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范文]历史试卷分析12篇

[专题范文]历史试卷分析12篇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

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

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3、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

高,共同成长!

6、恰当选取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带给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7、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心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构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透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历史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

学生答题状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潜力等。下面就各题状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取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状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

第二,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忙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历史试卷分析(三):

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

二、教学推荐

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

最后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13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12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13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5、继续加强解题方法、审题角度分析的讲解与渗透,讲与练相结合。

6、加强备课组的分工与协作。

历史试卷分析(四):

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

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

2、试题特点

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状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资料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务必困难。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潜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概括归纳潜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潜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嗦或不完整。如第24、25小题第三问,

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潜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潜力欠缺影响所致。又如23小题: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

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完成下表。此题对学生潜力要求较高,造成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思路紊乱,失分极其严重。

5、审题潜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7、21小题,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把“不正确”看成“正确”,张冠李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推荐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资料,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资料,补充

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职责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好处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构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务必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潜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取题怎样做,材料题怎样做,问答题怎样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试潜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3、注重潜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

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潜力。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同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位去发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

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历史潜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主角,设置

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透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4、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联系。

总之,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的记忆历史要素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潜力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的综合过关练习。注重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化,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历史试卷分析(五):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状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资料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资料个性细小,知识点比较碎。但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理想,对

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状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取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务必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取题的潜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就应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但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资料。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状况,基本常识,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取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状况还

能够,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善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取题的潜力,多做选取题。

2.务必注重学生的背诵状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务必要记忆。

3.加大非选取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历史试卷分析(六):

一、学生考试状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是西昌市统考,总分100分,七年级平均分分,及格线为,优秀线为。七(4)班班平均分为,优生率为%,八年级平均分分,及格线为,优秀线为。八(1)班班平均分为,优生率为%。历史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两大部分:选取题部分,非选取题部分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次考试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历史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历史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潜力及课内外阅读潜力。透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期望透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推荐: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透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潜力(写字潜力、阅读潜力、积累运用潜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状况

1、答卷状况

透过学生答卷状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非选取题部分第、二题,学生的得分状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若根据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答题,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比如针对某一事件谈自己的看法或提推荐,有学生就不能动笔。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适中,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能够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学生记忆方法不当,多数靠死记硬背,到考场上一紧张就混淆了。

(2)综合潜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资料不

仅仅仅涉及基础历史知识,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史料资料准确理解潜力。由于平时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潜力,失分较多。

(3)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基础知识。从本次考试能够看出,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务必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潜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样学,少教怎样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用心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

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潜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4、要树立大历史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仅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史料。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历史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历史,让学生真正学好历史,务必靠广大历史教师本着一颗用心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历史试卷分析(七):

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状况

本次考试:51班最高分94,最低分24,优秀人数7

人,及格人数24人,差生10人,均分

52班最高分93,最低分33,优秀人数6人,及格人数26人,差生9人,均分

二、试题特点

试题满分100分,分为选取题和非选取题两大部分。

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问题潜力的考查。

三、答题状况

1、选取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0分左右,非选取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几乎都能得满分。

2、选取题中失分最高的是2、16题,非选取题中四题(30),五题(3)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选取题2题,对隋朝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贴切?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国家统统一大部分学生选A或c,第二课的

中学历史试卷分析总结范文

中学历史试卷分析总结范文 要教好历史,让学生真正学好历史,务必靠广大历史教师本着一颗用心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中学历史试卷分析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中学历史试卷分析总结范文1 一、学生考试状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是xxxx市统考,总分100分,七年级平均分64.3分,及格线为52.5,优秀线为75.1。七(4)班班平均分为66.31,优生率为37.1%,八年级平均分73.3分,及格线为63.0,优秀线为82.2。八(1)班班平均分为68.79,优生率为31.2%。历史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两大部分:选取题部分,非选取题部分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次考试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历史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历史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潜力及课内外阅读潜力。透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期望透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推荐: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透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潜力(写字潜力、阅读潜力、积累运用潜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状况 1、答卷状况 透过学生答卷状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状况大致可分为

历史试卷分析12篇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 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 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专题范文]历史试卷分析12篇

[专题范文]历史试卷分析12篇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

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6篇)

历史试卷分析篇一 (一)基本情况 今年的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 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细小,知识点比较碎。学生考试的成绩 还比较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5小题,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相似于哪一组?应该是西晋与东晋;还有错的最多的是 第6小题,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突出原因?应该是顺应历史潮 流和人民的意愿。第二题考查的是连线题,学生答得也很好。 第三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都做过很多遍了,因 此学生答得都比较好。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都是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答错,这 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考查了唐代的民族政策以及武则 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等重要知识点,这部分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 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识图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 个材料分析题是探究题,也比较简单,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好。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历史试卷分析篇二 一、试卷特点及分析: 1、立足基础,重视主体 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 干资料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第一题选取题共15个小题(每小 题1分),占总分的3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透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潜力。第 二题为简答题,共15分,占总分的30%:第1题设问明确,答案唯一, 重视知识的认知和潜力再现;第2题题型新颖,共设置有3个小题,有务 必梯度和难度,重视对学生审题潜力的考查。第三题材料分析题共20分,占总分的40%:给出了三个材料,设置了四个问题。能够说是一个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潜力,历史的空间思维潜力,知识迁移潜力。设问由浅及深,贴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2、坚持注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体现了新课改要求 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选取题第10题,11题,13题等题的设置正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 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刘雪萍 一、试卷总的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是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从总体上说,题型基本稳定,难易度把握与高考接近,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广,包括选修及必修一四册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主观题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体现了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单选题:注重基础,考查能力 1、单选题4、5、10、13、19、20题较为平易,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的历史事件是抗日战争,考生可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二十九军”等词语来推算。第19题考查的是新时期对外关系成就的有关知识,考生只要能认真阅读整个题干,注意关键性的词语“20世纪70年代” 就可得出正确答案,此题最大的干扰项是A选项。 2、单选题1、 3、6、11、1 4、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突出考查了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例如第3题考查中国西周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考生如果不认真阅读题干材料,不抓住“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这个细节性词句,就难以避开“在封建制度下”这个最大的干扰信息。可见,认真审题是做好单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3、单选题第2、7、8、9、12、15、16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分析比较的能力。其中第9题好多考生没弄清作者所说的“四肢”与“头脑”的涵义,选错就在情理之中了。第12题对抗战胜利后建国路

线的比较考查,该题设计十分巧妙,考生得分率较低。15题的关键点在于学生能否抓住“最适宜”这个关键词,然后再从选项中比较排查找出答案。 4、单选题侧重于设置陷阱,迷惑性很大,学生一不留神陷入圈套。如、17、18在文字方面做文章,注重细节考查。 三、主观题注重学科内知识整合,考查考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能力 21题(10分): 问(2)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前期温州向近代化城市演变的重要表现,本问要求学生答题要“依据材料”,本小题失分主要在阅读史料、理解史料能力欠缺,致使要点概括不全、表述不明确、不具体所指。 问(3)你怎样认识近代通商口岸开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本题学生因为材料被误导,没考虑到通商口岸的开辟是被迫的,因此只作答客观有利影响,孰不知最主要的影响是受侵略的不利影响。22题问(22分) 问(1)材料一中春联宣扬什么?它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学生失分原因在于不能将春联所反映的内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 问(2)材料二春联中的“和”、“斗”分别指什么?本题涉及知识学生较为陌生,但能力较好一点,知识储备相对较好的同学才能做出,新课标虽然知识相对简化,但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考查要求还是比较重视。 问(4)指出材料四中春联反映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春联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历史背景作答基本没问题,但是愿望是否能够实现问题较多,学生不会运用我们的基础知识,而是受传统思维凭空作答,才发现闹了笑话。问(5)结合以上四幅春联,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本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难度不大。存在的问题①不依据材料或不看材料、不紧扣题目所问、泛泛而谈。②不注意答题的规范格式与要求,有违高考基本答题要求。③没有要点区分、没有层次区分、不分问回答、随意标点等。23.(14分)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好,这块知识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6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试卷分析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1 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 二、教学推荐 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最终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xx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xx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xx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

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5、继续加强解题方法、审题角度分析的讲解与渗透,讲与练相结合。 6、加强备课组的分工与协作。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2 一、总体情况 1、试题依据:此份试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是否达到国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试卷内容要求是以课标为标准,是阶段性的水平性测试,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以《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按照“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适度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努力做到既有利于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2、试题特点:试题分为四个题型:第一题是选择题,共20分,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第二部分归纳列举题,共22分,考查学生对同类知识的概括能力。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32分,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读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第四题综合探究题,共26分,是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论从史出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等。试卷以课本为基本的命题素材,立足课本,落实双基,加强图片,文字材料阅读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十一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十一篇】分析是把事物或物体从整体分解成部分或属性在头脑中。尽管<分析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它是近年来逐渐确立的。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以来,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数学、逻辑学等领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 本次期末考试,我们民安小学三年级有210名学生参加考试。数学科全级平均分为89.2分,合格率为98.1%,优秀率为77.2.%。其中三(1)班平均分为89.7,三(2)班90.4,三(3)班为88.8,三(4)班为89.3,三(5)班为88.4,最低分学生成绩是24.5。总体来说,我们三年级的成绩达到了学校以及镇的要求。 今次由中山市教委命题的试题考察知识面比较全面,比较广,难度也比较适中,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今次期末考试我校的得与失。 一.计算部分。今次测验卷计算题部分分两类,第一是口算,口算部分采取小组合作形式,题目难度适中并偏向容易,所以学生得分都比较高,口算平均分为18.5左右,但遗憾得是,我觉得这份题没有分数和小数口算,知识面还不够全面。第二是列竖式计算,分两类,第一类不需要验算,第二类要求验算。这两道题得分比较高,但70×53

何272÷3这题,有小数学生出错。 二.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第三大题是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其中比较简单,出错率小的题目有1、2、3、4、6、7、10、11,而5、8、9题出错比较多。其中第五题考察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第一小题第二个空”从家到学校600”,部分学生由于复习时做习惯填”千米”,在做题时在此出错。第八题要学生先测量再填空,考察了学生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部分学生没有弄懂题意,同时,造成失分的原因还有很多学生不写单位,这也是我们老师在复习时没有提及到的,这以后需要改进。 第四大题是选择题。考察了学生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知识,乘法的估算知识,闰年二月天数知识。其中第5题出错率比较高,部分学生选择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主要没有发现第二个图形多出一小格。 三.动手操作题。 主要考察了平移的知识。第一小题基本上都得分,而第二小题还是一个难关,全级四分之一的学生出错,主要是没有移够格子,移多或移少。 四.解决问题部分。 这一部分共有五道题,分别考查了两步计算、求平均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单位转换以及与年与日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一小题:是典型的除法两步计算应题,学生大多数使用208÷2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实用7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卷,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卷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试卷分析1 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 (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 二、教学推荐 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最后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xx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xx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xx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5、继续加强解题方法、审题角度分析的讲解与渗透,讲与练相结合。 6、加强备课组的分工与协作。 历史试卷分析2 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 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 2、试题特点 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通用1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 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

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四、我的看法: 历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为过的,它对你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因为那样,虽然把所学的事件都记住了,但这些事件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察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串线。这样的线索可大可小,可横可纵,十分灵活。越是灵活串线,证明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靠。 在此我简单提及一些:最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这是一条自始至终的大线。也可以人物、民族等为线索。“线不在多,有之则灵。”另外,要勤思考,千万不要以为历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务只是记忆,实际上记忆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记忆基础上的分析、归纳、比较能力。这也是能暴露弱点的部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与课改同步,培养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 今年的历史试卷和往年的试卷大不相同,多了30分的填空题。整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非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5个填空题,三个材料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利用基础分析现实的能力、整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刚拿到试卷感到很熟悉,但仔细做起来又感到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不好做。选择题和填空题重基础;非选择题引领学生整合知识,回答现实问题。 一、试题分析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但是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也很难直接得出答案。这几年试题的确灵活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如第1、第15小题, 填空题共计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历史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第17小题。材料新,出的习题紧扣现实分析历史现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总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导向性强。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选择题方面1、4、15、小题失分多,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第4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知识点记忆混淆,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学生所得分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篇1 见到了学生的成绩,虽然在年级对比上还说得过去但这显然不是重点,相对的良好掩盖不住绝对的问题,并且看上去“问题”还很是不小。 首先,班级及格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如此低的及格率即使是年级评比靠前也显得毫无意义,只能说明年级整体的水平欠佳。再者,低分人数较多,不乏成绩还未突破两位数的同学,这真的有些难以想象,知识的漏洞该有多大?想来着实堪忧。再者,要数答卷上凸显出来的问题了。简单翻了翻试卷,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点:其一,没读懂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离题万里,还没搞懂问题实质所在或是仅凭第一感觉就挥笔作答当是症结所在。其二,没有把握答题技巧。历史作为文科类学科,论述题的给分必然是依据得分点给分,而大多数学生尚没有这这种答题的概念,难免长篇大论却又与得分点擦肩,或是不分层次将答案“揉作一团”。 当然,问题的出现实际是考试的最大意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一剂药应下在基础知识薄弱上。双基尚且不牢无异于体质虚弱,要得强健几乎没有可能。因此,要着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和巩固,这说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毕竟细碎的知识不易记住又容易忘却。要让学生重回课本,我也该为其做适宜的知识点归纳,同时要在平时注重相关练习尤其是注意落实课后练习册的完成。 第二剂药当开在读题与答题上,体质加强之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适当锻炼强健体魄了,读题与答题技巧的把握就是加强“锻炼”的过程。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明晰出题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再者,应该使学生逐步形成按点答题的习惯,做到读过问题立马清楚题干问了几个问题,答题的要点在哪里,并能分条列出答案。这个目的的达成有赖于知识的储备,还取决于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更要在实际练习中经过指导去体会。

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共四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5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如开卷第一个小题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鸦片的输入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而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4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32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4、12、14、18小题,原因如下,第4小题学生从条约中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就很有限,所以造成学生出错;第12小题学生对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关系理解不透彻;第14,18小题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不准确。 第二大题为判断题,学生识别能力不强,不会判断,从历史知识中提炼不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第30小题出错的学生也比较多,学生没有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第1是历史人物的名字出现别字,错字的比较多;第2是对“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的内在联系”掌握的不够全面,失分的学生较多;第3是对自由发挥的问题把握不住要点。 第四大题是问答题,有三个小题,第33,34题是关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在“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问题上,这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不能答出正确答案。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300】历史试卷分析三篇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300】历史试卷分析三篇 历史写试卷分析怎么写呀?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历史试卷分析反思300】历史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300】历史试卷分析1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 学生答题状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潜力等。下面就各题状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取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状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 第二,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忙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300】历史试卷分析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说没看到你的试卷,所以我只能教方法,还望采纳。 分三部分写

一、分析错题。为什么会错,是马虎?还是原本就不会?或者是平时“不求甚解”的原因,导致换汤不换药的题目还是不会。(重点分析) 二、分析对的题目。有人说“对的题目还分析什么啊”。当然要!要从中找出重点,知识的重点,也就是考点。比如说考几次试,这类的题目一直出现,或者出现地概率很高,我们在试卷分析时就要把它列为重点。就是说即使这次做对了,也要在平时地学习中经常巩固。 三、总结。通过这次考试,还是说通过这几次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科中哪方面不足,就比如说历史,你的哪段历史不是很清楚,经常犯错?还有就是已经很好的了,就是说你这段历史已经滚瓜烂熟了,这样平时你就可以少花点心思巩固记忆就好了。最后就是下定决心,以后会怎样认真的学习,怎样的踏实,不会再马虎,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等等。回答者: 501324507 | 三级 | 2011-2-25 16:28 我是教初二历史的。这是我的一个质量分析~~本来是幻灯片,现在我把文字版发出来吧~~ 一·关于本次历史试卷题目 单项选择题【24分, 12小题】 史实分析题【10分, 5小题】 归纳列举题【20分, 3道题】 材料分析题【22分, 2大题】 延伸探究题【24分, 2大题】 二:各班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情况分析 (1.这个建议你做成图表, 2.然后再弄一个各个班的不同分数段成绩学生统计表) 三:具体题目分析: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1至9课内容。期中5题、8题、12题为较难题目,学生出现错误很多。 史实辨析题:即判断对错题。此题超出本次考试规定复习范围,考查的为12课和13课的未学内容。 归纳列举题:14题-16题。期中较难题为第14题,需要学生的归纳和解读问题能力。而15题和16题则是单纯的基础知识考查。以后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关于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试卷分析是个很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篇1 一、选择理由: 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头一年,他们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历史课,所以历史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学科兴趣就尤显重要,而且七年级又是初中三年的基础一年,因此选择七年级做试卷分析就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典型性。 二、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考试不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进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内容。 3、命题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中国历史》教科书 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 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7、试卷的价值取向: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每套试题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本套试题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以大运河、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例如第2、12、26题。

②列举“贞观之治”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例如第3、8、9、24题。 ③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例如第18、25题。 ④了解宋代的节庆活动,从而让学生从中汲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例如第23题。 三、试题结构: 1、试题数量及结构: 2、试题类型及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 ①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基本吻合。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合适的。 ②川原和西山大部分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 ③千渭初中的优秀率达到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基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 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 ①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 ②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 ③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④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3、存在问题 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范文(通用7篇) 试题分析是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试卷分析范文(通用7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面总分为: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列举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七年级下前八课教材内容。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但通过本次考试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②、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5,6、8小题,小字部分的题,材料解析题等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应足够的重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使教与学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2、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应做到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良好的导向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通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试卷的身影,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什么类型的试卷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试卷分析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篇1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五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探究题、读图题、历史档案题。五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五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

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三是有部分题目超边了。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我们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们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

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