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乳房包块中药特效经验方——三剂而愈(乳腺小叶增生)

乳房包块中药特效经验方——三剂而愈(乳腺小叶增生)

乳房包块中药特效经验方——三剂而愈(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包块不可小视,严重会致癌。

今天献出我的久经20多年临床验证的特效经验药方,但愿此方能造福广大女性朋友们。

让我们大家都来关爱女性朋友们。

其实我在临床中曾经也用此方加减治疗过19岁男生乳腺包块,效果也很好。

为了保护患者个人隐私,这里以“x x x ”代替。

(朋友们在引用此方时,请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效果会令人惊奇。

)xxx,女,27岁,简阳市、武庙乡人。

左侧乳房包块(乳腺增生)已经一年余,2013年5月21日到简阳市xx医院彩超检查,查见左侧乳房约4.5cmx2.4cm大小包块一个,右侧乳房1.3x1.1大小包块一个.还有几个小如花生米大小的数个。

自述爱管闲事、平常爬楼梯都感到很累、每次月经前4、5天乳房开始疼痛、乳头触痛,月经量少、而且时间长至7、8天,月经来后疼痛减轻。

平时心情忧郁、爱生气发火,情绪激动,双脚软弱无力。

脉象沉细而弦。

血压60/80 ,舌苔光白无华,面色萎黄,小便正常,大便偶尔偏稀软,平素饮食不好、身体一般。

一剂药后包块缩小2/3,且不再疼痛,10天共服三剂药后包块几乎完全消失。

嘱咐她再服2剂以善后免复发。

平时注意保养和控制情绪。

诊断断为:气虚血弱,肝脾不和、肝络郁阻,痰凝气滞。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治疗原则:健脾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化痰散结。

(此例原方如下)党参30g、当归15g、白芍15g、赤芍15g、柴胡15g、茯苓10g、白术12g、甘草10g、薄荷10g、夏枯草30g、丹参15g、川芎15g、金银花15g、连翘30g、板蓝根15g、香白芷15g、泽兰10g、六路通15g、乌梢蛇15g、皂角刺30g、橘核10g、荔枝核15g、青皮10g、陈皮10g、沉香15g、制香附子30g、蒲公英30g、千里光15g、秦艽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僵蚕15g、蜂房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牡蛎30g、玄参15g、桔梗10g、黄芩15g、猫爪草30g。

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的辨证施治方案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乳头溢液等症状。

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对乳腺增生有着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案。

一、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首先要进行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特点,可以将乳腺增生分为气滞血瘀型、痰湿凝滞型、肝郁脾虚型等不同类型。

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硬块、经期不调等症状。

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红花等。

痰湿凝滞型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满、乳头溢液、乳房胀痛等症状。

治疗上以祛痰化湿为主,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白术等。

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情绪波动、乳房结节等症状。

治疗上以调理肝气、健脾益气为主,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党参等。

二、中药治疗1. 当归川芎汤当归川芎汤是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的常用方剂。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两者配伍能够改善乳腺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胀痛的症状。

2. 半夏茯苓丸半夏茯苓丸是治疗痰湿凝滞型乳腺增生的常用方剂。

半夏能够降逆气、化痰湿,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两者配伍能够改善乳房湿气积聚的情况,缓解乳房胀满的症状。

3. 柴胡白芍党参汤柴胡白芍党参汤是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的常用方剂。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党参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三者配伍能够调理肝气、健脾益气,改善乳房结节的情况。

三、配合针灸疗法除了中药治疗,针灸也是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足太阴肺经等。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经络,改善乳腺的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胀痛、结节等症状。

四、注意饮食调理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此外,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也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帮助。

总之,中医药对乳腺增生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案。

通过辨证分型,选用适合的中药方剂,配合针灸疗法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乳房胀痛、结节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可通过以下治疗方法进行管理:
1. 规律化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

2.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或久站,穿着舒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过多压力。

3. 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B6等,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此外,荷尔蒙治疗也可用于调节激素水平。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益母草、赤芍等。

5. 手术治疗:对于乳腺增生伴有严重症状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缓解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考虑。

在进行乳腺增生治疗前,建议初步对症状进行评估,确诊病情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定期复查和乳腺自我检查也是管理乳腺增生的重要手段。

请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

其实乳腺增生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外用(茹 贝 源) 完全能够治愈。很多时候疾病的危害并不在于疾病 本身,而是患者本身的心理压力过重,自己吓自己 人。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同时积极配合 治疗,疾病才可以治愈。
感谢观看
乳腺增生中医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 外用疏通:优点就是副作用小、抗复发效果好, 并且还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得到病情不扩散 不转移的目的。
〉 患者可配合专业的(康 韵 茹 贝 源),对于乳腺 增生有根治效果。
生活中饮食调理
〉 在饮食方面一定要特别注意,健康合理的饮食会 让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事半功倍,所以女性朋友一 定要遵循“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还有切记, 饮食要清淡和多样化。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怎么办
〉 热敷乳房:经常热敷乳房有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缓解 乳腺小叶增生带来的乳房疼痛,此外保持良好的习惯, 有助于促进乳房的健康。
〉 按摩双乳:每次给乳房做有氧按摩,比如每次15分钟以 上,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疏通乳房经络。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对于乳腺小叶增生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治疗它是可以采用中医治疗跟按摩治疗的。

采用中医治疗乳腺小叶增生需要用到减压的方法跟物理辅助疗法等,采用按摩的方法只需要按摩乳房周围的部分,调节乳房的内容物,让乳房的内容物不能沉淀。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吧。

★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治疗一:减压法:中医以为乳腺小叶增生发生与情至不畅有关。

长时期情志不畅,不仅可导致乳腺小叶增生,还可诱发癌变的可能。

有资料报告,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高出正常人群5倍。

减压法的具体做法为,在内心不畅时不要反烦恼闷在心里,要用述说、呐喊、唱歌等方式抒发出来。

此法虽不能立刻消除增生的乳腺,却能有力地切断其恶变的途径。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二:物理辅助疗法,以磁环负极绑附在疼痛局部上,数小时后可以止住疼痛,若常用会使局部疼肿改善,但是不能治病根。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三:外敷中药:一般的是黑子粒或白色的膏状。

★按摩法1、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

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2、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3、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 10~15 次。

左手轻轻将其揪动数次,以扩张输乳管。

关于文章介绍的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记住它,这样对于你们预防乳腺疾病是有很大帮助的。

乳腺小叶增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演变成乳腺导管癌,希望女性朋友可以引起重视。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以乳房内出现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推之可移,经前胀痛,肿块增大,形状不规,经前肿痛加剧,经后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称为乳癖,是由于肝脾两虚,痰气互结,或冲任失调所致,伴心烦易怒,月经不调,腰乏力,舌淡红,脉弦细。

临床施治
1.公英香附煎
【组成】香附末30g 麝香末0.09g 蒲公英9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血瘀型。

症见乳房肿块,兼见胸胁胀痛。

【用法】以酒煎。

调涂患处。

2.木香生地敷熨
【组成】木香、生地各等份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型。

症见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

【用法】上药捣烂成饼。

以药饼敷局部,熨斗熨之。

3.瓜蒌连翘熨
【组成】瓜蒌、连翘、川芎、香附、红花、泽兰、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鸡血藤各3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痰凝型。

症见乳房肿块,善郁易怒。

【用法】将上述药装2个白布袋中,其大小以覆盖乳房为度。

将药袋置锅中蒸热,外敷乳房患部,2个药袋交替使用,药袋不宜过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勿烫伤。

临用时药袋上洒酒精或烧酒少许,每次热敷半小时,用完后,将药袋用塑料布包好,留待用,该方约热敷10次左右,药效即已消失,切勿内服。

4.香附陈酒敷
【组成】香附子10g 陈酒、米醋各适量
【主治】乳腺增生,冲任不调型。

症见乳房肿块经前重,神疲倦怠。

【用法】香附子研末,陈酒、米醋酌量以拌湿为度,捣烂后制成饼蒸熟。

1日1次,干燥后复蒸,轮流外敷患处,5日换药再敷。

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药疗法论文: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药疗法论文: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药疗法论文: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摘要】目的观察舒肝理气,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柴胡、甘草、枳壳、白芍、川芎、香附、川梀、郁金、元胡、大贝、玄参、生牡蛎、炮甲、鐅甲、王不留行、路路通、白花蛇草、木通等)治疗本病100例。

结果治愈70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90%。

结论柴胡舒肝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有舒肝理气、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

【关键词】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药疗法舒肝理气化瘀治疗运用化痰软坚散结治疗运用柴胡舒肝散治疗运用乳腺小叶增生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病范畴。

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因为气滞血瘀痰阻所致。

好发于25岁—55岁女性。

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房包块或“b”超及其它检查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多在25—55岁之间女性。

病史长者2年以上,短者数月。

1.2 临床症状乳房胀痛或刺痛,经期加重,乳房可刺激色块,情志表现大多为烦躁易怒或抑郁,脉弦细或弦滑。

2 治疗方法与结果2.1 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柴胡10克、甘草6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元胡20克、大贝15克、玄参20克、生牡蛎30克、炮甲10克、鳖甲15克、王不留行10克、川梀15克、郁金15克、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白花蛇草15克、如胀痛甚者加青皮、瓜姜壳、夏桔草,刺痛甚者加桃仁、红花、苏木。

上药六剂一疗程,一天三次,一剂两天。

2.2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

治愈:包块消除,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包块缩小或无明显变化。

3 病案举例王××,女,35岁,干部,已婚。

因双侧乳房胀痛半年于2000年3月2日就诊。

自诉半年多来双侧乳房胀痛,经期更甚,并伴月经后期,量少、色暗。

查:双侧乳房扪及多个大小不等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好,表面光滑,压痛明显。

舌边尖红,苔腻微黄,脉弦滑。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在20-45岁的女性身上。

乳腺增生的症状主要包括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那么,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呢?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一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此外,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脂肪,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减轻乳腺增生的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中药方面,逍遥丸、逍遥散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

西药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益母草、丹参、益气补血片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内分泌,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另外,针灸和推拿也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针灸能够调理气血,舒缓乳腺组织,减轻疼痛和肿胀。

推拿则可以促进乳腺淋巴循环,有助于消除淤血和水肿,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此外,手术治疗是针对一些严重的乳腺增生病例而言的。

如乳腺增生伴有明显的囊性肿块或合并有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伴有不规则的结节等情况,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减少病变复发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针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坚持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情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处方为柴胡12 g,白芍15 g,枳壳10 g,陈皮15 g,香附10 g,川芎10 g,夏枯草30 g,路路通30 g,橘核30 g,荔枝核30 g,炮山甲20 g,郁金10 g,大贝10 g,炙甘草10 g。

痛剧者加元胡索10 g;明显肿块者加三棱10 g,莪术10 g;气郁化火者加黄连、栀子各10 g;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30 g,夜交藤30 g;手足不温者加炮姜10 g,肉桂3 g。

上方水煎服,每次服100 ml,3次/天;
乳腺增生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痞”等范畴。

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成块。

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块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20~40岁的妇女,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症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孕酮水平过低所致,主要病变为末梢乳管和腺泡的上皮增生与脱落,导致乳腺导管的轻度扩张。

乳腺囊性增生病可能是长期雌激素刺激的结果,主要病变是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扩张致导管囊性变。

柴胡疏肝散是《景岳全书》中的名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郁金疏肝理气,川芎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大贝化痰软坚散结,夏枯草《滇南本草》记载:“祛肝风,行经络……行肝气,开肝郁”,清肝火开郁结,荔枝核理气止痛,祛寒散滞;《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性味甘涩温归肝肾经,橘核性味苦、平,归肝经,行气散结止痛。

上三味合柴胡、香附、郁金、大贝可加强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功。

穿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本草从新》:“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

”路路通苦、平,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

上二味与白芍、川芎养血活血,通络散瘀,引药归经,药达病所,炙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之功。

运用整体疗法治愈:
①精神疗法: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喜则气馁,怒则气上,喜怒不时,邪气胜之,凝聚成疾。

乳腺小叶增生症虽发生于乳房局部,实际还是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既考虑局部治疗又采取扶正固本的方法。

精神愉快,内环境稳定,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就强,即所谓“情志和,百病不生”。

内固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失常,即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则病乃生。

树立乐观主义精神,消除各种杂念,引想入静,意守丹田,大脑皮层即趋于保护性抑制,从而调整紊乱的机体内环境获得重新平衡,增强对外环境的适应性,消除或预防疾病。

②药用:柴胡、当归、白芍、茜草、荔枝核、丹参、玄胡、鹿角霜、蒲公英、鸡血藤、三七等11味中药,服用3个月,达到治愈。

根据各型的症状特征“对号入座”,选方治疗,以获良效!
痰湿型
形体多肥胖,或多疾,或倦怠嗜睡,有的患者皮肤油垢较多,体味明显,或白带多且略偏黄,大便粘稠而不畅顺,或常咯痰,舌质红,舌苔略黄厚,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

治疗当以化痰湿、散乳结为主。

方药:半夏12克,制南星10克,陈皮12克,浙贝母15克,橘核30克(也可用等量黄皮果核、柚子核等代替),鹿角霜2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海藻18克,蜜枣5枚,郁金15克。

上药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

肝郁型
症见月经将来潮时,乳房胀痛,增生小叶疼痛尤明显,怒时则乳房胀痛甚,平素易郁怒,舌质偏晦暗,或睡眠欠佳。

治疗当用解郁散结为主。

方药:八月扎12克,合欢皮15克,郁金20克,海藻18克,生麦芽32克,赤芍10克,当归6克,柴胡10克,枳壳12克,莪术8克,青皮5克,橘核30克(或黄皮果核、柚子核均可),甘草7克。

煎、服法同上。

血虚型
面色苍白无光泽或萎黄,体倦乏力,口唇、指甲淡白,月经色淡红,行经时乳腺增生区隐隐作痛,脉搏细而无力。

治疗当以补血散结为主。

方药:当归身12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鹿角霜18克,黄皮果核30克(或橘核、柚子核均可),黄芪15克,昆布20克(洗去盐分),甘草6克,蜜枣3枚。

煎法同上,可隔天服1剂,连续服15剂为1疗程,服后如见肿块缩小,可继续服2~3疗程。

肾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下肢乏力,或耳鸣、夜多小便、性欲减退、健忘,或白带清稀,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舌质淡,脉搏沉细(即用手指略重按始能摸到)。

治疗当以补肾散结为主。

方药:巴戟12克,仙灵脾10克,肉苁蓉15克,鹿角霜18克,淮山20克,海藻15克(洗去盐分),淮山12克,橘核20克(或黄皮核、柚子核均可),甘草5克,蜜枣3枚。

煎服法同上。

如肿块较硬加莪术10克,三棱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海蛤壳30克(生煎)。

另外,食疗对乳腺小叶增生也有很好的效果。

多食海带、紫菜、海藻、海螺、海产鱼类等含碘质较多的食物,不仅对乳腺小叶增生有治疗作用,而且对乳房的健美、防癌有良效。

现介绍几条食疗方,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状况选择使用。

紫菜蟹肉粥:紫菜30克,蟹肉70克,米70克,生姜丝10克。

煮粥当早餐吃。

可隔天1次,连服30剂。

海带响螺汤:响螺肉70克(用其它食用海螺肉亦可,响螺多产于我国海南省,海味商店有售),海带50克(洗净切块),瘦猪肉70克。

煮汤食用。

如在冬季严寒时,可加胡椒10粒,生姜5片。

海带绿豆薏米汤:此方适于夏令天气炎热时服用,对于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妇女,不仅有防暑降温作用,而且对乳房的保健有裨益。

做法:取海带70克(洗净),生薏苡仁65克,绿豆70克,冰糖70克,加水煲成饮料(或煮好后候凉放入电冰箱内制成冷饮)。

每天1剂,可于整个夏令饮用。

海参乌鸡汤:此方适用于身体较为虚弱的妇女食用,有助补益气血,不仅对乳房有保健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抗妇科肿瘤作用。

做法:发海参96克,乌骨鸡半只,龙眼肉35克,生姜2片,冬菇5枚,盐适量,煲汤,日分2次温服。

因为市场供应的海参多用碱水之类的药物泡发,使海参失去了医药效能,因此必须自己学会发海参。

方法如下:将干海参置锅中,放入冷水煮沸20分钟,换清水浸泡1晚,时海参开始慢慢胀大。

第二天用清水煮沸15分钟,再用清水浸泡1晚。

第三天,换清水煮沸15分钟。

次晨用力剖开海参腹部,除去肠杂,洗净即成。

必须注意的是,每次浸泡海参的水必须干净,不能有油,否则会使海参变坏不能食用。

处方:浙贝母20g,瓜蒌仁20g,桔核30g,荔枝核30g,牡蛎30g,夏枯草20g,水蛭5g,
土蟞5g,三棱5g,莪术5g,青皮10g,丝瓜络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14天为1个疗程。

月经期停药。

以上为主方,根据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如下:气滞痰瘀型:酌加郁金、川楝子、合欢皮、夜交藤、半夏、云苓;气滞血瘀型:酌加桃仁、红花、当归;肝郁化热(火)型:酌加丹皮、栀子、黄芩。

蒌贝消核汤是笔者近几年来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常用方,该方以瓜蒌仁、浙贝为君药,以散核除结,辅以桔核、荔枝核、牡蛎、夏枯草以助消核除结之力;以三棱、莪术、青皮行气活血;水蛭、土蟞攻逐乳核;丝瓜络为使,引领诸药共逞疏通乳络,消核散结除肿消痛之效。

汤剂不便,用做丸剂,也可取效。

治疗方法瓜蒌逍遥饮每日1剂,饭后服,最长服40剂,最短服15剂,用药3月,月经干净3~7天后复查肿块大小、硬度及触痛。

瓜蒌逍遥饮成分:全瓜蒌、大贝母、枳壳、佛手、穿山甲、当归、白芍、柴胡、云苓、白术、薄荷、栀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