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其硫酸钠含量计算
中国土壤盐渍化研究报告

中国土壤盐渍化研究报告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土壤盐渍化现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1. 引言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盐类含量过高,超出了作物生长所需范围,影响了农业生产。
中国土地面积辽阔,土地类型多样,不同地区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也有所不同。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中国土壤盐渍化现状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地区。
其中,西北干旱地区的盐碱土面积最大,约占中国盐渍化土地的70%。
土壤盐渍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影响因素分析土壤盐渍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水分管理、土壤性质和人类活动等。
气候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和高蒸发量会使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升高。
水分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水分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土壤盐分的分布。
此外,土壤性质的差异也会导致盐渍化程度的差异。
人类活动如过度灌溉、过度使用化肥等也是引起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因素。
4. 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为了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方案,确保土壤中的盐分得到充分冲洗和排除。
其次,改进肥料管理措施,合理使用化肥,避免过度施肥引发盐分积累。
此外,注重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石灰、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性质,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5. 结论通过对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地区;气候、水分管理、土壤性质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土壤改良等。
本文提供了针对中国土壤盐渍化问题的研究报告,为相关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其硫酸钠含量计算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其硫酸钠含量计算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其硫酸钠含量计算
我国盐渍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它主要由硫酸钠和其他离子组成,经常出现在那些长期受到盐湖和海水淹没的地区。
盐渍土的形成主要
受温度、湿度、风吹和洪水冲刷等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
盐渍土的成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长期受到盐湖和海水的
淹没,使得土壤中离子的浓度增加,从而形成了盐渍土。
此外,环境
温度也对盐渍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夏季温度较高的地方,
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会加快土壤中离子的析出,从而导致盐渍土的形成。
硫酸钠是盐渍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它的含量可以通过分析土壤的离子
浓度来计算。
一般而言,土壤中硫酸钠的含量可以通过比重分析法来
测定,其计算公式为:硫酸钠含量=(离子浓度/总离子浓度)*100%。
综上所述,我国盐渍土的成因主要由于长期受到盐湖和海水淹没,环
境温度变化也会对其形成有重要影响。
此外,硫酸钠也是盐渍土的主
要组成成分,可以通过比重分析法来计算其含量。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编辑词条专家发言多义词参与讨论所属分类:农业土壤地球科学防止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soilsalinization)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hm2。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目录[隐藏]分布现状影响治理相关词条参考资料土壤盐渍化-分布中国也是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编制中国盐渍土分布图时粗略计算,中国的盐渍土面积约为l.0x108ha,其中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
中国盐渍土分布于辽、吉、黑、冀、鲁、豫、土壤盐渍化监测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
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中国在建国初期对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在开发大型灌区、发展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中,也曾使大面积土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生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
例如1956年一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
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
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
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l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
工程勘察中对盐渍土特性例析

工程勘察中对盐渍土特性例析前言: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古时的丝绸之路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原因,当地气候干燥温暖,是最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以盆都居多[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新疆的开发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
应西部大开发这一发展战略,新疆的工程开展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新疆存在着大面积的盐渍土区域,对于工程建设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对盐渍土工程的特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盐渍土的定义和成因分析新疆地域辽阔,但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小,并且存在着大面积的盐渍土区域,由于盐渍土自身的特性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容易对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由此深入了解盐渍土的特性以及特点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盐渍土定义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内陆或者半干旱地区,沿海地区存在着一定面积的盐渍土区域,全世界的盐渍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体面积的6.5%,而我国的盐渍土面积大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可见面积之大。
盐渍土指的是土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可以将其理解为碱土和盐土的混合体。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当中,将盐渍土定义为土壤中含有大于0.3%的易溶盐,并且带有腐蚀、塌陷等工程特性,可以将其判定为盐渍土[2]。
在盐渍土地区开展工程建设时,必须提前对盐渍土进行勘察,充分掌握盐渍土的特性,对其进行化学实验分析,来判定盐渍土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工程建设策略。
由于盐渍土自身特性,勘察工作在判定盐渍土特性过程中十分重要。
新疆盐渍土大多数为硫酸盐渍土以及氯盐渍土。
(二)盐渍土成因分析盐渍土在我国占陆地总体面积的2.1%,而盐渍土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内陆较为干旱的区域,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常年干燥,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少,很多土地含有大量的颗粒粉土、粉砂等,盐渍土地表由于蒸发量过大,导致当地降水量小,盐分在地表下聚集,或呈固态,或呈液态。
盐渍土盐胀机理分析

盐渍土盐胀机理分析作者:井浩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分析了硫酸盐渍土盐胀率随含水量、硫酸钠含量、初始干容重、温度和CL―/SO42―五因素变化的规律。
指出了含盐量、含水量、初始密度对盐胀影响程度不同且具有交互作用。
对硫酸盐渍土地区的基础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字】硫酸盐渍土,盐胀率,影响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有大面积含盐量较高的盐渍土。
盐渍土的固相和液相组成和非盐渍土不同,土中易溶盐受温度、含盐量、含水量的影响可以以液相、固相、液相和固相混合形式存在。
在四季气温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盐渍土中盐分的迁移和聚集,反复结晶与溶解,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剧烈的变化,给这些地区的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带来严重的危害。
硫酸渍土中硫酸钠结晶引起土体盐胀和冻胀造成工程破坏的例子屡见不鲜,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在盐渍土上修筑的工程进一步增多,深入展开硫酸盐渍土盐胀及抑制技术研究为保证工程建筑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硫酸盐渍土盐胀随含水量、硫酸钠含量、初始干容重、温度和Cl-/SO42-比值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且有一定规律性[1]。
分析硫酸盐渍土的盐胀在各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对防治建筑工程的盐胀危害有重要指导意义。
1.含水量对盐胀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2],硫酸盐渍土最大膨胀值,基本上以该土的最佳含水量为界限,如图1(试件最佳含水量为15%)。
当土中含水量小于或大于此数值(不包括吸附水),膨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这是因为在最佳含水量时,容易达到最佳夯实密度,此时土的孔隙率较小,一旦发生盐胀,土即随之发生变形,而小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土的夯实密度不易达到最佳密度,孔隙率相应较大,使盐胀变形受到限制。
2. 含盐量对盐胀的影响图2表示了含盐量对盐胀的影响[3]。
可以看出盐胀率在含盐量增加的最初显著增大,随后趋势变缓。
这是因为土体的盐胀是土中硫酸钠吸水结晶所致,因此,随着土体中盐分的增加,土体可能的盐胀程度便会加大,但当盐分增加到不能被土中水分完全溶解时,多余的盐分将不直接参与盐胀。
浅谈我国盐渍土的分布、成因以及危害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0,Vol 10,No 8:90-91浅谈我国盐渍土的分布、成因以及危害吴 祥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和农业发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盐渍土对工程建设和农业的危害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简述了我国盐渍土的大体分布情况,结合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分析不同地区内盐渍土的成因,希望可以为不同盐渍土地区的工程项目和农业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盐渍土;分布;成因中图分类号:S155.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90–02DOI:10.19383/ki.nyzhyj.2020.08.042研究表明,造成土地盐渍化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部分:首先与自然天气条件有关,如地下水含量、降水量、地形地貌等;其次是与人类活动有关,尤其是人类的农耕生产活动,如对农田的灌溉。
盐渍化不仅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减少农作物产量,而且还会破坏土地原有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同时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地上进行工程建设也会对建筑物产生严重影响。
1 我国盐渍土分布概况我国盐渍土分布非常广泛,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1]。
我国盐渍土可划分为滨海盐渍区、东北盐渍区、黄淮海盐渍区、甘新青盐渍区。
2 影响盐渍土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降水量、植被、生物活动、水文地质。
人为因素:人为地貌、水利工程、农田灌溉。
3 各分区盐渍土简述3.1 滨海盐渍区滨海盐渍土的成土母质是黄河汇入海洋时所携带的淤泥,其中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
由于海堤的修建及海岸东移,土体逐渐远离海水,进入陆地,最终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演变。
演变过程可分以下两种:地质过程和成土过程。
地质过程:黄河、长江在入海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受潮汐作用影响,不断在近海沉积,形成盐渍土的母质,其沉积速度主要取决于泥沙的数量。
盐渍土的成土过程

盐渍土的成土过程盐渍土中的盐分积累是地壳表层发生的地球化学过程的结果,其盐分来源于矿物风化、降雨、盐岩、灌溉水、地下水以及人为活动,盐类成分主要有钠、钙、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
土壤盐渍化过程可分为盐化和碱化两种过程。
(一)盐化过程盐化过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体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
我国盐渍土的积盐过程可细分为:1)地下水影响下的盐分积累作用;2)海水浸渍影响下的盐分积累作用;3)地下水和地表水渍涝共同影响下的盐分积累作用;4)含盐地表径流影响下的盐分积累作用(洪积积盐);5)残余积盐作用;6)碱化-盐化作用。
由于积盐作用和附加过程的不同,分别形成相应的盐土亚类。
盐化过程由季节性的积盐与脱盐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但水盐运动的总趋势是向着土壤上层,即一年中以水分向上蒸发、可溶盐向表土层聚集占优势。
水盐运动过程中,各种盐类依其溶解度的不同,在土体中的淀积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使盐分在剖面中具有垂直分异。
在地下水借毛管作用向地表运动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土壤溶液的盐分总浓度增加,溶解度最小的硅酸的化合物首先达到饱和,而沉淀在紧接地下水的底土中,随后,溶液为重碳酸盐饱和,开始形成碳酸钙沉淀,再后是石膏发生沉淀,所以在剖面中常在碳酸钙淀积层之上有石膏层。
易溶性盐类(包括氯化物和硫酸钠、镁)由于溶解度高,较难达到饱和,一直移动到表土,在水分大量蒸发后才沉淀下来,形成第三个盐分聚积层。
因此表层通常为混合积盐层。
在地下水位高(1米左右)的情况下,石膏也可能与其他可溶盐一起累积于地表。
当然,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也会造成盐分在土壤剖面分布的复杂性,例如:雨季或灌溉造成的淋溶,使可溶盐中溶解度最高的氯化物首先遭到淋溶,使土壤表层相对富集了溶解度较小的硫酸盐类。
又如在苏打累积区,因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春季地温上升时期,碳酸钠随其他可溶盐类一起上升到地表。
青海地区盐渍土分布规律及其盐胀溶陷机制探讨

青海地区盐渍土分布规律及其盐胀溶陷机制探讨罗友弟【摘要】针对青海一些地区盐渍土当硫酸钠含量小于1%时也会产生盐胀,而超氯盐渍土却不会产生溶陷的事实,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论证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建(构)筑物由于盐胀问题引起破坏,往往由其所处地质环境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而并非完全符合相关规范所给出的硫酸钠含量超过1%才应考虑盐胀性.柴达木盆地腹地超氯盐渍土却由于难溶盐及中溶盐含量偏高,导致其反常态不产生溶陷.这些认识及观点与现行理论、规范有较大出入.【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0(037)004【总页数】5页(P116-120)【关键词】盐渍土;硫酸钠含量;盐胀;超氯盐渍土;不溶陷【作者】罗友弟【作者单位】青海工程勘察院,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3+9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内陆腹地。
省境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地势高耸,高差悬殊,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均甚显著。
省境北部为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南部为昆仑山脉。
其群山间形成柴达木盆地。
随着海陆变迁,境内盐渍土形成独具特色的分布特点及工程特性。
本文从青海省盐渍土的分布、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入手,通过具体研究实例,对一些与人们传统的理论认识不相吻合的盐渍土工程特性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从而提出新的认识。
多年勘察、研究资料显示,青海境内盐渍土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及西宁、平安河湟谷地湟水河南岸山前倾斜平原带(图1)。
其形成可能与大陆抬升古海洋逐渐干涸,低洼地带的聚集、蒸发作用有关,不再赘述。
近年来,新发行的规范、规程对盐渍土盐胀问题的认识形成了大体统一的观点。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且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特性时,应判定为盐渍岩土。
同时认为当土中硫酸钠含量超过1%时,应考虑盐胀性[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其硫酸钠含量计算
【摘要】盐渍土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工程勘察,硫酸钠含量的多少对盐胀性评价意义重大,目前,实验数据未能给出具体的硫酸钠的含量。
通过调研我国盐渍土工程勘察方面的资料,分析总结出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认为盐分类型及活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盐渍土中阴、阳离子的活性顺利,在此基础上,对易溶盐成盐进行分析,得到了硫酸钠含量含量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证。
【关键词】硫酸钠成因类型含量盐渍土
盐渍土即土中盐类含量占有一定比例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盐渍土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工程建设。
勘察实践表明,我国盐渍土盐含量普遍小于0.5%,但溶陷系数较大,最大大于 0.09。
此外我国青海地区盐渍土厚度大、渗透性强,对工程建设危害大。
目前,对盐渍土盐胀性评价有较深入的研究,一般提供阳离子、阴离子的含量,而并没有给出硫酸钠含量的计算结果。
而硫酸钠含量对工程建设意义重大。
因此,对硫酸钠含量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1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
盐渍土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都多种多样,不同的成因类型,对工程的影响不同。
结合我国复杂的自然情况,认为盐渍土的成因一般有:含盐地表水造成;含盐地下水造成;海水造成;盐湖、沼泽退化生成;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以及其他成因。
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类
型:现代的、残余的以及潜在的盐渍土。
现代的指目前盐类还在积累的土壤。
残余的指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盐类,经过后期地壳运动及气候原因得以保留的土。
潜在的盐渍土一般指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干旱地区,具底层盐化特征的土经过溶解而上升,形成现代盐渍土。
另一类是具盐渍化特征的平原区域,水位上升形成盐渍土。
影响盐渍土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指岩土母质、盐分类型与活性;外因指气候素、地形、地貌、地下水、地面水文、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
其中盐分类型及活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盐按溶解度排序: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钙、硫酸钠、碳酸氢钠。
阳离子活性:钾>钙>钠>镁。
阴离子活性:氯根>碳酸氢根>碳酸根>硫酸根。
盐在水中的扩散规律:高浓度至低浓度、高温至低温扩散。
外部因素上,我国青海、新疆、西藏受影响最大。
2 硫酸钠含量计算
盐渍土中硫酸钠含量的分析是判断盐胀性、填料可用性的基础。
计算硫酸钠含量,首先要判断易溶盐含量中采用na+还是so42-作为标准进行计算。
确定的标准是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即将阳离子与阴离子进行结合来判定。
若na+氯根+2硫酸根,首先结合成nacl 和na2so4,剩余再和碳酸氢根、碳酸根结合。
因此,经过成盐分析我们知道,计算硫酸钠含量时,仅有na+、氯根和硫酸根。
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na+、氯根、硫酸根及硫酸钠的摩尔质量;
将na+、氯根、硫酸根质量m换算为摩尔数;
根据计算的摩尔数,求取硫酸钠的含量。
其结果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a)na+摩尔数氯根+2硫酸根,所有的碳酸根将都被结合成硫酸钠,其含量为142*硫酸根摩尔数/10000。
实例计算:
(1)假定某勘察点离子摩尔数分别为:n(氯根)=50,n(na+)=147,n(硫酸根)=80,下面我们来计算硫酸钠含量。
分析可知,n(氯根)+2 n(硫酸根)=210> n(na+),因此,满足上述b)的情况,即硫酸钠的含量为:142* na+摩尔数与氯根之差的1/2/10000=142*(147-50)/20000=0.687%,相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142*(147-50)/2=6887。
(2)假定某勘察点离子摩尔数分别为:n(氯根)=80,n(na+)=220,n(硫酸根)=58,下面我们来计算硫酸钠含量。
分析可知,n(氯根)+2 n(硫酸根)=196< n(na+)=220,满足上述c)的情况,即硫酸钠的含量为:142*硫酸根摩尔数
/10000=142*58/10000=0.8263%。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了盐渍土中硫酸钠含量的计算方法。
3 结论
(1)分析总结出我国盐渍土成因及影响因素,认为成因包括含盐地表水造成;含盐地下水造成;海水造成;盐湖、沼泽退化生成;
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等。
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2)根据成盐分析,得到了盐渍土中硫酸钠含量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sy/t0317-97,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s].
[2]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3] 顾强康,吴爱红,李宁.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特性试验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9,25(3): 283- 287
[4] 李长洪,张吉良,林清华,等.盐渍土盐化防渗与强度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30(11):1211 - 1216
[5] 游富洋,崔月娥,徐善良.盐渍土中硫酸钠含量的计算方法探讨[j].煤炭工程,2010 (7):72- 74
[6] 杨劲松.中国盐渍土发展历程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9):837-845
[7] 张文,张彬,慎乃齐.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j].勘察科学技术,2008(3):7-11
作者简介
魏谦晓,男,1985年8月生,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勘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