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三年行动典型案例——非煤矿山案例

三年行动典型案例——非煤矿山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某个山区,有一座非煤矿山,这山就像一个长满宝藏但又有点调皮捣蛋的大家伙。
这座矿山已经开采了好些年,之前呢,管理有点乱,就像一个没好好收拾的房间,到处都是安全隐患的小怪兽。
二、之前存在的问题。
1. 开采乱象。
那些开采的工人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乱采一通。
没有合理的规划,想在哪挖就在哪挖,导致矿山的山体都有点摇摇欲坠了,就像一个快要散架的积木塔。
2. 设备老旧。
矿上的设备呀,好多都是爷爷辈的了。
那些挖掘机、运输车辆,整天“咳咳咳”地响,就像生病的老爷爷,时不时还会出故障。
这可不得了,设备一罢工,就像交通堵塞一样,整个开采工作就停滞了。
3. 安全意识淡薄。
矿工们的安全意识那叫一个低啊。
很多人都不戴安全帽,觉得那是累赘,就像在马路上不看车横冲直撞的小孩。
而且对于一些危险区域,没有明确的标识,大家都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
三、三年行动整改措施。
1. 规划开采。
专家们像设计师一样,给矿山制定了详细的开采规划。
哪里能挖,哪里要留着做支撑,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就像给矿山制定了一套健身计划,让它能够健康地被开采。
2. 设备更新换代。
矿主咬咬牙,把那些老旧设备都淘汰了,换上了崭新的、闪闪发光的设备。
新设备就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效率高,还不容易出毛病。
而且还建立了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的制度,就像给设备请了私人医生一样。
3. 安全培训大作战。
对矿工们展开了大规模的安全培训。
就像给他们的脑袋里装了一个安全小卫士。
每天都给他们讲安全知识,什么安全帽必须戴啦,危险区域要远离啦。
还进行了安全演练,模拟各种危险情况,让矿工们知道遇到危险该怎么应对。
就像在玩一场真实版的“逃生游戏”。
四、整改后的成果。
1. 矿山稳定。
经过合理开采,矿山不再像之前那样摇摇欲坠了。
山体稳固得很,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
开采工作也顺利多了,不再担心会突然发生塌方之类的可怕事情。
2. 生产效率提升。
新设备的加入让生产效率像火箭一样飙升。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节典型案例介绍案例一:2005年3月31日喀啦沁旗金峰萤石矿老洞积水淹没巷道,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
一、基本情况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为集体企业,隶属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经委。
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火工产品证,无矿长安全资格证。
日伪时期,探明该矿并进行开采,取名为哑巴沟萤石矿。
解放后,该矿区被内蒙古四监狱接管,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春华萤石矿”,并一直开采到1986年。
之后,四监狱把采矿权移交给原大西沟乡经委,并于1991年申请办理了《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
2001年9月,大西沟乡、上瓦房乡、王爷府镇合并后,该矿由现在的王爷府镇政府接管。
该矿现有职工28名(均为当地农民工)。
该矿从2004年1月开始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修复原四监狱开拓的哑巴沟竖井与斜井,并于2004年8月22日从455米标高掘进运输巷道,截止到事故发生前共掘进了260多米巷道。
二、事故原因与性质(一)直接原因该矿三中段以上的一支脉与三号脉采空区间的岩体突然垮落,落入三中段以下的积满水的采空区内,造成采空区水面急剧上升,快速涌入运输巷内,致使运输全部淹没,运输巷内的作业人员或被淹溺而死或被冲击物砸死。
(二)间接原因1、进行运输巷施工前,企业没做设计,没有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2、2003年9月30日变更矿区范围(从0、1657平方公里扩大到0、987平方公里)与2005年1月20日变更企业名称并扩大生产能力(从0、20万吨/年扩大到0、50万吨/年)两次变更采矿许可证,都没有按办理变更手续的规定编制开发利用方案与落实安全措施;3、该矿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未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该矿区内采矿秩序混乱。
在金峰萤石矿取得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还有9家个体矿主非法开采;5、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与赤峰市对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的布置,于2004年10月份制定了《喀喇沁旗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旗安监局与国土资源局开展非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教训与防范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矿山规程,不得擅自 降低安全标准。环尔山金矿为节省开支, 又擅自降低安全标准,留下了重大事故隐 患。因此,必须严格遵循科学规律,认真 把好安全生产关,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 (2)、加大全员培训教育力度,提高从业 人员安全生产技能。
第四起事故:2019年6月26日***份厂 破矿班长***右腿骨折重伤事故
事故经过: 2019.6.26,***分公司***粉选矿厂(大
队部)破矿班长***下到坑内破碎机平台 上取榔头时,未将靠在墙角的梯子搭在 平台上通行,而是图便利从运输皮带上 跨越,结果因脚下采滑被皮带输送机挤 断右下肢。
1、事故经过
2019.12.5,***矿业公司选矿厂因临时处 理****沙,使用的原料变化导致下料口 老被堵,于是安排检测工***(女)在室 外的储料仓下料口,临时用两个油桶和 木板搭建的平台上捅料。当***从平台上 下来时摔倒,磕在皮带输送机机头上又 摔至地面,造成右胫骨和肱骨骨折。
2、原因分析
三、事故发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
矿长***违章指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坠措施的情况下, 带领有关人员共5人进入危险区域处理堵塞故障。
间接原因
矿长***、施工队长及工人均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存在侥幸心理,盲目估计被堵物厚度在场7-8M,主观 地认为堵塞物不会轻易垮塌;
矿长***、施工队长及工人均未经过安全技能培训,不 能识别危险极其防护方法;
第九起事故:2019年5月16日***金矿重大 炮烟中毒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19年5月16日20时左右,***金矿(温州***公司驻疆***处 施工)地下开采的3850中段四线拉底工程爆破工作结束,造 成天井堵塞,17日零时十分左右,电耙工****、烧水工**** 在没有按规定要求打开通风设备进行通风的情况下,前往 3850中段检查天井堵塞情况。当时***感到井内空气不对, 立即爬出了天井,***则被炮烟熏倒在井内。***爬出天井后 立即呼救,施工队长***、安全员*****和后续赶到救援的员 工情急之下没有打开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就陆续下井救人。零 时40分左右,***公司副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了现 场,打开了通风设备,将井下最后一名员工***救出。最后, 造成***、***、***等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 五人受伤。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及预防、事故案例及分析

通过以上两起触电死亡事故案例的分析,引发的触电死亡事故
都是由电焊机负荷侧电压造成的,并非那些焊工所说的“这个电不打 人”。相反,这个电不仅打人还能致命,认为它不打人只是条件未达 到。因为干燥的电焊手套、帆布手套及线手套、各类鞋袜、木板等都 有一定的绝缘电阻,相应增大了人体的电阻,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 ,达不到感知电流,所以人没有感觉就认为没有触电,久而久之也就 在脑海里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个电不打人”。有了很危险的认识, 就会始终认为焊机负荷侧电压不可能造成触电事故。但是,当作业环 境特殊时,人体电阻的额外增加部分就会下降;甚至为零,发生人身 触电伤害事故是必然的。
采场边坡垮塌事故 2003年10月31日16时10分,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
的大连FH石材厂,发生边坡坍塌,3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坍塌的矿石掩 埋致死。
一、事故详细经过: 2003年10月31日上午,郝AA安排矿工陈*清理采矿场二层台面的
运输道,董*在同一层操作潜孔钻机打眼,凿岩工刘*、朗*清理采场 坡面的浮石,陈*驾驶挖掘机在三层台面清理矿石。当工作进行到16时 10分左右,凿岩工刘*、朗*正在清理浮石的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之间 的边坡突然坍塌(坍塌的矿石约4800立方米),将两人和正在坡面下方 第三台阶进行作业的陈*及驾驶的挖掘机一同埋在矿石中。事故发生后 ,经全力抢救,在坍塌的矿石中找到了陈*、刘*、朗*三人的尸体。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神华宁煤集团大峰露天 矿“10.16”重大施工爆破事故的通报中:
• 初步分析,事故暴露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爆破作业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 定,深孔松动爆破岩石时,安全警戒距离小于 200米,直接造成200米范围内的4人当场死亡; 二是火工品管理混乱,大峰矿有炸药库,承包方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也有炸药库,大峰矿 对其发放炸药量领取自由,无退库记录。事发前 ,曾经一次领取雷管4500发,只使用几百发,有 大量雷管炸药未退回矿方炸药库;三是采取的硐 室加强松动爆破(大爆破)作业技术上存在问题 ;四是甲乙双方工程承包机制不健全,甲方对乙 方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非煤矿山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图 文)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图文)-------白刚1排土场坍塌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7月某曰,某大型露天矿采矿车间排土运输司机李某,8.40左右运输当班第一排土车次到排土场,现场不见无指挥员,李某未下车直接倒车到排土眉线卸车,当大箱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轮突然下沉,汽车翻滚到排土坡面下部,当即车毁人亡。
事故原因1.司机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下车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排土眉线附近存在几条裂缝危险的情况下,强行卸车,后轮站立地失稳,导致事故发生。
2.指挥员未按时到岗,现场安全监督与指挥失职。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强化职工劳动纪律。
2雷击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7月某曰下午,某采石场进行爆区第二次装药作业,即装前两排炮孔(第一次装药已于2天前完成,装的是后两排炮孔),现场作业共7人,当装到下午5.00左右时天下雨,爆破员请示矿主要求停止作业,矿主强令继续作业并要求快速完工,装药作业又继续进行,5.30时矿区东南方向突发雷响,装药区当即爆炸,7人被炸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雷击电雷管起爆网路爆炸(当时允许),导致事故发生。
2.第一次装药(预装药)严重违反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3.下雨天气下强行装药作业,严重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2.做好天气预报收听工作。
3.取缔电雷管起爆,改为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3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经过某铁矿对其尾矿库进行清库作业,采用液压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
至2011年8月某曰,清库作业已一周有余,当日下午2时左右,挖掘机司机发现站立地面出水,挖掘机开始逐渐下沉,司机试图将挖掘机行走到安全地点,所有操作无济于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机越陷越深,司机只好逃离。
几分钟后,尾矿库溃坝,尾砂泥浆顺山沟而下,掩埋下游村庄部分大区域,导致12人死亡。
事故原因1.清库作业导致清淘区干滩尾砂液化,进而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大全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大全矿山事故是指在矿山开采、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其中包括事故和灾难。
非煤矿山指除煤矿以外的矿山,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山、铁矿石、建筑材料矿山等。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不容忽视,它们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提醒和教训。
以下是一份关于非煤矿山事故案例的大全,以提醒人们关注矿山安全生产。
1.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处锑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数名工人被埋,其中一人不幸遇难。
2.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处铁矿发生矿井透水事故,造成多名矿工被困,消防部门紧急施救,最终抢救出所有被困人员。
3.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一处石灰石矿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多名工人中毒。
4.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处锌铅矿发生崩塌事故,导致多名工人被埋,部分工人受伤。
5.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源县一处铜矿发生火灾事故,多名工人被困,经过抢救,幸存工人全部获救。
6.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一处硅石矿山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伤亡。
7.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一处石灰石矿山发生电力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8. 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一处铁矿发生矿井事故,多名工人被困,最终全部获救。
9.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处铀矿发生尾矿库溃坝事件,造成环境污染和部分村民受伤。
10.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一处石材矿山发生事故,多名工人被砸伤。
以上案例仅为非煤矿山事故中的少数。
矿山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安全措施,减少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希望各地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引以为戒,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为矿工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J
国外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97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 (每起事故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
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55
中国石化重大事故原因统计
事故原因 事故次 数 82 51 31 21 20 所占比例
人的不安 全行为占 大部分;
违章用火或用火 措施不当 操作失误 雷击、静电及电 器引起火灾爆炸 仪表电器失灵 设备损害、腐蚀
间接原因
主要责任者 主要原因
结案类型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论事故大小都要查清责任,严肃处理, 并注意区分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和破坏事故。
事故责任 对于责任事故,应区分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 要责任者。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为直接 责任者;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为领导责任者;在 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为 主要责任者。
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攀枝花米易中禾矿业一排土场滑坡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攀枝花米易中禾矿业一排土场滑坡事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
攀枝花米易中禾矿业一排土场滑坡事故
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 因是排土场选址不当和前期的建设施工把关不 严。作为公司的法人陈跃进、分管生产的常务 副总王威远、前总经理助理兼矿长向伟和总监 理工程师彭浩负有不可推卸的刑事责任。在事 故发生前几个月米易县安监局就已经对中禾公 司下达了停产整改通知书,但中禾公司不但没 有停产整改反而仍然正常生产,并且在此期间 米易县安监局并没有复查,最终酿成此次事故。
煤矿及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加强边坡和采空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检测和采空区顶板支护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作业安全。
04
CATALOGUE
非煤矿山滑坡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事故案例一
某非煤矿山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由于边坡过陡,采场出现滑坡,造成3名作业人员被困。经过紧急救援,被困人 员全部获救。
事故案例一
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突然发生矿井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经过紧急 救援,部分被困人员获救,但仍有数人失踪。
事故案例二
某非煤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时,矿井突然大量涌水,造成多名矿工死亡和多人 受伤。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因水势过大,部分被困人员未能获救。
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矿山企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井透水风险防范措施 不到位。
全操作规程。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 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及时发 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 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 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矿山企业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清,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未 能及时发现隐患。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矿山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事故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1 2 3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 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01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瓦检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 Nhomakorabea斯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垮坝事故
2000年10月18日上午50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
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首先垮塌,
随后整个后期堆积坝全面垮塌。
共冲出水和尾砂14300 立方米,其中水2700立方米,尾砂11600立方米,库内留存尾矿13100 立方米。
尾砂和库内积水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再沿坝侧20 米
宽的山谷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离坝首约700 米处。
其中绝大部分尾矿砂则留在坝首下方的30 米范围内。
尾矿坝下的34 间外来民工工棚和36间基建队的房屋被冲垮,共有28人死亡,56人受伤。
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建设、违章操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
又由于尾矿库长期人为蓄水过多,干滩长度不够,致使坝内尾砂含水饱和、坝面沼泽化,坝体始终处于浸泡状态而得
不到固结。
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把关不严。
尾矿库的选址没有进行安全认证,也没有进行正规设计,而由环保部门进行筑坝指导;基础坝建成后未经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
(2)企业急功近利,降低安全投入,超量排放尾砂,人为使库内蓄水增多。
由于尾矿库库容小,服务年限短,与选矿处理量严重不配套,造成坝体升高过快,尾砂固结时间缩短。
为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库内冒险高位
贮水,仅留干滩长度 4 米。
3)业主、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监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法律
意识、安全意识差,仅凭经验办事。
(4)政府行为混乱,对安全生产领导不力。
对选厂没有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审查,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二火灾事故
2000年7月9日4时40分,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 2 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二矿区是金川公司的主力矿山。
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机械化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多风机并串联微正压通风系统。
目前矿区有两个主要回采中段:1250 中段和1150中段1250中段回采1218分段,1150 中段回采1138分段。
1250 中段的1198 分段和1150中段的1118 分段目前正在开拓之中。
此次事故发生地点在1138-1118 分段的斜坡道岔口处。
12 号运矿卡车卡车着火时,1118中段作业点共有施工人员59 名。
7 月9日5时30分,临夏二建六队值班长孔XX在1118中段5号溜井焊钢模时,发现有烟从溜井上面下来,就跑到6号道。
待 6 号道也进烟后,即组织人员往 2 号道有通风井的地方跑。
当时有人提出硬冲1118-1138 斜坡道,他制止他们不要去,但仍有多人不听制止跑往1118-1138 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伤。
其余40人相继撤离到FV1 通风井处而脱险。
经调查确认,由于 1 2号运矿卡车油管接口存在渗漏现象,发动机工作时间长,排气管温度过高,经长时间高温烘烤,渗漏的油在启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再启动时,因磁力开关触点或启动机搭线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燃烧中油箱油管内压力增大,造成断裂,油料泄漏,遇明火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三中毒事故
2002年4月6日上午8点30分,某集团公司下属某矿发生了中毒窒息伤亡事故。
在救助过程中,又有参与抢救的多名职工死亡。
本次事故死亡1 2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
事故发生的二工区是该矿主要生产工区,采用平峒一斜井开拓,中段高度40 米。
采用两翼进风,中央出风的侧翼通风系统,风机功率30kW风量40m3/分,负压90mn水柱。
通风线路是从南翼进风,经三中段平峒口进入斜井,从北翼进风经五中段平峒口进入斜井,南北两翼风流在斜井汇合后,通过七、八中段平巷进入各中段采场,各采场污风经采场回风井,进入回风平巷,再进入 5 号回风井去地
4月3日凌晨,二工区七中段采场进行爆破作业,装药量为8吨多,整个爆破工作进展顺利。
6日7点30分,二工区7人入井前往十中段进行正常作业。
5人先下到十中段,2人在八中段开泵后下去。
约8点30分,走在前面的 3 人中毒昏倒(后死亡),后面 2 人感觉不对,立即往回走,被开泵的
2 人救到八中段,并向其它作业现场的职工报警。
在随后的抢救过程中,由于盲目蛮干、指挥不当又造成下井抢救人员9 人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