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和值得关注的9大前沿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大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行业的逐步开放,互联网医疗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从现状、优缺点、未来趋势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现状互联网医疗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4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1.8%。
预计到2022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级别,成为医疗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医疗服务形态不断创新在线问诊、在线药店、医疗小程序、远程诊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形态不断创新,渗透至诊疗过程的各个环节。
其中,远程医疗技术给患者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咨询和治疗方式,同时也加快了医疗大数据的普及和利用。
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虽然互联网医疗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目前一些三线及以下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仍然短缺,患者仍需要到大城市去看病。
因此,互联网医疗应联合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资源,共同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问题。
优缺点互联网医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优点:一、瞬间更快速的医疗服务线上咨询和预约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帮助消费者更为迅速地获得医疗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常规或急需的医疗服务,比如体外人工受孕、婴幼儿专用的奶粉配方、抗击新冠病毒等,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更快速、更为私密和易于接受的在线服务。
二、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及价格线上咨询、开药和配送等服务具有简便易行、价格透明等特点,可以促进医疗服务逐步走向数字化和标准化,同时还可以控制医疗服务成本,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透明的医疗服务。
三、整合医疗资源科技的进步被逐渐引入到医疗服务中,医疗行业资源也能够实现更好地整合,推动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的产生,从而促进创新企业迅速崛起,丰富了行业服务形式。
缺点:一、医疗效果难以审验由于互联网医疗的缺乏现场检查,医生难以获得全面的病情了解,同时可能存在信息泄露、治疗效果、药品效果无法审验的问题,以及患者之间的自主选择变异等因素,影响在线医疗服务实效。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互联网医疗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医患关系变革、新业态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驱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智能医疗设备的发展让患者能够通过远程监测、定位等方式获取医疗服务,为实时监控和远程诊疗提供了便利。
此外,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培训医学生、进行手术模拟等,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海量医学数据的分析,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医学影像的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
三、医患关系的变革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传统医疗模式下,患者就医时间长、就医成本高,医患之间的沟通也较为困难。
而互联网医疗通过在线问诊、线上药店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效率。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问诊平台与医生进行交流,并获得及时的医疗指导。
另外,医生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四、新业态的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兴业态。
例如,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兴起为患者提供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方式。
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挂号、检查、手术等,实现就医全流程的线上化。
此外,互联网医疗平台还能够为医生提供在线学术交流、远程会诊等服务,促进医学技术的共享和交流。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通过将医疗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平台化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越来越走向平台化。
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众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如阿里健康、百度健康等,它们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将更加完善,打通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流通,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二、智能化诊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未来,智能化诊疗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智能医疗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醒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
三、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将带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此外,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医疗平台还可以进行疾病预测和防控,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四、远程医疗的普及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推动远程医疗的普及。
以视频会诊为例,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全国各地的顶尖医生进行线上交流,获得专业的医疗意见。
这将大大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五、个人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重视个人健康管理。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个人健康数据,如体温、血压、心率等,并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将数据传输给医生。
医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科学管理自己的健康。
六、药物配送的网络化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推动药物配送的网络化。
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和值得关注的9大前沿趋势

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和值得关注的9大前沿趋势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站在猴年的开端,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思考:经过过去一年翻天覆地、如火如荼地尝试、冒险、炒作、和艰难跋涉,互联网医疗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狂风乱作、泡沫横飞的日子渐渐远去,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繁华落尽、笑容凝结,提起盈利模式依然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来自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们”终于发现,单靠IT领域的“炫技”是无法解决医疗行业的真正痛点的,甚至连隔靴搔痒都做不到。
于是大家开始反思,在消费领域成功运作的时髦在线服务究竟为什么在医疗领域处处碰壁行不通;于是大家开始行动,终结“躺在线上做梦”的日子,回归医疗的本质。
政策口径似乎一直都很宽容、很乐观、很支持、很“努力”,可是不管移动医疗,还是任何一种新出炉的商业模式,有一句话很受用:先去看看医保局怎么说?如果医保局还没有就此发表“感言”,那可以先把它放一放。
因为医疗产业的花费大多数都需要政府来买单,传统医疗也好,互联网医疗也罢,最终的主要支付方不变,那么与政府相关体系部门打交道、通过各种审批审核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与是否戴上了“互联网”的帽子没有直接关系。
但事无绝对,正在铺开的“分级诊疗”和日益强化的“公立医院控费”,还是给互联网医疗带来很多新的契机。
互联网医疗项目若要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嵌入国家医疗体系改革洪流中,为其提升效率而服务,而不是妄想“颠覆”。
医疗领域的改革,不是两个或几个对立面“你死我亡”的斗争,而是一个随着多种技术发展、人文社会环境变化,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传统医疗创业相比,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有诸多不同。
从政策来看,互联网医疗创业与传统医疗创业的政策门槛同样高,甚至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技术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可高可低,对于门槛较低的互联网医疗创业领域,产品区分度也低,并且竞争激烈;从资金投入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资金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起步时看似门槛较低,但随着项目的开展,以及众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烧钱压力也就会越来越高,可持续性运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仿若一个无底洞。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及未来趋势随着数字时代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了医疗行业不可替代的趋势之一。
互联网医疗将传统医疗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改变了医疗服务的传统模式,让医疗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和透明。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医疗大数据、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
1.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是数字医疗领域的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为医疗提供精准和高效的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传统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并且逐渐建立了大规模的医疗数据库。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将大大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医疗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诊断结果,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方案。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依托医疗大数据,研究并改善现有的医疗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2.移动医疗移动医疗是互联网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为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移动医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跟踪自身健康状况,还能为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移动医疗将成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形式。
移动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便捷性,并极大地缩短医疗服务的等待时间。
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医疗机构还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数字医疗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提供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医疗工作者可随时随地实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能够帮助人群更好的享受到医疗服务,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现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除此之外,远程医疗还可以为偏远地区和地缘条件差的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疗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医疗行业的医疗服务和管理体系,包括医疗信息化、电子医疗、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
互联网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还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本文将分析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疗行业非常热门的话题。
互联网医疗分为远程医疗和医疗信息化两个方面:1.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将患者的病情数据上传到医疗机构,让医生远程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病情。
目前,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它可以较好地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就医难的问题。
在远程医疗方面,国内已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78健康网等。
这些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医生和患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医生不再受地域限制,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2.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医疗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交流。
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还比较滞后,亟待进一步发展。
医疗信息化在病历管理、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医疗信息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将成为医疗行业的趋势。
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更好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且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患者病历资料,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医疗数据,包括个人医疗记录、医疗保险、诊断数据、医疗研究资料等等。
医疗大数据的推广可以大大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体验。
3.远程医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将成为医疗行业的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章节一:引言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疗服务,无需等待和排队。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章节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2.1 医疗信息化的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是将医疗服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优化。
通过互联网,医生和患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共享患者的病历、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提高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2 移动医疗的兴起移动医疗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移动医疗,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等,医生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会诊和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移动医疗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支撑技术。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在互联网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资源的优化分配。
章节三: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3.1 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个性化医疗。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都是不同的,因此,个性化医疗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3.2 互联网+社区医疗的融合互联网医疗与社区医疗的融合是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社区医疗是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可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预约社区医院的挂号、咨询医生、获取健康知识等,提高患者对社区医疗的满意度和便利性。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1. 互联网医疗的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医疗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耗时耗力、专家资源匮乏等。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 互联网医疗的现状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涵盖了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互动医疗社区等多个方面。
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进入这个领域。
3.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可以预见以下趋势:a. 移动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化: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医疗将成为主流。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和诊疗。
b.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辅助医生诊断、药物推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深度融入互联网医疗行业。
c. 大数据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大量的医疗数据积累起来。
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疾病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d.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医疗设备、传感器等连接起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4. 互联网医疗的挑战虽然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a. 安全与隐私问题:互联网医疗行业需要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有效防范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b. 监管与规范建立:互联网医疗涉及医疗行为和药物销售等领域,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规范与监管。
c. 医患信任问题:数字医疗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面对面的医疗服务,医患之间的信任仍然是互联网医疗行业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大挑战。
5. 互联网医疗的应用领域互联网医疗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医疗数据分析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和值得关注的9大前沿趋势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国内互联网医疗格局站在猴年的开端,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思考:经过过去一年翻天覆地、如火如荼地尝试、冒险、炒作、和艰难跋涉,互联网医疗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狂风乱作、泡沫横飞的日子渐渐远去,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繁华落尽、笑容凝结,提起盈利模式依然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来自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们”终于发现,单靠IT领域的“炫技”是无法解决医疗行业的真正痛点的,甚至连隔靴搔痒都做不到。
于是大家开始反思,在消费领域成功运作的时髦在线服务究竟为什么在医疗领域处处碰壁行不通;于是大家开始行动,终结“躺在线上做梦”的日子,回归医疗的本质。
政策口径似乎一直都很宽容、很乐观、很支持、很“努力”,可是不管移动医疗,还是任何一种新出炉的商业模式,有一句话很受用:先去看看医保局怎么说?如果医保局还没有就此发表“感言”,那可以先把它放一放。
因为医疗产业的花费大多数都需要政府来买单,传统医疗也好,互联网医疗也罢,最终的主要支付方不变,那么与政府相关体系部门打交道、通过各种审批审核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与是否戴上了“互联网”的帽子没有直接关系。
但事无绝对,正在铺开的“分级诊疗”和日益强化的“公立医院控费”,还是给互联网医疗带来很多新的契机。
互联网医疗项目若要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嵌入国家医疗体系改革洪流中,为其提升效率而服务,而不是妄想“颠覆”。
医疗领域的改革,不是两个或几个对立面“你死我亡”的斗争,而是一个随着多种技术发展、人文社会环境变化,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传统医疗创业相比,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有诸多不同。
从政策来看,互联网医疗创业与传统医疗创业的政策门槛同样高,甚至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技术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可高可低,对于门槛较低的互联网医疗创业领域,产品区分度也低,并且竞争激烈;从资金投入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资金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起步时看似门槛较低,但随着项目的开展,以及众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烧钱压力也就会越来越高,可持续性运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仿若一个无底洞。
有人说,移动医疗已进入下半场,因为大的公司越来越大,还没有做起来的正在被淘汰。
也有人反驳认为移动医疗并非进入下半场,而是大幕刚刚拉开,运动员刚刚入场完毕。
经过和业内人士交流,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移动医疗刚刚跑完第一圈,而即将开始第二圈;只是这时有很多运动员要么倒下,要么掉队,而已经开始跑第二圈的运动员,正在努力跑进第三圈。
无论怎样比喻,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当前已呈现出如下特点:1)移动医疗公司的业务体量越来越大,产品用户数也越来越多。
2)移动医疗行业的业务越来越交叉,产品越来越呈现平台化,现有公司已经如雪球般开始越滚越大,因此留给初创公司成为平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3)行业开始了收购整合,并购基金开始进行投融资和资本布局,行业内的公司已经逐步开始上市和上市计划。
4)大体量企业融资额越来越大,初创小团队融资越来越艰难,中间的团队还有融资机会,因为还有一些后来进入的投资人想要“赌”一回。
从产品面来看,终端用户可以细分为医生端、患者端、单科领域端;平台模式可以细分为智能硬件、院内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医疗新媒体。
当前具有代表性并经常被业内人士提及的产品大致如下:丁香园、华康全景、珍立拍、医脉通、MedSci、杏树林、杏仁医生、春雨医生、微医集团、就医160、医联、掌上药店、甜蜜家园、新氧、糖医生、大糖衣、医学界、影达科技、平安好医生。
已经有人撰文详细分析过这些产品的商业模式,在此不赘述。
国外互联网医疗的9大前沿趋势一直觉得,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们国内众多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百折不挠地前进。
这股力量,除了大家坚信中国“互联网”大趋势的历史必然性以外,还有放眼全球看到的那一派繁荣景象。
在科技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这个领域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飞奔,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通过分析全球互联网医疗发展较快的国家,本文总结了9大值得关注的趋势。
一、医疗消费市场蓬勃兴起2015年下半年,PwC在美国对25位医疗产业高管、1500名临床工作者,10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医疗消费市场正在兴起,主要表现为:1、医疗服务支付方寄希望于基础医疗,以节省花费,比如美国48%的企业雇主在2015年为员工选择了远程医疗服务。
2、消费者选择基础医疗的标准是最适合现有的生活方式,调查者中有8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接受革新的基础医疗护理。
3、新入局者正搅动时局,改变基础医疗模式,他们正提供便捷、有价值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更多用户需要,比如:便民就诊、医生出诊、个体医疗、数字医疗、护师护理。
4、传统从业者正变换思路,以顺应新时代的变化。
三分之一的医生表示,他们已经改变商业模式,为患者打造全新的医疗服务。
5、七大核心消费市场正在崛起:年老体弱者;慢性病群体;复杂或多种慢性病合并的患者群体;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家庭;对健康保持热情的成年群体;对健康持怀疑态度的成年群体。
二、医疗保险利好埃森哲咨询公司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FDA在2014年批准了33个互联网医疗设备,预计到2018年将会是100个。
经FDA批准的互联网医疗设备通过改善药物依赖性,对行为的矫正以及较少的急诊行为,为美国医疗系统因此节省了将近60亿美元。
预计到2015年该数字将会增加到100亿美元,到2016年将会增加到180亿美元,到2017年将会达到300亿美元。
从医疗保险的层面来看,美国在远程医疗和初级医疗领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远程医疗相关的医疗保险层面:美国医改要求对再入住率高的医院将实施高达1%的CMS罚款, 通过远程医疗来更好地追踪和管理出院病人以及慢病病人(在服药,复诊,身命体征监控等方面)以降低整个医疗系统费用总额。
Telehealth Promotion Act提出,2012年底开始,美国远程医疗协会一直在努力游说国会通过远程医疗普及法案。
虽然此项法案至今仍为通过,但远程法在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保险上的接受度正在越来越广。
就Telemedicine Parity Law而言,至今有24个州通过了远程医疗平等法,它要求私人医疗保险提供与面对面门诊等同的远程医疗报销方案。
换言之,美国至今仍有超过一半的州私人保险还没有跟上。
在这24个已经通过了平等法的州中,各州的实际操作力度也相差较大。
同时,美国医学协会(AMA)已经开始创造一组新的CPT代码来支持远程医疗的报销流程。
在初级医疗相关医疗保险层面,很多健康保险集团,如Cigna、Humana、Anthem、Aetna、United,及一些参与了蓝十字计划的公司都收购了部分初级保健机构。
上述健康保险集团大部分正在构建零售医疗战略,以此作为对其他投资的补充。
三、初级医疗进入2.0时代美国初级医疗领域的现状有着以下特点:对初级医疗服务的需求向更宽及更深处扩张;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初级医疗人才供应不足;初级医疗卫生行业的薪酬水平同样令人忧心;提供初级保健的场所由私人诊所或是紧急医疗中心转到了零售端或是直接设在工作单位,同时利用科技来扩展他们的连通性;支付方式从“量”过渡至“质”。
医疗改革规定,便捷有效的初级医疗保险费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
从发展阶段来看,相较于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初级医疗1.0”阶段,美国的初级医疗已经进入“初级医疗2.0“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患者处于专业人士指导下的自我保健,有计划有规律地关注不同情况和环境下的个人健康。
2、临床模型以团队为中心,纳入物理治疗、行为治疗、牙病预防、眼部保健、营养学、用药管理、以技术支持下的护理监控与协调联通的处方集、以及转诊管理。
3、从业者包括医师、执业护士、高级执业护士、助理医师、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牙医、眼科医师/验光师、药剂师、营养师、健康指导和金融咨询师。
4、工作环境已经拓展到办公室、零售端、雇主诊所和虚拟场景。
5、主要合作伙伴从过去的保险机构到现在的临床集合网络、医院、医疗计划合作伙伴。
6、现阶段需要投资运营的包括办公室诊断用品、临床记录、员工薪酬、采购和承包等执业管理、医疗设备、医护协调技术比如电子健康记录、个人健康记录平台、生物测量学,以及维护网站安全、效果测定与报告等。
7、而对初级医疗成果的考察则包括在线问诊量、现场问诊量、用户体验、医疗效果和诊治结果。
四、远程医疗领域正在逐步扩大美国立法、报销加速了远程医疗技术的使用,新的立法使得对远程医疗网站的限制解除。
并且,新的远程医疗立法正在扩大医疗护理,有望短期内通过的远程医疗法案(TELE-MED)将允许参加医疗保险的医师在全美50个州内治疗拥有医保的病人时只需持有一个医疗执照。
2015年的远程医疗加强法案,扩大了远程医疗覆盖的区域,也扩大了报销的覆盖范围,并激励了医疗保险的再住院削减计划。
然而,远程医疗提供者仍需克服一些挑战,比如,医院需要更积极地整合远程医疗系统,也需要更好的慢性疾病远程监控等;医生需要花时间进行在线问诊,也需要努力将远程医疗传输平台与实际临床环境相结合。
五、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产品巨头频入场IDC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销量同比增长200%,总出货量达到2100万个;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飙升到1.26亿个。
不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依然处于发展早期,当前产品创意稀缺、功能叠加。
从各大科技巨头的动作来看,已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科技巨头包括:苹果、三星、谷歌、微软、LG、索尼、Fitbit、Jawbone。
已经推出移动智能产品的医疗设备巨头有:GE、强生医疗、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罗氏制药、拜耳医药、梯瓦制药、雅培制药、美敦力、礼来制药、飞利浦。
六、互联网医疗产品已渗透到多种临床应用互联网医疗产品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心理病、大数据跟踪心理情绪、智能硬件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远程在线心理咨询。
从产品分类来看,主要包括工具指导类、心理测评类、跟踪随访类、技能训练类、辅助调节类、社交互助类。
而在康复领域,互联网医疗也开始起作用,其模式主要包括康复机器人、用于康复的虚拟现实软件、用于康复的可穿戴设备。
这些“互联网”康复应用已经渗透到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还有烧伤、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和口腔疾病等。
在眼科,利用“远程医疗O2O模式”进行远程验光和在线检查视力,让用户足不出户地享受准确且有保障的验光服务。
在该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业务模式比较成熟的公司:1、Opternative是一家在线眼科验光检查公司,用户只需要拥有电脑、智能手机、网络连接,就能在25 分钟内完成Opternative 的验光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