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胶结材料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

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

第一篇、沥青,配合比试验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集料常规性能试验根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四种碎石粗、细集料原材料常规性能试验结果:1碎石采用宝腾碎石厂沥青试验配合比优化与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宝腾碎石场AC-25宝腾碎石AC-25级配原材料组成为:宝腾碎石粗、细集料、矿粉、改性沥青,掺%的3#沥青抗剥离剂。

碎石AC-25筛分结果与矿料合成情况见下表2矿料级配合成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碎石AC-25合成级配曲线矿料级配优选根据各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及相应的用量比例,可计算出各合成集料的性质,并由Superpave集料结构设计软件获得各初试级配推荐的初试油石比,如表:矿料合成级配混合集料的密度及初试油石比最佳油石比优选在矿料级配优化的基础上,以程序软件推荐的最佳油石比为起点,增加+%、+%三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最佳油石比的优选,AC-25的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见下表所示3从图中可以得出:击实密度最大时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时油石比4a2=;设计空隙率%时油石比a3=;设计饱和度范围中值a4=; OAC1=(a1+a2+a3+a4)/4=;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设计空隙率最大值6%时取得OACmin=;设计饱和度取上限70%时取得OACmax=;OAC2= (OACmin+OACmax)/2=计算得:最佳油石比为 OAC=(OAC1 +OAC2)=;取整得OAC=%;换算成沥青用量为%。

最佳油石比验证通过不同油石比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性能,确定最佳油石比为%,在该油混合料性能验证志宏AC-25配合比设计根据取样的集料、矿粉、沥青等原材料,按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和沥青混合料评价标准进行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其最佳油石比为%(沥青用量%);各档集料的比例为:经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验证,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工地目标配合比设计,并为生产配合比提供设计依据。

T315-04 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量沥青胶结料的流变性质标准试验方法

T315-04 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量沥青胶结料的流变性质标准试验方法
注 4——鉴于此目的,建议采用满足 DIN 43760(级别 A)标准或等同要求的铂电阻温 度计 PRTDs。应分别对具有仪表或电子电路集成装置的 PRTD 进行标定。
6.1.3 加载装置——加载装置以(10±0.1)rad/s 频率向试件施加正弦式振荡荷载。如果 使用不同于 10rad/s 的频率,频率可以精确到 1%。加载装置应能提供应力控制荷载或应变 控制荷载。如果是应变控制荷载,加载装置应提供一个周期扭矩以足够让指定应变的角度旋 转应变精度小于 100μrad。如果是应力控制荷载,加载装置应提供一个精度不大于 10mN.m 指定扭矩的的周期扭矩。在 100N·m 扭矩的整个系统的柔量(compliance)应小于 2 mrad/N·m。 仪器制造商应提供关于频率、应力和应变测量精密度在 1%以内的校验证书。
5 意义和应用
5.1 这个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温度与该地区所使用的沥青胶结料道路的温度经历有关。 5.2 复数剪切模量是在荷载作用下沥青胶结料的劲度或形变阻力的一个指标。复数剪切模 量和相位角定义了在线性黏弹性区沥青胶结料对剪切形变的阻力。 5.3 根据 M320,复数剪切模量和仪(DSR)试验系统——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系统由平行金属板、环境室 、 加载设备、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6.1.1 试验板——金属试验板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并具有抛光的光滑表面。一种直径为 (8.00±0.02)mm,另一种直径为(25.00±0.05)mm(图 1)。在某些流变仪中底板是平的
℃,温度计应是部分浸入式温度计,具有冰点温度并按 ASTM E563 标定的。
6.8 光学观察装置——当使用玻璃管液体基准温度计读数时,光学读数装置能增强读数可 读性和减少视差。
6.9 电子温度计——带有电阻传感器(注 4)的电子温度计,精密度为±0.05℃,分辨力为 0.01℃,电子温度计应由商业标定服务机构用 ASTM E77 试验方法每年至少用 NIST 溯源的基 准标准标定一次。

广东省市政工程资料统表目录

广东省市政工程资料统表目录

广东省市政工程资料统表目录.doc 广东省市政工程资料统表目录施工组织管理:开工报告停工报告复工报告竣工报告中间交接验收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施工图会审记录施工图交底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记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洽商记录汇总表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汇总表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变更审查记录质量事故报告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表测量交接桩记录施工总结其他施工管理文件清单工程施工:测量复核记录工程测量记录基坑开挖施工记录灌注桩施工汇总表钻孔桩钻进记录冲孔桩冲进记录挖孔桩施工记录锤击桩施工记录静压桩施工记录粉喷桩施工记录深层搅拌桩施工记录袋装砂井施工记录碎石(砂)桩(干法)施工记录碎石(砂)桩(湿法)施工记录塑料排水板施工记录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记录沉井(箱)下沉施工记录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混凝土浇注记录沥青混合料摊铺记录箱涵顶进记录顶管工程顶进记录预应力张拉控制数据表预应力张拉施工记录预应力张拉施工记录(续表)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钢管混凝土灌注记录构件吊装施工记录钢构件涂装施工记录桥梁伸缩缝安装记录沉降观测记录052-063施工日记记录了市政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补偿器安装、混凝土测温、管道安装和试压、管道冲洗消毒等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非常重要。

在质量检验评定方面,市政质检记录了多份表格,包括压实度检验评定汇总表、混凝土/砂浆试块强度检验汇总表、砌筑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评定表等等。

这些表格记录了各个工序的质量检验结果,对于发现问题、改进工艺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市政质检还记录了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路基土方质量检查评定表、路床质量检验评定表、基层质量检验评定表等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发现和改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这些记录和评定表格对于市政施工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170.市政质检-86预检工程质量检查记录171.市政质检-87钻(冲)孔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172.市政质检-88挖孔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173.市政质检-89闭水质量检验评定表174.市政质检-90喷锚支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四、试验与检验报告175.市政试-1水泥试验报告176.市政试-2沥青试验报告177.市政试-3-1钢筋试验报告178.市政试-3-2钢型材试验报告179.市政试-3-3钢板试验报告180.市政试-4-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试验报告181.市政试-4-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试验报告182.市政试-5钢材焊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183.市政试-6钢筋机械接头试验报告184.市政试-7-1砂子试验报告185.市政试-7-2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试验报告186.市政试-7-3沥青混凝土用矿粉试验报告187.市政试-8-1粗集料(石子)试验报告188.市政试-8-2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试验报告189.市政试-9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检验报告190.市政试-10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91.市政试-11(删除)192.市政试-12-1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193.市政试-12-2砼路面砖试验报告194.市政试-13蒸压灰砂砖试验报告195.市政试-14粉煤灰试验报告196.市政试-15外加剂试验报告197.市政试-16材料试验报告198.市政试-17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报告199.市政试-18预应力锚固组具锚固性能试验报告200.市政试-19小型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试验报告201.市政试-20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报告202.市政试-21预制混凝土排水管结构性能试验报告203.市政试-22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报告204.市政试-23阀门试验报告205.市政试-24防水卷材试验报告206.市政试-25防水涂料试验报告207.市政试-26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08.市政试-27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09.市政试-28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210.市政试-29混凝土试块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211.市政试-30混凝土小梁试件抗折(弯拉)强度试验报告212.市政试-31(删除)213.市政试-32(删除)214.市政试-33(删除)215.市政试-34(删除)216.市政试-35(删除)217.市政试-36(删除)218.市政试-37(删除)219.市政试-38(删除)220.市政试-39(删除)170.预检工程质量检查记录171.钻(冲)孔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172.挖孔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173.闭水质量检验评定表174.喷锚支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四、试验与检验报告175.水泥试验报告176.沥青试验报告177.钢筋试验报告178.钢型材试验报告179.钢板试验报告18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试验报告18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试验报告182.钢材焊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183.钢筋机械接头试验报告184.砂子试验报告185.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试验报告186.沥青混凝土用矿粉试验报告187.粗集料(石子)试验报告188.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试验报告189.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检验报告190.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92.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193.砼路面砖试验报告194.蒸压灰砂砖试验报告195.粉煤灰试验报告196.外加剂试验报告197.材料试验报告198.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报告199.预应力锚固组具锚固性能试验报告200.小型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试验报告201.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报告202.预制混凝土排水管结构性能试验报告203.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报告204.阀门试验报告205.防水卷材试验报告206.防水涂料试验报告207.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08.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09.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210.混凝土试块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211.混凝土小梁试件抗折(弯拉)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本试验旨在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试验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试验

第三章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试验第一节沥青结合料试验检测沥青作为粘结矿质集料的结合料,当满足一定的技术性质时才可以用于道路路面工程。

在使用前,对其进行一定的性质试验检测,如针入度试验、延度试验、软化点试验、粘度试验、密度试验、溶解度试验、含蜡量试验、热老化试验等等。

一、针入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是一种用于量测沥青胶结料稠度的经验性试验。

通常在25 ℃温度测针入度,该温度大约为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均服务温度。

虽然粘度是最好的量测形式,但现在是在该温度量测以粘度为依据的沥青结合料稠度的简单方法。

针入度指数PI 用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 ℃、25 ℃、30 ℃等3 个或3 个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

如果30 ℃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 ℃代替。

当量软化点T800 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1.2 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1.试验方法在试验前,将试样放入盛样皿,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 m m ,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将盛有沥青试样的盛样皿在室温中(15 ℃~30 ℃)冷却一段规定的时间后,移入保持规定试样温度0.1 ℃的恒温水浴中一段时间。

将沥青胶结料容器置入温控水浴,达到标准试验温度(通常25 ℃),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 m m 。

将试样置于规定质量规定尺寸的试针之下,将试样皿放置在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 1591 —)指示器的指标指示为0 。

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 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试样同时开始,至5s 时自动停止。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深度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 。

M320-03 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标准规范

M320-03 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标准规范

3
性能等级 10 平均 7d 最高路面设计温度 a, ( ℃) 最低路面设计温度 a,(℃) 闪点温度,T48:最小(℃) 黏度,T316:b 最大,3Pa•s,试验温度, (℃) 动态剪切,T315:c G*/sinδd,最小,1.00kPa 试验温度@10rad/s,(℃) >-10 >-16 16 22
M320-03 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标准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分级与平均 7d 路面最高设计温度和路面最低设计温度有关。 注 1.――黏稠沥青以 25℃针入度分级,见《沥青胶结料针入度分级规范》 (M20) ;黏稠沥青以 60 ℃黏度分级,见《沥青胶结料黏度分级规范》 (M226) 。 注 2.――《沥青胶结料性能的分级和验证》 (R29)指南提供了关于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的测定方 法的资料。
PG70 28 <70 >-22 >-28 >-34 >-40 >-10 >-16 34 40 10 16
PG76 22 28 <76 >-22 >-28 >-34 >-10 >-16 原样胶结料 34 10 16
PG82 22 <82 >-22 >-28 >-34 28 34
70 旋转薄膜烘箱残留物(T240)
6
6 取样
按 T40 方法进行材料取样。
7 试验方法
在 5.3、5.4 和 5.6 中列出的性质要根据下列试验方法确定: R28、T44 或 ASTM D5546、T48、T55、T240、 T313、T314、T315 和 T316。
8 监理和认证
材料的监理和认证应符合采购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协议,销售商应给采购商提供认证的沥青胶结料 等级的材料处治和贮存方法,特别要求将此作为采购合同的一部分。

T313-04 用弯曲梁流变仪测量沥青胶结料的弯曲蠕变劲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T313-04 用弯曲梁流变仪测量沥青胶结料的弯曲蠕变劲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T313-04用弯曲梁流变仪测量沥青胶结料的弯曲蠕变劲度的标准试验方法1适用范围1.1本试验方法用弯曲梁流变仪测量沥青胶结料的挠曲蠕变劲度或柔量。

本方法适用于挠曲劲度范围为20MPa~1G(蠕变柔量值的范围为50nPa–1~1nPa–1)的材料,被测材料是未老化的沥青或T240(RTFOT)和/或R28(PAV)得到的老化沥青。

试验设备的操作温度范围为(-36~22)℃。

1.2当根据本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若试验样品的挠曲大于4mm或小于0.08mm时试验结果无效。

1.3本标准可能包含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

本标准并不能强调关于使用时的所有安全问题。

在使用本标准之前,使用者有责任采用合适的安全和健康实践,并确定其使用的规则限制。

2参考文件2.1AASHTO标准M320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R28用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胶结料老化T40沥青材料取样T240加热和空气对沥青旋转薄膜的影响(旋转薄膜烘箱试验)2.2ASTM标准C802进行试验室间试验项目以确定建筑材料试验方法精密度的方法E77温度计的检查和校验E220用比对技术标定热电偶的方法2.3DIN标准43760铂电阻温度计3名词术语3.1定义3.1.1沥青胶结料(asphalt binder)——以石油渣油生产的沥青为基础,添加或未添加非颗粒有机改性剂的胶结材料。

3.1.2物理硬化(physical hardening)——沥青胶结料物理硬化是由当沥青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时,发生的随时间增加的劲度,由这个增加的劲度而导致的物理硬化可随温度L高而发生可逆。

3.2本标准的特殊术语的定义3.2.1弯曲蠕变(flexural creep)——在一个沥青胶结料棱柱形简支梁上,在梁中点作用一恒定荷载,测量梁中点随加载时间而发生的变形。

3.2.2测量的挠曲蠕变劲度(measured flexural creep stiffness),S m(t)——测量的最大弯曲应力除以测量的最大弯曲应变所得到的比率。

沥青胶结材料试验记录

沥青胶结材料试验记录

沥青胶结材料试验记录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了解沥青胶结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为该材料的使用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二、试验材料和设备:1.试验材料:a.沥青b.矿物粉料c.骨料d.水2.试验设备:a.搅拌机b.试验机c.称重仪三、试验步骤:1.样品制备a.沥青和矿物粉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b.骨料加入搅拌机中,与沥青和矿物粉料混合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胶结材料;c.胶结材料倒入模具中,并用手轻轻敲击模具,确保胶结材料填充密实;d.将模具放置在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试验。

2.物理性能测试a.密度测试:使用称重仪测量胶结材料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b.吸水性测试:将胶结材料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后,取出并测量质量变化,计算吸水率;c.热胀冷缩性测试:将胶结材料放入高温和低温环境中,记录其尺寸变化。

3.机械性能测试a.抗压强度测试:在试验机上施加均匀的压力,记录达到破坏时的最大压力;b.弯曲强度测试:在试验机上施加一个单点荷载,记录达到破坏时的最大荷载;c.疲劳性能测试:在试验机上施加交变载荷,记录材料疲劳寿命。

四、试验结果:1.物理性能:a. 密度:胶结材料的密度为X kg/m3;b.吸水性:胶结材料的吸水率为X%;c.热胀冷缩性:在高温下胶结材料膨胀X%,在低温下收缩X%。

2.机械性能:a.抗压强度:胶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为XMPa;b.弯曲强度:胶结材料的弯曲强度为XMPa;c.疲劳性能:胶结材料的疲劳寿命为X次。

五、试验结论:通过以上试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该沥青胶结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吸水性能;2.该沥青胶结材料在高温下会膨胀,而在低温下会收缩;3.该沥青胶结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适用于承受较大压力和弯曲的工程应用;4.该沥青胶结材料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六、改进建议:针对本次试验,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1.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比例的沥青、矿物粉料和骨料,以得到更优质的胶结材料;2.可以进一步研究沥青胶结材料的机理和微观结构,以提高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3.可以扩大样本量和试验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Sup-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Sup-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下面层Sup-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下面层Sup-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注意事项:1.本报告未加盖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缺页、添页或涂改均无效;无相关人员及签发人签字无效;未经检测单位许可复印无效;2.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3.试验检测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按双方协议执行。

设计报告1.0 概述受XXXXXX委托,XXXXX检测中心承担XXX路下面层Sup-25型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

本次Sup-25型沥青混合料的室内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验证。

2.0 设计依据下面层Sup-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意见执行: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4、《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基础参考手册》;3.0 原材料试验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矿粉、SBS改性沥青均为施工单位送样,各原材规格及产地如下:1、沥青:XXXXXSBS改性沥青;2、粗集料:XXXXX石灰岩碎石,即1#(16~31.5)mm、2#(16~26.5)mm、3#(9.5~16)mm、4#(4.75~9.5)mm、5#(2.36~4.75)mm;3、细集料:XXXXX石灰岩,即6#(0~2.36)mm;4、矿粉:XXXXX水泥厂产;SBS改性沥青、矿粉、细集料、粗集料试验结果如表3.0-1至表3.0-4所示。

4.0 设计集料结构的选择4.1 矿料的级配范围Sup-25型混合料矿料级配限制区界限见表4.1-1,级配控制点见表4.1-2。

4.2 初选级配依据Superpave设计的一般方法,在选择集料结构时,首先调试选出粗、中、细三组级配,根据集料的性质(密度和吸水率)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得出三组级配的初始用油量为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胶结材料试验报告
试验表12
试验编号:0786
委托单位:××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试验委托人:× × ×
工程名称:××水厂综合楼部位:屋面工程
沥青品种:石油沥青60号胶结材料标号:75号掺合料:六级石棉
试样编号:SL04-06取样日期:× ×年9月2日时
胶结材料配合比通知单编号:045603试验日期:× ×年9月5日
施工配合比:沥青:石棉=87:13
材料名称
每次熬制用量
(kg)
试验结果:
粘结力
柔韧性
耐热度(面积1/2
在18±2℃时,围绕20mm圆棒
弯曲成半周无裂纹
75
结论: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合格。
负责人:×××审核:×××计算:×××试验:×××
报告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