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及预防事故案例及分析29页PPT

合集下载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硫化氢泄漏: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常存在于矿井中的酸性水中。如果井下酸性水处理不当, 导致硫化氢泄漏,人员接触后会发生中毒。
● 一氧化碳泄漏: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常存在于矿井中的煤尘中。如果通风系统 不完善或设备故障,导致一氧化碳泄漏,人员吸入后会发生中毒。
● 其他有毒气体泄漏:除了瓦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外,矿井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有毒气体,如二氧 化碳、氰化氢等。如果这些气体泄漏,也会导致人员中毒。 以上是矿井中毒事故原因分析的主 要内容,通过了解这些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不当:透水事故发生后, 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矿 山地质条件复 杂,岩石松软,
节理发育等
采矿方法:采 矿方法不合理, 如空场采矿法

支护方式:支 护方式不当,
如木支护等
安全管理:安 全管理不到位, 如无支护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包括机械摩擦、电气设备过热、放炮引火、瓦斯爆炸等
冒顶片帮事故
事故原因: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不稳固或边坡失稳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事故危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矿山生产安全
预防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和边坡维护,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 分析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非 煤 矿 山 事 故 概 述
03 非 煤 矿 山 典 型 事 故

安全家——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_OK

安全家——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_OK

2021/8/6
22 Page 22
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C ) A、防暑用品 B、防寒用品 C、劳动保护用品 D、药品
• 我国矿山企业常见的职业病有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 ( C )、噪声性耳聋等 • A、高原病 B、中暑 C、矽肺
2021/8/6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应急
-400米中段
反应能力低、措施不得力。
事故现场
通风斜井
-400米 斜井变坡点
5川
支护作业地点
支护作业地点
2021/8/6
事故现场
-400米中段
通风斜井
生还1人
注 1:-400米、-440米、-480米石门平面投影重合.
总体上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2010-2014五年间平均每年发生30起、死亡118人。2015年1—6月共发生10 起、死亡43人,同比分别下降28.6%和18.9%。
2021/8/6
7 Page 7
一、近5年来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 从地区上分析
一是相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个别矿业大省。云南、湖南、广西、内蒙古、湖北、安徽、陕西、河南8个 地区共发生91起、死亡363人,分别占总数的60.3%和61.4%。北京、天津、山西、黑龙江、上海、浙江、 福建、海南9个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
2013年陕西澄城县硫磺矿“7.23”井下重大火灾事故。借非煤矿山建设名义长期非法开采原煤,非法发包、 非法购买储存使用硝铵炸药。
2021/8/6 14
Page 14
二、突出重点,严防十类事故发生
2021/8/6
15 Page 15
二、突出重点,严防十类事故发生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节典型案例介绍案例一:2005年3月31日喀啦沁旗金峰萤石矿老洞积水淹没巷道,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

一、基本情况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为集体企业,隶属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经委。

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火工产品证,无矿长安全资格证。

日伪时期,探明该矿并进行开采,取名为哑巴沟萤石矿。

解放后,该矿区被内蒙古四监狱接管,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春华萤石矿”,并一直开采到1986年。

之后,四监狱把采矿权移交给原大西沟乡经委,并于1991年申请办理了《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

2001年9月,大西沟乡、上瓦房乡、王爷府镇合并后,该矿由现在的王爷府镇政府接管。

该矿现有职工28名(均为当地农民工)。

该矿从2004年1月开始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修复原四监狱开拓的哑巴沟竖井与斜井,并于2004年8月22日从455米标高掘进运输巷道,截止到事故发生前共掘进了260多米巷道。

二、事故原因与性质(一)直接原因该矿三中段以上的一支脉与三号脉采空区间的岩体突然垮落,落入三中段以下的积满水的采空区内,造成采空区水面急剧上升,快速涌入运输巷内,致使运输全部淹没,运输巷内的作业人员或被淹溺而死或被冲击物砸死。

(二)间接原因1、进行运输巷施工前,企业没做设计,没有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2、2003年9月30日变更矿区范围(从0、1657平方公里扩大到0、987平方公里)与2005年1月20日变更企业名称并扩大生产能力(从0、20万吨/年扩大到0、50万吨/年)两次变更采矿许可证,都没有按办理变更手续的规定编制开发利用方案与落实安全措施;3、该矿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未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该矿区内采矿秩序混乱。

在金峰萤石矿取得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还有9家个体矿主非法开采;5、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与赤峰市对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的布置,于2004年10月份制定了《喀喇沁旗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旗安监局与国土资源局开展非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监控系统
建立全面的监控系统,对矿山进 行实时监控,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通风设施
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确保作业 场所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聚 集。
防尘设施
配备除尘设备,降低作业场所粉 尘浓度,保护员工健康。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项作业的安全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隐患整改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 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Part
02
非煤矿山安全风险
矿体结构与地质环境
总结词
矿体结构复杂多变,地质环境恶劣,易引发坍塌、滑坡等事故。
详细描述
非煤矿山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形态通常较为复杂,矿体周围的岩石、土壤和地下水 等地质环境也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这些因素可 能导致矿山出现坍塌、滑坡等事故,对矿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事故原因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 包括设备维护保养不当、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安全 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预防措施
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包括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等。
Part
05
非煤矿山安全措施与建议
安全设施建设与维护
安全出口
确保每个作业区域都有清晰的安 全出口指示,并保持出口畅通无 阻。
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和员工,确保责任到位。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对矿山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培训与演练常态化
定期培训
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 1

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

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

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煤矿山开采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对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一、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原因1、非煤矿山通风不良。

通风不畅,瓦斯等有害气体容易在矿山内积累,容易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2、非煤矿山工人操作不当。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工人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或者未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容易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3、非煤矿山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管理人员不足、培训不到位等,容易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二、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排除隐患,确保通风畅通。

及时对通风设备进行维修、更换,保持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

2、工人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针对中毒窒息事故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对矿山管理实施科学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机制,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安全风险提示机制。

4、加强设备检验和维护。

定期对危险设备进行检查,加强设备的巡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加强应急预案的建设。

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对员工进行演练。

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三、结论非煤矿山中毒窒息事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工伤事故,必须引起重视。

矿山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通风设施和危险设备进行检查,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地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工作安全。

非煤矿山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图 文)

非煤矿山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图 文)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图文)-------白刚1排土场坍塌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7月某曰,某大型露天矿采矿车间排土运输司机李某,8.40左右运输当班第一排土车次到排土场,现场不见无指挥员,李某未下车直接倒车到排土眉线卸车,当大箱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轮突然下沉,汽车翻滚到排土坡面下部,当即车毁人亡。

事故原因1.司机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下车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排土眉线附近存在几条裂缝危险的情况下,强行卸车,后轮站立地失稳,导致事故发生。

2.指挥员未按时到岗,现场安全监督与指挥失职。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强化职工劳动纪律。

2雷击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7月某曰下午,某采石场进行爆区第二次装药作业,即装前两排炮孔(第一次装药已于2天前完成,装的是后两排炮孔),现场作业共7人,当装到下午5.00左右时天下雨,爆破员请示矿主要求停止作业,矿主强令继续作业并要求快速完工,装药作业又继续进行,5.30时矿区东南方向突发雷响,装药区当即爆炸,7人被炸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雷击电雷管起爆网路爆炸(当时允许),导致事故发生。

2.第一次装药(预装药)严重违反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3.下雨天气下强行装药作业,严重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2.做好天气预报收听工作。

3.取缔电雷管起爆,改为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3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经过某铁矿对其尾矿库进行清库作业,采用液压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

至2011年8月某曰,清库作业已一周有余,当日下午2时左右,挖掘机司机发现站立地面出水,挖掘机开始逐渐下沉,司机试图将挖掘机行走到安全地点,所有操作无济于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机越陷越深,司机只好逃离。

几分钟后,尾矿库溃坝,尾砂泥浆顺山沟而下,掩埋下游村庄部分大区域,导致12人死亡。

事故原因1.清库作业导致清淘区干滩尾砂液化,进而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主要重大事故
事故类别主要是:
矿井水害 矿井火灾 地压灾害 边坡坍塌与滑坡 尾矿库溃坝 排土场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放炮事故 中毒窒息 粉尘
事故分析
事故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 分析,进而提出预防和控制方法。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事故的 事故的
原因分 责任分
对于安全生产,我们并不缺少制度,甚 至不缺少经验和教训。缺少的是警醒、是理 念。
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在我 们面前,还没有意识到。
汶川大地震最牛校长—叶志平
这是一个奇迹: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 市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在1分36 秒内,全部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操场, 毫发无损!
山西娄烦县排土场特大跨塌 事故
• 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寺沟村的太原钢铁集团尖 山铁矿发生排土场特大跨塌事故,45人遇难。调查组认为这是一 起重大责任事故。
• 事故的直接原因:排土场地基土质松软,承载能力差,企业超排 ;排土场设计依据不充分,地质资料不全,而且没有施工图;排 土场下游的民房和散居人员没有得到转移;有关部门对排土场没 有实施安全检测,4月份就有裂缝,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仪表电器失灵
21
设备损害、腐蚀 20
所占比例
40%
25% 15.1%
10.3% 9.6%
人的不安 全行为占 大部分;
J 中石化近40年205起火灾爆炸事

(每起损失超过100万元)
事故原因对比
国外石油化工企业:
7 阀门管线泄漏占比例最大(35%),其次是设备故障; 7 消防措施不力,100起事故中12起为消防水泵无法启动; 7 人为因素(操作失误)占有事故原因的15.6%.

煤矿及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及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预防措施
加强边坡和采空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检测和采空区顶板支护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作业安全。
04
CATALOGUE
非煤矿山滑坡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事故案例一
某非煤矿山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由于边坡过陡,采场出现滑坡,造成3名作业人员被困。经过紧急救援,被困人 员全部获救。
事故案例一
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突然发生矿井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经过紧急 救援,部分被困人员获救,但仍有数人失踪。
事故案例二
某非煤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时,矿井突然大量涌水,造成多名矿工死亡和多人 受伤。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因水势过大,部分被困人员未能获救。
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矿山企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井透水风险防范措施 不到位。
全操作规程。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 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及时发 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 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 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矿山企业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清,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未 能及时发现隐患。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矿山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事故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1 2 3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 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01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瓦检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 Nhomakorabea斯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