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分析报告
非煤矿山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防范建议

非煤矿山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防范建议摘要:现阶段,非煤矿山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安全和安全事故,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既能保障非煤矿山一线员工的人身安全,又能全面地改善非煤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本文就非煤矿山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防范建议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非煤矿山;事故原因;安全防范;1 非煤矿山安全特点及在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中分类1.1 非煤矿山安全特点(1)专业安全覆盖面广而复杂。
非煤矿山涉及的专业除采矿、地质、测量、机电、安全等主要专业外,还涉及到很多其它专业以及几百个不同的工种。
(2)作业区域点多面广。
一个非煤矿山除确保井下生产的井巷作业面之外,还包括选矿车间、运输场地、尾矿库、排土场、机修厂房等。
地下巷道纵横交错,采矿活动影响面积大多都是几十平方公里。
(3)安全风险种类较多。
非煤矿山经常要预防片帮冒顶、透水淹井、中毒窒息、爆破事故、山体滑坡、高处坠落等危害大的事故。
(4)作业环境较差。
非煤矿山工作区域狭窄、照明有限、颗粒性粉尘浓度高、机械噪音大、作业环境潮湿。
(5)机械化程度低。
虽然井下开采采用机械替换人工,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完成。
(6)人员多,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非煤矿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职工综合素质偏低。
1.2 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类别基于安全专业与专业安全的概念,以及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特点,对非煤矿山五大主要风险类别(片帮冒顶、透水淹井、中毒窒息、爆破事故、高处坠落)产生原因概述分析,说明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在风险类别中的责任(见表1)。
表1 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类别2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现状2.1 权责意识模糊安全上出了问题必须要追责,主要问题归咎于安全专业管理人员,矿山安全法规定“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该项规定未能认真贯彻落实。
2.2 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衔接安全“零”字目标是每个矿山都奋力争取的目标,但是在管理过程中未通过专业安全考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企业所处环境、员工能力水平、现场所处环境,未将安全管理与实际相结合。
非煤矿山事故隐患分析

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隐患分析一、非煤矿山与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特点的比较非煤地下开采矿山虽无瓦斯爆炸的危险,但在其他方面与煤矿无根本区别。
由于矿体条件多种多样,非煤矿山的采矿方法主要有空场、充填、崩落三大类,其造成的空区危害比煤矿更为严重。
非煤露天矿山虽然比露天煤矿剥离量小,但由于多数采用“一面墙”开采,机械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因此,浮石滑落、高处坠落、边坡滑坡和塌陷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二、非煤矿山隐患分析(一)矿界问题是非煤矿山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在一个矿区(有时是在一个矿体)内多家同时开采的情形屡见不鲜。
有的矿山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内,露天地下同时作业,导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这种隐患表现为以下形式:1.矿界相邻(或相切)。
甲矿开采的错动线到达乙矿的矿界内,乙矿开采的错动线到达甲矿的矿界内,互相错动,形成安全隐患。
有的竖井就位于自己开采的错动界限内。
造成此种隐患的根源是矿界划分时,未考虑开采错动问题。
而矿界的划定权在国土资源部门,矿山根本无能力解决此问题。
2.在一个露天坑内,多家同时作业。
既无隔离区又无隔离带,由于进度不一,有的垂直高度相差几十米。
如七台河市北山10多家采石场就存在这种情况,这样在爆破、通风、岩石移动、防水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矿界重叠。
国有大矿在上部露天开采,个体矿主在下部地下开采。
虽然有关规定要求个体矿开采使用充填法,但由于此法成本较高,个体矿山没有能力做到,这就造成国有大矿在小矿山开采的错动范围以内作业。
4.国有矿山在小矿点抢矿形成的老峒区内进行地下开采。
这些老峒区一无图纸,二无资料,透水、高空坠落、地压和老峒废气等隐患随时在威胁生产。
(二)凹陷露天矿山的安全隐患1.露天边坡内矿体回收的安全隐患。
有的露天坑深达百米或超过百米,为了回收边坡内矿体,要从不同的标高向矿体开拓台阶,以便回收残留在边坡内的矿量。
但上部一旦开采形成陡帮,造成围岩崩落,下部各不同标高的台阶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分析报告共63页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分析报告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编号:AQ-JS-0207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afety production accidents in non coal mineenterprises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发展壮大。
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取对策措施,强化事故预防和控制,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控制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从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学习体会,就非煤矿山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仅供参考。
非煤矿山企业的种类多样,情况繁杂,可能发生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其原因也是千差万别。
但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主要表现一是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
如:项目建设中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不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不按规定投入足够的安全管理经费、安全培训经费、安全设备设施经费;强令职工冒险作业;违章指挥;不认真组织召开班前安全会议,不向工作人员交代清楚作业环节中存在的安全注意事项;不认真组织制定、修订、补充、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岗位作业标准、作业程序等规章制度;班中不认真检查、督促职工落实作业标准;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不认真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改或整改未形成闭环,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不认真制定应急预案或演练不认真;对发生的事故及苗子不认真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发生事故后组织救援不力造成事故扩大等等。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及预防事故案例及分析

• 案例1 • 2002年6月,山西河津市某安装公司对某氧 化铝厂3号熟料烧成窑进行大修,17日17时左 右,临时工何某在窑尾焊接钩钉时,不慎触电, 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原因分析: • 窑体系Q235-A钢材制造,导电性能良好。事 故原因是何某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违章进行电 焊作业,对电焊操作最基本的技能一无所知, 焊接时左手持钩钉,右手握焊把,被焊物钩钉 根本就没有与窑体接触,负载电流通过引出线、 焊把、焊条、钩钉、人体、窑体、二次侧地线, 回到电焊机,构成电流流通的回路,使电流通 过人体,造成触电死亡事故。如果被焊物钩钉 与窑体直接接触,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金属 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 计),这起人身触电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事故案例 不可忽视的电焊机负荷侧触电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 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电焊作业时,焊工不戴专用手套; 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 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 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 工还站在水里作业。当安全人员制止、纠正这些习惯性 违章行为时,焊工及相当一部分检修工的回答既简单又 统一:“这个电不打人。” 电焊机负荷侧电压真的不会伤人吗?这个认识上 的误区,是缺乏电气专业技术知识的错误认识,也是对 触电事故了解不够的原故,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论述,使 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以便在电焊作业时做好 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自身及他人的人身 安全,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触电事故 主要原因
1、违章带电作业、检修或清理。 2、电器设施、电缆老化,绝缘破损造 成漏电。 3、送电前没有确认,突然送电。 4、误送电操作。 5、检修前不执行验电规定。 6、移动带电设备、设施不停电
非煤矿山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图 文)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图文)-------白刚1排土场坍塌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7月某曰,某大型露天矿采矿车间排土运输司机李某,8.40左右运输当班第一排土车次到排土场,现场不见无指挥员,李某未下车直接倒车到排土眉线卸车,当大箱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轮突然下沉,汽车翻滚到排土坡面下部,当即车毁人亡。
事故原因1.司机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下车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排土眉线附近存在几条裂缝危险的情况下,强行卸车,后轮站立地失稳,导致事故发生。
2.指挥员未按时到岗,现场安全监督与指挥失职。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强化职工劳动纪律。
2雷击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7月某曰下午,某采石场进行爆区第二次装药作业,即装前两排炮孔(第一次装药已于2天前完成,装的是后两排炮孔),现场作业共7人,当装到下午5.00左右时天下雨,爆破员请示矿主要求停止作业,矿主强令继续作业并要求快速完工,装药作业又继续进行,5.30时矿区东南方向突发雷响,装药区当即爆炸,7人被炸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雷击电雷管起爆网路爆炸(当时允许),导致事故发生。
2.第一次装药(预装药)严重违反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3.下雨天气下强行装药作业,严重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2.做好天气预报收听工作。
3.取缔电雷管起爆,改为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3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经过某铁矿对其尾矿库进行清库作业,采用液压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
至2011年8月某曰,清库作业已一周有余,当日下午2时左右,挖掘机司机发现站立地面出水,挖掘机开始逐渐下沉,司机试图将挖掘机行走到安全地点,所有操作无济于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机越陷越深,司机只好逃离。
几分钟后,尾矿库溃坝,尾砂泥浆顺山沟而下,掩埋下游村庄部分大区域,导致12人死亡。
事故原因1.清库作业导致清淘区干滩尾砂液化,进而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节典型案例介绍案例一:2005年3月31日喀啦沁旗金峰萤石矿老洞积水淹没巷道,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
一、基本情况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为集体企业,隶属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经委。
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火工产品证,无矿长安全。
日伪时期,探明该矿并进行开采,取名为哑巴沟萤石矿。
解放后,该矿区被四监狱接管,更名为“自治区春华萤石矿”,并一直开采到1986年。
之后,四监狱把采矿权移交给原大西沟乡经委,并于1991年申请办理了《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
2001年9月,大西沟乡、上瓦房乡、王爷府镇合并后,该矿由现在的王爷府镇政府接管。
该矿现有职工28名(均为当地农民工)。
该矿从2004年1月开始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修复原四监狱开拓的哑巴沟竖井和斜井,并于2004年8月22日从455米标高掘进运输巷道,截止到事故发生前共掘进了260多米巷道。
二、事故原因和性质(一)直接原因该矿三中段以上的一支脉与三号脉采空区间的岩体突然垮落,落入三中段以下的积满水的采空区,造成采空区水面急剧上升,快速涌入运输巷,致使运输全部淹没,运输巷的作业人员或被淹溺而死或被冲击物砸死。
(二)间接原因1、进行运输巷施工前,企业没做设计,没有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2、2003年9月30日变更矿区围(从0.1657平方公里扩大到0.987平方公里)和2005年1月20日变更企业名称并扩大生产能力(从0.20万吨/年扩大到0.50万吨/年)两次变更采矿许可证,都没有按办理变更手续的规定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和落实安全措施;3、该矿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该矿区采矿秩序混乱。
在金峰萤石矿取得采矿权的矿区围,还有9家个体矿主非法开采;5、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和市对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的布置,于2004年10月份制定了《喀喇沁旗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旗安监局和国土资源局开展非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及时采取防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非煤矿山火灾事故通报

非煤矿山火灾事故通报1.基本情况2022年6月15日下午3点左右,位于某省某县的XX非煤矿山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
据初步统计,火灾造成了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事故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事故起因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但初步判断可能与矿山管理不到位、生产安全隐患等因素有关。
据事故发生地的矿山领导介绍,当天,由于煤矿生产进度紧张,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进行了生产作业,而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台设备发生了故障,引发了火灾。
同时,由于当时正值夏季高温,矿山内部火灾蔓延的速度很快,导致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事故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事故,矿山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矿工和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同时向县市政府和消防部门报告了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相关部门紧急调配了大量消防人员和器材前往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火灾最终在当晚得到了控制,避免了更大的灾害发生。
4.伤亡情况火灾造成了3名工人死亡,其中有一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在30岁左右。
5名工人受伤,均已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其中有1人伤势较重。
受伤工人的情况正在后续的治疗中,具体伤情尚未有详细消息。
5.经济损失火灾造成了大量场地、设备等破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给矿山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
矿山方面表示,将会尽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6.事故处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火灾事故,立即成立了专门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深入调查。
同时,对于事故中涉及到的责任人和相关单位将依法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惩罚。
在此,也呼吁广大矿业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后续工作火灾事故发生后,矿山方面已经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
将加强对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8.总结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敲响了我们安全生产的警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事故类型分布情况
表 2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事故类型分布情况
总计 一次死亡 3-9 人 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
总
计
总起数 (起) 401
死亡 (人) 645 116 109 84 75 63 42 39 35 18 14 12 10 8 10 5 4 1
重伤 (人) 30 5
石家庄
张家口市
承德市
唐山市
秦皇岛
保定市
廊坊市
沧州市
衡水市
邢台市
邯郸市
LOGO
从图可见,由于邢台在2004年沙河市西郝庄李生文联办
矿发生“11·20”事故,导致70人死亡,故该市比值高达
8.93;但是,作为非煤矿山总量极小的衡水市比值高达3.5, 是由于2012年1月7日深州市永平小区地热站发生爆炸,共 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因此,衡水市没有列入比较的必要。 但是,作为非煤矿山总量较多的地区,邢台市、秦皇岛、
市只有2010年未发事故,保定市只有2009年未发生事故,石家 庄只有2013年未发生事故,秦皇岛市自2010年至2012年连续3 年未发生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邢台市自2009年至2011年连 续3年未发生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
LOGO
图4 各市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变化趋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4 2005 石家庄 衡水市 2006 张家口 邢台市 2007 承德市 邯郸市 2008 唐山市 2009 秦皇岛 2010 保定市 2011 2012 廊坊市 2013 沧州市
LOGO
(七)按照企业规模分析。
从事故企业的规模来看,大中型企业共发生事故
66起、死亡112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16%和死亡人
数的17%,小型企业共发生事故279起、死亡460人,
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70%和死亡人数的71%。
LOGO
表5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总计
总 计 总起数 (起) 401 死亡 (人) 645 34 重伤 (人) 30 轻伤 (人) 21 1 起数 (起) 24 2
股份合作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经济
其他经济
LOGO
表4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分布情况
总计
总 计
一次死亡3-9人
一次死亡10 人以上
总起数 ( 起)
401 41 30 20 76 18 194 22
死亡 (人)
645 78 37 32 86 20 354 38
重伤 (人)
30
轻伤 ( 人)
塌,造成4人死亡。
四是2011年3月17日,承德宽丰利丰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工 在续接排渗管过程中被两侧尾砂掩埋,1人死亡。
LOGO
表3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开采方式分布情况
有色金属矿 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 选业 人数 118 5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矿山 尾矿库
合计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起数 露天 地下 187 162 204 367 16 36 17 63 106 15
21 5
起数 ( 起)
24 4
死亡 (人)
99 22
重伤 ( 人)
1
轻伤 (人)
5 3
起数 ( 起)
3 1
死亡 ( 人)
123 16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股份合作
3 3 1 1 18 4 7 1 1 7 2 2 1 12 3 11 9 3 39 15 1 1 2 107 1
有限责任 公司
股份有限 公司 私营经济 其他经济
107人,分别占事故起数的0.5%和死亡人数的16.6%。全省非煤矿山 生产事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好转的
发展态势。但是,据2013年统计,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仅
次于煤矿、建筑施工,事故量在行业中排第三位,非煤矿山安全生 产形势仍不乐观,并且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对全省及地方安全生 产形势稳定好转具有较大影响作用。
LOGO
图5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情况时间分布图(按月分类)
12月份 11月份 10月份 9月份 8月份 7月份 6月份 5月份 4月份 3月份 2月份 1月份 0 20 40 60 事故起数 80 死亡人数 100 120 140 160
LOGO
2、从事故发生的月份分布情况来看(图5),符合以下规
人,现将三个行业按照开采方式细化为表3。
LOGO
地下矿山共发生162起事故、死亡367人,分别占 事故总起数的40.4%和死亡人数的56.9%;露天矿 山共发生事故187起、死亡20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 数的46.6%和死亡人数的31.6%。 尾矿库事故共4起、死亡1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 的1%和死亡人数的2.2%:
LOGO
表1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行业分布情况
总计 总 计 总起数 (起) 401 石油和天 然气开采 业 黑色金属 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 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 采选业 其他 7 死亡 (人) 645 9 重伤 (人) 30 轻伤 (人) 21 5 经济损失 (万元) 19296.1 56 损失工作日 3876620 62000 起数 (起) 24 1 一次死亡3-9人 死亡 (人) 99 3 重伤 ( 人) 1 轻伤 (人) 5 1 一次死亡10 人以上 起数 (起) 3 死亡 (人) 123
各行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 位,发生事故180起、死亡333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45% 和死亡人数的52%;其次,非金属矿采选业发生事故121起、 死亡172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30%和死亡人数的27%;再
次,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发生事故52起、死亡80人,分别占事
故总起数的13%和死亡人数的1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发 生事故7起、死亡9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2%和死亡人数的 1%。
起数 人数 起数 人数 65 111 69 250 4 14
小计
总计
349
353
571
585
52
80
121
172
---
176
319
LOGO
(六)按照经济类型分析。
从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来看(图8),私营经济发
生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全部排在第一位,共发生
194起、死亡354人,占事故总起数的48.4%和死亡人
2004-2013年 全省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分析报告
LOGO
2004-2013年,全省非煤矿山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01起、死 亡645人,其中,发生较大事故24起、死亡99人,分别占事故起数 的6.0%和死亡人数的15.3%;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6人,分别占
事故起数的0.2%和死亡人数的2.5%;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起、死亡
数的55%;有限责任公司发生76起事故,死亡86人, 占总人数的13%;国有经济共发生41起事故,死亡78 人,占总人数的12%,总量基本与有限责任公司持平, 但较大以上含量较多,仅次于私营经济。
LOGO
图8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单位按经济类型统计图
6%
12% 6% 5%
13% 55% 3%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LOGO
从死亡人数与事故起数的比值来看(图3)
,比值越高说明该地曾经发生过的较大以上事
故数量越多、导致人员死亡数量越高、事故性 质越严重,也可以反映出该地容易发生较大以 上事故,应重点关注。
LOGO
图3 各市事故死亡人数与事故起数比值图
8.93
3.50 1.83 1.00 1.42 1.29 1.74 1.31 1.00 1.40 1.48
唐山市、邯郸市、张家口市比值能够反映出真实情况。
LOGO
(二)按照发生时间分析。
1、从各市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变化趋势图(图4)可见,20042007连续4年各设区市非煤矿山事故高发,2008年出现大幅回 落,从2009年开始呈现稳步好转趋势,并且每年各地事故死亡
人数差距不断缩小。承德市和唐山市连续10年事故不断,邯郸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
LOGO
(四)按照事故类型分析。
图7 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类型统计图
容器爆炸 淹溺 火灾 透水 起重伤害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触电 火药爆炸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放炮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冒顶片帮 中毒和窒息 坍塌 0 20 40 60 80 100 120
事故起数
里。
LOGO
三是年终岁尾是事故发生的最高峰时期,11和12月份共计发 生事故68起、死亡199人(含“11·20”特别重大事故70人,即便 不考虑此起事故,但总量依然偏大),占事故总起数的17%和 死亡人数的31%,即1/3的事故集中发生在这只占全年1/6的时间
里。
LOGO
(三)按照发生的行业分析。
LOGO
图1 2004-2013年全省非煤矿山事故按地区统计图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石家庄 张家口市 承德市
唐山市
秦皇岛
保定市
廊坊市
沧州市
衡水市
邢台市
邯郸市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LOGO
各市的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图2),承德市占
全省总量的21.6%,邢台市占19%,保定市占18%,
52 20 65 69 56 29 31 33 4 13 12 4 6 2 1 3 1
4 3 6 3
1 3
1
2 2
3 2
1
1 4 1 1 16
3 1 2 1 6 2
1 1
8 5
4
LOGO
(五)按照开采方式分析。
由表1可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 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共发生事故353起、死亡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