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形象的悲剧意义浅析
王熙凤悲剧形象解析

王熙凤悲剧形象解析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贾母的外孙女,被誉为《红楼梦》中的“铁梁玉柱”。
王熙凤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来解析王熙凤悲剧形象的原因和特点。
王熙凤的悲剧形象首先源于她的家庭背景和遭受的境遇。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出生于贾府,是贾宝玉的表妹,被寄养在贾府中,成为贾府中的一员。
由于王熙凤的母亲晋封太君去世早年,她与父亲又发生了矛盾,最终被贾母接进贾府。
王熙凤的家庭背景使她在家庭成员中的地位有些尴尬,她需要在众多亲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家庭关系的困扰成为她悲剧人生的导火索之一。
而在情感上,王熙凤的悲剧形象也可以追溯到她对贾宝玉的深情厚爱。
作为贾宝玉的表妹,王熙凤与贾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
贾府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婚姻制度的束缚,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无法得到圆满。
贾宝玉一心追求林黛玉,而王熙凤虽然对此感到心痛,但她仍然选择了接纳黛玉,帮助她与宝玉在一起。
王熙凤对宝玉深情的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得她的悲剧形象更加深刻。
在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中,也潜藏着她悲剧形象的原因。
王熙凤是一个聪慧、机智、精明的女性,她对家族事务的处理能力和对政治的洞察力都十分出色。
正是因为她的智慧和才干,使得她在家族中的地位显得孤独,她需要承担很多的家族责任,而这种责任感和孤独感在她的性格与命运中形成了悲剧冲突。
王熙凤的锐利和倔强的个性使得她在与家族成员的相处中产生了不少矛盾,使得她的生活陷入了痛苦与挣扎之中。
王熙凤的悲剧形象也与她的命运之痛有关,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挫折。
她曾经无私的帮助黛玉和宝玉,却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尽管她努力地经营贾府的家族事务和财产,但最终还是因为宝玉与黛玉的缘分而失去了一切。
王熙凤的悲剧命运在《红楼梦》的结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她在心灵上和物质上都经历了彻骨的痛苦和挣扎。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郭金宝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是一位聪明干练、精明果断、工于心计、善于交际、有胆有识的实权大管家.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有女性解放、反对男权主义的思想。
我们要学习她保护和推销自己的积极乐观态度,以她得意忘形,终毁前程的悲剧为诫……透过王熙凤来了解封建社会,了解封建专制及怎样为人处世的方法,吸取她失败的教训,做一位生活的强者,有着巨大的意义.关键词:王熙凤; 贾府;实权大管家;现实意义《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其思想意义、人物阵容、社会价值等深刻问题不是我辈之流所能说长道短的。
作为一个《红楼梦》的读者和学习爱好者,我只能以自己浅薄的见解来发表自己对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
一、王熙凤形象分析。
在整个清代,对《红楼梦》的看法分歧最大,什么古怪的意见都有,鲁迅曾对它们进行了概括指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我却对书中的各种人物情有独钟.《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其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空前的.里面人物众多,但却互不雷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不论哪一种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在众多人物中,又数贾母、贾政、贾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人让人记忆深刻.其中,我最喜欢和欣赏的人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用李希凡的话说就是“在《红楼梦》生活全景的形象世界里创造得最为成功的不朽的艺术典型.”⑵的确,从王熙凤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而且给人一种活生生的真人感觉,仿佛她就在我们身边。
在大多数人的眼光里,王熙凤是一个阴险、狡诈、贪婪、恶毒的“母夜叉"形象。
而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不可能天生阴险、恶毒,而且我们也不能主观臆断,单凭些表面现象就对别人妄加指责.王熙凤是个美丽、聪明、精明、干练的人。
红楼梦人物读后感王熙凤的精明与悲剧

红楼梦人物读后感王熙凤的精明与悲剧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而王熙凤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和复杂的一个。
她的精明能干让人赞叹,而她的悲剧结局又令人唏嘘不已。
王熙凤的精明,首先体现在她卓越的管理才能上。
在荣国府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中,她能够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绝非易事。
她有着清晰的头脑和果断的决策力,面对各种繁琐的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总能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比如,在秦可卿丧事期间,她被委以重任,她一到任就对各项事务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仅保证了丧事的顺利进行,还展现出了她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
她还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对于贾母、王夫人等长辈的心思,她总能揣摩得十分准确,从而讨得她们的欢心。
在与其他家族成员和下人的相处中,她也能通过对他们性格和需求的了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深知如何利用别人的弱点来掌控局面,这使得她在家族中拥有了较高的权威。
然而,王熙凤的精明中也透着狠辣。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她不择手段。
她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拆散了一对有情人,导致了两条人命的消逝。
她还对贾琏的小妾尤二姐进行了残酷的迫害,最终导致尤二姐吞金自尽。
这种狠辣的手段虽然让她在短期内达到了目的,但也为她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王熙凤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权力和金钱的过度追求。
她在贾府中费尽心思地积攒财富,打压异己,试图牢牢掌控一切。
但她没有意识到,贾府的荣华富贵终究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随着家族的衰落,她所追求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同时,她的强势和霸道也使得她在家族中树敌众多。
当贾府陷入困境时,那些曾经被她得罪过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而且,她的丈夫贾琏对她的不满也与日俱增,最终在她失势时,贾琏对她的态度愈发冷漠。
王熙凤的悲剧还在于她的孤独。
尽管她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内心却十分孤独。
她身边没有真正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就连她的贴身丫鬟平儿,对她也多是敬畏而非真心的亲近。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
下面是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供大家参考!《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并且还是非常狠毒自私、贪婪泼辣的反面角色。
虽然角色是反面的,可也正是在她的衬托下,才可以反应出那个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纯真美好,可以说,王熙凤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们可以从王熙凤的人物分析中慢慢品味这个独一无二的辣凤子。
首先形象上王熙凤是出色的,是风采照人的。
王熙凤刚刚出场的时候就以惊艳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她爱财惜财,并且掌握着管理权力,需要震慑人的气势,所以在打扮上也是雍容华贵的,而且她为人爽朗,体态风流,自身的气势随时可以外放,这是一般人都无法追赶和超越的`。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还可以从言行中来分析,王熙凤的嘴巴嘴甜,不管心里如何想,只要她愿意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贾母就是这样让她哄出来的,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管家地位一直没有任何的威胁。
王熙凤的嘴可以让人活,同时也可以让人死,当初尤二姐进府后,王熙凤便开始在贾母面前控诉她如何的不贤惠不尊重,直至最后被贾母所厌弃,等到王熙凤痛下杀手的时候,尤二姐已经失去了一切的靠山和后路。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最终还是体现在她的人品上,人们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时,都知道她是如何的狠毒如何的自私,但是同时对于她真正信任的人,王熙凤还是非常开明的,例如她身边的平儿,平儿是王熙凤丫鬟,王熙凤对于平儿充分的信任,不管是生活还是管家等方面,许多时候王熙凤还是很在乎平儿的意见的。
《新版红楼梦》王熙凤是新生代女演员姚笛扮演的,其实说起《新版红楼梦》王熙凤这个角色,从参加选拔到确定人选,这其中还有着一段波折。
当时姚笛参加的是薛宝钗的选拔,并且顺利进入了决赛,但是在这个时候,导演临时更换,到了姚笛这里,也由薛宝钗变成了王熙凤。
而对于姚笛来说,《新版红楼梦》王熙凤这个角色也实在是让她压力倍增。
《红楼梦》中王熙凤人物形象性格浅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人物形象性格浅析作者:张宜平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11期内容摘要:《红楼梦》中有众多出色的女性形象,王熙凤就是其中描写最出彩的人物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王熙凤外在的美好形象,接着分析其内在的毒辣性格,最终揭示在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她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对其一生做了评析。
关键词:王熙凤形象性格命运王熙凤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形象。
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把她外在的出众形象和内在的狠毒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王熙凤的外在形象在卷首,冷子兴是这样来描述凤姐的:“模样又极标志,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
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
”读者对凤姐动人的外貌和出众的口才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1.动人的外貌书中用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来介绍凤姐的人物形象:“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
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通过服饰的衬托和外貌的直接描写把凤姐“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
2.出众的口才凤姐一开口就与众不同:“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
浅谈王熙凤形象的悲剧性

浅谈王熙凤形象的悲剧性摘要:《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著作,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好、最活、最具现实性和生活化的人物形象,也是是非最多,争议最大的人物形象。
标致的模样、爽利的言谈、深细的心机,万个男人不及一的王熙凤无疑是人中之“凤”,但“凡鸟偏从末世来”,过度的欲望,女性的地位,末世的罪恶,最终让“凤”变成了“凡鸟”,凤姐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性格女性地位时代悲剧王熙凤,大家都叫她“凤姐”,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①可见凤姐是令人着魔的。
极美的容貌、极巧的口舌、极深的心机、极强的才干是生命的极光,令人可爱、可慕;“机关算尽太聪明”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令人可鄙、可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是她在内所有女性的共同命运,令人可悲、可悯;“凡鸟偏从末世来”是无法摆脱的时代宿命,令人可怜、可叹!一、性格悲剧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介绍凤姐时说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
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
”由此,可以看出王熙凤的几个主要性格特征:聪明能干、心机深细、能说会道、严苛弄权。
(一)聪明能干聪明能干是王熙凤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贾珍曾说:“若说料理不齐,我管得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
从小儿大妹妹玩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果不其然,在“协理宁国府”中,凤姐表现了杰出的理家才能。
面对纷繁复杂,不成体统的局面,凤姐首先是“理出一个头绪来”:“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事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红楼梦》读后感字 王熙凤的悲剧人生

《红楼梦》读后感字王熙凤的悲剧人生《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主要人物的命运为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荒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悲凉。
其中,王熙凤作为一个关键角色,也展现了她悲剧般的人生。
王熙凤是贾府中的一个聪明才智的女子,她机智聪明,善于算计,同时也有着独立自主的性格。
尽管她出身贫寒,但她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嫁给了贾府,成了贾母的亲孙媳妇。
在贾府中,她为人处世圆滑巧妙,心机深沉,常常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谋利益。
然而,王熙凤的悲剧人生也在这样的优势背后展开。
她过于聪明,常常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他人的感受。
她与贾府中的其他女子,如黛玉、宝钗等都存在着矛盾与竞争。
尤其是她与黛玉的关系,常常充满着争斗和猜疑。
她的聪明才智固然为她带来了权力和地位,但也让她失去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另外,王熙凤的悲剧人生也与她的婚姻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是贾府的正妻,但她一直没有得到贾府的真正的宠爱和关怀。
相反,贾府的心思却常常放在其他女子身上,比如黛玉和宝钗。
王熙凤的婚姻生活始终缺乏真正的温情和家庭的温暖,这也导致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在小说的结局中,王熙凤的悲剧人生达到了顶点。
贾母去世后,她的地位和权力瞬间消失,她被降职为庶出,失去了所有的荣光和尊严。
同时,她也因为自己过往的种种行为而受到了舆论的抨击和诅咒。
她曾经放弃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为了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最终却换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悔恨。
通过王熙凤这一角色,我看到了一个充满虚伪和荒唐的封建社会,一个充满竞争和算计的贾府,也看到了一个聪明机智却缺少真正幸福的女子。
她的悲剧人生让我深思,让我明白到财富和地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应该建立在真诚和关爱的基础之上。
在我读完《红楼梦》后,我对王熙凤的悲剧人生感到十分触动。
她的遭遇和选择让我反思了封建社会的荒谬与虚伪,同时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王熙凤悲剧形象解析

王熙凤悲剧形象解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气质和传统女性的命运。
本文将从她的性格、经历和命运三个方面来解析王熙凤的悲剧形象。
王熙凤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她聪明、机智、果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家族荣誉感。
她在家中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家族事务,是一个典型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儿媳”的形象。
她的强势和自尊使她与其他人常常发生冲突,尤其是她与贾母和薛姨妈之间的矛盾。
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有着完美主义的倾向,这使她在家中和社交场合经常陷入尴尬和矛盾之中。
她的坚强和果断让她在生活中付出了很多,但也同时造成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王熙凤的经历影响了她的悲剧命运。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被认为是家族的骄傲。
她却因为母亲的早逝而失去了温暖的家庭,父亲和兄长对她的态度也冷淡。
她的婚姻更是一桩悲剧,她原本是被定为贾宝玉的妻子,但最终却被贾母推嫁给了贾政。
而贾政对她的冷淡和压抑让她在婚姻中备受煎熬。
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挫折和痛苦,使她的命运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王熙凤的命运也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她在家庭和社交中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的婚姻不幸福,她的家庭破碎,她的身心受到各种折磨。
最终,在病痛和绝望中,她选择了自我毁灭,她的死亡成为了整个故事中的悲剧高潮。
她的死让人感到惋惜和心痛,也让人对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愤慨。
王熙凤的悲剧形象是《红楼梦》中最令人动容和深思的一个角色。
她的性格、经历和命运构成了她悲剧的基因,也突显了整个传统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通过王熙凤这个形象,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个体的悲剧,也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和文化的悲剧。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对王熙凤的解析,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思考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气质和传统女性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熙凤形象的悲剧意义浅析
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年轻美丽、精明强干却又阴狠毒辣。
她以她非常人所能及的管理能力管理着偌大一个荣国府,赢得了贾母、王夫人等一众当权派的喜爱。
但她纵使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在那个年代也依然逃不过“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命运,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悲剧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在《红楼梦》众多的女性形象中,王熙凤形象比较特殊,既复杂又矛盾。
《红楼梦》一直都在强调王熙凤自小在家是“假充男儿教养”,也因为这个原因,在她身上有着与一般红楼女儿显著不同的特点。
她精明强干,争强好胜。
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她一个人管理整个荣国府,却鲜有不到之处。
周瑞家的曾和刘姥姥这样说:“这凤姑娘年纪儿虽小。
行事比是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似的。
少说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而王熙凤协管宁国府则是她管理生涯的巅峰了,也是众人对她的管理能力的肯定。
她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两府之间来回跑,但她对此“心中十分得意”。
她吝啬贪婪,弄权逞威。
王熙凤克扣月钱放债升息,不但把下人的钱拿来克扣,就连贾母和王夫人的钱都先扣住不发,即便是十两八两的碎银子她也要攒起来放出去。
在精神上,她以威势来镇压下人。
第四十四回中,对待小丫头是“叫两个二门上的小厮来,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才问两句“便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胀起来”,“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在院门口又有一个丫头,“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王熙凤的威势跃然纸上。
她两面三刀,残忍毒辣。
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脚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贾瑞调戏兄嫂固然可耻,但王熙凤却想的是“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后又毒设相思局,最终害死了贾瑞,且无半点后悔内疚之情,可见人命在她心中也只如草芥。
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手腕、有靠山的奇女子最终却也逃不过悲惨的命运。
她看似在贾府呼风唤雨,实则是自掘坟墓,贾府中人对她多是敢怒不敢言。
在王家失势之后,她在贾府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贾母去世之后,她更是被人踩在脚下。
最后病入膏肓,贾琏也是非常冷淡,毫无怜惜之情,只能在病中孤苦地死去,连女儿巧姐也只能流落乡野。
她的一生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如果把王熙凤放入历史,即使她不是如曹操般的枭雄,也该是如吕雉般的掌权者,可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她的判词中这样写,“凡鸟偏从末世来”,这句判词就揭示了王熙凤的生不逢时。
屡屡被人引用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也还是善意的嘲讽:白白地费尽心机,反而为自己带来更惨的结局。
“把王熙凤当成才干类女性的代表,凸显出其悲剧意义:任是再能干的女性,也只能是封建伦理的牺牲品。
”王熙凤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想到:作为“‘十二钗’中唯一能够自卫抵抗、如刀似剑的美人”,王熙凤也只能在封建制度的黑暗中被吞噬,何况其她的弱女子呢。
王熙凤的悲剧让我们看清,红楼女儿们的悲剧并不是偶然的,也并不单纯是她们的性格或家世使然,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鲜活的生命。
同时,王熙凤的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家族和整个封建社会的衰落:以家写国,作为整个大家族中“惟二”的有才干的管理者之一(探春后也远嫁),在最后也还是被这个大家族逼死了,在这之后,这个封建大家族还能往哪里去呢?家是如此,国又能如何?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都凝结着曹雪芹对王熙凤的悲剧深深地怜惜与同情。
在王熙凤的悲剧中, 作者始终把她依附于家族、社会末世的衰落之上, 这样也使其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 长沙:岳麓书社,2001.
[2],陈松柏. 末世不容女强人:王熙凤悲剧的典型意义[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1):89-95.
[3],雷会. 一个隐性悲剧的存在——王熙凤形象再论[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05):106-108.
[4],欧阳美荣. “末世”的悲剧——论王熙凤命运的悲剧意义[J].零陵师专学报,1995(04):41-43.
[5],郑敬. 浅析王熙凤人物形象[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