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合集下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姻王明霞(运城同德医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危险的一种,属于高血糖危象,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该疾病的发生在于胰岛素异常,导致代谢紊乱,使得患者体内聚集了过量的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展快速,需要及时救治,严重时可引起患者并发脑水肿、急性肾损伤等严重疾病,有一定致死风险。

临床特征以往多数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在儿童、30岁以下男性,且其中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致病因素主要是胰岛素严重缺乏或抵抗,同时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异常升高,使得患者体内脂肪、蛋白质等元素代谢紊乱。

若是人体胰岛素缺乏,那么其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脂肪在分解时就会产生大量酸性酮体,并且会在体内聚集,当突破临界值时就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有关,其临床表现也主要来自这类病因。

发病早期较为典型的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乏力症状加重,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呼气烂苹果味、头晕脑涨等。

若是再进一步恶化,可出现尿量减少、眼球凹陷、四肢冰凉等严重脱水的症状,当进入危重阶段可出现意识模糊,最终昏迷。

治疗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一经确诊需要及时治疗。

常见治疗方法如下:1.西医治疗(1)补液。

补液24小时一般会输注3—4升,若是严重脱水可增加至6—8升。

合理应用等渗溶液,对降低脑水肿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

在补液后,发现血糖水平已下降至14毫摩尔/升后可输注5%葡萄糖,同时适量加入胰岛素。

(2)补充胰岛素。

我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诊治指南建议,轻中度患者持续以0.1单位·千克·小时速度输注,若是重症则剂量上提0.1单位·千克。

治疗1小时后,如果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小于10%,剂量需提升至0.14单位·千克;如果血糖水平下降至11.1毫摩尔/升时,那么速度需要下降至0.02—0.05单位·千克·小时,同时输注葡萄糖,保持血糖水平正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升高,预防
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合理饮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碳 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 入量,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规律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避免诱因
避免感染、创伤、手术等诱因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血糖骤然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 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 术、妊娠和分娩等。
病理生理
由于胰岛素缺乏,肝脏葡萄糖输出增 加,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 当超过机体组织利用能力时,就会在 体内堆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糖尿病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血糖升高、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 等),可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剂量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病 情严重程度和体重等因素, 确定合适的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给药方式
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或胰岛 素泵持续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 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 胰岛素剂量。
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补充氯化钾,根据血钾水平调整剂量, 并监测心电图变化。
对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 调,需要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治 疗,如补充电解质、使用碱性 药物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需要进行透 析等治疗,以清除体内的代谢 废物和多余水分。
05 康复与预后
康复指导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碳水化 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维 持血糖稳定。
运动锻炼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它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胰岛素而导致血液中酮体水平升高、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所引起的。

DKA是一种紧急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

因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其治疗的紧迫性和方法。

治疗DKA的首要目标是纠正酸中毒和水合状态的紊乱,同时改善高血糖和高血酮的状况。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1. 补充液体:DKA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脱水,因此给予充分的液体是治疗的首要步骤之一。

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0.45%的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的液体需要来确定输液速度。

一般情况下,初始输液速率为每小时15-20毫升/千克,但在年老或心血管病患者中应更为保守。

目标是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并纠正脱水状态。

2.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DKA的关键药物,它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和酮体水平。

胰岛素的给予通常使用持续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每小时0.1单位/千克。

随着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的剂量可以逐渐减少。

在开始胰岛素治疗时,建议同时补充钾,因为胰岛素会导致血清钾水平下降。

3. 补充电解质:DKA常伴随着电解质失衡,特别是低钠和低钾血症。

因此,在给予液体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应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

4. 酮体监测:治疗DKA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液中酮体水平。

定期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液体输注的速率。

5. 正常饮食恢复:在经过液体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一般需要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由于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因此在恢复饮食时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治疗DKA的过程需要密切监测,而且一般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或特定的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机构进行。

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和尿液检查结果,以及胰岛素和液体输注速率的调整都应该得到密切的关注。

总的来说,治疗DKA需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来纠正酸中毒和水分失衡,同时控制高血糖和高血酮症的状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救治2024(全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救治2024(全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救治2024(全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病率约占住院患者的30%,临床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

DKA—经确诊,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本文整理了DKA的急救措施,以飨读者。

急救措施1.—般处理>急抽血查血糖、血酮体、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留尿标本查尿糖与酮体、尿常规。

记录24h尿量昏迷者给予留置导尿。

>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

>对千较重的DKA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及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尽量送入ICU进行抢救。

2.补液OKA常严重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血容量不足,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

>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微循环与肾功能是抢救DKA的首要措施。

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路为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路为抗生素或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

>早期以补充生理盐水为主,避免输入低渗液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过速,诱发脑水肿。

补液宜先快后慢,每天总量为4000~6000ml,严重脱水者日输液量可达6000~8000ml。

>发生休克或低血压者须补充胶体液如右旋糖酐、血浆或全血等,并给予其他抗休克治疗。

3.胰岛素的应用为治疗DKA的主要措施,通过迅速补充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和因此而继发的高酮血症和酸中毒。

主张选用短效胰岛素,小剂量静脉持续滴注法以每小时O.lU/k g静脉维摆sou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500ml, lm l/min速度持续滴入1对昏迷、高热、休克、酸中毒深大呼吸等患者,可用首次负荷量胰岛素20U静脉注射。

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可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胰岛素12U静脉滴注。

按此浓度持续滴注使血糖维持在llmmol/L。

此治疗方法优点为安全、有效,不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血钾,脑水肿的发生率低。

4.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纠正低血钾补液和胰岛素应用治疗1~4h因血钾向细胞转移而容易发生低血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于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主要特征是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和血液酮体的生成。

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至关重要,以减少不良后果和潜在的致死风险。

治疗原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方面:1. 快速和早期的补液治疗:患者应接受静脉液体输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常用的液体选择包括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

液体补充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压和尿量来调整,以达到恢复循环容量和血压的目标。

2.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静脉输注是关键的治疗手段。

初始剂量应根据血糖水平和酸中毒程度来确定,通常为0.1至0.14单位/千克/小时。

血糖水平降至250 mg/dL以下后,胰岛素治疗方案可进行适当调整。

3. 补充电解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低磷血症。

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电解质补充。

4. 考虑诱因和并发症:寻找并纠正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心力衰竭、胰腺炎等。

注意监测并处理并发症,如脑水肿、高钾血症和肺血栓栓塞等。

5. 定期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反复监测患者的血糖、血酮体、电解质、酸碱状态等指标,以及呼吸、心率和意识状态。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危险且紧急的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快速补液、胰岛素治疗、电解质补充、诱因纠正和监测等。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出现 DKA的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显 示血糖升高(通常>16.7mmol/L )、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血 pH降低(<7.35)等表现,可诊
断为DKA。 鉴别诊断
DKA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 毒和昏迷进行鉴别,如乳酸性酸 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等。
理能力。
坚持药物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和胰 岛素,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 事项。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戒烟限酒 ,避免不良嗜好。
0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后 与转归
短期预后
及时治疗
在酮症酸中毒的早期阶段,及时 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密切监测
定期进行糖尿病相关检查
包括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和酮症 酸中毒的迹象。
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早期干预和治疗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病情恶 化。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糖尿病知识
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 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 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述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目录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后与转归
0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述
定义与症状
01
02
定义
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发生在糖尿病患 者中,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糖、脂肪和蛋白 质代谢严重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治疗常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治疗常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治疗常规
概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血糖过高、体内缺水及电解质紊乱在胰岛素不足或缺失情况下发生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DKA 是一种具有高死亡风险的急性代谢并发症,采取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措施是重要的。

临床表现
DKA患者常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

身体检查可以发现呼吸深快、口渴、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生命征象。

诊断标准
1. 血糖≥11.1mmol/L;
2. 血pH<7.3、HCO3-<15mmol/L;
3. 尿酮体为阳性。

治疗常规
1. 补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主,补足循环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状态;
2. 胰岛素控制:宜采用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动态调整速率;
3. 电解质矫正:当血钾<3.5mmol/L时,应立即补充氯化钾;
4. 酸碱平衡纠正:以碳酸氢钠口服或静脉滴注为主要手段,必要时考虑使用碳酸盐;
5. 并发症治疗:如感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有特异治疗方法。

以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指南和治疗常规,但是任何时候如果存在生命体征不稳或合并症,应立即给予相应抢救措施,并尽快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ppt课件

补液速度
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 尿量等指标调整滴注速度, 避免过快引起心肺功能不 全。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剂量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 胰岛素剂量,遵循小剂量 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的原 则。
胰岛素种类
选用短效胰岛素,以迅速 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治疗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尿 酮等指标,及时调整胰岛 素剂量,避免低血糖和反 复高血糖的发生。
据。
保持卫生
注意口腔、皮肤卫生,预防感 染。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 累。
适量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有 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饮食护理
控制总热量
均衡营养
控制糖分摄入
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 每日所需热量,保持合
理的饮食结构。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
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 如糖果、甜饮料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DKA的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和预后。
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补液治疗
01
02
03
补液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脱水程 度计算补液量,通常为每 天24小时均匀滴注。
补液种类
首选含电解质的溶液,如 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 以补充体内钠、钾、氯等 离子的损失。
限制饮酒
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低 血糖。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增Hale Waihona Puke 信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 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诱因和并发症的治疗
对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除积 极纠正代谢紊乱外,还必须积 极寻找诱发因素并予相应治疗, 如严重感染、心肌梗死、外科 疾病、胃肠疾病。
并发症常为导致死亡原因, 必须及早防治,特别是休克、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 肿、脑水肿、急性肾衰等。
(2)因为间歇静脉滴注,使血浆胰岛素浓度波动, 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钾,间断肌注或皮下注射、吸收 慢,受循环状态影响,易引起迟发低血糖,所以目前 最佳方案是持续小剂量静滴。
2、应用方案
(1)首测血糖>13.9mmol/L,可首次静脉推注10-20μ,继以静脉滴注 5-10μ/ h,(普通正规胰岛素)。开始每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理想 的血糖下降速度是每小时2.8-5mmol/L,如果达不到此标准,应重新评 估患者的脱水程度,确保充分补液,如果仍不行,可增加胰岛素剂量, 直至取得满意降糖效果。 (2)当血糖浓度降至13.9mmol/L以下时,将原输液的生理盐水改为 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胰岛素用量按3-4克葡萄糖给1μ胰岛 素比例计算,直至酮体消失。 (3)当酮体消失后,根据血糖及进食情况调节胰岛素用量,或改为每 6-8小时皮下肌注胰岛素一次。
(三)补 钾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体内有不同 程度缺钾,平均丢失3-10mmol/kg体重, 但由于失水量大于失盐量,故治疗前血钾 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往往治 疗前血钾并不低。
2、怎么补
(1)血钾正常且有尿的患者,于胰岛素治疗开始每升液体中 需加KCL1.5g。 (2)血钾<3.5mmol/L补钾浓度增加1倍,即每升液体需加入 KCL3g。 (3)血钾<3mmol/L时,甚至每小时补钾(kcl)2-3g. (4)血钾>5.5mmol/L,暂停补钾。 (5)血钾偏高伴少尿、无尿者,待补液后尿量增加时立即补 钾。 (6)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钾和心电图监护,一般第一天补钾 (kcl)可达7-15g,钾入细胞内较慢,补钾5-7天方能纠正缺钾。 如能口服kcl尽量口服。
轻度 中度 重度
>13.9
7.25~7.35
15-18
阳性
>13.9
7.00~7.24
10-15
阳性 阳性
>13.9
>7.00
<10
三、治 疗
(一)补液
1.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与否补液是关键。 脱水易加重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致循环 衰竭,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快速补液,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拮抗胰岛素 激素释放。有研究显示,未同时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 仅仅补液纠正脱水,血糖浓度则18mg/h的速度下降, 血PH有相应的改善,提示补液的重要性。

迅速纠正酸中毒,使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
高渗和钠负荷过多。 低钾血症发生率增加。
鉴于以上原因,一般不主张过于积极纠 正酸中毒。但是严重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排量减少,中枢神经和呼吸中枢受 抑制,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 引起低血压,加重胰岛素抵抗。因此为防止 严重酸中毒对机体的威胁,当PH<7.1, HCO3¯<8-10mmol/L,则应给于4.2% NaHCO3100ml静脉滴注; PH<7.0 ,4.2%NaHCO3可加至200ml,此后 根据PH,及HCO3¯调整NaHCO3的用量,直 到PH>7.1,HCO3 ¯ >15mmol/L补充 NaHCO3的同时补钾,以防发生低血钾。
20mmol/L, 血钠一般<135mmol/L,
少数正常,偶可升高 达145mmol/L。 血钾初期可正常或偏 低,少尿而脱水和酸 中毒。严重期可升高 至5mmol/L。
血HCO3¯ 血糖 动脉血PH (mmol/L) (mmol/L)
尿酮
血清渗透 压 (mmol/L)
不定,常 <320 不定,常 <320 不定,常 <320
(4)一般应将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以利酮体排出 和缓解酸中毒。 (5)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时仍有酮症和酸中毒,为维 持血糖和清除血酮体,可予10%甚至20%的葡萄糖补液, 并维持静脉滴注胰岛素。 (6)在停用静脉胰岛素前一小时可参照血糖情况,给予皮 下注射普通胰岛素8μ。因为停用静脉滴注胰岛素后,血糖 可再次迅速上升,3小时可达16.7mmol/L(300mg/dl)易 导致酮症酸中毒复发。 (7)对于较轻的病例可采用分次肌肉或皮下注射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一、概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常发生于 I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 不足以及 2 型糖尿病遭受各种应激时,是糖 尿病代谢紊乱严重失代偿的一种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生化异常为高 血糖症、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当生化异常仅表 现为高血糖和高 血酮,而PH仍处 于代偿状态时, 称为糖尿病酮症 .
(二)胰岛素应用
1、目前主张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
一般每小时5-10μ普通胰岛素。
其原因 :
(1)大量基础和实践证明,小剂量(每小时每公斤 体重0.1μ)胰岛素持续静滴有简便、有效、安全,较 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优点,且血清胰岛 素浓度可恒定达到100-200μu/L,此浓度足以饱和胰 岛素受体,可使胰岛素达到最大作用效果,再增加剂 量收益甚小。
补什么?
①一般病例先用0.9%Nacl,快速有效的扩容,尔后究竟用 0.9%Nacl还是用0.45%Nacl,则根据患者血钠浓度和渗透 压变化而定,若血钠仍>155mmol/L,血浆渗透压 >330mmol/L,则给予0.45%Nacl. ②如果低血压或休克,应用生理盐水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 给一定量的胶体液如右旋糖酐,血浆等。 ③等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l/dl),应给予5%葡萄 糖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④经较大量输液4小时仍无尿者,可静脉给予速尿40mg。 ⑤如果病人清醒,可鼓励病人多饮水。
(四)纠正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生化基础是酮体生成过多,治 疗应主要用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促进酮体的氧化,酮 体氧化后产生HCO3 酸中毒自然缓解,过早过多的给 予碱性药物有害无益,因为:
NaHCO3治疗产生CO2增多,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 脑脊液,引起脑脊液反常性酸中毒,造成脑功能障碍。

当酮体大量堆积 使血PH失代偿而 呈现酸中毒时, 称为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 .
当病情严重,酸 中毒和水电解质 代谢紊乱加重, 患者出现昏迷时, 称为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一旦发生必须积极治疗,如处理不当,患 者可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而死亡。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率一般为2%--10%, 年轻人为2%--4%,65岁以上老人>20%, 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 重并发症。
二、诊断
(一)病史与诱因
1、有糖尿病的病史 2、诱因 (1)包括感染、外伤、手术、麻醉、急性心肌梗 塞、心力衰竭、精神紧张或严重刺激引起应激状态 等。 (2)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减量或中止 治疗。 (3)糖尿病未控制或病情加重等。
(二)临床表现特点
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口渴、多饮、多尿、疲倦 加重,并迅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极度口渴、 尿量剧增,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 吸中含有烂苹果味。后期呈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 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终 至昏迷。 少数病例表现为腹痛,呈弥漫性腹痛,有的相当 剧烈,可伴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极易误诊 为急腹症。
(三)实验室检查
血糖与 尿 糖
酮体
酸碱与电 解质失调
血糖增高, 常波动在11.2112mmol/L(2002000mg/dl),如 超过33.3mmol/l, 应考虑同时伴有 高渗性昏迷。尿 糖强阳性。
血酮体增高, 一般>4.8mmol/L。 尿酮体强阳性。
动脉血PH下降,往往 低于7.20;二氧化碳结 合力下降,低于
怎么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补液量
补液总量按体重 10%估计,第一天 补液总量30008000ml,一般在 4000-6000ml,严 重脱水可补至 6000-8000ml。
补液速度
原则是先快后慢。 ①对轻中度失水患者,最 初2-4小时内予以每小时 500ml,以便产生快速扩 容效应,尔后每小时 250ml。 ②严重失水的患者,初始 2-4时应750-1000ml速度输 入,以后以每小时500ml。 ③以上输液量速度要根据 不断的临床观察及评价指 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