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狼山的导游词

合集下载

狼山风景区景点介绍作文

狼山风景区景点介绍作文

狼山风景区景点介绍作文
在江苏东南部,藏了个特别棒的地方,叫狼山风景区。

这儿的山,翠绿翠绿的,湖水也特别清澈,看着就像画儿一样美。

你走进山里,脚下踩的是厚厚的落叶,听起来沙沙响。

周围都
是鸟叫和风声,感觉特别自然。

山上的树啊,种类可多了,长得绿
油油的,特别是春天,花开得满山都是,五彩斑斓的,看着就让人
心情大好。

说到狼山,不得不提那座古老的宝塔。

那宝塔真的超有历史感,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

塔身看起来特别古朴,檐角还翘翘的,像是
在讲故事一样。

晚上灯亮起来,整个塔都亮闪闪的,简直像星星一样。

往下走,你会看到一个大湖。

那湖水清得跟镜子似的,天上的
云和山都倒映在里面。

湖边还有很多柳树,风一吹,柳条就飘啊飘的,特别美。

湖边可以钓鱼、看风景,特别舒服。

有时候还能看到
游船在湖上划过,水波荡漾,特别有意思。

当然啦,狼山风景区不止有自然风光,还有很多文化古迹。


上有好多寺庙,比如观音寺、广教寺,都特别有味道。

你可以进去拜拜,感受一下那种宁静和祥和。

总之,狼山风景区就是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好地方。

无论你是想来放松一下,还是想感受一下历史,这儿都能满足你!。

2019-南通狼山导游词-推荐word版 (20页)

2019-南通狼山导游词-推荐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南通狼山导游词篇一:南通狼山景区导游词南通狼山景区导游词中国·江苏·南通·崇川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狼山旅游!狼山风景区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五座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

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狼山分前山和后山,我们先游览后山北麓园,(进北麓园,穿过索道公司,指向狼山)大家请看,这就是狼山,它的北麓石色紫褐,北宋淳化年间,州官杨钧认为狼山之名不太雅观,下令改名“紫琅山”,但是老百姓仍然把这座山叫狼山,为什么呢?上了山我就会告诉大家。

(观音禅院河边)现在我们来到观音禅院,为近代南通名人张謇于清末民初时修葺重建的,(张謇是我国的最后一个状元,他不满清朝的官场生涯,怀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志向,在南通大办工厂、学校、垦牧和社会事业,大大发展了南通的地方经济,民国以后曾担任实业部长等职,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他的墓就在狼山北面的啬园内)明代以前这里就有观音禅院。

相传古时候有一次大潮漂来一尊观音大士像,止于此处,后人于是在此修建了观音院,极其灵验。

张謇先生中年无子,故携吴夫人来此求子,第二年果然于四十六岁生下儿子张孝若(张孝若与张作霖的公子张学良、孙中山的公子孙科、袁世凯的公子袁克定并称民国四公子,他的墓也在啬园里)因此他便出资重修观音禅院。

(讲经堂后)对面的石牌坊上所题“灵山胜地”,即为张謇所书,佛祖释迦摩尼说法之地就是灵山,故称此地为灵山胜地,我们背后的大殿即是“观音堂”,为重檐歇山顶,当年张謇延请佛门高僧太虚法师来此讲经,他以六十四的高龄还坐在台下听讲《普门品》经。

一时在全国传为佳话。

(穿过石牌坊)这边是天祚山房,房后有天祚年间的著名石刻,左边为望岩堂,望岩堂后是语梅楼,张謇先生与梅兰芳是很好的朋友,张謇先生七十大寿的时候,梅兰芳到南通来为他祝寿,在城里的更俗剧场(就是现在的人民剧场)演了好几天的戏,并到这里住了几天,后来张謇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将他住的地方命名为语梅楼。

南通狼山介绍作文

南通狼山介绍作文

南通狼山介绍
哎哟喂,说起南通那座狼山,那可真是巴适得板!狼山嘛,就在江苏南通那边,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山虽然不算高,但爬起来还是挺有味道的,特别是对那些喜欢登高望远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个不二之选。

你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眼的绿,树啊草啊,长得郁郁葱葱的,看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山上有不少庙啊、塔啊,香火还挺旺。

尤其是那个啥支云塔,爬上去一看,哎哟,南通的风光尽收眼底,简直美得很!
狼山不光风景好,历史文化也深厚得很。

据说以前还有白狼精在山上修炼呢,当然咯,这只是传说哈。

不过山上的古迹、碑刻啥的还真不少,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去了肯定能大开眼界。

除了这些,狼山还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山脚下有江,吹吹江风,看看江景,那感觉安逸惨了。

特别是到了春天,山上各种花儿都开了,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漂亮得很。

还有那些个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给游客们打招呼呢。

哦对了,狼山那边还有不少好吃的。

下山后,你可以找个馆子,尝尝当地的特色菜,味道绝对巴适。

特别是那个啥鱼,新鲜的不得了,怎么做都好吃。

总之啊,南通狼山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不管是想去爬爬山、看看风景,还是想去感受感受历史文化,或者是想尝尝当地的美食,狼山都能满足你。

所以咯,要是你有机会去南通,千万别忘了去狼山逛逛哦!。

狼牙山导游词(5篇)

狼牙山导游词(5篇)

狼牙山导游词(5篇)第一篇: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导游词各位朋友,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和游览狼牙山的雄险奇美,探寻和回味发生在狼牙山上的荡气回肠的悲壮故事。

我将尽我所能使大家在尽情享受狼牙山的“绿色”旅游之时,也能经历一场真正的“红色”洗礼。

狼牙山属太行山脉,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南45公里处,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风光绮丽,漫山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动物有黄羊、乌鸡、锦鸡等,植物有松、柏、桦、枫等北方树种二三百种之多,涉足游览,可尽享森林浴之妙。

远看山峰如林,穿云参天,登峰极目远望,易水如银带,龙湖似玉镜,路径曲曲,梯田层层,犹如天宫美景落人间。

不同季节,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草木葱郁;夏季山泉淙淙,气候凉爽;秋季天高气爽,漫山红叶;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更有“红玛瑙溶洞”、“仙人桥”、“饮虎池”、“棋盘坨”、“南天门”等50多个天然景观及孙祖洞、九奶奶庙等多处人文景观。

各位朋友,狼牙山虽然早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就以“狼山竞秀”成为当时燕国十景之一。

但是真正使它闻名于世的还是发生在60多年前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的事迹。

请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看,在前面那座陡峻的山峰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纪念塔,那就是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地方。

为了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和回忆那段抗击日寇的战争历史和五勇士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让我们先到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进行参观。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前言部分。

狼牙山原来被人们称为“郎山”,相传汉武帝的孙子刘郎曾经带着他的母亲来这里避难,故起名为“郎山”,又因为它的山峰险峻、状似狼牙,后人称它为“狼牙山”。

它由5坨36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属太行山脉。

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聂荣臻、杨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

第一展室主要是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1937年到1939年,狼牙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推荐南通狼山的作文

推荐南通狼山的作文

推荐南通狼山的作文在江苏南通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山——狼山。

今天,我就要把这座山好好推荐给大家。

狼山并不高,但是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第一次去狼山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这山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嘛。

可当我真正走进它,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刚到山脚下,就能感受到一种热闹但不喧嚣的氛围。

卖小吃的、卖纪念品的小摊位一个挨着一个。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有烤红薯那甜甜的味道,有刚出锅的臭豆腐那独特的“香味”,还有棉花糖那轻柔的甜香。

这味道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拉着你往山上走。

买了票,正式开始登山。

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太平整,但正是这种不平整,让人觉得格外有历史的韵味。

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就像舞台上的灯光一样,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游客。

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一边走一边轻声说笑;有带着孩子的家长,孩子兴奋地跑在前面,家长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还有一群老人,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稳稳地往上爬。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这座山上,都有着同样轻松愉快的心情。

走着走着,就到了半山腰的一个亭子。

这个亭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柱子上的红漆都有点剥落。

但就是这种陈旧感,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我走进亭子,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歇脚。

从亭子往外看,能看到远处的长江。

江水奔腾不息,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有的是货船,装得满满的;有的是游船,上面的游客正拿着相机拍照。

这景色,真的是太美了,美得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继续往上爬,山势渐渐陡峭起来。

这时候,就得费点力气了。

不过,沿途的风景也更加迷人。

能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在石头缝里顽强地生长着。

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给这座山增添了不少生机。

终于爬到了山顶!山顶有一座寺庙,香火旺盛。

走进寺庙,能听到钟声和诵经声,让人心里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我在寺庙里转了转,看到不少人在虔诚地祈福。

也许他们在祈求平安,也许在祈求事业顺利,也许在祈求家庭幸福。

小小讲解员作文景点狼山导游词

小小讲解员作文景点狼山导游词

小小讲解员作文景点狼山导游词
《小小讲解员之狼山导游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逛逛咱们这儿超有名的狼山啦!
你们看哦,这狼山啊可真是不一般。

记得有一次我来的时候,一走进山门,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那天阳光特别好,透过树叶洒下来,就像给地面撒上了一层碎金子。

沿着山路往上走,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

路边有好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仿佛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还有那些大树,粗粗的树干,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山。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看到一群游客在那休息。

其中有个小朋友特别可爱,拿着面包在喂一只小松鼠,那小松鼠一点也不怕人,就在那大摇大摆地吃着,把大家都逗笑了。

再往上爬,就能看到山顶的寺庙啦。

寺庙里香火很旺,好多人都在那虔诚地许愿。

我当时也在心里默默许了个愿,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带着更多的朋友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朋友们,狼山的风景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大家一定要好好感受感受,别辜负了这大好的风光哟!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啦,咱们下次再见哦,拜拜!。

【南通狼山导游词】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江苏狼山导游词

【南通狼山导游词】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江苏狼山导游词

【南通狼山导游词】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江苏狼山导游词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江苏狼山导游词(振衣亭)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

(南无大势至菩萨壁前)“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

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

(大观台)这里就是大观台。

狼山当海之冲江之尾,这里南望大江如练,东西四山如带,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

古人形容这里“东邻日本连环岛,北接朝鲜破釜云”,王安石到此惊叹这里“影带诸夷,气吞吴会”,并赋诗: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还,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文天祥从南通渡海作诗:风急千重浪,潮生万顷沙......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

古人有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

这里的美景真的看不够,看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照了照片回去慢慢看吧。

(向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

胡耀邦同志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两次到狼山来后都以此为题作了报告。

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为什么题第一山,第一是这里是由海入江的第一座山,第二是狼山虽小,景色极佳,千里平原上五山崛起,狼山中峰耸峙,具泰山之雄;北麓岩深林嶂,具青城之幽;后山绝壁临崖,具华山之险;西山峰峦起伏,具峨嵋之秀,小小一山具雄幽险秀,所以称第一山,这就是米芾题的“第一山”,你看“第”字如美女梳头,“一”字如乌龙出江,“山”字如老僧坐禅,令人叹绝。

(进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

南通狼山英文导游词

南通狼山英文导游词

南通狼山英文导游词篇一:南通狼山导游词狼山风景区狼山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五座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

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狼山分前山和后山,它的石色紫褐,北宋淳化年间,州官杨钧认为狼山之名不太雅观,下令改名“紫琅山”,但是老百姓仍然把这座山叫狼山,为什么呢?上了山我就会告诉大家。

(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名芳的墓。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七岁即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作《讨武照(照空)檄》,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时轰动,武则天读后被骆宾王的文才震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

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

明朝时有一个姓曹的农民开荒掘地发现一墓,题名“唐骆宾王之墓”,他打开墓一看,见一人衣冠如新,非常惊讶又很害怕,立即将墓用土盖好,只将石碑带回,想想还是怕别人发现,就将碑打碎,清朝时刘名芳听说这件事,就到碎碑的地方搜寻,掘得残碑仅有“唐骆”二字,于是将骆宾王的墓移葬于此。

金应将军为文天祥的随从,他与文天祥同被元军拘押,文天祥北上时其他人都离开了他,惟独金将军相随不渝,到南通后金将军一病不起,文天祥将其葬于城西,后人将他移葬狼山,至今城里还留有“将军园”的地名纪念他。

刘南庐是福建人,乾隆三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最后写成了《南通州五山志》,为南通五山的文物保护和历史发掘做出了贡献。

从骆宾王墓往上为金沧江墓,金沧江是朝鲜人,1850年生于开城,曾任朝鲜国史官,内阁参书官等职,1905年日本侵略朝鲜,金沧江毅然弃职来华,受张謇委聘担任南通翰墨林书局编校。

他精通汉学,梁启超曾于1922年专程赴通会见金沧江。

金沧江侨居异国,不忘故土,身在中国,仍着朝鲜冠服,与他人谈及朝鲜事,常痛哭不止,他为儿子取名“光祖”意为光复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狼山的导游词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介绍狼山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狼山游览,我是导游员小萌。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狼山,共度美好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

(振衣亭)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

(南无大势至菩萨壁前)“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

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

(大观台)这里就是大观台。

狼山当海之冲江之尾,这里南望大江如练,东西四山如带,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

古人形容这里“东邻日本连环岛,北接朝鲜破釜云”,王安石到此惊叹这里“影带诸夷,气吞吴会”,并赋诗: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还,遨游
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文天祥从南通渡海作诗:风急千重浪,潮生万顷沙......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

古人有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

这里的美景真的看不够,看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照了照片回去慢慢看吧。

(向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

耀邦同志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两次到狼山来后都以此为题作了报告。

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为什么题第一山,第一是这里是由海入江的第一座山,第二是狼山虽小,景色极佳,千里平原上五山崛起,狼山中峰耸峙,具泰山之雄;北麓岩深林嶂,具青城之幽;后山绝壁临崖,具华山之险;西山峰峦起伏,具峨嵋之秀,小小一山具雄幽险秀,所以称第一山,这就是米芾题的“第一山”,你看“第”字如美女梳头,“一”字如乌龙出江,“山”字如老僧坐禅,令人叹绝。

(进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

大家看一看他们的神态,猜一猜那位是哼将,那位是哈将。

(萃景楼)这里是萃景楼,宋朝初年为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河北霸州有一支农民军刘六刘七起义,纵横南北,所向披靡,后官军合力围攻,农民军就转战狼山,这时江面刮起飓风,将农民军的战船击碎,起义军于是据庙而战,官兵就在此地放火攻庙,庙被焚而起义军也被消灭,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
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

(圆通宝殿)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

明朝以前为僧伽殿,供大圣菩萨,由于明朝的那场农民起义,明官府以为得江神助飓风,后在此造江海神殿,将大圣菩萨移于后面的大圣殿内。

现在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

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励志心得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

佛教认为修行有三重果位:罗汉、菩萨、佛。

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修成阿罗汉。

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

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

菩萨即菩提萨缍,意为“觉有情”,既要自觉;还要有情。

既要修持自度,上求菩提;又要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

佛在梵文中的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据称,阿罗汉只有自觉,菩萨觉有情,只有佛才三觉俱全。

(支云塔下)这里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据说支云塔位处南通的中轴线上,支云塔的塔尖,和南通的南城门(江山门,已拆)及城中的钟楼,三点连成一线。

为南通的风水门户。

1984年重修时,曾在塔刹取出诸多经书宝物,修复后重又放入,作为镇塔之宝。

历代名人登塔题诗,各有佳作,明朝人殷学思诗云:宝塔支青云,离天无尺五,天上星与辰,
历历皆可数。

这里曾有一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这便是龙池,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龙吐水,助其沐浴,池中的小孩便是释迦太子了。

支云塔下为地藏王菩萨殿,佛经说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

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弥勒佛出生前救助六道众生,他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安徽九华山是他的道场,地藏王菩萨两边供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

佛经说观音菩萨专为世人救苦救难,世上苦难太多,她就分身为一千个去救苦救难,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像塑有四十二只手,佛教又有二十五情之说,四十二像二十五情共为一千身。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的上首,他是智慧的化身,文殊像头梳五髻,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体现般若一尘不染。

(大圣殿)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

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

一日晚上住在州官贺跋氏家,劝其舍宅为寺,并说此地古时即为寺。

贺跋听之,掘地果然得石碑,为齐朝时古香积寺,并得佛一尊,大家以为是燃灯古佛,僧伽说是普照王佛,果然在佛像上刻有普照王佛字样。

于是贺跋舍宅,造普照王寺。

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有一次江淮大疫,他广采草药,以杨柳洒水救治了无数百姓,又
与江淮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化解了几次大水灾。

至今民间仍流传“泗洲大圣降水母”的故事。

他在江淮赢得了极大的民心,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僧伽已名满天下,中宗乃延请僧伽赴长安,执弟子礼,奉僧伽为国师,第二年大旱,皇帝请僧伽大师祈雨,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顷刻浓云密布,大雨顷盆。

景龙四年,僧伽圆寂,留下遗愿将舍利运回江淮,继续服务众生。

中宗不舍,留之荐福寺,一言甫下,长安满城恶臭,后来皇帝到僧伽灵前炷香许他归普照王寺立塔,顿时满城异香。

李白有诗写僧伽:“真僧法号曰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长如世上青莲色.”韩愈一向反佛,但也作诗赞僧伽“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历代帝王都赐僧伽圣号,唐懿宗赐证圣大师,周世宗诏令天下造精庐,必立伽真像,赐号“大圣僧伽和尚”,宋兹宁三年,赐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同治帝谥“功昭淮海”,以后民间多称其为大圣菩萨,据说僧伽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以后又多次显灵救民:宋宣和三年,京都发大水,僧伽现身救灾;明正德年刘七起义,僧伽又作飓风等等,至今在广大信徒中广受推崇。

我们在山腰已经看见幻公塔,据说幻公圆寂时作偈一首“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西归泗水间,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才明白原来智幻就是僧伽的化身,从此也知道僧伽来到狼山教化众生。

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

(魁星亭)这是魁星亭,魁星传说是古代主宰文运的神灵,他头象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执笔,据说被他点中的就成为举人。

魁星亭
的斗拱间镶嵌七十二快雕版,刻有猴、鹿、鹤等吉祥动物。

顶上为二龙戏珠,飞檐翘角,十分漂亮。

在魁星亭北放眼望去,只见田畴平野,一望无际,远处南通城高楼林立,西山逶迤,江入大荒,到晚上,万家灯火,灿若繁星,好一派壮美景象!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

祝愿大家游玩愉快.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