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的选材及训练-精选资料
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与训练计划制定

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与训练计划制定一、选材标准1. 基本身体素质:羽毛球是一项需要高强度体能和耐力的运动,因此优秀的身体素质是选材的首要条件。
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性。
2. 身高与手长:一般来说,身高和手长对于羽毛球运动有一定的优势。
身高有助于球员在场上更好地接球和击球,而手长有助于控制球路和制造威胁。
3. 技能潜力:对羽毛球有兴趣并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或青少年,可以进一步评估他们的技能潜力。
这包括判断、反应速度、球感、手眼协调等。
4. 心理素质:运动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比赛中保持冷静,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迅速恢复。
二、训练计划制定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羽毛球训练计划,适用于新入门者和已有一定基础的运动:1.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主要包括步法和挥拍练习。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中的关键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
而挥拍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球路和制造威胁。
每天至少花费一小时进行基础训练。
2. 对抗训练:对抗训练是提高球员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与同龄人或更有经验的球员进行对抗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一小时为宜。
3.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球员的力量和耐力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针对上肢、核心和下肢的力量训练,如举重、深蹲、蛙跳等。
每周进行一到两次力量训练即可。
4. 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提高球员比赛策略和应对不同情况的关键。
教练可以针对不同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并帮助球员理解并应用这些战术。
总体来说,制定一个全面的训练计划需要考虑球员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比赛目标。
建议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评估球员的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也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
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双新小学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制度羽毛球运动员选材就是选拔羽毛球运动天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核心,就是把那些具有从事某项运动特殊先天能力的少年选拔出来,给以专门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从而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
选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评,二是定向。
前者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适龄者形态、生理、生化、心理以及遗传等诸方面的特征测量出来;后者是指根据测评结果与专项特点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
其中心任务是在羽毛球运动各项中寻找更具运动天赋,能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人才。
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选材的意义和作用在于:1.体育情报和体育科研的现代化使世界范围的运动训练方法日趋接近,选材便成为胜败的关键。
2.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天才。
3.可保证多年系统训练的顺利实施。
4.为运动员训练过程最佳竞技年龄区间的确定提供依据。
羽毛球运动员选材的理论、方法等是整个科学选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羽毛球运动主要靠体能,而体能更依赖于天赋和遗传,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也更加困难和复杂。
第一节羽毛球运动选材的步骤与标准一羽毛球运动选材的步骤羽毛球运动选材一般可分如下四个步骤:第一,分析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二,确定预测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指标;第三,根据预测指标进行测试和评定;第四,对运动成绩的稳定性和提高程度进行评价。
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包括从一般性的观察、测试直到最后确定应否对其进行有计划的专项多年系统训练这一完整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要持续二至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根据不同时期选材工作的任务的不同,可将选材分为三个阶段段,即初选、复选和优选阶段。
(一)初选阶段初选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任务是初步测试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健康检查,评定发育程度。
教练员首先通过不同途径对适龄儿童或少年进行普遍的观察和简易的测试,了解每个人的家族史与个人体育活动史,判定发育程度,测定各自在形态、机能及心理等方面的遗传特征,以此判定其是否适于参加运动训练,初步选出训练对象。
《羽毛球培训资料》课件

后场基本技巧
4
掌握后场技巧,如正手推、反手推和 高球等。
手握拍的正确方法
学习正确握拍方法,包括正手和反手。
前场基本技巧
学习前场技巧,如扑网球、挡网球和 快攻等。
羽毛球技能训练
正手上挑的技巧
学习正手上挑的技巧,控制球的高度和方向。
反手上挑的技巧
掌握反手上挑的技巧,提升技术水平。
正手下挑的技巧
学习正手下挑的技巧,改变球的速度和角度。
《羽毛球培训资料》PPT课件
# 羽毛球培训资料 ## 简介 - 羽毛球的规则 - 羽毛球的历史 - 羽毛球的发展现状 ## 基础动作训练 - 手握拍的正确方法 - 球的发力技巧 - 前场基本技巧 - 后场基本技巧 ## 羽毛球技能训练 - 正手上挑的技巧 - 反手上挑的技巧 - 正手下挑的技巧 - 反手下挑的技巧 - 正手进攻的技巧
羽毛球技能训练(续)
反手下挑的技巧
掌握反手下挑的技巧,增加进攻变化性。
正手进攻的技巧
提高正手进攻的技巧,增加攻击力。
反手进攻的技巧
学习反手进攻的技巧,提升技术水平。
羽毛球技能训练(续)
正手防守的技巧
掌握正手防守的技巧,有效地抵挡对手的进攻。
反手防守的技巧
学习反手防守的技巧,提高抵挡能力。
精品课程
高手对打技巧研究
深入研究高手对打的技巧和策略,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
单打和双打比赛策略
了解单打和双打比赛中的战略技巧,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赛策略。
如何让球飞的更远
掌握技巧和方法,让羽毛球飞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增加进攻成功率。
羽毛球的规则
1 发球规则
2 比赛计分规则
3 违例和犯规
羽毛球新手指南

羽毛球新手指南羽毛球是一项充满活力和乐趣的运动,无论你是为了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还是想在球场上一展身手,作为新手,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装备选择1、羽毛球拍重量:初学者可以选择较轻的球拍,一般在 4U(80-849 克)或 5U (75-799 克),这样更容易挥动,减少手臂的负担。
平衡点:平衡点靠近拍头的球拍进攻性较强,适合力量较大的选手;平衡点靠近拍柄的球拍则更偏向防守和控制,新手可以先从防守型球拍入手。
弦的张力:建议新手选择弦张力在 20-22 磅左右的球拍,容易控制球的方向和力度。
2、羽毛球质量:选择质量较好、飞行稳定的羽毛球,例如鸭毛或鹅毛制成的球。
速度: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速度的球,一般在 76或 77 速。
3、运动鞋抓地力:确保鞋子有良好的抓地力,能够在快速移动中提供稳定的支撑。
透气性:保持脚部干爽,减少不适感。
二、基本动作1、握拍正手握拍: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球拍的宽面,其他三指自然握住球拍柄。
反手握拍:大拇指顶在球拍柄的宽面上,其他四指握住球拍柄。
2、发球正手发球:身体侧身站立,左手持球,右手持拍,将球抛起后,用球拍从下往上击打,使球飞过网。
反手发球:身体面向球网,左手持球,右手持拍,将球放在球拍的前下方,用球拍轻轻推送球过网。
3、高远球准备动作:侧身站立,双脚与肩同宽,重心放在右脚,右手持拍举在身体右侧。
击球动作:转体带动手臂,将球拍从后往前上方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发力,将球打到对方后场。
4、挑球正手挑球: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后伸,用球拍的正面将球向上挑起。
反手挑球:手臂内旋,手腕外展,用球拍的反面将球挑起。
三、步伐1、并步双脚交替向前移动,步伐较小,常用于短距离的移动。
2、交叉步双脚交叉向前移动,步伐较大,适用于长距离的快速移动。
3、垫步在移动过程中,双脚短暂离地,起到调整节奏和增加启动速度的作用。
4、蹬跨步后腿用力蹬地,前腿向前跨出一大步,常用于接球时的快速接近球。
羽毛球运动员选材与基础训练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0年第28卷第2期科学训练与管理羽毛球运动员选材与基础训练陈吉勇(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湖北宜昌443000)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少儿羽毛球选材从遗传、年龄特征、身体形态等方面进行解析,并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予以阐述,包括不同训练阶段的关注点、身体素质训练、意志品质培养和战术意识增强等。
关键词羽毛球;少儿;基础训练;选材随着世界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不断涌现,对其技战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快速、全面、特长突出”已成为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所接受的技术练习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其未来发展。
笔者依据近30年的教学实践,对少儿羽毛球选材及基础训练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少儿羽毛球项目的发展及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羽毛球运动员选材基层教练员的工作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发现、培养“苗子”是重中之重。
选材主要考量以下3个方面:遗传及家系、年龄特征和身体形态特征。
1.1遗传及家系基础选材时,需特别注意对少儿运动能力有明显影响的遗传因素,如家庭成员的体态、身材比例、血型、遗传基因及家族遗传病等。
1.2年龄特征年龄是运动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初级运动选材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用运动员初次达到最好成绩的年龄减去其训练年限,通常可以得出初级选材年龄⑷。
对羽毛球项目而言,男生7~9岁或6~10岁,女生6~8岁或5~9岁是较为适宜的选材年龄。
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领域选材有所不同,运动选材更注重青少年的骨骼年龄及其发育程度。
骨龄是鉴别个体生长发育成熟度的指标之一。
根据宜昌市少体校羽毛球项目的培养目标,初级选材除需符合羽毛球运动员的成才规律外,还应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是否符合竞赛周期规律,以及与省一、二线队伍的衔接,以确保各年龄段的“苗子”都有机会获得更好发展。
1.3身体形态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身体比例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但与身高的相关性不显著⑷。
浅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

浅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摘要本文对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依据以及具体情况做简单综述,旨在为从事在一线的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羽毛球项目选材羽毛球运动属于技能对抗类项群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
该项目按照球网高度总体要求运动员身高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
体型匀称,四肢、小腿、跟腱较长,足弓高,骨盆小,臀部肌肉向上紧缩。
羽毛球项目要求运动员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因而对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要求较高。
此外,羽毛球运动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要求极高,运动员需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
1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依据1.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表明,运动有关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以及心理和智力特征都是可以遗传的,著名运动员的子女有一半运动能力较强,根据这一科研成果,对选拔羽毛球运动员将从那些要求灵活性、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子女中为选材考虑的重点对象。
1.2心理因素良好的心理因素,对较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充分地运用体力,发挥技术水平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中的广泛应用,比赛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势均力敌、实力相当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获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因素上的优势,有时比赛中出现以弱胜强的实例,除意外伤病外无不是心理上的因素所制。
很显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羽毛球运动员所必备的,也是运动员选材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运动心理选材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及手段,结合现代竞技理论来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以及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过程。
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对运动员技战术的正常发挥,运动成绩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调控自己的心理,利用对方的心理在现在的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中对于运动心理选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3神经类型羽毛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受其灵活性强、爆发力强和比赛节奏快等专项特点决定,表现为反应快、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时间短、兴奋性高。
羽毛球培训资料

羽毛球培训资料羽毛球培训资料1:简介羽毛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羽毛球培训资料,供教练和学员参考。
2:培训目标- 介绍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培养学员的羽毛球运动能力- 提高学员的战术意识和比赛技巧3:羽毛球基本规则- 羽毛球场地布局和尺寸- 羽毛球比赛的计分规则- 双打和单打的规则区别4:羽毛球技巧训练4.1 发球技巧- 直线发球- 横线发球- 投球发球4.2 高远球技巧- 正手高远球- 反手高远球4.3 网前技巧- 网前小球- 网前攻球4.4 战术技巧- 反打技巧- 长线和斜线进攻技巧- 快速换拍技巧5:羽毛球比赛策略- 双打和单打比赛的战术策略- 如何配合搭档进行双打- 如何应对不同对手的战术6:伤病预防与康复- 常见羽毛球运动伤害- 伤病预防的锻炼方法- 伤病康复的注意事项7: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羽毛球比赛规则细则- 羽毛球场地布局示意图- 羽毛球技巧演示视频8:法律名词及注释- 版权:法律规定的对作品、发明或创新的专属权,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等。
- 私权:个人拥有的和他人无关的权利,如隐私权和财产权等。
- 公权:或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如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等。
- 著作权:对个人作品的独占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展示和演出等。
- 违约:违反合同条款或法律法规的行为。
- 侵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等。
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本文档旨在为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详细参考。
以下是本文档的详细内容:1:简介1.1 羽毛球运动员的特点1.2 科学选材的重要性2:选材的基本原则2.1 年龄和体能要求2.2 技术能力和天赋2.3 心理素质和意志力2.4 羽毛球队伍的需求3:年龄段划分及选材建议3.1 幼儿期(3-6岁)3.1.1 培养兴趣和基本动作能力3.1.2 增强身体协调和灵活性3.2 少儿期(7-12岁)3.2.1 注重基本技术的训练3.2.2 发展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3.3 青少年期(13-18岁)3.3.1 进一步技术提高和战术意识培养 3.3.2 加强体能训练和特殊技术训练 3.4 青年期(19-25岁)3.4.1 专业化训练和高水平比赛3.4.2 持续提高技术和战术能力4:选材的具体评估方法4.1 体能测试4.1.1 爆发力测试4.1.2 耐力测试4.1.3 灵敏度测试4.2 技术能力评估4.2.1 接球技术评估4.2.2 发球技术评估4.2.3 运动战术评估5:选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5.1 选材的公正性和透明度5.2 选材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5.3 选材的合理性和客观性5.4 选材的团队合作和协调性6:附件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选材:根据特定标准和要求,在候选人中进行挑选和筛选。
7.2 科学选材: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利用系统方法进行选材。
7.3 技术能力:指个体在特定领域或活动中所具备的技术技能和能力。
7.4 羽毛球队伍的需求:羽毛球队伍根据自身情况和比赛需要,对选手的要求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毛球运动的选材及训练
1、前言
羽毛球运动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快速的发展。
同时,随着国际整体羽毛球水平的提高对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动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它是运动员竞争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观众为之痴迷的原因。
不论是休闲运动还是竞技比赛,羽毛球运动员都是通过在场上不停的跳跃、脚步移动、转体、挥拍,合理的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在场上进行往返还击。
这就要求了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上肢、下肢、腰部的力量。
羽毛球运动者心率可达到160~180次/分钟,羽毛球要求参与者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大、耐力强。
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应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羽毛球运动,了解羽毛球运动应具备的素质、技术。
真正的做到从选材到训练的科学实施,科学管理[1]。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羽毛球研究学者文献
2.2统计分析法:统计羽毛球名将身高、体重、训练方法
2.3实地调查法:到羽毛球场地实际调查数据。
3、分析与讨论
3.1羽毛球的选材材
3.1.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表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状态、
反应能力、智力等,都是受到遗传的影响。
著名运动员的子女在运动天赋方面也有一定的几率优秀与其他人。
因此,羽毛球运动员选材的考虑应优先考虑运动员名将子女。
3.1.2身体形态
根据运动研究,不同的体育项目所要求的运动员身体形态各不相同,运动员不同的身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也不相同[2]。
羽毛球比赛,网高1.55米,场地平分两个半场,所以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身高。
男子身高=103.35-(0.265×月龄)-(0.134×体重公斤)+(0.42×身高)+(0.334×两臂张开长度)女子身高=35.29-(0.109×体重公斤)-[0.112×(两臂张开长度-身高)]+(0.843×两臂张开长度。
3.1.3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充分发挥技术的关键,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剧,运动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比平时高很多,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剧本强烈的自信心,高昂的斗志。
羽毛球选材要依据运动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手段科学实施。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的调控,对运动技术的发挥和比赛成绩的好坏起关键作用。
3.1.4生理机能
从幼儿到成人,心肺功能指标具有稳定性,但是其中最稳定的是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等,每年相关系数维持在0.6~0.9。
10~12以及16~17岁这两个阶段最为稳定,但由于16~17的
稳定性太晚,不能用于运动员的选材,所以就可以用10~12岁阶段的心肺指标预测成人之后的心肺功能,从中选取最具备优秀潜质的儿童。
羽毛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快肌纤维比例大,视觉、听觉、感觉优秀,心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ATP-CP供能能力强[3]。
良好的青少年运动员应具备:脉搏活动次数少、肺活量大、激烈运动时吸氧量大等特点[4]。
3.2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
3.2.1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发展,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神经系统都有着良好的改善能力。
少年时期,骨骼发育不完全,表现的力量素质相对较弱。
因此,针对年龄的不同,训练的方向也不同。
青少年的训练因全面力量素质为主。
成年以后在进行专项练习,加强羽毛球方面的训练。
身体的力量包含上肢力量、躯干力量和下肢力量。
上肢力量训练采用哑铃训练,青少年时期使用重量较轻的哑铃。
下肢的练习,针对初学者,多采用弹跳性的练习。
如“鸭子步”蹲走、深蹲纵跳、收腹跳、纵跳摸高、单脚跳台阶、双脚跳障碍。
躯体力量练习为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俯卧屈后体、俯卧屈后体转体都是训练躯体力量的有效方法。
羽毛球中的各种转体步伐、扣杀、上网救球等多种动作都要求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躯体力量
3.2.2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训练
羽毛球中的素质能力主要体现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
速度。
速度能力取决于肌肉力量及神经控制系统,羽毛球的速度素质能力发展早,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要得到重视。
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有听口令转身冲刺跑、看信号启动跑、听口令变速跑等。
长期不同的方式变换训练,能够使动员敏锐的对周围各种变换做出反应,从而提升运动员的反应速度。
快速跑台阶、下坡冲刺跑、跨越障碍快速跑、曲线跑能提升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3.2.3羽毛球运动员的敏捷度练习
羽毛球运动是在面积35平米的场地内进行,在场内的动作有急停、急起、起跳、转身等敏捷度动作。
因此动作的敏捷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完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敏捷度训练的强度大,适合安排在训练的前部分精力充沛时。
要科学安排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时间,多给运动员创造条件参加比赛,以赛代练。
3.2.4羽毛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所有体育运动都必备的素质,羽毛球运动也不例外。
耐力训练训练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青少年的耐力训练幅度应该较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训练心率保持公式:训练强度=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芬兰生理学家卡沃宁)[5]。
有氧训练应采用连续法比间歇法更有效,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有氧耐力训练水平。
可适当增加无氧耐力训练,在不减少训练强度的训练情况下,练习的重复次数逐步增加。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1992年羽毛球运动加入奥运会,使得羽毛球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大众项目,羽毛球的参与性要求低,场地方便,使得群众普遍容易接受,羽毛球的群众基础大,羽毛球的喜爱者多,所以羽毛球的选材难度也大。
使用科学的选材,保证羽毛球的优秀青少年能得到发掘,得到开发,保证人才的培养。
而羽毛球比赛的激烈日益增加,有了优秀的青少年储备,需要系统科学的训练,来适应比赛。
4.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