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沥青检测报告

沥青检测报告

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施工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规格型号工程部位代表批量生产厂家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样品名称委托日期样品数量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依据检测环境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结果判定针入度(0.1mm)软化点(℃)15℃延度(cm)TFOT/RTFOT后质量变化(%)TFOT/R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TFOT/RTFOT后残留延度(cm)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cm)针入度指数PI蜡含量(%)闪点(℃)动力黏度(Pa﹒s)溶解度(%)15℃密度(g/cm3)135℃运动粘度(mm2/s)以下空白综合结论检测说明取样人:见证单位:见证人: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施工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规格型号工程部位代表批量生产厂家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样品名称委托日期样品数量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依据检测环境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结果判定弹性恢复(%)布氏旋转黏度(Pa﹒s)以下空白综合结论检测说明取样人:见证单位:见证人: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针入度试验温度(℃)荷重(g)贯入时间(s)针入度(0.1mm)平均值(0.1mm)123延度试验温度(℃)延伸速度(cm/min)延度(cm)123平均值密度水温(℃)比重瓶质量m1(g)比重瓶+水质量m2(g)比重瓶+试样质量m3(g)比重瓶+水+试样质量m4(g)相对密度γ平均值密度ρ(g/cm3)平均值蒸发损失编号蒸发皿质量(g)加热前盛样皿合计质量(g)加热后盛样皿合计质量(g)蒸发损失(%)平均值(%)TFOT/RTFOT 残留延度试验温度(℃)延伸速度(cm/min)残留延度(cm)123平均值TFOT/RTFOT 残留针入度比原样品针入度比(0.1mm)蒸发损失后残留物的针入度(0.1mm)针入度比%检测说明密度:γ=(m3-m1)/[(m2-m1)-(m4-m3)]ρ=(m3-m1)/[(m2-m1)-(m4-m3)]×ρW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软化点样品编号室内温度℃烧杯内液体名称烧杯内液体温度上升温度(℃)软化点(℃)开始加热一分钟末二分钟末三分钟末四分钟末五分钟末六分钟末七分钟末八分钟末九分钟末十分钟末十一分钟末十二分钟末十三分钟末十四分钟末十五分钟末软化点℃平均值1 2针入度指数PI 试验温度(℃)荷重(g)贯入时间(s)针入度(0.1mm)平均值(0.1mm)123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相关系数R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运动黏度试验编号试验温度毛细管型号C球标定常数C球时间C球运动黏度J球标定常数J球时间J球运动黏度运动黏度测值(mm2/s)运动黏度(mm2/s)12动力黏度试验编号试验温度毛细管型号B段标定系数(Pa﹒s/s)B段时间(s)C段标定系数(Pa﹒s/s)C段时间(s)D段标定系数(Pa﹒s/s)D段时间(s)动力黏度测值(Pa﹒s)动力黏度(Pa﹒s)123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溶解度试验编号坩埚与滤纸合重量m1(g)锥形瓶与玻璃棒合计质量m2(g)锥形瓶玻璃棒与沥青合质量m3(g)坩埚滤纸及不溶物合质量m4(g)锥形瓶玻璃棒与粘附不溶物合质量m5(g)不溶物质量(g)溶解度测值(%)溶解度平均值(%)12蜡含量试验蒸馏方式:冷冻分离方法:次数沥青试样质量mb(g)三角烧瓶试验前质量(g)三角烧瓶试验后质量(g)馏分油总质量m1(g)烧杯试验前质量(g)烧杯试验加馏分油质量(g)用于测定蜡的馏分油质量m2(g)烧杯加蜡质量(g)析出蜡的质量mw(g)蜡含量测值(%)平均值(%)123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闪点试验点火方式:试验气压:编号试验初始温度(℃)温度上升情况(从270℃开始观察)闪点(℃)第一分钟末第二分钟末第三分钟末第四分钟末第五分钟末第六分钟末第七分钟末第八分钟末第九分钟末第十分钟末第十一分钟末第十二分钟末第十三分钟末第十四分钟末闪点温度测值(℃)闪点(℃)12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弹性恢复残留长度(cm)弹性回复率(%)布氏旋转黏度试验编号试验温度(℃)仪器常数κn转子型号转子速度黏度计读数θ(Pa﹒s)黏度测值(Pa﹒s)黏度ηa(Pa﹒s)123平均值12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沥青道路试验报告模板

沥青道路试验报告模板

沥青道路试验报告模板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沥青道路的性能与可靠性,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为道路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与材料1. 沥青道路样品:采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或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试验材料。

2. 试验设备:包括洛磯硬度仪、抗剪仪、冻融循环试验机、温度控制室等。

3. 其他辅助设备与材料:如试验砂、水、温度计等。

三、试验内容与方法1. 洛磯硬度测试:将洛磯硬度仪放置在沥青道路上,以标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洛磯硬度的测定,得到道路表面硬度值。

2. 抗剪强度测试:采用抗剪仪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抗剪强度的测试,得到沥青道路的抗剪强度值。

3. 冻融循环试验:在冻融循环试验机中对沥青道路样品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模拟道路在严寒环境下的变化情况,评估沥青道路的耐久性。

4. 温度变化试验:将沥青道路样品放置于温度控制室中,使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变化,观察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情况。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上述试验,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 洛磯硬度测试结果显示,沥青道路的表面硬度达到标准要求,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基本需求。

2. 抗剪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沥青道路的抗剪能力较强,能够承受一定的车辆负荷和外力影响。

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道路在冰冻融化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损坏和开裂现象。

4. 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较小,仍能保持较好的平整性。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沥青道路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表现良好,能够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沥青道路在洛磯硬度、抗剪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场合推广应用。

2. 针对沥青道路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变形情况,可以研究和改善其温度敏感性,减少道路变形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确定沥青的密度和相对密度,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工程用途。

二、实验原理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沥青的质量。

通过沥青试验样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求得沥青的密度。

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

沥青的相对密度可以通过比较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得出。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试验仪器:沥青密度计、电子天平、比重瓶、温度计。

2. 实验材料:沥青试验样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密度计及比重瓶,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染。

b. 校准电子天平,保证精度和准确性。

2. 密度试验:a. 将空密度计放在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1。

b. 将密度计放在蒸馏水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片刻,使其温度与水温相同。

c. 将密度计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同时轻轻移动密度计以排出气泡。

d. 测量沥青密度试验样品的温度,并记录为T1。

e. 将沥青密度试验样品倒入密度计中,待密度计内液体平静后,用比重瓶从密度计上部泵放适量的蒸馏水,使密度计内液面略高于密度计的顶部。

f. 将密度计顶部架于密度计池口,使密度计的液面缓慢、逐步与密度计底部平齐。

g. 用纸巾擦拭密度计和密度计池外侧,使其干燥。

h. 将密度计底部放于密度计池内,稍稍向下压密度计,使其外满,但池外没有溢液。

i. 用纸巾清除密度计池边沿树脂质,使密度计底部外缘清晰可见。

j. 将密度计从胸部移出,居中放置于试验台上,测量记录密度计与试验台上密度计座的质量为M2。

k. 温度计插入密度计内,读出温度,并记录为T2。

l. 将密度计放入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3。

3. 相对密度试验:a. 准备比重瓶,清洁干净。

b. 将标准比重瓶中放入适量蒸馏水,读取并记录重量为M4。

c. 将沥青试验样品放入干净的比重瓶中,至标志线上。

d. 倒入适量蒸馏水,使其稍高于标志线。

e. 清理外部的沥青,并将试管放至比重瓶上,确保密封。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探究不同压实度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为路面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二、实验原理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指的是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实工序后的密实程度。

衡量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有几种方法,本实验将采用静压实度试验。

静压实度试验是通过将压实仪器按照一定规格压实所得,以沥青路面压实为基础的,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沥青混合料。

2.实验仪器:压实仪。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沥青混合料准备好,根据需要调整其温度。

2.将准备好的沥青混合料倒入压实仪中,填满至规定高度。

3.开启压实仪进行压实过程,根据试验要求设定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

4.压实结束后,待样品冷却后取出。

5.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实时间、压实力度。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压实度下的沥青路面压实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压实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逐渐提高。

2.随着压实力度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也随之增加,但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得出了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有限等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研究和实验中进行改进。

八、附录实验数据表格:压实时间(分钟),压实力度(MPa),压实度(%)---------------,-------------,----------5,0.5,90.510,1.0,94.215,1.5,97.8。

道路石油沥青实验报告

道路石油沥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道路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掌握道路石油沥青的检测方法和指标。

3. 分析不同沥青产品的性能差异,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道路石油沥青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物,主要由沥青质、树脂和油分组成。

沥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性能。

本实验通过检测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溶解度等指标,分析沥青的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针入度仪、延度仪、溶剂、滤纸、烘箱等。

2. 材料:不同品牌、不同等级的道路石油沥青样品。

四、实验步骤1. 针入度测定(1)将沥青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至沥青完全熔化,脱水处理。

(2)将熔化的沥青通过0.6mm的筛过滤,倒入试验模具中。

(3)待沥青冷却后,进行针入度测定。

2. 软化点测定(1)将沥青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至沥青完全熔化,脱水处理。

(2)将熔化的沥青倒入试验模具中,放置在软化点测定仪的试样台上。

(3)打开仪器,使试样台以一定的速度上升,当沥青表面出现 wrinkles 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3. 延度测定(1)将沥青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至沥青完全熔化,脱水处理。

(2)将熔化的沥青倒入试验模具中,放置在延度仪的试样台上。

(3)打开仪器,使试样台以一定的速度上升,当沥青拉断时的长度即为延度。

4. 溶解度测定(1)将沥青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至沥青完全熔化,脱水处理。

(2)将熔化的沥青倒入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

(3)取出沥青,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量其质量。

(4)计算溶解度:溶解度 = (原始质量 - 烘干后质量)/ 原始质量×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品牌、不同等级的道路石油沥青样品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溶解度等指标存在差异。

2.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与沥青路面的性能密切相关。

针入度越高,沥青的粘度越低;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抗高温性能越好;延度越高,沥青的抗裂性能越好。

3. 通过本实验,可以分析不同沥青产品的性能差异,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依据。

沥青试验 调研报告

沥青试验   调研报告

沥青试验调研报告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沥青质胶状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其他辅助元素组成。

它被广泛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中,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本文将探讨沥青试验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应用。

一、软化点试验软化点试验是确定沥青的软化点或熔点的常见方法。

通过加热沥青样品,观察其开始变软和变激烈的温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稳定性。

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沥青通常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适用于高温地区。

二、粘度试验粘度试验是确定沥青粘度的方法,也是评估其黏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沥青样品的温度和切变速率,可以测量其粘度。

高粘度的沥青可以提供更好的黏结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低粘度的沥青适用于低温环境下,提高流动性。

三、针入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是评估沥青的硬度和黏稠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将针插入沥青样品中,测量插入的深度来评估沥青的黏稠度。

针入度较大的沥青通常更柔软,而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则更硬。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选用适合不同道路环境的沥青等级。

四、抗剪强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是评估沥青抵抗剪切力的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应力施加到横截面上的沥青样品上,测量其抗剪强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确定合适的配方比例。

五、质量控制试验质量控制试验是确保沥青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沥青原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密度测量和水含量测试等,可以确定其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可以保证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性能。

六、氧化稳定性试验氧化稳定性试验是评估沥青抗氧化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沥青样品暴露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观察其发生变化的情况。

氧化稳定性较好的沥青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路面性能。

综上所述,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化点试验、粘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质量控制试验和氧化稳定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衡量沥青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其在道路和建筑工程中的可靠使用。

沥青材料实验实验报告

沥青材料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和特性;2. 掌握沥青材料的实验方法;3. 分析沥青材料的性能指标;4. 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沥青材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沥青质、树脂、地沥青质和填料组成。

沥青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和粘结性,在低温下具有硬度和脆性。

本实验通过对沥青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性能指标,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2. 填料:石灰石粉、矿粉;3.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沥青延度测定仪、沥青老化试验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沥青软化点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软化点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温度计;(3)加热沥青材料,记录沥青材料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针入度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针入度计;(3)插入针头,记录沥青材料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延度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延度计;(3)拉伸沥青材料,记录沥青材料的延度。

4. 沥青老化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老化试验箱中,设定老化温度和时间;(2)老化沥青材料,取出后进行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沥青软化点试验结果石油沥青软化点:48℃;煤沥青软化点:60℃。

2. 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石油沥青针入度:80(0.1mm);煤沥青针入度:100(0.1mm)。

3. 沥青延度试验结果石油沥青延度:100(cm);煤沥青延度:150(cm)。

4. 沥青老化试验结果石油沥青老化后软化点:50℃;煤沥青老化后软化点:65℃;石油沥青老化后针入度:90(0.1mm);煤沥青老化后针入度:110(0.1mm);石油沥青老化后延度:90(cm);煤沥青老化后延度:130(cm)。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试验报告
试验表11
委托编号: V4915 试验编号: CL15-7567
委托单位:
试验委托人: 王勇
工程名称: 年度道路工程八标段BT施工工程项目
品种及标号: 道路石油沥青70#A 厂别: 山东东明石化有限公司 代表数量: /
检测依据: JTG E20-2011 收样日期: 2015.7.8 试验日期: 2015.7.8
1.软化点℃(环球法)
2.延度(cm)15℃
>100
3.25℃针入度(1/10mm)
4.其他
46.5
10℃
/
76
备注:取样人:王勇 见证人:陈晨 见证单位:河南正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部位:航兴路路面下面层
注:未经书面批准,不得复制试JTG F40-2004标准,道路石油沥青70#A,所检项目符合规范要求。
主检:
审核:
授权签字人: 报告日期: 2015年7月9日
检测单位地址:郑州市金水路47号
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