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中数学教学片段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一届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邵阳市选拔赛小学语文教学片断3号

第一届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邵阳市选拔赛小学语文教学片断3号

第一届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邵阳市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邵阳市(州)组别小学组科目语文教学片段标题:1、五下第22课《短文两篇》《母牛》(第3自然段)学情分析:《母牛》是一篇讲述动物母爱的感人小短文,这样的短文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懂。

只要孩子们能带着感情去细细体会,短文中流淌着的浓浓的母爱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

2、读透选段内容,体会动物伟大的母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读让人感动的语句,引导学生追寻短文中所蕴藏的爱的足迹,从而明白动物间也有浓浓的亲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懂得母爱的伟大,并能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动物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师: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运水的军车被一头老牛拦住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PPT出示短文。

师:孩子们,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

二、细细品尝,感受母爱师:我刚刚看到有些孩子的眼里已经有泪花了,来,谁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名生回答(一头母牛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以死抗争为孩子索水。

)师:这次课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PPT出示句子1:“牛的主人寻来了,他扬起长鞭抽打在瘦骨嶙(lín)峋(xún)的牛背上。

老牛的凄厉哞(mōu)叫,在阴冷的酷风中,显得分外悲壮。

”师:谁能来读读这段文字?指名生1朗读。

师:你能从“瘦骨嶙峋”“凄厉哞叫”“阴冷”“分外悲壮”中体会到什么?指名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从牛的外形与叫声中谈,说明母牛为了索水忍受着鞭打。

)师:阴冷的风,悲壮的声音,这样一幅画面怎能不让人动容。

来,孩子们再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2、PPT出示句式2:“一旁运水的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放在牛面前。

”师:谁能来读读战士的话?指名生1读。

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设计

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设计

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设计1. 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校决定举办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旨在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希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活动对象本次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面向我校初中部所有在职青年教师。

4.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0日至4月20日(为期一个月)。

5. 活动内容5.1 教学设计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创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5.2 课堂教学教师在竞赛活动中需展示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新课教学、课堂练、课堂小结等环节。

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关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程度和帮助程度;同行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专家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6. 活动流程1. 宣传发动(3月20日-3月25日)通过教职工大会、校园网、公告栏等多种途径,宣传活动意义、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相关事项,广泛动员青年教师参加。

2. 教师准备(3月26日-4月5日)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准备。

3. 课堂教学竞赛(4月6日-4月20日)各参赛教师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4. 教学评价与总结(4月21日-4月25日)组织专家、同行和学生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活动经验,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青年教师竞赛教案模板范文

青年教师竞赛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对青年教师的尊敬和喜爱。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3. 通过竞赛形式,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教学重点:1. 青年教师的魅力所在。

2. 教学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竞赛效果。

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特色。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教学竞赛规则、评分标准。

3. 青年教师教学案例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认为青年教师有哪些魅力?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竞赛规则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竞赛规则,包括参赛对象、比赛流程、评分标准等。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竞赛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2. 每组根据规则,准备一个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

3.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组准备充分。

四、竞赛实施1. 每组依次进行教学展示,时间为10分钟。

2.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和评委进行评分。

3. 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竞赛过程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竞赛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教学延伸:1. 邀请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讲座,分享教学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感受他们的教学魅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青年教师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对青年教师的尊敬和喜爱。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教学片段设计表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教学片段设计表

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教学片段设计表
县(市、区)组别小学科目数学
1支粉笔长约1()
微波炉的体积约是45()
操场上一堆沙的体积约是2()
一部手机的体积约是33()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48()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体积单位学习单
姓名:________
学习单第一部分:
自学课本28页,并完成下面各题。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分别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小组说一说:
①什么是1立方厘米?什么是1立方分米?什么是1立方米?
②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学习单第二部分:
填一填:
分米平方米立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1支粉笔长约1()
微波炉的体积约是45()
操场上一堆沙的体积约是2()
一部手机的体积约是33()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48()。

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会找出简单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后,再次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活动感受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
 喜悦,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让。

一中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

一中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

一中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比武竞赛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激发其教育教学激情,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内容1. 教学比武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阶段每位选手需提交一份自己的教学案例,由评委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分,选出决赛的参赛者。

决赛阶段为现场教学表演,选手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2. 初赛阶段的教学案例可以包含如下的要素:(1)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2)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3)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4)教学过程的设计;(5)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3. 决赛阶段的教学表演需具备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的清晰;(2)教学环节的设计;(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4)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5)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4. 比武活动结束后,将举行总结表彰会,对优胜选手进行表彰,并对参赛选手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和借鉴。

三、活动安排1. 初赛阶段(1)确定比武时间和地点,并将信息通知全体教师。

(2)发布比武活动的报名通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3)选派评委组成专家评审团,负责评审教学案例。

(4)所有参赛选手需按要求准备自己的教学案例,并按时提交。

2. 决赛阶段(1)根据初赛评审结果,确定决赛选手名单,并通知选手准备决赛教学表演内容。

(2)决赛时间和地点与选手协商确定,确保选手有充分准备时间。

(3)选手需按要求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具,并按时参加决赛现场表演。

(4)评委团成员按照评分标准对选手进行评分,并进行现场点评。

3. 总结表彰会(1)总结表彰会时间和地点确定,并通知全体教师参加。

(2)会议上对优胜选手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鼓励和肯定。

(3)对教学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优秀案例,并对所有教师进行分享。

2024年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作方案

2024年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作方案

2024年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作方案一、竞赛背景和目的本次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旨在提高中学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行业内创新和交流,并为中学教师培养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和经验的舞台。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1. 时间:2024年8月1日至8月15日。

2. 地点:各参赛学校内的指定教室。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三部分。

1. 教学设计(1)参赛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提交教学设计,并在选择的竞赛日期前进行公开答辩。

(2)教学设计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活动等,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 课堂教学实施(1)参赛教师于竞赛日期前提交教案,并按照教案要求实施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估(1)竞赛结束后,由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打分。

(2)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设计和执行、教学材料使用、学生参与度等。

四、竞赛组织和管理1. 组织机构:(1)竞赛主办单位: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

(2)竞赛承办单位:各参赛学校。

2. 竞赛评委:(1)评委由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指派,包括教育专家、校地合作导师和中学教师。

评委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评估能力。

(2)评委需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估和打分。

3. 竞赛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教师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报名,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初选阶段:初选由各参赛学校的专家组成的初选委员会进行,根据教师发表的教学设计进行评审和选拔。

(3)公开答辩阶段:初选通过的教师进行公开答辩,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展示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竞赛实施阶段: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施。

(5)评估、总结和颁奖阶段:评委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并按照评分结果进行排名和颁奖。

五、竞赛宣传和评估1. 宣传:(1)竞赛信息通过各参赛学校、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发布。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案模板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成长规律。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3.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长:40分钟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比赛评分标准3. 学生分组名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青年教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青年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b. 青年教师如何才能快速成长?c. 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青年教师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技能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技能展示,内容自选,形式不限。

2. 教师和同学们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比赛评分1. 根据教学比赛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分。

2. 评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确保评分的公正性。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比赛的心得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展示?2. 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如何激发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

2. 邀请优秀青年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成长经验。

3. 鼓励学生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3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课题目录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ppt1)1.师: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什么图形?(生:三角形)2.师:(动画显示图中三角形)3.师: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我们是如何定义三角形的?(师引导生:复习三角形的定义ppt2)4.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课堂探究1.营造情景,引出问题(ppt3)师:(动画演示)假如你要从家里来咱们学校上学,如图,有红、蓝两条路线可以选择,红色路线是“家-公园-学校”,蓝色路线是“家-学校”。

现在你马上就要迟到了,为了尽快赶到学校,你会选择哪一条路?为什么?(师引导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探究(ppt4)(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老师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充满了数学问题。

其实,我们从上面遇到的情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已知△ABC,AD为高,请问它的面积如何计算?2.师:AD是底边BC 上的高,我们是怎样做这条高的呢?(动手做一做)二、课堂探究1.高的定义师:由刚刚做高的过程我们能得出三角形高的定义吗?(师引导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段,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线,简称高。

)(强调顶点、对边所在直线、垂线段)2.高的画法师:我们如何作高呢?高的位置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三角形高的作法?师:(下发表格,学生自主探究)师:(播放微视频,演示高的作法,核对表格)3.高的特点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同学你好!请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并填写表格。

(选填“内部”或“直角边”或“外部”)高底边ABBCAC11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12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复习角平分线的定义)同学们,从∠AOB的顶点O出发,引出一条射线OD,把∠AOB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那么OD是∠AOB的什么?(生:角平分线)师:角平分线除了能把这个角分成两等份,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板书课题:角平分线的性质)二、课堂探究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师:猜想一下PD与PE是否相等?我们如何证明它们相等呢?(师引导生回答: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师:谁能来说一说具体的证明过程吗?(生回答,师副板书)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主板书)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写成“如果…那么…”13的形式吗?(生1:如果一个点在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好的,现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如果我们把它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一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生2:如果焦内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师:很棒!我们得出了这个定理的逆定理。

那么它成立吗?我们一起来证明一下吧!师:受到前一个证明思路的启发,我们可以怎样证明呢?(生回答,师副板书)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主板书)三、课堂练习14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15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16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A同学有一块三角形蛋糕准备和B同学一起分享,请问蛋糕怎样分才公平?(生自由回答)师: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蛋糕怎样分才公平也是一个数学问题。

老师认为从蛋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的中点切最公平。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中线)二、课堂探究1、中线的定义师:从三角形蛋糕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中点的连线是一条什么线呢?(引出中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中点的连线是三角形的中线。

)2、中线与底边的关系师:如图,AD就是∠AB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定义我们发现D点BC或BC=2BD=2CD)与底边BC有什么关系呢?(生:BD=DC=123.中线与三角形面积师:如图,AD就是∠ABC的中线,那么S∠ABD与S△AC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生:相等,等底共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三、课堂练习1718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19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20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金字塔)师:现在老师想测量金子塔的一个面的倾斜角度,你们能帮帮我吗?(生自由回答)师:我们肯定不能直接测量,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在金子塔外面找一个点,将这个点、连接顶点到底边垂线段的垂足以及顶点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角,假如我们测得这个角是150°,那么这个金字塔面的倾斜角度是多少呢?(生:30°)师:像刚刚这个150°的角,其实就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三角形的外角吧!(板书课题: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二、课堂探究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板书)师:在这个图中∠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我们怎么给三角形的外角下定义呢?(师引导生: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外角的位置(板书)师:一个三角形有多少个外角?按照定义,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动画演示,引导学生从每一条边的延长线出发找外角,点名回答)小结:一个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每个顶点处的两个外角相等。

练习:找一找∠1的外角3、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板书)师: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请问∠A+∠B与∠ACD有什么关系?(师引导生证明∠A+∠B=∠ACD)结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内角之和。

(板书)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出示题目)请用“>”“<”填空。

(举手回答)师:在做这两道题目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不等式的什么性质?(生回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师板书)师:不等式还有其他性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课堂探究师:请用”>”,”<”符填空。

师:观察第二行式子,我们发现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乘了一个什么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板书:若a>b,c>0,则ac>bc.)师:观察第三行式子,我们发现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乘了一个什么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板书:若a>b,c<0,则ac<bc.)三、典例剖析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你能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吗?(师引导生设未知数,列不等式)二、课堂探究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师:观察这个不等式,它有什么特点?含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几?(生回答,师出示定义)师:我们能运用前面学过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尝试解一下这个不等式吗?(复习不等式基本性质)师:我们来看看解这个不等式我们一共用了几步?每一步分别做了什么?(生: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师:观察一下这个不等式与上面那个不等式有什么不同?(生:多了括号)师:那么解这个不等式我们应该先干什么?(生:先去括号)师:解这个不等式我们用了几步?每一步分别做了什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2)师:观察这个不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生:多了分母)师:怎么去分母呢?(生:不等式左右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师:解这个不等式我们用了几步?每一步分别做了什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板书)师:请你再观察一下这个不等式在解的过程中哪一步的不等号方向可能会改变?为什么?(化未知数系数为1时,如果同时除以一个负数,则不等号的方向会改变。

)师: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化系数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

三、课堂练习(请两位同学板演)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你能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吗?(师引导生,分析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二、课堂探究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师:像这样把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立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板书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师:那么怎么解这个不等式组呢?(引导生回答:先分别解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x>105,x<109)师:现在我们得到了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但是这并不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我们先在数轴上把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呢?师:在这个不等式组中它的解集所在的范围应该既大于105,又小于109,因此就是图中重合部分:105<x<109.、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说说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吗?小结:先解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画出数轴确定解集。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师:那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种情况呢?每一次确定解集都需要画数轴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师生互动,完成表格)师:在这个表格里包含了不等式组解集的所有情况,有不等号同为大于或者大于等于符号的,有不等号同为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符号的,有一大一小的。

a)当不等号同为大于或大于等于符号时,解集为这两个数中较大的还是较小的?(小结:同大取大)b)当不等号同为小于或小于等于符号时,解集为这两个数中较大的还是较小的?(小结:同小取小)c)当不等号一大一小,并且大于小数,小于大数时,解集是怎样的呢?(小结:大小小大中间找)当不等号一大一小,并且大于大数,小于小数时,解集又是怎样的呢?(小结:大大小小无解了)三、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四、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附件1-4第一届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XX县选拔赛教学片段设计表XX 学校组别初中组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出图中给出的两个图形两组对边是平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