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驿舍赏析高考试题陆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诗歌鉴赏年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及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诗歌鉴赏年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及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南宋)刘过弹铗①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②,酒酣箕踞。
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战国策》记载,冯援怀才不遇,牢骚满腹,曾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②《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统兵北伐,渡江时击船楫立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菱花”是生活用品________,“杜陵”指诗人________。
(2)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的抒情技巧。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释】①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联系全诗,概括“客愁”的原因。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红。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
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
②踯躅:杜鹃花科。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2)诗歌的颈联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④。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每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B.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苏武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C.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了“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B.纪录片《变化中的中国》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于一身,通过不同人物,再现真实历史,强化追问现实的力度,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C.当机器人的外形看起来和人类极为相似的情况下,如何对待不断给生活带来便捷的人工智能,日渐成为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棘手的问题。
D.网络教学即使能打破地域和隔离的限制,但由于其对网络硬件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开学季同一时段集中上网学习,让不少地方的学校网课产生了网络拥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的问题。
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昼作夜息。
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天涯若比邻;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保障健康。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

专题11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1、了解诗词鉴赏常见的题型;2、了解选择题详见的设误方式。
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
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9大设误方式设误方式错项示例原诗错用分析判别技法1.错解词语意思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2.错解诗句意思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
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③,“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学习目标知识梳理何必更愁悲。
[注]①公元前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
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
③潘安32岁鬓生白发,过潘二十岁,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面都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④⑤①③⑥②B.⑤④⑥③①②C.④⑤①⑥③②D.⑤④①③⑥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质检总局宣布,自9 月15 日起,中国暂停进口蒙.(měng)古国牛羊肉及其制品。
有网友发帖子评论:“怎么办?我每天都要吃土豆牛腩.(nǎn)饭。
”B.嘉庆对内政的整饬.(chì)是从诛杀和珅开始的。
在清除飞扬跋扈、贪赃妄法的和珅后,嘉庆即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qù)邪扶正,以期光风霁月。
C.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è),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zǎi),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D.作为鲁迅先生的扛.(gāng)鼎之作,《阿Q正传》是一部惊世骇俗、震聋发聩的中篇力作,它借用小说的外型却以犀利的杂文笔法直刺国民的灵魂深处,催人反省。
3、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②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寓驿舍陆游的注音及注释

寓驿舍陆游的注音及注释
哎呀呀,咱来说说寓驿舍陆游这事儿哈。
陆游呢,那可是个大诗人呀!他写的诗那叫一个厉害。
这“寓驿舍”呢,我觉得可能就是他住在驿站的时候写的呗。
你们知道驿站是啥不?嘿嘿,就好比现在的旅馆啦!不过那时候可没咱现在这么舒服。
陆游住在那驿站里,也许会想很多事儿呢。
我就想啊,他会不会看着那驿站的房间,心里琢磨着:“哎呀,这地方咋这么简陋呢!”说不定还会吐槽几句呢,哈哈。
咱有时候出去旅游住旅馆,要是条件不好还会不开心呢,更何况陆游大诗人呢。
他可能会在那房间里走来走去,想着自己的经历,想着自己的抱负啥的。
我记得我有一次去住那种不太好的旅馆,哎呀,那感觉可真不咋地。
我就想,陆游在那驿站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感觉呀。
说起来,陆游写了那么多诗,他的感情肯定很丰富。
说不定在那寓驿舍的时候,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发愁呢。
哎呀,我这说得也不一定对哈,只是我自己瞎琢磨的。
也许陆游在那驿站里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呢。
他可能会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然后灵感来了,刷刷刷就写出一首好诗。
你们说,他会不会在驿站里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呢?要是遇到了,那可
就有故事啦。
就像我有时候出去玩,也会碰到一些有意思的人,然后就会有一段好玩的经历。
反正我觉得陆游的世界肯定很精彩,他的诗能流传下来,那肯定是有道理的呀。
咱虽然比不上大诗人,但也可以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嘛。
你们说是不是呀?嘿嘿。
古诗寓驿舍·闲坊古驿掩朱扉翻译赏析

古诗寓驿舍·闲坊古驿掩朱扉翻译赏析《寓驿舍·闲坊古驿掩朱扉》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
其全文如下: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鉴赏】大概,驿舍也因官职大小而异吧?他住的这个地方显然不是大僚下榻的处所。
地属僻静“闲坊”(坊,街道),驿是陈旧“古驿”,门虽“朱扉”却又常“掩”,客厅是荡荡“空堂”,诗一开头便仿佛把读者带进一个古寺,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扑面而来。
客衣初解,四观寂寥,不由人想起这些年的宦海浮沉,于是带出次联,写此行的心情感受。
“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宜上,与我本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
这一联用的两个典故,格言升沉异势,深寓感慨。
三联紧承“仍归”,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
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
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
竹子,他是一根根数过的;古松,他是解下腰带量过的:这哪里是在数竹、量松,他分明是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分明是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阿I竹增松长,岁月如流。
可见这数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万种凄惶。
陆游当初入蜀,来到宋、金对峙的南郑前线,满环恢复壮志。
他曾一再代王炎划进取长安ORg、恢复中原之策,也曾“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短衣刺虎,那意气何等豪纵。
谁知不久王炎内召,他也改官成都,恢复大志,初既不行于江淮,今复受阻于西北。
一番心事,都付东流;几多岁月,磋陀以尽。
今日故地重来,数竹量松而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那感情是十分深沉复杂的。
哪里去追寻流逝了的岁月?哪里去寻觅失去了的心?诗人在彷徨,在摩挲,突然,他发现了——“唯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这诗句题在壁上,字迹漫漶,蛛网尘封,尚依稀可以辨认。
【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14: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讲义)(解析版)

专题14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考向讲解】本考点内容为全国卷必考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内容,主要原因是“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语文教育界未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这对师生的备考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专题资料力图梳理课本和真题中的常见表达技巧,分门别类地讲解相应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全国卷高考真题中直接考“表达技巧”的题型并不多,而是与句子赏析题、情感题等结合在一起呈现,近年来全国卷中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题型主要有:2020新高考《赠别郑炼赴襄阳》考查借景抒情的具体运用,2019全国Ⅱ《投长沙裴侍郎》考查间接抒情的表达作用,2017全国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实则是对比喻和以动衬静手法的考查。
备考过程中,既要掌握必要的答题套路,同时又要有结合具体诗歌进行细致分析的能力,如上述:2020新高考卷和2019全国Ⅱ卷都很注重对作品本身的解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得分率。
【重点知识】一、方法点拨1.提问方式: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是如何描写……的?2.答案构成:本义+诗句分析+效果“诗句分析”重在结合所描写的对象突出其特征,“效果”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①物——突出景物(事物)……特征,营造……意境(氛围)。
②人——突出诗中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③读者——给读者留下了……的印象。
二、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又侧重考查描写和抒情。
①描写a.人物描写方法:直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间接——他人衬托、物象衬托、环境烘托。
b.环境描写方法:结合——远近、高低、正侧、内外、点面、动静、虚实、形声色、五官(视听嗅味触)技巧——白描、细描(工笔)、场面、细节;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②抒情直接——直抒胸臆间接——用典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2.表现手法衬托类——对比、衬托、渲染、烘托开头类——比兴、铺陈思想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联想想象3.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增强语气类——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易错易混】1. 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渊明携酒图①[宋]梁栋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
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
咸淳四年(1268)进士。
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
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
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
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
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泥鸿爪】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迹。比喻往事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 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 飞那复计东西?”——鸿鹄到处飞,从不确定目的地,落脚点本来就是偶然 不确定的事情。人生无常,顺其自然,该来来,该去去,不必牢牢惦记,时 时牵挂,便可少些烦恼。
ráo
【饶】丰富;多:富~。丰~。~有风趣。
zhǒng
【何不学仙冢垒垒】面对着重重迭迭的死人冢墓,人们为什么不去学道成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
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
尚依稀可以辨认。这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时的 激烈壮怀。抚今追昔,他怎能不心事万千。结联“暗尘”“残墨”,回应起 句“闲坊古驿”,首尾回环,加深了全诗的怀往感旧之情。“依依”叠字收 篇,声情缭绕,更留下无穷的酸楚,不尽的沉思,供人品味。
这首诗,气氛沉重,感情抑郁而强烈。从一起的“闲”、“古”、 “掩”、“空”诸字,宜员结尾的“暗尘”、“残墨”,始终幽暗凄冷。客 之孤独与堂之空旷的映衬,化鹤故事神幻色彩的渲染,数竹量松,摩挲残墨 的行动,凡此种种,使气氛显得沉闷低徊,给人一种压抑之感。从感情看, 全诗神完气厚,沉痛深婉。而独具机杼的是:全诗无一字明说“情”,其意 象却又处处含有深沉强烈的感情。比如说,以“闲坊古驿”寓天涯落拓,以 鲲鹤变化概人事升沉,以竹松寄岁月不居,以残墨追怀往昔,个人的心迹, 时代的风雨,都涵蕴其中,因此获得摧抑人心之力。
【译】街坊上一所古貌斑驳的驿舍关闭着红色的大门,穿着缝补衣裳的 远行者再次走进这家驿站。
行走九万里,鲲也会变成鹏,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旧地,大有一种 物是人非之感。
环绕庭院的竹子又生出了不少新竹,院落的那棵松树,解下带子一量, 似乎也比过去更粗大一些了。
只有墙壁上的诗句没有变化,只是字迹漫漶,蛛网尘封,灰尘和墨迹混 在一起罢了。
寓驿舍①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三联紧承“仍归”,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 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竹子, 他是一根根数过的;古松,他是解下腰带量过的:这哪里是在数竹、量松, 他分明是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分明是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 竹增松长,岁月如流。可见这数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 万种凄惶。陆游当初入蜀,来到宋、金对峙的南郑前线,满怀恢复壮志。他 曾一再代王炎划进取长安、恢复中原之策,也曾“华灯纵博,雕鞍驰射”, 短衣刺虎,那意气何等豪纵。谁知不久王炎内召,他也改官成都,恢复大志, 初既不行于江淮,今复受阻于西北。一番心事,都付东流;几多岁月,蹉跎 以尽。今日故地重来,数竹量松而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那感 情是十分深沉复杂的。哪里去追寻流逝了的岁月,哪里去寻觅失去了的心。 诗人在彷徨,在摩挲,突然,他发现了。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 依” 这诗句题在壁上,字迹漫漶,蛛网尘封,
有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感。(应是“物是人非”)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
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
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16.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分)
(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
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
(2)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
光飞逝,壮志难酬。
(3)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
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每点2分,手法
和情感各1分,点出颔联用典亦可酌情给分)
(4)化用典故, “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 “鹤仍归”
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表达自己旧地重来物是人
非的感叹。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丁令威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当辽阳刺史时就喜欢仙鹤,爱护仙鹤, 他喂养的仙鹤随其自然,任其来去,临刑时是仙鹤飞来把他救走,成仙得道后,他自己又 经常化做仙鹤,可谓和仙鹤结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缘;
丁令威还很多才多艺:丁令威绝不只是落在家乡的华表柱上偶然地唱了一首“有鸟有 鸟”歌,其实,他的音乐天才是很有名的,在西王母的宴会上,汉武帝就当众指出“吾闻 丁令威能歌!”当召来之后,丁令威果然曼歌曲:“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 至今尤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而且,由王子晋吹笙以和,配合的相当默契。
整体赏析
驿舍也因官职大小而异。他住的这个地方显然不是大僚下榻的处所。地 属僻静“闲坊”,驿是陈旧“古驿”,门虽“朱扉”却又常“掩”,客厅是 荡荡“空堂”,诗一开头便仿佛把读者带进一个古寺,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扑面而来。客衣初解,四观寂寥,不由人想起这些年的宦海浮沉,于是带出 次联,写此行的心情感受。“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喻 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直上,与我本不相干;“鹤 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指自己此日 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
丁令威颇有人情味儿:已经脱离了红尘,已经飞升了千年,可是他依然没有忘记家乡 和家乡的人民,仍能千里迢迢飞落家乡的华表柱上,并发出“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感慨。
丁令威及其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在很多领域都有它不可动摇的存在。 在中国神话人物中,丁令威是中国北方的杰出代表,在“紫丁香谜苑”网编录的《中 国神话人物辑》中,丁令威不仅与妇孺皆知的“八仙,寿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齐名, 而且与“尧,禹,轩辕,苍颉”等华夏精英并列榜上。 在中国的文史典故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谓浑身是“典”,其中,“千年华表”,“城 郭人民”,“丁令威”,“辽东鹤”,“离家千年”,甚至“有鸟有鸟”等被随处引用, 可谓文史领域的一株奇葩。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 ②晋代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
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
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寓驿舍①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⑴古驿:是说这个旅馆历史比较久远。⑵ 朱扉:漆成红色的门。⑶ 憩:休 息。 绽客衣:是说缝补衣裳。⑸ 鲲自化:古代寓言中的鲲鱼化为鹏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 ⑺饶新笋:长满了新笋。⑻ 解带量松长旧围:是说我解下腰带去 量旅馆庭院中的松树,发觉它比过去又长粗了。⑼依依:恋恋不舍、不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 ②晋代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 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 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鹤归华表】意思是感叹人世的变迁。出自《搜神后记》。
丁令威这个人物形象:
丁令威是个爱民如子,敢作敢为的好官:大旱之年,他首先想到的是他 的人民,在禀奏朝廷无果的情况下,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而急人民之所急, 当机立断,开仓赈济;
丁令威是位勤奋好学,立志专一,讨人喜欢的仙人:修仙学道之路,何 等寂寞,艰辛,漫长,可是,丁令威耐得住清苦,经得住考验,最终功成名 就,且成为中国群仙榜中的佼佼者;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创作背景 这首诗首联写重到古驿舍所见,地属人迹罕至之“闲坊”,驿是荒凉陈
旧的“古驿”。颔联写此行的心理感受,这里用了鲲化为鹏和丁令威化鹤归 乡两个典故。颈联紧承“鲲自化”“鹤仍归”而来。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为 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尾联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首联 “闲坊古驿”“空堂”。这首诗运用典故,抒情气氛凝重,感情沉郁而强烈。
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陆游自夔州通判调到南
郑,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宾。七个月后,改官成都,
为范成大幕中参议。此后数年中,总是以成都为中心,
在成都时间短暂,多客寓驿舍寺院。这首诗便是作者
第三次住进了一家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古驿舍。旧地重
游,睹物兴怀,有感于人事的变化与身世的浮沉。遂 作此诗以释胸中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