭曲剪断, 将廊道内的钢门推出12米,正在厂房内值 班和住宿的60名技术人员除1人幸存外,其 余全部死亡;正在坝顶监视安全的设计者 、工程师和工人们无一幸免。
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3.4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3.5 岩体的变形特性
3.6 岩体的强度特性
3.7 岩体的水力学性质
3.4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上次课内容:
主要讲了岩体结构类型、岩体结构面的类型及其 形态
这节课接着讲: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变形强度特征。 结构面力学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法向变形与刚度; ②剪切变形与刚度; ③抗剪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x
法向变形刚度(Kn):
是反映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的法向应力 梯度。 它不仅取决与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更主要 取决于粗糙结构面接触点数、接触面积和结 构面两侧微凸体相互啮合程度。
一般情况下,法向变形刚度不是一个常数, 其大小与应力水平有关。 根据古德曼的研究,法向变形刚度可由下式 表示:
下凹型(上凸型),如图c所示→塑弹性岩体
dp 随p↑而↓,结构面发育且泥质充填的岩体或粘土岩、风化岩 dw
属于此种类型。
复合型→塑-弹-塑性岩体 呈阶梯或“S”型,如图d所示。 结构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多属于此种类型。
Em 10
RMR 10 40
挪威的Bhasin和Barton等(1993)岩体分类指标Q值— 岩体质量分级(巴顿)
Vmp 1000lg Q 3500 Vmp 3500 Emean 40 (Q> 1)
三、岩体变形曲线类型及其特征
(岩体中存在结构面,与岩块的峰值前的变形曲线区分开来)
K n K n K n 0 n 0 max K n 0 max
2
式中:K n 0 —结构面的初始刚度。
1984年班迪斯(Bandis)通过对大量的天然、不 同风化程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非充填结构面的试验研 究,提出双曲线形法向应力 n 与法向变形 n 的关 系式: n
将“弹性区”单位变形内的应力梯度称为剪切刚度 Kt。根据古德曼的研究,剪切刚度可由下式表示:
Kt Kt 0 1 s
(3-10)
式中:Kt0—初始剪切刚度, s—产生较大剪切位移 时剪应力的渐近值。 试验表明,对于坚硬的结构面,剪切刚度一般是常 数;对于比较松软的结构面,其大小随法向应力的 大小而改变。
JCS n tan JRC lg b n
b
(3-12)
式中:JCS—结构面的抗压强度, —岩石表面的 基本摩擦角;JRC—结构面的粗糙性系数。
对于具体的结构面,可以通过直剪试验或单倾斜拉 滑试验得出的峰值剪切强度和基本摩擦角来反算 JRC值:
4.4.3 抗剪强度
结构面最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是抗剪强度。
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机制比较复杂,构成结 构面抗剪强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结构面抗剪 强度可以用库仑准则表述:
n tan c
(3-11)
n 式中:c, 分别是结构面上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是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法向应力。
矿山岩体力学
华北科技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
2014-7-8
1
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地下水渗流分析通常把岩体视为由岩块 (结构体)与结构面组成的地质体。
问 题 的 提 出 ?
岩体工程中的软弱夹层问题: 如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左坝肩的泥化夹层; 葛洲坝水利工程坝基的泥化夹层; 黑河水库左坝肩单薄山梁的断层引发的渗漏问题; 长江三峡自然坡中的软弱夹层等。
对于粗糙的结构面,可简化图3-3所示力学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剪应力作用下,模型上半部 沿凸台斜面滑动,除有切向运动外,还产生向上的 移动。
这种在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法向移动分量称之为剪胀。
如果使凸台沿根部剪断或拉破坏,则结构面 在剪切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剪胀作用。 因此,结构面的剪切变形与岩石强度、结构 面的粗糙度和法向应力有密切关系。
实验表明:
低法向应力时,结构面上有剪切位移和剪 胀; 高法向应力时,凸台被剪断,结构面抗剪 强度最终变成残余抗剪强度, 在剪切过程中,凸台起伏形成的粗糙度以 及岩石强度对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起着重要 作用。
考虑到上述三个基本因素(法向应力 n 、粗糙度 JRC、结构面壁岩石强度JCS)的影响, 巴顿(Barton)等人于1977年提出结构面的抗剪强 度准则,该准则为一经验公式:
(3)随着结构面尺寸的增大,达到峰值强 度时的位移量增大,峰值剪胀角减小; (4)由于尺寸的增加,剪切破坏形式由脆 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化;
( 5 )随结构面粗糙度减小,尺寸效应也 减小。
对充填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影响因素有:
充填物的厚度
颗粒大小与级配
矿物组分
含水程度
充填程度及厚度的影响 充填度:充填物厚度d与面起伏差h之比(d/h)。 一般地,d/h越小,τ越大;反之,抗剪强度越小。
式中:P—承压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 D—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cm);W,
We—为相应P下的总变形和弹性变形;ω—与承压板形状、刚度有关系数,圆形板
ω=0.785,方形板ω=0.886。μm—岩体的泊松比。
★ 定 义: 岩体变形模量(Em):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值。 岩体弹性模量(Eme):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值。
(1)承压板法
刚性承压板法和柔性承压板法。 各级压力P-W(岩体变形值)曲线 按布西涅斯克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m (Mpa)和弹性模量Eme(Mpa)。
2 PD(1 m )W E m W 2 PD ( 1 E m )W me We
图6.1 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
(2)钻孔变形法
钻孔膨胀计
利用厚壁筒理论(弹性力学)得:
dP(1 m ) Em u
式中:d为钻孔孔隙(cm); P为计算压力(Mpa); u为法向变形(cm)。
图6.2 钻孔变形试验装置示意图
与承压板比,钻孔变形法的优点:
① 对岩体扰动小; ② 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笔相当深的部位进行;
③ 试验方向不受限制;
赋存环境条件如地下水、地应力。
岩体的变形性质
一、岩体变形试验及其变形参数确定
变形参数包括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按静力法得到 动力法得到
E动
E静
承压板法 狭缝法 (扁千斤顶法) 静力法 钻孔变形法 原位岩体变形试验 水压洞室法 (按原理和方法分 ) 单(双)轴压缩试验法 声波法 动力法 地震(波)法
④ 可以测出几个方向的变形,便于研究岩体的各向异性。 缺点:涉及岩体体积小,代表性受局限。
(3)狭缝法(狭缝扁千斤顶法)
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如图6.3所示。
图6.3 狭缝法试验装置
二、岩体变形参数估算
现场原位试验费用昂贵,周期长,一般只在重要的或大型工程中进行, 因此,岩体变形参数的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估算。 两种方法: ① 现场地质调查→建立适当的岩体地质力学模型→室内小试件试验资料 →进行估算; ② 岩体质量评价和大量试验资料→建立岩体分类指标与变形参数间的经 验关系→进行估算。
古德曼1974年,将剪切变形曲线从形式上分
为:
(1)峰前应力上升的弹性区;
(2)剪应力峰值区;
(3)峰后过程是:
结构面微凸体的弹性变形、劈裂、磨粒的产 生与迁移、结构面的相对错动等,但是剪切 变形不管在那个过程中,剪切变形是不可完 全恢复的。
结构面间隙呈非线性
减小
应力与法向变形之间 呈指数关系,
古德曼(Goodman 1974)通过试验,得出法向应力 与结构面闭合量有如下关系:
n n s n max
t
—结构面 —原位压力,有初始条件决定; 式中: 最大可能闭合量;s, t —结构面几何特征、岩石力学 性质有关参量。
其中,摩擦角可表示成 i , 是岩石平坦时表 i 是结构面上微凸台斜坡角。 面基本摩擦角,
b
b
图 3-4 为图 3-3 凸台模型的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 曲线,它近似呈双直线的特征, 结构面受剪初期,剪应力上升较快, 随着剪应力和剪切变形的增加,结构面上部分凸台 被剪断,此后剪应力上升的梯度减小,直至达到峰 值抗剪强度。
通常有两种结构面形式,如下图所示。
4.4.2 剪切变形
1)非充填型粗糙结构面,当剪切形变发生时,剪 切应力上升相对较快,达到峰值后结构面的抗剪能 力出现较大的下降,并产生不规则的峰后变形或滞 滑现象,如图中的A曲线;
(2)平坦(或有充填物)的结构面
初始阶段的剪切变形曲线呈下凹型,随着剪切变形 的持续发展,剪切应力逐渐上升,但没有明显的峰 值出现,最终达到恒定值,其曲线如下图b所示。
裂隙岩体变形参数估算
比尼卫斯基(Bieniawski,1978)(南非) Em =2RMR-100 (RMR>55)
Em变形模量,RMR分类指标值,RMR =9lgQ+44 。
Q
RQD J r JW J n J a SRF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 (RMR≤55)
Serafim和Pereira(1983)
n
a b n
(3-8)
n
a a , b —常数。当法向应力 , 式中: 。 b 则法向刚度可由(3-8)式得出:
max
Kn
n 1 n a b n 2
(3-9)
4.4.2 剪切变形
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在剪切作用下将 产生剪切变形。
充填物的结构特征
结构疏松且具定向排列时,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较低,反 之,τ较高。 水的影响 指的是充填物中的水对结构面强度的影响。 用含水率表征,τ随含水率的增高而↓。
在岩土工程中经常遇到岩体软弱夹层和断层 破碎带,如果它们的含水量增加,由于水对 泥夹层的软化作用,使泥质矿物内聚力和结 构面摩擦系数急剧下降。 因此,它们的存在是导致岩体滑坡和隧洞坍 塌的主要因数,也是岩土工程防治的重点。
(1)法向变形曲线
直线型,如左图a所示 →弹性岩体 dp/dw =k(岩体的刚
陡直线型 (刚度大, 不易变形, 弹性变形为主 ) 度) 缓直线型 (刚度低, 易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