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重点内容

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2.应该怎样确定使用放大镜?

答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接图像大而清楚。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4.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5.13世纪,(格洛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培根)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测),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蚜虫的天敌——(草蛉)。

10.蚜虫是黄色的,小小的,像小米,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1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有晶体)组成。

1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是(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4.制作简易放大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15.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16.(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8.(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9.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20.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璃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1.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小黑点是(细胞核)。

22.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也不同。 23.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4.(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5.细胞的作用:细胞是生物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构成的。例如:①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变成营养物质后被吸收,是通过细胞;②我们呼吸的氧气进入血液再被运送到全身,也是通过细胞;③细胞吸收生命所需的物质,排除身体产生的废物。

26.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27.我们可以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生物。

28.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29.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30.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工具又是怎样拓展的,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们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31.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2.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克隆羊)。

1.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的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易我们察觉。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米饭是甜的吗?

答: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的有甜味了。所以,原来本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

6.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常备的烹调用品。

7.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10.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

11.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2.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科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特点: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14. 物质产生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物理变化

易拉罐压扁物理变化

弯折铁丝物理变化

混合沙和豆子物理变化

火柴、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加热白醋化学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化学变化

铁生锈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化学变化

食物进入体内变成营养物质化学变化

烟花爆炸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