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第一类望文生义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对质。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不赞一词: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不为已甚:指不做过分的事,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只能用于贬义)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从长计议:长:放长时间;计议:商议需要较长的时间;仔细地考虑;商量。
指对事情处理时的慎重认真态度。
可圈可点:原指文章中有精妙的句子,有值得欣赏、值得赞美的意思。
现使用范围扩大,常用于文艺体育类的新闻报道,又进而扩大到其他领域,形容或称赞一切出色、精彩、值得称道的事物。
高考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合集)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2、狗彘不食——形容人的品质极其恶劣。
3、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
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5、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意思用对了,但“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求全责备”。
津津乐道、求全责备、司空见惯、漠不关心都不带宾语。
6、余勇可贾——贾:gǔ,卖。
形容力气还没有用尽。
7、望穿秋水——秋水,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8、替古人担心——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
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9、动人心弦——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共鸣,指激动人心,非常动人。
前面根本没有受感动的成分,无法引起内心共鸣,再者与“演绎”的搭配也不恰当。
10、从善如登——登,升高。
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
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11、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12、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错例〗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13、开宗明义——宗:主旨,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白。
14、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
纾:shū,解除、缓和。
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5、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
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16、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
注意一般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处。
17、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18、动人心弦——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共鸣,指激动人心,非常动人。
前面根本没有受感动的成分,无法引起内心共鸣,再者与“演绎”的搭配也不恰当。
19、拭目以待——拭:shì,擦。
形容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成语分类汇总(共六大类257个)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2.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会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不能理解为“衣服不合身”。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不能理解为“不可靠”“不真实”。
4.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5.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或瞧不起人等”。
6.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钱”。
7.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8.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能理解为“不好,不痛快”。
9.差强人意:差,稍微。
强,振奋。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0.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11.空穴来风:穴,洞孔。
来,进来。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12.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后指除自身之外穷得没有别的东西了。
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为“没有优点”。
13.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4.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不是“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意思。
15.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
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掉,摇动)。
含贬义。
不能理解为“文章结尾啰唆”。
16.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
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17.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高考成语分类汇总1200个

最全最实用的高考成语复习分类汇总本汇总收录的近几年高考和统考经常考到的成语八大类共1237条,分别是:1、望文生义类:3152、语意重复类:126条3、对象误用类:379条4、双重意义类:92条5、特殊用法类:53条6、谦辞敬辞类:44条7、褒贬误用类:83条8、易混误用类:145条【一】望文生义类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高频成语分类识记汇编

高频成语分类识记汇编1一、近义成语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4.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5.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6.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7.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8.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物。
等,同等。
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多用于人。
9.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死灰,熄灭的火灰。
10.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1.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2.翻云覆雨/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1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1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知识点总结一、常见成语及其解释1. 书香门第:指家庭背景深厚,家境好,家族有学问的人家。
2. 井井有条:形容事情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3. 含辛茹苦:形容日夜辛勤劳作,受尽各种苦难。
4. 蜜月期:新婚夫妻结婚后的最初几个月。
5. 白日做梦:白天做梦,比喻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实现的可能。
6. 杜绝后患:为了防止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7. 洞悉时局:对当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8. 千方百计:形容尽一切办法。
9. 一针见血: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一下子切中要害。
10. 骑虎难下:比喻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11. 打草惊蛇:采取行动时,不顾忌自己的安全,或者事先不做好准备,使对方有所警觉和防备。
12. 力不从心:能力不够,不能按照本来想法去做事。
13. 锦上添花:比喻对本已有很好的事物再增加更好的事物。
14. 以牙还牙:采取报复手段恶人受到的伤害。
15. 海底捞针:比喻事情非常困难,很难找到所需的东西。
16.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地点、条件或环境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17. 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存在的时间短暂,很快就消失了。
18.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9. 老调重弹:指老是重复说些老套的话,或者重复做一些老一套的事情。
20. 因噎废食:因为噎住了一次或者受到一次不良经历,对以后相同的事情都不敢再做。
二、常见成语使用场景1. 用于生活场景:- 前途似锦:形容前途光明,前景好。
- 苦尽甘来:经过一番苦难之后,才能得到甜美的果实。
- 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 春暖花开:形容春天天气温暖,花开得正盛。
- 美丽如花:形容女子容貌漂亮,美丽动人。
2. 用于学习场景:- 熟能生巧:经过反复练习,熟习一门技能,做事就能得心应手。
- 艰苦奋斗:形容面对困难与挫折,勇于拼搏,努力奋斗。
- 各尽所能:每个人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考成语总复习归类总辑(集合版)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望文生义所谓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
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重点语素。
例如成语“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再如“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长物”指的是多余的东西,不能理解成“特长”。
再如“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这里的“刊”,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这类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考生对成语中个别语素没有把握到位。
(2)把握引申义。
例如成语“坐地分赃”,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真正意义为“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再如“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这些成语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握它们的引申义。
☞用错对象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合对象。
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2题C项: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
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2)范围扩大。
例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而用于一般人等。
(3)关系错位。
例如:历史上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等,汗牛充栋。
此中的“汗牛充栋”只能用来表达书籍多,用于指人就是关系错位。
再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B项: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高考成语复习总结归类

南郑中学语文早读资料(三)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6.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7.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8.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19.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0.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1.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2.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3.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5.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6.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7.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从长计议、耳提面命、可圈可点、三人成虎、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妙语解颐、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等。
(二)使用对象易错的成语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第一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
其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还使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新的整体意义,不少成语来源于典故,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的古义,考生很容易以今释古或肢解熟语而曲解词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现在也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18.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19.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20.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21.俟河之清:等待黄河变清。
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22.如蚁附膻: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23.大快朵颐:即大吃大嚼。
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24.风光霁月: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
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资料补充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指为人坦诚,没有成见。
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妙语解颐: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持之有故: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罪不容诛: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坐地分赃: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不名一钱:形容极其贫穷。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都兼收并蓄。
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存而不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尾大不掉: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哀兵必胜: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噤若寒蝉:。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七月流火: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匠遇作家: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兔走乌飞: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屠龙之技: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再作冯妇:比喻再干旧行业。
冯妇,晋国善于打老虎的人。
尺布斗粟:形容数量很少。
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逢人说项: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高雅的文学作品、通俗的文学作品。
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
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左右逢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率尔操觚: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
指越详细越好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上下其手:暗中勾结,玩弄手段,串通作弊。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第二类对象误用、语境不合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场合。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5、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1、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2、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13、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14、厉马秣兵:形容准备战斗。
15、洛阳纸贵: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资料补充1.只用于形容女子的词语: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河东狮吼、及笈之年、秀外惠中、人老珠黄、风姿绰约2.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3.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4.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5.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6.信笔涂鸦:是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7.含饴弄孙:形容老年人悠闲的家庭乐趣。
8.罄竹难书: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9.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10.煮鹤焚琴:比喻糟蹋美好事物,做杀风景的事。
1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12.高山仰止: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不能形容山高。
13.不胫而走:比喻音讯消息迅速地传播开去。
14.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5.“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16.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文思敏捷。
17.待价而沽: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18.白头如新: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19.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20.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1.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22、搓手顿足: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23、墨汁未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补充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赶得上(否定句中)—赶不上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真的到了某种境地非想象—是想象自己在某种境地。
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⑺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
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形容欣喜到极点。
(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15)飞短流长—源远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比喻历史悠久。
(16)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好象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8)安步当车---安之若素: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
——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19)各尽其能—各尽其用:用于人——用于物(20)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21)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22)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23)绘声绘色—有声有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24)罪不容诛—罚不当罪:形容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