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蒸汽转化流程

合集下载

第2章 合成气

第2章 合成气

3、脱碳方法的选择
氨加工的品种
取决于
气化所用原料和方法 后继气体精炼方法 各脱碳方法的经济性
2.2.4.原料气的精炼(CO、CO2、O2、水等)
1、铜氨溶液吸收法 氯化铜氨液 吸 蚁酸铜氨液 收 碳酸铜氨液 液 醋酸铜氨液 (1)、铜液的组成
总量≤10ppm
铜离子浓度(铜比) 氨含量 醋酸浓度 残余CO、CO2(再生液)
3、甲烷化法
互逆 甲烷蒸汽转化 机理分析:
甲烷蒸汽转化机理
CH4 + [ ] ? [CH 2 ]
[CO] [ ] + CO
甲烷化机理
CO + [ ] [CO]
H2
[CH2 ] + H2O [CO] + 2H2
[CO] + [ ] [C ] + [O]
[C] + H2 ? [CH2 ] H2 揪快? CH4 [ ]
CH 4 + H 2O CO + 3H 2
H2O + [ ] [O] + H 2
[O] + H2 ? H2O [ ]
CO2 + [ ] ? [CO2 ]
[CO2 ] + [ ] [CO] + [O* ]
CO + [O] [ ] + CO2
CO + H 2O CO2 + H 2
利用催化剂使CO、CO2加氢生成CH4使气体 精炼的方法,可使CO、CO2&度增加都会造成扩散系数下降
5.活性系数与催化剂用量
活性系数指真实工业条件下的使用活性与标准条件下的比值 催化剂用量:
VK
yCO ,2 dy G CO = r òyCO ,1 xA k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制氢概述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制氢概述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制氢概述摘要:本文以烃类水蒸气转化法为例概述了原料经过预处理、转化、中温变换、PSA变压吸附等步骤转化为氢气纯度达到99.9%以上的过程。

关键词:烃类水蒸气转化预处理吸附提纯1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原理烃类水蒸汽转化是以烃类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使烃类和水蒸汽经过一系列的分解、裂化、脱氢、结炭、消炭、氧化、变换、甲烷化等反应,最终转化为H2、CO、CO2、和少量残余的CH4,其中H2是本阶段的目的产物。

烃类的蒸汽转化反应如下:CnHm+nH2O=nCO+(n+m/2)H2――QCH4+H2O=CO+3H2――206000KJ/KmolCO+H2O=CO2+H2――41200KJ/Kmol转化炉内进行的烃类蒸汽转化反应是一个极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体系。

从以上反应原理中可以看出其反应过程需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要就反应要有较高的反应温度,而烃类易在高温下裂解结炭特别是烯烃,结炭是转化过程中的必然反应,当结炭反应速度大于消炭反应速度时,转化催化剂就会积炭,使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丧失。

为保证催化剂活性,就要有大于反应所需求过量的水蒸气来进行消炭,从转化后阶段来看,反应生成的CO也需要水蒸汽与之反应,所以生产时要求转化进料始终保持一定的水碳比,使消炭速度大于结炭速度,避免催化剂上炭的沉积。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其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为单质Ni,其对原料品质有较高要求,原料中的硫、氯等有害杂质能与转化催化剂活性组分Ni反应生成不可逆转的化合物,从而使其永久性中毒失去活性。

为了充分发挥转化催化剂的活性,并获得较高的氢收率,转化床层一般装填有两种不同性能的催化剂,一般选用Z417/Z418转化催化剂。

Z417/Z418转化催化剂可以适应多种原料,并且对脱毒的需求相对较低。

Z417含有一定钾碱金属的抗结炭助剂因此作为上段催化剂使用,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及抗积炭性能,Z418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作为下段床层催化剂。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过程、应用和挑战等方面内容,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一、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高温反应,其基本原理是将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高压下反应,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烃类气体。

这种反应至少涉及两个化学反应,即水气转移反应和蒸汽重整反应。

水气转移反应是指甲烷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式可以用如下式子表示:CH4 + H2O → CO + 3H2蒸汽重整反应是指将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式可以用如下式子表示:CO + H2O → CO2 + H2这两种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的存在,通常使用镍作为催化剂。

而在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被称为“反应渣”,需要进一步处理或回收。

二、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反应过程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甲烷水气转移、蒸汽重整和一氧化碳转换为二氧化碳等反应渣。

甲烷水气转移反应:在高温和高压下,甲烷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加速下发生氧气和氢气的水气转移反应,生成CO和H2,反应可作为如下:CH4 + H2O → CO + 3H2蒸汽重整反应:反应前反应渣的CO和H2O进行重整反应,生成CO2和H2,反应可作为如下:CO + H2O → CO2 + H2其次在上述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Reforming gas的其他成分,其中一氧化碳需要进一步氧气化、还原或其他的处理方式进行净化或者回收利用。

三、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应用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工业领域: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2合成气(化学工艺学)解析

2合成气(化学工艺学)解析

K P1
P CO
P3 H2
P P CH 4 H 2 O
K P2
P P CO 2 H 2 P CO P H 2 O
b.平衡组成的计算
已知条件: m原 料 气 中 的 水 碳 比 (m H2O)
CH4 P 系 统 压 力 ; T 转 化 温 度 假定:无炭黑析出
计算基准:1mol CH4 在甲烷转化反应达到平衡时,设x为按式(2-3)转化了
压力和水碳比确定后,按平衡甲烷的浓度来确定温度。一般要
求yCH4<0.005,出口温度应为1000℃ 左右。实际生产中,转
化炉出口温度比达到出口气体浓度指标对应的平衡温度高, 这个差值叫平衡温距。
T =T-Te(实际温度-平衡温度) 平衡温距低,说明催化剂活性好。一、二段平衡温距通常分 别为 10~15 ℃ 和 15~30 ℃ 。
为代表来讨论气态烃类蒸汽转化 的主要反应及其控制条件。
➢ 烃类主要进行的反应 烷烃
烯烃 CnH2n n2H2O34nCH4 n4CO2 CnH2n nH2OnCO2nH2 CnH2n 2nH2OnCO2 3nH2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主要反应
高温、催化 剂
( 1 ) C 4 H H 2 O = C 3 H O 2 2.4 0 km 6 J o ( 2 ) C H O 2 O = C 2 H O 2 4 .2 k 1 /m J
水碳比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 低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0%-1.3%;
➢ 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随之增大;
➢ 增加水碳比,对甲烷转化有力;
➢ 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 有利

合成氨工艺及反应原理简介

合成氨工艺及反应原理简介

合成氨工艺及反应原理简介合成氨工艺采用烃类蒸汽转化法。

天然气经加压至4.05MPa,经预热升温在脱硫工序脱硫后,与水蒸汽混合,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转化制H2,随后进入二段转化炉,在此引入空气,转化气在炉内燃烧放出热量,供进一步转化,同时获得N2。

工艺气经余热回收后,进入变换系统,将CO变为CO2,随后经脱碳、甲烷化反应除去CO和CO2,分离出的CO2送往尿素工艺。

工艺气进入分子筛系统除去少量水份,为合成氨提供纯净的氢氮混合气。

氢氮混合气经压缩至14MPa,送入合成塔进行合成氨的循环反应,少量惰性气体经过普里森系统分离进行回收利用。

产品氨送往尿素工艺和氨罐保存。

合成氨工艺的5个过程:1、天然气脱硫:R-SH+H2=RH+H2S H2S+ZnO=H2O(汽)+ZnS2、转化CH4+H20(汽)=CO+3H2 CH4+2H2O(汽)=CO2+4H2 (H2+ 1/2 O2=H2O)3、变换:CO+H2O(汽)=CO2+H24、脱碳:1)K2CO3+CO2+H2O⇔2KHCO32KHCO3⇔K2CO3+CO2+H2O2)甲烷化:CO+3H2=CH4+H2O CO2+4H2=CH4+2H2O5、N2+3H2=2NH31 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及原理1.1流程天然气进入界区后分为两路:一路作原料气,另一路作燃料气。

原料天然气进入原料气压缩机吸入罐116-F,除去携带的液体,经过原料气压缩机102-J被压缩到4.05MPa(G),经过原料气预热盘管预热到399℃,接着原料气与来自合成气压缩机103-J一段的富氢气混合。

经过Co-Mo加氢器101-D把有机硫转换成H2S,将3 ml/m3的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原料气中总硫为30~90ml/m3左右,经氧化锌脱硫槽脱硫至总硫小于0.5mg/m3。

随后进入氧化锌脱硫槽,天然气中的硫化物被ZnO所吸附,制得合格原料气。

ZnO脱硫槽共二个,可以串联或并联操作,一般串联操作。

阀门及管线的配置可以使任何一个脱硫槽停止使用而另一个继续运转。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将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系列有用的化学品,如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这种反应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石油化工、化肥生产、合成气等领域。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H2O → CO + 3H2。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在700℃以上,压力在1-3 MPa之间。

在这种条件下,甲烷和水蒸气可以充分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甲烷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次,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最后,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气转移反应,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镍、铁、钴等金属催化剂,以及氧化铝、硅酸盐等氧化物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目的进行选择。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以将甲烷和水蒸气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

这种反应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将会不断优化,为化工生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
原则:不析碳,原料充分利用,能耗小。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5 转化反应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燃料用天然气 11
8 9 过 热 蒸 汽
5
2
1 3
一段转化
4
二段转化
对流段
7 10 蒸汽 空气 原料天然气 锅炉给水 转化气去变换 6
氢氮气来自合成
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流程
1、钴钼加氢反应器;2、氧化锌脱硫槽;3、对流段;4、辐射段(一段炉);5、二段转化炉;6、第一废热锅炉;7、批二废热 锅炉;8、汽包;9、辅助锅炉;10、排风机;11、烟囱
图解法或迭代法求解x,y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水碳比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低 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0%-1.3%;

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随之增大;
增加水碳比,对甲烷转化有利; 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有利
立式圆筒,内径约3米,高约13米;壳体材质 为碳钢,内衬不含硅的耐火材料,炉壳外保温。
上部有燃烧空间的固定床绝热式催化反应器。

工艺学复习总结分析解析

工艺学复习总结分析解析

流程框图一、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烃类蒸汽转化都是在1000℃下反应,其反应速度也很慢,需加催化剂。

①活性组分:10~25%(重量)Ni②载体:α-Al2O3,MgO-Al2O3,ZrO2-Al2O,CaO-Al2O3③活化:原因,镍的氧化物无活性目的,还原氧化物、脱除微量毒物④中毒:硫和铅等。

对催化剂的要求:①高活性;②高强度;③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析碳能力1、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①活性组分:从性能和经济方面考虑,活性组分,镍为最佳。

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

实际加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②助催化剂:提高镍的活性、延长寿命和增加抗析碳能力。

③镍催化剂的载体:使镍高度分散、晶料变细、抗老化和抗析碳等作用。

催化剂中毒(1)S S ≤0.5ppm,可逆性中毒催化剂活性越高,允许S含量越低。

温度越低,S对镍催化剂毒害越大。

(2) As 永久性中毒 As来源:含As碱液脱碳(3)卤素卤素≤0.5ppm,永久性中毒二、合成气催化剂◆铁系催化剂◆未还原前FeO+Fe2O3,可视为Fe3O4,尖晶石结构。

◆ Al2O3: 结构型促进剂,改善还原态铁的结构◆ MgO K2O :电子型促进剂,有利于氮气的吸附和活化◆ CaO二、催化剂的还原与活性保持◆(1)还原◆反应的活性组成是金属铁,所以使用前要将催化剂还原。

通常用氢气作还原剂:◆ Fe3O4(s) + 4H2(g) = 3Fe(s) + 4H2O kJ/kmol◆确定还原条件的原则:①使完全还原为a-Fe。

②保持还原铁晶粒具有大的表面积、大的活性中心。

◆还原温度一般选500-520℃,根据反应式可确定H2/H2O之比要尽可能高三、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的选用⏹乙苯在高温下脱氢时,主要产物是苯!⏹脱氢反应是在高温、有氢和大量水蒸气存在下进行的⏹脱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氧化铁,助催化剂有钾、钒、钼、钨、铬等氧化物Fe2O3:K2O: Cr2O3=87:10:3组成的催化剂乙苯的转化率可达60%,选择性为87%催化剂种类① Cr2O3/Al2O3烷烃烯不能有水(侵占活性中心)减压操作失活快(易结焦),用含O2的烟道气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烃类蒸汽转化流程
1、凯洛格流程
天然气首先被压缩至3.6MPa,通过对流段预热至350℃左右进入钴钼反应器和氧化脱硫槽,将硫脱至小于后与中压蒸汽混合(水碳比为2.7-3.5),再入对流段预热至520℃左右,通过上集气管,猪尾管从辐射段顶部进入转化炉管,在转化炉管内边反应边吸热,当离开炉管底部时温度达820℃,甲烷含量为10%左右,压力3.1MPa,经炉底分集气管和上升管,0.5ppm温度升至850℃左右,出炉顶汇集子集气总管再入二段炉。

工艺空气压缩至3.3-3.5MPa并混入少量蒸汽经对流段预热至450℃后进入二段炉,与一段炉转化气混合、燃烧、进一步转化、出二段炉的温度达1000℃左右,甲烷含量小于0.4%,二段炉出来的工艺气经第一,第二废热锅炉温度降至370℃以后进入变换炉。

辐射段出来的烟气温度为1000℃左右,经对流段预热工艺混合气,工艺空气,动力蒸汽,原料气锅炉给水等使温度降至240℃左右后由引风机排入大气。

流程设置中的关键设备为一段转化炉,烃类蒸汽转化反应主要在此进行,为了维持正常操作,必须使转化反应和传热相适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对转化炉管的要求和节约高温合金钢的使用。

就合成氨生产而言,它要求转化后的甲烷含量越低越好,一般不大于0.5%,如果这任务全由一段炉来承担,则出口温度为1000℃左右,这无疑对炉管材料的要求太苛刻了。

由于制合成氨原料气时需要氮。

因而又引出了二段炉流程,一段炉反应所需的热量是通过管
壁从高温烟气中传入的,因此对炉管要求较高,因二段炉是绝热反应,高温的或得是靠工艺气中的氢、一氧化碳和甲烷与空气中的氧燃烧,不需传热的高合金材料,只需耐火衬里就行了。

对于制氢,就不能没二段炉,它的操作条件也不一样,所得气体中甲烷含量也远大于0.5%,对流段的设置,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废热,另一方面也是减少辐射段的热负荷,以就可节省高温材料。

脱硫设备的设置是由于转化催化剂的要求。

二段炉气废热锅炉的设置也是充分回收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