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

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板书:虚拟)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板书:马鞭)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三、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1)多媒体播放:【课件4】京剧中骑马、绱鞋底、举杯饮酒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解决提出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京剧片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可以加深对相应部分文字的理

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 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 (板书:亮相 静止 杂技)

4.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 【课件 5】相关的京剧片段 ,学生结合

文字 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六、拓展阅读资料 出示: 【课件 6、7】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 剧表演四

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歌舞

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 舞蹈化的形体

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 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 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 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 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 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

中的各种人 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

动作, 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趣谈

虚拟:马鞭 绱鞋底 举杯饮酒

亮相:静止 杂技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分钟 板书

内容

艺术特色大有好处

出示课件,让学

生 了解京剧表演的四种 艺术手法,为学生看懂 京剧打基础,为学生能 够喜

欢京剧艺术,增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画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1.京剧里还有一些(虚伪虚拟)的道具,但一样感觉可使用。

2.京剧(继承传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3.杂技成分的存在,(显现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缩句)

2.这哪里还像戏剧?(改为陈述句)

3.因为道具是虚拟的,所以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修改病句)

三、读课文,填空。

《京剧趣谈》一文通过描写马鞭的作用,说明了

;作者对“ ”这一特色的描写使我们了解了京剧艺术有很多高妙之处。

【答案】

一、画去:1.虚伪2.传承3.显现

二、1.方式符合美学。2.这哪里都不像戏剧。3.虽然道具是虚拟的,但是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

三、利用虚拟的道具可以表演得十分好看亮相

教学反思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略读课文教学的

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

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作者介绍】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 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 个省。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 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 余册。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

剧。京

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 月16 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