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离骚
离骚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离骚⽂⾔⽂翻译及注释 《离骚》是战国诗⼈屈原创作的⽂学作品。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是店铺整理的离骚⽂⾔⽂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离骚⽂⾔⽂原⽂ 离骚 帝⾼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正则兮,字余⽈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兰兮,⼣揽洲之宿莽。
⽇⽉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
不抚壮⽽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改路! 初既与余成⾔兮,后悔遁⽽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以量⼈兮,各兴⼼⽽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余⼼之所急。
⽼冉冉其将⾄兮,恐修名之不⽴。
朝饮⽊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申之以揽茝。
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全文注音版

《离骚》全文《离骚》是我国第一首浪漫主义诗歌,也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经常读《离骚》能够提高个人的古文修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骚》全文注音版:离骚屈原(先秦)帝d ì高ɡāo 阳y án ɡ之zh ī苗mi áo 裔y ì兮x ī,朕zh èn 皇hu án ɡ考k ǎo 曰yu ē伯b ó庸y ōn ɡ。
摄sh è提t í贞zh ēn 于y ú孟m èn ɡ陬z ōu 兮x ī,惟w éi 庚ɡēn ɡ寅y ín 吾w ú以y ǐ降ji àn ɡ。
皇hu án ɡ览l ǎn 揆ku í余y ú初ch ū度d ù兮x ī,肇zh ào 锡x ī余y ú以y ǐ嘉ji ā名m ín ɡ:名m ín ɡ余y ú曰yu ē正zh èn ɡ则z é兮x ī,字z ì余y ú曰yu ē灵l ín ɡ均j ūn 。
纷f ēn 吾w ú既j ì有y ǒu 此c ǐ内n èi 美m ěi 兮x ī,又y òu 重zh òn ɡ之zh ī以y ǐ修xi ū能n én ɡ。
扈h ù江ji ān ɡ离l í与y ǔ辟p ì芷zh ǐ兮x ī,纫r èn 秋qi ū兰l án 以y ǐ为w éi 佩p èi 。
汩ɡǔ余y ú若ru ò将ji ān ɡ不b ù及j í兮x ī,恐k ǒn ɡ年ni án 岁su ì之zh ī不b ù吾w ú与y ǔ。
高二语文离骚原文翻译朗诵

高二语文离骚原文翻译朗诵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高二语文离骚原文翻译朗诵,仅供参考: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古诗离骚课文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离骚课文翻译翻译赏析文言文《离骚》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王朝至死不渝的忠诚。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楚辞·离骚 原文及译文

离骚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高阳:颛顼之号。
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
裔,衣服的末边。
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朕:我。
皇:美。
考: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gēng)寅(yín)吾以降(jiàng)。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
此指寅年。
贞:正。
孟:开始。
陬:正月。
庚寅:指庚寅之日。
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降:降生。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揆:推理揣度。
肇:开始。
锡:通“赐”。
名:命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重:再。
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扈:楚方言,披挂。
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纫:草有茎叶可做绳索。
秋兰:香草名。
即泽兰,秋季开花。
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汨: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朝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lǎn)洲之宿莽(mǎng)。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搴:拔取。
揽:采摘。
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忽:迅速的样子。
代序:指不断更迭。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离骚之中的豪放句子

离骚之中的豪放句子1、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我已然接近了死亡的边缘,回念原有的梦想,丝毫没有后悔之意,我仍需坚持前行。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死直:死得光明正大。
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为了大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圣人所崇尚的行为,我也一定要奉行。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出自屈原《离骚》。
我宁愿死去,身体流亡,也不会用这中正的本性,去做那些邪淫之事。
4、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一天天的过去,老年即将到来,我担心还没有为国建功的时间不多了。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长长的哀叹一声,擦去面上的泪水,哀叹着天下的百姓,生活是如此的艰苦。
6、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语出战国楚·屈原《离骚》。
两人的心意不一致,媒人撮合也是徒劳;两人恩情不深,只要有点矛盾,就会感情破裂。
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语出战国楚·屈原《离骚》。
汩:水流很急的样子。
时光飞逝,我像是赶不上它,总担心时不我待。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迟暮:指年老。
草木在不断地飘零凋落啊,不禁担忧美人会日渐衰老。
诗句感叹岁月无情,美人衰老;暗喻作者自己志向未遂,功业未就,而来日已不多了。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这些蕙兰和白芷等香草。
都是我内心所珍爱的啊,就是让我死去九次我也是不会后悔的。
诗句表示作者对“蕙芷”等的永远珍爱,即是表示自己永不会放弃忧国忧民、志洁行忠、坚持真理的精神。
10、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直:竟然。
萧、艾:均为普通的蒿草。
为什么往日芬芳高贵的香草,今日竟然沦落成了普普通通、不值一提的蒿草?诗句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
《离骚》全文拼音版

离骚dìɡāo yánɡ zhī miáo yì xī,zhèn huánɡ kǎo yuē bó yōnɡ。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shè tí zhēn yú měnɡ zōu xī,wéi ɡēnɡ yín wú yǐ hōnɡ。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huánɡ lǎn kuí yú chū dù xī,zhào cī yú yǐ jiā mínɡ。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mínɡ yú yuē zhènɡ zé xī,zì yú yuē línɡ jūn。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fēn wú jì yǒu cǐ nèi měi xī,yòu chónɡ zhī yǐ xiū nài。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hù jiānɡ lí yǔ pì zhǐ xī,rèn qiū lán yǐ wéi pèi。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yù yú ruò jiānɡ bù jí xī,kǒnɡ nián suì zhī bù wú yǔ。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cháo qiān pí zhī mù lán xī,xī lǎn zhōu zhī xiǔ mǎnɡ。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rì yuè hū qí bù yān xī,chūn yǔ qiū qí dài xù。
最新高中课文《离骚》原文带拼音精彩2篇

最新高中课文《离骚》原文带拼音精彩2篇离骚高中原文节选篇一蒹葭赏析推荐度:鲁迅《呐喊》赏析推荐度: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推荐度:课文《老王》教学设计推荐度:《观潮》课文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离骚高中课文节选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
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
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
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
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
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4.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 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 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 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 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离
屈原
骚
屈 原 简 介
屈原,名平,字原。楚武王 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 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 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 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 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 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 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 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 之。”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 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 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 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 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 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喻君王失信,变法革新所遇到的挫折。
屈原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 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 对比手法 •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放肆妄 行的对比; •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 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离骚》的语言特色: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 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 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 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 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 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 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 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除去“兮”字,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 异。
•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 的思想感情)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
•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概括追忆)
•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
《绝句漫兴》)
•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 痛苦和愁闷)
5、除内心独白外,还有主客问答,大段的铺张描写,绘声绘色, 对汉代辞赋有很大影响。
离 骚 释 义
• 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 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 者,乃言离别之愁也。
• 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离骚 者,牢骚之词也。
• 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离骚》杰出的艺术成就
1、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诗篇充满激情,想象奇幻,塑 造了一个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者的形象。诗人想象的羽翼 飞翔于天上地下,风伯雨师、虬龙鸾凤,重华佚女,无不召之 笔下,为抒情主人公所驱使,完全打破了天国与人间、神话与 现实的界限。瑰丽的色彩,奇妙的情节,纷至沓来,编织成一 幅宏伟壮丽的画卷,使《离骚》为精彩绝艳的浪漫主义杰作。 2、《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常以香草比 配君子,以恶臭比配小人,比具有象征性,与它所表现的内容 合而为一。《离骚》中的比兴不再是个别的片断,往往以系统 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诗歌的内容,如诗人以女子比贤者, 由此出发,又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的群小妒贤, 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遇合,等等。这样一来, 使所用的比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诗也就因此而显得生 动形象,丰富多彩。
国家堪忧
君王不察 苍天可鉴 令人伤心
抒发忧国伤君 情怀
讨论: 屈原是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
1. 他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2. 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 3. 他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4. 他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 5. 他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6. 他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由上可见,屈原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请问:诗人如何 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 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 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 “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 之为骚体诗。 •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 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 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 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 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 学影响深远。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用“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来装饰 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诗人 美好的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意气息。 • 移情法 • 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 某一物上,移情于物。 • 移情法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方法。
移情于物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血统高贵 出生不凡 既有内美
生于良辰 获赐嘉名 亦重容饰
抒身世与美德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时不我待
珍惜时光 引导君主 学习三后 光明正大
朝夕追求
有所作为 改革弊政 君臣相得 莫走邪路
抒写政治理想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第十二段
党人偷乐
前后奔走 直言尽忠 君王变卦
3、篇幅宏伟,具有故事情节的成份。前半部分叙说诗人大半生 的斗争经历,后半部分又编造了女嬃劝告,陈词重华,灵氛占卜、 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情节和幻景,诗篇波澜起伏,百转千回, 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取散文的笔法,诗句加长,篇幅增大,使之能表现奔腾澎湃 的感情,包容极丰富的内容。句式的奇偶相间,字数不等,形成 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见变化的特点。语言精炼,辞藻丰富, 并吸收了大量楚国方言,虚词运用的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以 句首,造句颇有特点。
•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村。(南北朝·谢眺《之宣城郡出
新林浦向板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表现了对亲人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不胜迷惘之感)
•(这两句写出了对社会人生客观规律的参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 生活是复杂的,就像春天的繁花芳草,到处开放,到处生长, 逐渐使人眼花缭乱,使人策马奋蹄,不断地前奔探索)
• 屈原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等。 • 其中《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充分表现出诗人的“美政”理想。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 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 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 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 爱国的情怀。
指出下列语句的比喻义
• • • • • 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 喻修身养性 木兰、宿莽: 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美人: 喻楚怀王 乘骐骥以驰骋: 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来吾道夫先路:
喻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
• 申椒、菌桂、蕙茝: 喻群贤。 喻楚怀王。 • 荃: • 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 兰叶春葳蕤(wēi ruí),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感
遇》)
• (比喻自己的志节行芳,不同流合污)
移情于物
•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
客舍》)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
•(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
•(抒发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