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儿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

[辨证论治]
(二)恢复期 1、阴虚邪恋 辨证:镜下血尿持续不消+肾阴不足证候 治法:滋阴补肾,兼清余热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2、气虚邪恋 辨证:镜下血尿持续不消+肺脾气虚证候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西医治疗]
一、常规治疗 ①抗感染:使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 以清除病灶。常用青霉素G,连用10~14天。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头孢类抗生素、红霉素。 ②对症处理: 水肿显著者可用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 /kg, 高血压者可选用硝苯地平,每次0.2~0.3mg/ kg,每日3~4次口服。
【病因病机】
•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 (1)病因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毒、 支原体 • (2)发病机制 • 细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 病毒:直接侵犯肾组织
【病因病机】
• • • •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3)病理 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炎症。 电镜下,基底膜上皮侧可见 “驼峰”样 电子致密物沉积。
[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示意图
[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风邪、湿热、疮毒; 病位:肺脾肾,尤以肺脾为主; 病机:风、热、毒与水湿互结,致肺脾肾功能 失常,通调、运化、开阖失司,水液代谢障 碍而为肿;热伤下焦血络而致尿血。
[病因病机]
疾病发展: 正不胜邪,水邪泛滥可致邪陷心肝、水凌心肺、 水毒内闭之变证。 湿热久恋,伤阴耗气,可致阴虚邪恋或气虚邪恋, 使病程迁延; 病久入络,致脉络阻滞,尚可出现尿血不止、面 色晦滞、舌质紫等瘀血之证。
[预防与护理]
1.防治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急性肾炎的根 本。 2.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2~3周,肉眼血尿 消失、水肿减退、血压下降后可下床活 动。
(儿科学课件)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严重表现——高血压脑病
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高度 充血,而致脑水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 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
45
临床表现
严重表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功能不全
少尿或无尿
氮质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BUN>6.4mmol/L Cr>62.0mol/L )
• 引起人类感染的90%为 β溶血性链球菌A群 • 甲型(α,草绿色溶血,条件致病菌),乙型(β,透
明溶血,致病力强,A~H,K~V共20群),丙型 (γ,无溶血,无致病力) • 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 ✓ 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脓疱疮 ✓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 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疾病,风湿热
性颗粒状IgG、C3、备解素沉积,也可见到 IgM和IgA沉积。
33
免疫荧光
34
四、 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 经1-3周无症状的间歇期而 急性起病
2.典型表现
➢ 水肿 ➢ 血尿、蛋白尿 ➢ 高血压 ➢ 少尿
35
典型表现
——水肿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占70%病例。
下行性
非凹陷性
36
水 肿 (Edema)
——高血压 80%病例
30-
高血压判断
血压(mmHg)
学龄前
>120/80
学龄儿
>130/90
41
典型表现 ___ 少尿
可出现少尿,但发展至无尿(anuria)者为少数
年龄 正常尿量 婴儿 400~500 幼儿 500~600 学龄前 600~800 学龄儿 800~1400 单位:ml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例分析
三、进一步检查 1.血气、血电解质、狼疮全套 2.泌尿系B超
3.X线胸片 4.必要时肾活检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例分析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 2.抗感染。 3.利尿、降压。 4.严格液体管理,限制水量 5.有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应透析治疗。
休息十分钟
Õ °²Ê » Ù Ö ý
1982Ä È ¸ 105Ë ê « ú ù Ò Ô Ð ¶ Ã Ä Ï » ¼ ¹ ¡ ù Ú ò µ ² ² ¸ ³ Ç ¿ (%) ¡ É é ö
Å « Ô ö ³ Ò ´ Ð É Ñ ±Ô ö ³ » Ð É Ñ Ï °ö ³ñ É ö ¡ É ² ò Ð Ä · ä û Æ Ë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g.
急性肾小球肾炎
实验室结果:
病例分析
肾功能:BUN:10.7mmol/L,Cr: 546.60umol/L,UA:209umol/L 肝功能:总蛋白60.9g/L,白蛋白35.4g/L,
血脂:胆固醇4.5mmol/L, 补体C30.48g/L,补体C4正常
风湿三项:抗”O”(ASO):800U/ml;类风湿因 子:1.6 U/ml;C反应蛋白:2.6mg/L。
对于仍有咽部及皮肤感染那病
灶者,应给予青霉素,或其他 敏感药物治疗7—10天
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严重病例的治疗
严重循环充血
1、纠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呋 塞米静注。 2、表现有肺水肿者除一般治疗外可加用 硝普钠。 3、对难治病例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滤 过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严重病例的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
执业护士儿科学辅导: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肾⼩球炎简称急性肾炎,是⼀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球炎性病变。
临床以⾎尿、少尿、⽔肿和⾼⾎压为主要表现。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排尿异常:尿少、⾎尿;②体液过多:浮肿;③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④有⽪肤受损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肾衰。
排尿异常:尿少、⾎尿 相关因素肾⼩球炎性改变。
主要表现 ⾎尿:⾁眼⾎尿,为洗⾁⽔样。
少尿。
⽆尿。
蛋⽩尿。
护理⽬标患⼉尿常规6周左右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1-2周,待尿量恢复正常,⾁眼⾎尿消失后逐渐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卧床期间保证⽣活所需,如进⾷擦澡、洗漱、⼊厕等,信号灯开关置床旁,并及时应答。
有⽔肿及⾼⾎压的患⼉应限制钠盐的摄⼊,每天⾷盐1-2g;有氮质⾎症时应限制蛋⽩⼊量,每天0.5g/kg,供给⾼糖饮⾷。
严格记录24⼩时出⼊⽔量。
遵医嘱准确补液。
正确采集和及时送检尿液标本。
重点评价 24⼩时出⼊⽔量是否平衡。
尿常规是否恢复正常。
体液过多:浮肿 相关因素肾⼩球滤过率降低致⽔钠潴留。
主要表现 ⾮凹陷性⽔肿,先眼睑,后渐及全⾝。
少尿。
护理⽬标 患⼉⽔肿消失。
患⼉体重及尿量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严重⽔肿时卧床休息。
⽔肿时适当限制钠盐摄⼊。
准确记录24⼩时出⼊⽔量。
⽔肿严重时,测量体重每天1次,⽔肿消退后,每周测2次。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为防⽌⼊⽔量过多⽽排出量少,指导患⼉适当限制⼊⽔量。
避免肌内注射,必需注射时应严格⽆菌技术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渗液为⽌。
监测⽣命体征及电解质。
重点评价 ⽔肿有⽆改善。
尿量、尿⾊、尿常规是否正常。
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 相关因素与⾎压升⾼有关。
主要表现头昏、头痛,⾎压升⾼。
护理⽬标 患⼉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缓解。
患⼉⾎压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监测⾎压的变化,每天测⾎压1次,并做好记录。
卧床休息,协助⽣活护理,如洗脸、穿⾐、进⾷、⼤⼩便等,并减少其紧张情绪。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1.1 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1.2 发病率与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科较为常见,发病高峰年龄在5-15岁。
病因包括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
1.3 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其中,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
第二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原因、病程、症状等。
2.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观察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3.1 支持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休息、控制水肿和高血压等支持治疗。
3.2 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病因,给予抗感染治疗。
3.3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难治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第四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4.1 生活护理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休息。
4.2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注意补充营养。
4.3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第五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5.1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5.2 避免药物滥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5.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六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观察6.1 观察尿量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
6.2 观察水肿情况定期观察患者的水肿情况,记录水肿的部位和程度。
6.3 观察血压变化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
6.4 观察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
第七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处理7.1 高血压脑病如出现高血压脑病,应及时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
7.2 急性肾衰竭如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进行透析治疗。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 ppt课件

ppt课件
14
高血压脑病
• 因血压急剧升高,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高度充血 ,而致脑水肿。 • 血压急剧升高>140/90mmHg,伴视力障碍 、惊厥或昏迷之一者即可诊断。
•
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
• 若及时控制血压症状可迅速消退
ppt课件 15
急性肾衰竭
• 尿量增多后好转,持续数周不恢复则预后严重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衰竭
• ①硝苯地平(首选):系钙通道阻滞剂 • 剂量:0.25mg/(kg· d) • 最大剂量:1mg/(kg· d) • 口服或舌下含服,3次/d • ②卡托普利: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初始剂量:0.3~0.5mg/(kg· d) • 最大剂量:5~6 mg/(kg· d) • 与硝苯地平交替用效果更佳
肾小球内皮,系膜增生,毛细血 管闭塞
GRF↓ 水、钠排出↓ 血容量↑ 静脉压↑ 尿少 细胞外液↑
GBM完整性受损
血尿 蛋白尿
管型尿
水肿
循环负荷↑
ppt课件
高血压
5
• 临床表现:前驱感染
6~12天
14~28天
ppt课件
6
•
• • • •
临床表现 : 水肿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多累积眼睑及颜面、晨起重,重者波及全身 下行性 非凹陷性(区别于肾综)
ppt课件
18
诊断依据
• 起病前 1~3周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 • 临床出现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 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蛋白和管型。 • 血清Cз降低,伴或不伴ASO升高。
ppt课件
19
治疗原则
• 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性疗法 • 主要在于休息和对症治疗,纠正其病理生理过程(如水钠 潴留、血容量过大),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以利其自然恢复。
急性肾小球肾炎名词解释儿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名词解释儿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童免疫系统的常见疾病,它是由肾小球滤过系统受损而导致的急性肾脏炎症,又称为小球肾炎。
儿科治疗中,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儿童为主要病例,是常见的儿童肾炎,一般可以经过恢复治疗而获得痊愈,但对于儿童发展来说,这种疾病确实存在一定的危害。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引起的,如常见的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可能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或可能与家族史有关;也可能是由抗生素使用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引起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体重减轻、消瘦、疲乏、拉肚子、尿血等,其中出现尿血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表现,特别在排尿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血色尿液,这就可以初步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发病。
儿科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方法有支持治疗和暂时性抗生
素治疗,支持治疗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恢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增加细胞免疫力,通过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以帮助身体应对疾病。
对于部分患者,还可以通过暂时性抗生素治疗来扑灭引起肾小球滤过系统受损的病原。
除了常规治疗外,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还可以根据临床判断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如调节营养、锻炼、心理治疗等,使患儿恢复快些,并有效防止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炎,它不但可能影响儿童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习惯、学习积极性以及成长发育;因此,儿科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时候一定要及早发现,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提高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5.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加深对疾病认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
2. 讲解: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疾病特点。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5. 总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3.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
六、教学活动:1. 疾病概述:回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
2. 临床表现: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3. 诊断方法: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脏超声等。
4. 治疗原则: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如休息、饮食、药物治疗等。
5. 护理措施: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水肿护理、饮食指导等。
七、教学活动:1. 典型病例分析: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预防措施: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 + B95.5)。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七版)、《儿科学》(王卫平,沈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1.临床上有少尿,血尿,浮肿,高血压。
2.2周内血清补体C3下降。
3.伴随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抗链O明显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10–14天,过敏患儿可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并发症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高血压脑病的
防治、急性肺水肿的防治。
(四)标准住院日为7–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0 + B95.5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补体、ASO;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ANA、CRP、ESR;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5)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感染性疾病筛查(支原体抗体、EB病毒抗体,乙肝/丙肝、HIV、梅毒、中段尿培养等)、RF、血型;
(2)ANCA、免疫球蛋白、心磷酯抗体、抗GBM抗体;
(3)超声心动图;
(4)肾活检肾组织病理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菌素:青霉素5-10万单位/kg/d;
2.利尿剂:口服双氢克尿噻1-2mg/kg/d、速尿1-2mg/kg/d;静脉速尿1-2mg/kg/次、托拉塞米 1-2mg/kg/d;
3.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阻滞剂,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
4.对症中药治疗。
(八)出院标准。
1.血压正常;
2.浮肿减轻,肉眼血尿消失;
3.肾功能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小球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患者能逐渐恢复,但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 + B95.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