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舱的应用

合集下载

预制舱应用场景_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预制舱应用场景_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预制舱应用场景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预制舱作为现代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新兴技术,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预制舱是指在工厂或生产基地进行部分或全部加工、组装后,再进行运输至目标地点,最终完成安装和布置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可以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加快项目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满足不同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预制舱在建筑、交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第2节)。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说明预制舱的特点与优势,包括快速建设和组装的便利性、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以及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性(第3节)。

然后,我们将对不同类型的预制舱进行概述与分类介绍,其中包括混凝土预制舱、钢结构预制舱和木材预制舱(第4节)。

最后,我们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第5节)。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解释预制舱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并阐述其特点与优势。

通过对预制舱的详细描述和分类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预制舱技术,并为未来预制舱应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未来预制舱技术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以促进该领域更好地创新和进步。

2. 预制舱应用场景2.1 建筑领域应用场景预制舱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首先,它们被广泛用于临时住房的搭建,例如,在灾难发生后提供紧急救援住所,或在工地上为施工人员提供临时宿舍。

其次,预制舱在建造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和住宅项目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预制舱可以快速组装和拆卸,并且具备可定制性,使得建筑项目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此外,预制舱还可以用于建造特殊用途的设施,如医疗设施、学校和体育馆。

2.2 交通领域应用场景预制舱在交通领域也有许多应用场景。

例如,在道路和铁路基础设施的修建过程中,预制舱可以被用作工地办公室、贮藏仓库、检修车辆的车间以及临时停车场等。

同时,预制舱还可以被运用于旅客服务设施的搭建,如公交候车亭、火车站候车室和机场航站楼等。

智能变电站预制舱技术应用

智能变电站预制舱技术应用

智能变电站预制舱技术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变电站的建设模式。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催生了预制舱式变电站这种先进形式,它绿色环保,安全高效,与环境及生态建设能够达到高度协调,代表了变电站建设的主流发展方向。

本文对预制舱式变电站进行概括论述,就预制舱设计的技术应用和关键环节,以及变电站技术设计等进行详细研究,力求能够促进预制舱式变电站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得到更大普及推广,实现规范化设计建造,促进国家电力事业再攀高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预制舱;技术应用引言:预制舱式变电站是电力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产物,它融合了现代社会的先进发展理念,同时与建筑及施工的先进技术应用和组织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模块化生产制造组装及物流运输到现场吊装的建设流程,建设理念非常前卫,技术应用体现出巨大优势,推广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必将取得更好发展。

1.预制舱式变电站技术介绍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变电站的建设及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其中预制舱式变电站就是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理念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

这种变电站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主要是变压器,二次设备,简称GIS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接地变压器以及无功补偿等。

这些设备及配套设施再到最后的整体舱体建设完成,都是严格按照标准化设计方案,在工厂化生产模式下全部在厂内车间生产完成,并经过预组装完成再质量性能测试确认合格后再出厂的,期间的配线以及其它整个流程都有各自的独立模块,全部模块化产品生产完成在舱内完成拼装,再交由物流运输于变电站选址现场吊装安装成型。

其实预制舱式是一种建设理念,它不仅体现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预制舱式的变电站形式的出现,只是这种先进建设理念在电力建设领域的成功投射,它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35千伏,110千伏以及220千伏等级别的变电站当中。

这类变电站的形式大多为无人值守模式,模块化产品的外形设计借鉴了集装箱的外形灵感,它由冷轧钢板或者型钢为主体框架的焊接材质,整个结构形式为一体化模式,构成舱体外壳的是标准厚度的冷轧钢板,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分层,分层之间含有用于消音和阻燃的防护内衬和保温材料,防火设计标准是丙级一类,保证耐火3小时标准,具体的成舱规格还要结合内部设备布局和成型设备规模而定。

预制舱的应用

预制舱的应用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应用摘要本专题根据XX110kV变电站工程具体条件,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概念。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

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开始逐步代替传统建筑物,采用预制舱能够有效缩短变电站土建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施工、调试的工作量,缩短投运时间。

但是由于独立的舱体数量过多,导致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不足。

本次XX竞赛,我院分析、总结了过去在变电站的建设中预制舱设备使用情况,在预制舱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设想。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将多个标准的Ⅰ、Ⅱ、Ⅲ型预制舱拼接成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电压等级一次设备和二次及通信设备的综合性舱体。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

其内部环境满足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

经论证,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合理的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深化了“两型三新一化”的理念。

1 概述 (1)1.1预制舱设备的发展现状 (1)1.2预制舱舱体的选型原则 (1)1.3预制舱的分类 (2)2 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基本情况 (2)2.1 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2)2.2 组合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3)2.3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与传统建筑物的对比 (4)3 新型组合式综合预制舱 (5)3.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设想的起源 (6)3.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定义 (6)3.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优点 (7)3.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与组合预制舱的对比 (9)3.5 小结 (10)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论证 (10)4.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结构的论证 (10)4.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安装接口选择论证 (11)4.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辅助设备的论证 (14)4.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交通运输的论证 (14)4.5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设备检修空间的论证 (15)5 结论 (18)1.1预制舱设备的发展现状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在国外开展研究应用的时间较早,在20世纪80 年代中期在美国就已经应用在整体模块化的33kV变电站,在20世纪90 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整体模块化的66kV变电站也应用了预制式设备舱应用。

300MW级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应用研究

300MW级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应用研究

300MW级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应用研究摘要: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方便运维、降低成本,研究了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在300MW级海上风电场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建造模式及优点。

其次,介绍了300MW级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实施方案。

最后,对比分析了传统海上升压站和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的技术经济指标。

结果表明:300MW级海上升压站采用预制舱式建造模式,可缩短升压站建造周期6~8周,升压站整体重量减少约5%。

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模块化;轻量化Application Research on 300MW Prefabricated Cabin Booster St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reduce the cost,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cabin booster station in 300MW offshore wind farm is studied. Firstly,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advantages of prefabricated cabin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300MW prefabricated cabin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is introduced. Finally,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of the traditional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and the prefabricated cabin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fabricated cabin construction mode can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300MW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by 6 to 8 weeks, and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booster station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5%. The prefabricated cabin type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has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words:Offshore Substation,Prefabricated Cabin,Modular,Lightweight0引言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大力发展,300MW级海上风电场已成为海风建设项目的常规容量。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创新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创新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创新1. 引言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是一种创新的储能解决方案,它将储能系统与集装箱相结合,具有高度的预制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储能集装箱预制舱的技术创新点,以及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前景。

2.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的技术创新2.1 高度预制化储能集装箱预制舱的设计采用了高度预制化的理念,所有组件均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包括电池组、BMS系统、温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这种预制化设计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

2.2 模块化设计储能集装箱预制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储能容量。

此外,模块化设计还使得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以快速扩展或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

2.3 智能化管理系统储能集装箱预制舱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和监控系统。

这些系统可实时监测储能集装箱预制舱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

2.4 环境适应性强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在-40℃至+55℃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此外,其防水、防尘、防震性能也达到了最高标准,使其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稳定运行。

2.5 安全性高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采用了多重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爆、防短路等。

同时,其采用的电池单体具有高安全性能,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应用前景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凭借其技术创新,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 电网调峰: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作为电网的调峰设施,协助电网实现稳定运行。

- 新能源并网: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与新能源发电设施(如风能、太阳能)相结合,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 微电网: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作为微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可靠、高效的能源服务。

- 应急电源: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作为应急电源,为关键负荷提供短时供电。

4. 结论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凭借其高度预制化、模块化、智能化特点,以及在环境适应性、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储能领域的一大技术创新。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解读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解读

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解读1. 引言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它通过将储能设备预先安装在集装箱舱体内部,实现了储能设备的模块化和移动化。

本文将对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进行解读,介绍其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2. 技术原理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集装箱舱体设计:储能集装箱预制舱采用标准集装箱舱体作为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储能设备。

- 储能设备安装:预制舱内部根据储能系统的需求进行设备布局和安装,包括电池组、逆变器、电控系统等。

- 电力连接:预制舱内的储能设备通过电缆与外部电网相连,实现电力的输入和输出。

- 智能控制:预制舱内设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实现对储能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

3. 技术优势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模块化设计:预制舱内的储能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扩展,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 移动化应用:集装箱舱体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和安装,适用于临时或移动应用场景。

- 快速部署:预制舱内的储能设备已经在工厂中进行了装配和测试,可以快速部署到现场使用,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

- 安全可靠:集装箱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储能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节能环保:储能集装箱预制舱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4. 应用领域储能集装箱预制舱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发电: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相结合,平滑电力波动、调节电网负荷。

- 微电网建设:作为微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提供电力储备和调度能力,增强微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应急电源:用于应急电力供应,如灾害救援、临时活动等场景,满足电力需求。

- 工业用电: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力平衡和峰谷电价利用,降低能源成本。

预制舱技术方案思源弘瑞

预制舱技术方案思源弘瑞

预制舱技术方案思源弘瑞预制舱技术方案思源弘瑞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预制舱技术也开始逐渐兴起,成为建筑新领域中的一项亮点。

预制舱技术一种以构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简单易懂、安全可靠、工期短、环保节能等优点,在工地建设、抗震、改造升级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从技术方案的角度,即文中所提的技术优势切入,分析预制舱技术的特点、应用场景、施工流程以及优势等内容。

一、预制舱技术的特点预制舱技术是一种标准化生产,现场拼装的建筑形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定制性好:预制舱可以根据建筑任务的要求、设计的需要,以及生产工艺的适应性,定制成不同的形态、型号和规格,灵活满足业主的需求。

2、施工周期短:预制舱的生产和拼装两个环节可以同时进行,且生产过程更为精密化和工厂化。

相比传统建筑方式,预制舱的施工周期短,且质量有保障。

3、环保性好:预制舱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排污量较小,低碳环保。

因此,在人们普遍倡导环保低碳的现代社会,预制舱一经推广,便大受欢迎。

4、安全性强:预制舱采用多种异材结构,强度可靠,耐用性好,耐久性高,抗震、防火、隔音等性能优良。

5、应用范围广泛:预制舱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园区、住宅、宾馆、餐厅、翻新等众多领域,而且带有建筑垂直升级和改造老厂房的意义,可以在规模化的、工程化的建筑领域里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发展。

二、预制舱技术的应用场景1、快速建设的工程可能工期比较紧,比如一些临时性的设施(如展览馆、活动场馆、临时工作室等)或者需要快速完成的工程(如有需要进行紧急迅速建设的医疗设施等)。

2、远离大都市的场景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预制舱可以在制造工厂中进行生产,然后再运到建筑现场组装,下特别适合在交通不便或者远离城市中心的建设场景下。

3、用于特殊用途的设施比如在军用、医疗等领域中,需要用到一些能够满足特殊工作要求的设施。

此时预制舱技术的特点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4、规模较小的建筑预制舱技术还适用于单个建筑物、园林景区、游乐园、景观建筑等规模较小的建筑工程。

预制舱调研报告

预制舱调研报告

预制舱调研报告一、引言预制舱是一种在工厂中预先组装好的建筑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安装的建筑方法。

它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与分析,探究预制舱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预制舱自问世以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预制舱建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每年数千亿元,并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是预制舱市场的主要领域。

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预制舱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

传统的预制舱主要以混凝土和钢结构为主,而现在已经出现了更多材料的预制舱,如木结构预制舱、玻璃纤维预制舱等。

同时,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也为预制舱的生产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3. 品质控制预制舱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使得品质控制变得更加容易。

工厂生产环境稳定,能够更好地保证每个预制舱的精确度和耐久性。

此外,工厂化生产还能够降低施工现场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损耗。

三、应用领域1.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是预制舱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预制舱能够快速组装,使得住宅工程的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此外,预制舱还能够提供优质的住宅环境,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保温隔热效果。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对于施工周期和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预制舱成为了商业建筑的首选。

预制舱的快速组装速度能够满足商业项目的紧迫性需求,而工厂化生产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等也可以采用预制舱的建筑方法。

预制舱能够快速建造,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同时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四、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预制舱作为一种工业化建筑方法,具有节能、低碳、减排的特点。

预制舱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材料的精细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预制舱在未来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2. 智能化建造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预制舱的生产和安装过程将会更加智能化。

例如,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应用摘要本专题根据XX110kV变电站工程具体条件,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概念。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

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开始逐步代替传统建筑物,采用预制舱能够有效缩短变电站土建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施工、调试的工作量,缩短投运时间。

但是由于独立的舱体数量过多,导致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不足。

本次XX竞赛,我院分析、总结了过去在变电站的建设中预制舱设备使用情况,在预制舱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设想。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将多个标准的Ⅰ、Ⅱ、Ⅲ型预制舱拼接成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电压等级一次设备和二次及通信设备的综合性舱体。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

其内部环境满足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

经论证,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合理的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深化了“两型三新一化”的理念。

1 概述 (1)1.1预制舱设备的发展现状 (1)1.2预制舱舱体的选型原则 (1)1.3预制舱的分类 (2)2 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基本情况 (2)2.1 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2)2.2 组合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3)2.3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与传统建筑物的对比 (4)3 新型组合式综合预制舱 (5)3.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设想的起源 (6)3.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定义 (6)3.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优点 (7)3.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与组合预制舱的对比 (9)3.5 小结 (10)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论证 (10)4.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结构的论证 (10)4.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安装接口选择论证 (11)4.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辅助设备的论证 (14)4.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交通运输的论证 (14)4.5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设备检修空间的论证 (15)5 结论 (18)1.1预制舱设备的发展现状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在国外开展研究应用的时间较早,在20世纪80 年代中期在美国就已经应用在整体模块化的33kV变电站,在20世纪90 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整体模块化的66kV变电站也应用了预制式设备舱应用。

ABB公司推出的集装箱式电气小屋在中东国家中已经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

在国内,35kV、10kV箱式变电站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集装箱式SVG设备、集装式直流熔冰设备、集装式光伏逆变器等中也应用广泛。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建设,提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

按此原则,在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建筑物,取而代之的是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中重庆大石220kV 变电站和湖北未来城110kV变电站为AIS 变电站,均采用了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于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积极引导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开展设备研制和技术创新。

1.2预制舱舱体的选型原则(1)外形设计美观大方,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如集装箱外表尽可能简洁,空调、换气口等部件的尺寸、位置设计合理,集装箱色彩选择与周围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颜色和谐。

(2)舱体箱尺寸选择上要兼顾设备运检要求、平面布置要求以及运输要求。

(3)减少预制舱外部接线,设计统一接口。

(4)屏位布置合理,尽量扩大运行检修通道空间。

(5)最大化工厂安装调试,减少现场工作量。

预制舱内设备安装、接线等工作尽量在工厂完成,现场仅开展预制舱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工作。

1.3 预制舱的分类目前,电力工程中预制舱式组合设备根据舱体数量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预制舱和组合式预制舱。

2 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基本情况2.1 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2.1.1 预制舱的定义预制舱由舱体及内部一、二次组合设备、舱体辅助设施、设备屏柜(或机架)等组成,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

其内部环境满足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

2.1.2 预制舱的尺寸根据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结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预制舱主要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Ⅰ型预制舱:外部尺寸6200×2800×3133(mm) Ⅱ型预制舱:外部尺寸9200×2800×3133(mm) Ⅲ型预制舱:外部尺寸12200×2800×3133(mm) 图2.1-1、2.1-2分别为一次设备预制舱和二次设备预制舱:2图2.1-1 一次设备预制舱(Ⅲ型预制舱)图2.1-2 二次设备预制舱(Ⅲ型预制舱)2.2 组合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2.2.1 组合预制舱的定义结合实际工程需求,由预制舱衍生出组合预制舱。

组合预制舱由2个同型号的预制舱拼接而成,舱体内部和外部要求同预制舱。

2.2.2 组合预制舱的尺寸Ⅰ型组合预制舱:外部尺寸6200×5600×3133(mm) Ⅱ型组合预制舱:外部尺寸9200×5600×3133(mm) Ⅲ型组合预制舱:外部尺寸12200×5600×3133(mm) (运输时,需将拼接好的组合预制舱拆分成两个独立的预制舱运输至现场,在现场再次拼接)图2.2-1、2.2-2分别为一次设备组合预制舱和二次设备组合预制舱:3图2.2-1 一次设备组合预制舱(两个Ⅲ型预制舱拼接而成)图2.2-2 二次设备组合预制舱(两个Ⅰ型预制舱拼接而成) 2.3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与传统建筑物的对比 2.3.1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较传统建筑物的优点:(1)大幅降低现场湿作业,缩短变电站土建施工周期。

(2 )一、二次设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调试。

设备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定制和现场组合化拼装,实现“即装即用”,大副减少现场施工、调试的工作量,缩短投运时间。

42.3.2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较传统建筑物的缺点:空间利用率不足。

以国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中的某110kV变电站为例,如图2.3-1所示:图2.3-1 国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某110kV变电站实际效果图该变电站主变下方共12个电气设备(组合预制舱视为电气设备,不视为建筑物):组合预制舱3个,电容器成套装置6套,户外箱式消弧线圈3台。

为了保证各个设备的运行、维护空间,12个电气设备相互之间均留有过人、过检修设备的小道。

导致变电站长、宽方向各增加了约10米和2米。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积极响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理念。

另一方面,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更应提高变电站的紧凑化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 新型组合式综合预制舱53.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设想的起源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的工程应用,响应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

因此在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中,传统建筑物基本被预制舱式组合设备所取代。

但是变电站的紧凑性都会打折扣,土地利用率难以合理。

钢结构建筑物现场湿作业量小,土建施工工期短,在预制舱出现在变电站之前,已在多个变电站试点使用。

如今,钢结构建筑在预制舱“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优势面前基本淡出了电力工程的建设。

钢结构建筑与变电站建设的结合虽然短暂,但是留下了不少的经验。

本次XX竞赛,我院在分析、总结了过去在变电站的建设中预制舱设备和钢结构建筑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设想。

3.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定义组合式综合预制舱是指:通过合理的组合,将多个标准的Ⅰ、Ⅱ、Ⅲ型预制舱拼接成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电压等级一次设备和二次及通信设备的综合性舱体。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

其内部环境满足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

6图3.2-1 XX变组合式综合预制舱效果图3.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优点图3.3-2 XX变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平面布置图如图3.3-2所示,组合式综合预制舱把预制舱的优点和钢结构建筑及传统建筑物的优点相结合,在保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等建设原则的情况下,提高了变电站的紧凑度,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7XX变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内部分为二次室、35kV/10kV室和电容器室。

其中二次室由2 个2.8m ×6.2m 的Ⅰ型预制舱拼接而成,35kV/10kV 室由4 个2.8m ×9.2 的Ⅱ型预制舱拼接而成,电容器室由2 个2.8m ×6.2m 的Ⅰ型预制舱拼接而成。

整个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轮廓尺寸为30.8m×5.6m。

图3.3-3为XX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图3.3-3 XX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如图3.3-3所示,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使用,结合本站对110kV 配电装置部分及站内道路的优化,使得XX变整站宽度由可研(见图83.3-4)的61.2米优化为33米,宽度减少了62%。

图3.3-4 XX110kV变电站可研电气总平面布置图3.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与组合预制舱的对比本工程在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内一、二次设备的数量和尺寸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组合预制舱的方案做对比,由于要保留各组合预制舱之间的运维空间,导致变电站宽度由33米增至42米,宽度增加了27%。

图3.4-1为XX110kV变电站采用组合预制舱的布置图:9图3.4-1 一、二次设备采用组合预制舱的布置图3.5 小结采用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一方面能够积极响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理念。

另一方面能大幅提高土地使用率。

进一步深化了“两型三新一化”的理念。

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论证 4.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结构的论证为确保整体牢固度,利用专业的仿真分析软件,对舱体抗震、抗风、吊装等多种工况做了仿真分析,确保舱体结构安全可靠。

1)底座:采用田字型或井型网格结构,并考虑屏柜电缆孔位置进行调整,满焊连接并在每个网格四周与3mm 厚钢板断续焊连接成整体。

102)墙体:立柱与横檀条组成矩阵用拉杆连成整体,再用角铁斜撑组成三角结构加强。

3)屋顶:横檀条与顶部横梁三面焊接后用M16拉杆连接成一片, 提高整体牢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