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初探

合集下载

某工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某工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某工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某工程开挖边坡高且陡,另外在边坡岩体中发育有断层、层间挤压带、绿片岩夹层等对边坡稳定不利的软弱结构面。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本文根据前期勘测资料和施工地质编录资料,利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块体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支护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标签:高陡边坡定性构面坏模式1概述某工程边坡开挖高度为190m,开挖坡比为1:0.2,开挖边坡走向为N63°W。

2基本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该自然边坡总体走向为N40°E,天然岸坡在低高程较缓,坡度约为43~50°,高高程为陡崖,坡度在65°以上。

2.2地层岩性边坡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大理岩。

其中,边坡开挖后高高程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大理岩、角砾状大理岩夹绿片岩透镜体为主,中高程为灰白~浅灰色厚层~巨厚层状大理岩,低高程为杂色角砾状大理岩夹绿片岩透镜体。

2.3地质构造根据开挖揭示,边坡发育有f1、f2两条断层,g1、g2等多条层间挤压错动带。

这些断层和层间挤压错动带构成边坡不同高程、不同部位控制开挖边坡稳定性的主要结构面。

2.5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区未见地下水出露,整个开挖边坡坡面干燥。

3要边界地质结构面3.1缘拉裂面根据对边坡开挖揭露的各种地质结构面的调查研究,可以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后缘拉裂面的结构面有以下几种:3.1.1断层3.1.1.1 f1断层3.2底滑面根据边坡开挖揭露各种地质结构面的调查研究,可以作为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中底滑面的结构面有以下几种:3.2.1层间挤压错动带3.2.1.1 g1层间挤压错动带3.2.2绿片岩厚度约2~3m不等,局部较厚,岩性为微风化~新鲜的灰绿色绿片岩与薄~中厚层大理岩互层。

3.2.3层面裂隙侧开挖边坡揭示的一些层面裂隙受风化卸荷影响,裂隙微张,裂面锈染,可以作为稳定性计算分析中局部块体稳定的底滑面。

3.3 NWW向侧裂面(1)以f2为后缘拉裂面,以NWW向节理裂隙为侧裂面,以g2为底滑面的组合,块体规模相对较小,可能破坏模式有三种:一是可能沿层间挤压错动带发生平面滑动破坏,二是沿层间挤压错动带的平面滑动破坏,见插图2。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法的高陡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初探的开题报告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法的高陡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初探的开题报告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法的高陡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初探的开题报告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法(SR-FDM)分析高陡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及其优化设计的方法。

首先介绍了高陡加筋土边坡的特点及
其稳定性分析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SR-FDM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陡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具体而言,将高
陡加筋土边坡模型离散化为有限差分模型,并采用SR-FDM方法模拟其
动态响应,进而计算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参数,并根据破坏准
则计算其稳定性指标。

基于SR-FDM模拟结果,本文将进一步开展高陡加筋土边坡的优化
设计。

首先提出加筋土边坡优化设计的目标和策略,然后针对不同情况
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布置加筋、改变加筋形式、调整边坡几何参
数等。

最后,对比分析不同优化方案的效果,并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对于指导高陡加筋土边坡的
优化设计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也
有参考价值,为采用SR-FDM方法分析其它土木工程问题提供了思路和
方法。

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

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

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和有效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微震监测技术,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应用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陡岩质边坡的特点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阐述了微震监测技术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原理和优势。

随后,详细描述了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传感器的选型与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微震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高陡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影响因素。

提出了基于微震监测数据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和预警体系,为边坡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特性分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其地质特性直接影响着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高陡岩质边坡的地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是开展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前提。

高陡岩质边坡的岩石类型多样,常见的有花岗岩、石灰岩、砂岩等。

这些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直接决定了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岩石中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结构面不仅降低了岩体的整体强度,还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区域,从而引发边坡的破坏。

高陡岩质边坡的地质构造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浅谈高边坡勘察的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浅谈高边坡勘察的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浅谈高边坡勘察的稳定性评价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工程建筑的重视力度也逐渐增大,勘察设计工作也随之展开。

而一些地势复杂的边坡地带,勘察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进行和开展,这就给勘察工作人员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具体分析了岩石高边坡勘察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边坡;地质勘察;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Discussion on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high slope surveyMaJi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tate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o basic engineering buildings, and the survey and design work is also carried out. However,in some slope areas with complex terrain, the survey work can not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which bring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survey staff.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rock slope investigation and stability in detail,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words:slope; Geological surve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tability analysis引言边坡滑坡、崩塌是路基失稳破坏较为常见的形式。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综述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综述

内容摘要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一直是岩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

边坡失稳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而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有助于预测发生边坡失稳的时间,规模以及产生边坡灾害的程度,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及时对边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边坡地质灾害。

本文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和常用的边坡加固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边坡稳定性 (2)1.1 边坡稳定性的定义 (2)1.2 引起边坡失稳的因素 (2)1.3 边坡稳定性分析 (3)2 边坡加固 (4)2.1 抗滑挡墙 (4)2.2 抗滑桩 (5)2.3 阻滑键 (5)2.4 锚固支护 (5)3 结语 (6)参考文献 (6)引言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大量工程正在建设,公路、铁路和水利等工程中存在边坡问题,如果边坡失稳,会引起交通中断,建筑物倒塌,江河堵塞,水库淤填,给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威胁,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边坡失稳的原因很多,地震和降雨是其中的外在因素;而人类日趋频繁的工程活动也是造成边坡灾害的重要原因,包括边坡的开挖及土石方的填筑。

正是由于边坡安全问题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各个国家对于这个学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边坡失稳的机理、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的理论方法、边坡失稳治理以及对边坡灾害进行预报等方面。

1 边坡稳定性1.1 边坡稳定性的定义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的岩体,土体在一定的坡高和坡角条件下的稳定程度。

根据成因,可以把边坡分为天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根据边坡的稳定程度,又可以把边坡分为稳定边坡、不稳定边坡以及极限平衡状态边坡。

在岩土体自身重力,水压力,地震和人类外界活动等的作用下,如果岩土体内部某一滑面上的滑动力超过抗滑力时,就会发生边坡失稳灾害,即滑坡。

而边坡岩体的基本破坏形式有:滑动、崩塌、松驰张裂。

1.2 引起边坡失稳的因素边坡岩体的基本破坏形式有:滑动、崩塌、松驰张裂、倾倒、蠕动、剥落等。

公路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高边坡的稳定性及高边坡加固进行分析。

标签:高边坡;稳定性;加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并逐步向山区延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斜坡地基,因此斜坡地基上路基边坡也成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

高边坡的變形是施工及运营中最大的隐患,其破坏类型一般分为老滑坡体复活和新边坡病害。

老滑坡体复活,是指路线通过老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在其下部进行开挖,对老滑坡体进行了扰动,使滑坡复活:新边坡病害。

是指自然斜坡本身处于欠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路基边坡开挖后产生变形,有的在施工期发生,有的在一两年内发生。

主要形式有崩塌、滑坡和倾倒等。

路线设计人员在选线时,要特别重视地质调查,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已经存在的古老滑坡和潜在滑坡要有充分的认识,尽量将线路避开这些地段布设。

地质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边坡所在山坡的地形特征;b)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c)线路在山坡上的位置、走向,欲开挖边坡的高度和形式;d)岩土体的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分层厚度等。

1 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高边坡的设计内容包括:a)边坡稳定性分析;b)选择横断面的边坡形式;c)确定边坡坡率;d)设计必要的边坡加固防护工程;e)做好高边坡坡顶、坡面的排水设施;f)妥善处理废方。

高边坡设计的关键是边坡稳定设计,因此高边坡设计必须进行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有多种方法,对于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的挖方段,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即从附近自然稳定的山坡中调查可以类比的坡率、坡高及坡形;对于土质挖方,可采用直线法或圆弧计算法验算其稳定性,最小稳定性系数不小于1.20而对于岩石挖方,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辅以力学计算法。

定性分析主要采用以工程地质类比法、赤平极射投影法等为主:力学计算法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

工程中最常用的是力学计算法,用其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可以得出稳定系数的定量数据,算出需要加固工程承受力的大小。

工程边坡勘察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

工程边坡勘察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

工程边坡勘察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摘要:工程边坡勘察以及稳定与当地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应提高对工程边坡观察及稳定重视程度。

边坡勘察以及稳定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

应对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从而有效控制工程边坡稳定性。

因此,针对影响工程边坡稳定性因素展开讨论,旨在通过合理提升工程边坡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工程边坡勘察;稳定性;控制措施建筑工程边坡勘探以及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边坡通常与建筑物基础以及主体相连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通过合理规划也能保障其免于受到自然以及人为因素损害。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若是边坡不能具备较强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就很有可能对建筑物本身造成一定损害,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工程边坡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工作人员应重点面对的课题。

1.影响工程边坡稳定性主要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因素有岩体边坡结构类型的影响、地基沉降以及填土种类等部分,来着重分析影响工程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1.1岩体边坡结构类型的影响对于岩质边坡来说,边坡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各种结构面和结构组成的不同类型的边坡岩体结构。

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块状构造、镶嵌构造、破碎构造、层状构造、层状破碎构造和粒状构造。

块状构造岩体整体强度高,动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接近均质弹性体。

不会因震动造成不稳定损坏。

对于镶嵌岩体,地震或其他扰动可能造成局部崩塌和落石,但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失稳。

断裂的岩体对地震或其他扰动反应强烈。

强烈的地震使破碎的岩体松动,导致大规模的雪崩、落石和小规模的滑坡。

层状岩体受岩层控制,在地震或其他扰动作用下可能沿岩层滑动。

对于具有颗粒结构的边坡,在地震或其他扰动作用下,不仅会发生大量的塌方和滑坡,还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和滑坡。

土质边坡可视为粒状结构,在地震或其他扰动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变形、塌方、滑坡和滑坡。

这些特征很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这种结构通常称为“滑动层”。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摘要:出于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目的,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以期借助提高交通便利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山区等特殊地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高边坡可以说寻常可见,由于高边坡失稳会在危及行车安全和公路工程使用寿命的同时,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其稳定性分析并对之进行科学性加固,从而保证高边坡稳定性满足工程需要。

基于此本文针对公路高边坡破坏形态、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加固及监测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措施引言边坡是公路工程路基结构构成部分之一,如果公路边坡稳定性不足,极易在公路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边坡滑坡、坍塌等情况,进而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为了有效规避以上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可靠性,相关人员针对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加固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研发出极限平衡、数值模拟等多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此同时公路高边坡加固及监测也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应切实加强各种分析方法及加固监测措施的了解与掌握。

1边坡破坏形态分类根据公路高边坡破坏形态可以分为坍塌、滑坡以及崩塌三类,每种边坡破坏形态的主要特点如下。

其中,坍塌是指公路高边坡的表面在受到强降雨的影响下,岩土体软化出现松动,岩土体强度下降,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滑坡是指在受力平衡被破坏的前提下,顺着边坡坡体软弱夹层或者不稳定的结构面岩体向下滑动,导致路基路面受到了破坏,路面行车的危险性增加,也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

崩塌是指受到雨水冲刷以及日常风化作用的影响,岩土体顺着破裂面崩落,沿着边坡在道路中间堆积,会导致交通的堵塞,崩塌相较于其他两类来说具有突发性。

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2.1数值模拟法如果边坡施工所处的岩土层性质以及地质环境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极限平衡法会有较高的难度,而且获取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证,这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分析。

数值模拟法在进行应用时,会全面的考虑岩土体的各向异性以及边坡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避免了极限平衡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所获取的结果准确性更高,更符合工程的实际状况,能够全面的获得边坡受力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初探发表时间:2017-07-12T14:32:24.640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12期作者:辛建蒲朝军[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1.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31)(2.中化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察院贵州遵义 563100)【摘要】文章以现阶段我国露天开采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作为立足点,首先简明扼要的阐述了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加固的意义,然后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案,最后以模拟结果为基础对断层高陡边坡的加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断层;高陡边坡;稳定性;加固设计【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2-0006-02 1.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因此,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将关注重点转向对边坡所具有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方面,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现阶段,已经有部分方案被用于分析的过程中,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但是需要明确一点,针对边坡稳定性所开展的分析和设计工作,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到目前为止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相关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2.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加固的意义在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露天开采的深度与过去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也就是说,露天坑的深度越来越深,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开采难度的增加,以及剥采比的变大。

而高陡边坡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变得愈发严重,受到裂隙或断层影响而导致的边坡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容易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地下水位、边坡软弱夹层、降雨影响等,如果边坡遭到破坏,不仅会对正常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导致矿井无法正常生产,甚至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对国内露天矿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面临上述问题的露天矿数量不容忽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露天矿有武钢大冶铁矿。

尤其是开采工作进入到后期时,边坡在稳定性方面所具有的问题就会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露天矿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会有针对性的对边坡的角度进行加大,另一方面,原始边坡极易受到爆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岩体强度的下降,以及裂缝的增多[1]。

以由风化后的大理岩所构成的边坡为例,由于边坡大理岩受到风化的程度不同,因此,表层全风化、裂隙数量大的大理岩的存在,在边坡中是无法避免的,这部分大理岩极易受到降水、爆破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崩落或滑塌的问题。

另外,已经出现过多次崩落或滑塌问题的边坡,较易出现双台阶或是三台阶的并段,进而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对具有上述特点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加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露天矿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双重提升。

3.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案 3.1 气候特点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气候特点均有所不同,在对断层高陡边坡所具有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在众多气候因素中,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降雨因素。

在众多地区中,气候特点最突出的当属亚热带半干燥气候,处于该气候影响下的地区,通常一年分为旱、雨两季,每年的六月初到十月下旬为雨季,其余时间均属于旱季。

雨季所具有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九成。

处于该气候区的矿区,普遍具有降水强度大以及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因此,矿区普遍面临着雨季时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边坡进行加固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性[2]。

3.2 模型设计在对断层高陡边坡所具有的稳定性进行计算时,工作人员可以视情况将其简化成为相应的平面问题,然后通过平面计算的方式,将三维计算最终得出的结果由平面计算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替代,这样做能够在保证计算结果精确性不受影响的同时,精简计算过程、缩短计算时间[3]。

另外,工作人员在对计算刨面进行选取时,应当将采矿工程以及下部矿体涵盖在考虑的范围内,通过在三者间建立相应联系的方式,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提高。

以模拟范围作为基础对模型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该边坡正处于采矿期间,那么所确定模拟范围的最小值,应当保证该范围是不会受到应力扰动波及的边界,也就是说模拟范围的周边地区,应当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应力状态。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图、岩石所具有的物理力学性质或其他相关材料,对于研究任务和对象相契合的模型进行设计并确定。

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数值计算在对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模拟计算时,工作人员应当视情况确定不同方案所对应的情况。

下文以降雨和加固两个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分三种情况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和计算。

第一组方案是无降雨、无加固;第二组方案是有降雨、无加固;第三组方案的有降雨、有加固。

除上述因素外,三组模拟方案其他方面的参数均保持高度一致[4]。

除此之外,在对断层高陡边坡进行研究时,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同区域的岩性引起足够重视,边坡可以根据岩性的不同,分为断层结构面、大理岩以及辉长岩透镜体等等。

4.以模拟结果为基础对断层高陡边坡的加固进行探究 4.1 第一组方案第一组方案所模拟的为正常情况,也就是无降雨,并且地下水位正常。

首先对初始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将该模拟方案所对应岩石参数输入到初始模型中,通过软件计算出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该边坡的模拟安全系数,以及危险滑移面。

如果计算出安全系数的最小值较小,就代表该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差,在断层的影响下,边坡极易出现滑移的情况,反之亦然[5]。

如果边坡遭受到外界影响较大,那么滑落现象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4.2 第二组方案第二组方案所模拟的为有降雨,但是没有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情况。

和第一组方案相同,首先对初始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将该模拟方案所对应岩石参数输入到初始模型中,通过软件计算出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该边坡的模拟安全系数,以及危险滑移面。

如果此时计算出安全系数的最小值仍旧较低,这就代表该断层高陡边坡出现滑移或垮落的可能极高。

也就是说,一旦该地区出现降雨,边坡断层破碎带的存在会增加边坡滑落的可能。

这主要是因为,断层破碎带通常由破碎岩体结构所构成,因此结构相对破碎,在遭遇降雨时,雨水会经由边坡裂缝处逐渐渗透至断层之内,导致岩体破碎程度加剧。

另外,雨水的深入对断层破碎带产生的影响还有:岩体弱化、滑带泥化,粘土矿物受水化作用影响粘着力明显降低,这也会导致边坡软弱结构面所具有的抗剪强度弱化,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边坡滑落问题的发生。

4.3 第三组方案第三组方案所模拟的为有降雨,并且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情况。

在对边坡进行加固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对物理力学的基本参数以及剩余推力进行计算的方式,完成对锚固的设计。

能够对剩余推力法进行计算和表达的式子为:Ea=Wasinαa-(WacosαatanΦa+αaLa)+ΨaEa-1Ψa=cos(αa-1-αa)-sin(αa-1-αa)其中:E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的剩余推力;W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的重量;α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的滑面内聚力;k代表的是稳定系数;Φ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的滑面摩擦角;L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的底面长度;Ψa代表的是第a条块所对应推理的传递系数[6]。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模型以各条块不对相互所具有的拉力作用进行承受为前提。

接下来,工作人员需要对锚杆支护进行设计。

通过对现阶段在对边坡进行加固的过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锚杆支护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选定与所在区域环境最契合的锚杆。

然后再通过以下式子对锚杆受力进行计算。

锚杆承载力:P1=Sσ其中:代表的是设计强度。

砂浆摩阻力:P2=πDLaT2其中:D代表的是孔径;T2代表的是砂浆同孔的平均摩阻力。

砂浆握裹力:P3=πdLaT3其中:d代表的是锚杆的换算直径;La代表的是锚杆的有效长度。

锚固抗滑阻力:Fp=P[sin(α+β)tgφ+cos(α+β)]其中:P代表的是锚固力;α代表的是滑面倾角;β代表的是锚杆和水平方向所产生的夹角。

如果通过上述计算发现,此时安全系数的最小值与之前两组方案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就代表其与安全生产所具有的要求相符。

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对已经加固的边坡设立相应的观测标志,这样做是为位移观测工作提供方便。

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已经加固的边坡的某些特定区域挂网,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小范围滑落这一情况的出现。

4.4 最终结论首先,工作人员在对数值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对处于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在第一组方案中,边坡处于无降雨、无加固的状态下,此时断层高陡边坡较为危险,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滑坡现象的发生;在第二组方案中,边坡处于有降雨、无加固的状态下,此时断层高陡边坡仍旧处于临界点,危险系数极高;在第三组方案中,边坡处于有降雨、有加固的状态下,此时断层高陡边坡遇上两种情况相对比而言,安全系数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然后,工作人员在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极限平衡法作为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还需要将地下水位、边坡软弱夹层、降雨影响等因素涵盖在考虑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才能保证模拟所具有科学性的提升[7]。

最后,针对稳定性较差的边坡而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剩余推力法或是其他规范的应用,完成锚固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的方法,对设计结果所具有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加以印证,同时辅以必要的监测工作,保证对边坡失稳所具有的前兆进行准确、及时的掌握。

5.结论综上所述,全文的叙述重点落在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探究两个方面,首先从气候特点、模型设计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然后又以降水和加固作为主要参考因素,对不同条件下断层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了概括,希望能够为下一阶段相关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达到促进我国露天开采行业进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1]沈冰,汤华,吴振君.地震作用下岩质高陡边坡动力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06:182-186+189.[2]刘强.松树南沟金矿露采高陡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与优化的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3]程成.强震作用下岩质高陡边坡动力稳定性特征及抗滑稳定矢量和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4]余鑫.强震区断层带边坡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及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5]杨小强.岩土类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3.[6]张定邦.高陡边坡与崩落法地下开采相互影响机理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7]王宁.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研究—泥洛堆积体[D].武汉工程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