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教师版含解析)
考点06_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全通关(解析版)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
2.容量瓶(1)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2)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②使用后应将容量瓶洗净、晾干。
3.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为例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的分析方法(1)根据c B =n B V =m BM B V 可知,M B 为定值(溶质的摩尔质量),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m B 或V 的值发生变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若实验操作导致m B 偏大,则c B 偏大;若实验操作导致V 偏大,则c B 偏小。
(2)容量瓶定容时仰视、俯视对结果的影响(如下图)①仰视刻度线(如图a):加水量高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c 偏低。
②俯视刻度线(如图b):加水量低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c 偏高。
2.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常出现的误差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因变量 c nV 称量①砝码生锈(没有脱落)偏大 不变 偏大 ②少量氯化钠粘在称量纸上 偏小 不变 偏小 ③使用游码,且药品砝码位置颠倒偏小 不变 偏小 转移④有少量液体溅出 偏小 不变 偏小 ⑤容量瓶内有少量水不变不变不变⑥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偏小 不变 偏小 定容⑦仰视不变 偏大 偏小 ⑧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偏小 不变 偏小 ⑨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不变 偏大 偏小 装瓶⑩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不变偏大偏小三、物(1)有关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①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稀释: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 1·V 1=c 2·V 2a .如果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 1·V 1+c 2·V 2=c 混·(V 1+V 2)b .如果考虑溶液混合后的体积改变,则c 1·V 1+c 2·V 2=c 混·V 混(V 混=1000m ρ溶液)②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的计算。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优秀课件

2. 搅拌,不要碰到烧杯壁
3. 溶解时,加水不能过 多,一般在所配溶液 体积的1/3
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1. 溶液要先冷却至室 温
2. 转移溶液时用玻璃 棒引流
4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把定容好的容量瓶 瓶塞塞紧,用食指 顶住瓶塞,用另一 只手的手指托住瓶 底,把容量瓶倒转 和摇动几次,混合 均匀。
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计算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8.装瓶 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优秀 课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计算 2.称量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用托盘天平 称取约5.85 克NaCl固体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振荡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转移后,用蒸馏 水洗涤烧杯和玻 璃棒2~3次,并 将洗涤液也转移 至容量瓶中,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配制100mL 1.00mol·L-1的 NaCl溶液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04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精讲)(原卷版)

第4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微粒数目。
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问题和实际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 B =n BV 。
(3)单位:mol·L -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 (B)=m (B )m (aq )×100%。
3.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 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2)表达式: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 =m 溶质m 溶剂×100 g 。
(3)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②外因a .溶剂的影响(如NaCl 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汽油)。
b .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 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4.溶解度曲线5.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进行除杂的方法(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如NaCl中含有KNO3,应采取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的物质)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如KNO3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6.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相关计算课件

D.c=1 000Vρ/(17V+22 400)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标
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及溶液密度的相关计算,意在考 查考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及计算能力。选项A中溶液 的体积错误,故A项关系不成立。
[答案]
A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涉及溶液的稀释、混合、
溶解度、质量分数等,主要类型如下: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n m/M maqw 1 000 ρw cM c=V= V = MV = M ;w=1 000ρ(ρ 单 位为 g/cm3)。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
4.配制时两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转移时用 玻璃棒引流。
[自测自评]
1.(2013· 潍坊质检)实验室配制1 mol/L的盐酸250 mL, 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 C.胶头滴管 ( B.托盘天平 D.烧杯 )
解析:量取盐酸用量筒而不需要托盘天平。
答案:D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本部分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主要涉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仪器
的使用,误差的分析,题型主要是填空题,今后考查的
趋势会加强与实验的结合。 [例3] 有下列化学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
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 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 mL 1 mol/L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 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__________mL。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1V1= c2V2。 ③溶液质量守恒,即 m 稀=m 浓+m 水。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混合前后 16 (ρ1·V1+ρ2·V2)·w混=ρ1·V1·w1+ρ2·V2·w2
。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 Na2O2―水―→NaOH;SO3―水―→H2SO4;NO2―水―→HNO3。 ②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 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O4; Na2CO3·10H2O―→Na2CO3。
H2SO4溶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90 mL水( × )
2.(2020·河南开封模拟)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水配 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0_.1_m_o_l_·_L-_1___,溶 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0_.2_m_o_l_·_L-__1 ______。
[解析] (1)wwMMggS2O+4=MMMMggS2O+4=242+496=12240,
所以w(MgSO4)=12240×4.8%=24.0%。 (2)c=100M0ρw=1000×112.020g·gm·Lo-l-1×1 24%=2.4 mol·L-1。 (3)nn质剂=ρV1-c·2V4.0%=21.4.2m0×ol·1L0-3 1g×·L1-81×g·m76o%l-1=
32.2 g 322 g·mol-1
=
0.1 mol,
c(Na2SO4)=0.1 mol·L-1,c(Na+)=0.2 mol·L-1。 (2)n(Na+)=0.4 mol·L-1×1 L=0.4 mol,
则加入n(NaCl)=0.4 mol-0.2 mol=0.2 mol,
m(NaCl)=0.2 mol×58.5 g·mol-1=11.7 g,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复习: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仪器: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2、注意事项:(1)选用合适规格的容量瓶(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4)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5)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练习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步骤:选用的容量瓶规格是①计算: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g。
②称量:用称量NaCl固体。
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搅拌,目的是。
④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⑤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洗涤液也都注入。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洗涤2~3次)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该用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⑨贴标签2.某学生计划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500 mL。
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
(3)配制时选用的仪器主要有、、、和试剂瓶。
3.配制250 mL1.0mol/LH2SO4溶液,需要18mol/L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多少?4.若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出现下列情况,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2)溶解NaOH后还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了(3)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出容量瓶外(4)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定容了(5)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例如:配制100ml0.1mol/L的NaCI溶液:(1)计算:需NaCl固体5.9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9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时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注意事项(1)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体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2)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回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容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是容量瓶体积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3)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有完全回流,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4)如果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应重新配制。
(5)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6)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沾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习题5】(2016·萍乡校级三模)配制25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浓NaOH溶液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溶液的配制操作与误差讨论【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进行误差分析.【解答】A.由于最后需要在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A不选;【习题6】(2017秋·定州市校级期末)某学生配置0.1mol·L-1的NaOH溶液48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480 mL 容量瓶B.把烧碱固体放在纸上称量C.把称好的固体放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浓度偏大【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分析】A.配制480mL溶液,应该选用500mL的容量瓶;B.烧碱易潮解,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质;D.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

液的浓度为4 mol·L-1
C.将10 mL 1.0 mol·L-1NaCl溶液与90 mL水混合,所得
考点互动探究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 物质的量 ,符号为 cB
。
(2)表达式:
cB=������������������
;单位:mol/L 。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用溶液中 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
������ (溶质)
×100%
= 22������.'4mol
1000
×1+22������.'4×������ 1000 ������
L
1000 ������������' 22 400+������������'
mol·L-1
;
������
w=
22������.'4������
(溶质)
1000#39;4×
考点互动探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1)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每升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2)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00 mL,则所得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就不是1 mol·L-1。 (3)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4)溶液的体积不是1 L。 (5)三种溶液中SO42-浓度之比为1∶1∶3。 (6)所得溶液浓度为 16 mol·L-1。 (7)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8)不知道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 B ,单位为mol/L(或mol·
L −1)。
2.物质的量(n B )、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溶液体积(V )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c B )=
B n V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即B B n
c V。
特别提醒
(1)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或其他特殊的组合。
分析溶质时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溶液的溶质,如NH 3溶于水后所得氨水的溶质为NH 3·
H 2O ,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 3;SO 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 2SO 4;CuSO 4·5H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SO 4。
(2)体积V 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容量瓶(一定容积)、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容量瓶的构造
注意事项
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选择容量瓶时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需溶质的量按所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进行计算。
②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③不能作为反应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④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
⑤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要靠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的瓶颈壁上。
(2)配制步骤
①过程示意图
②配制步骤
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为例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依据
n m
==
c
V MV
若V不变,分析n的变化;若n不变,分析V的变化。
2.常见的实验误差分析
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因变量
c/mol·L−1
n/mol V/L
天平砝码附着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增大不变
偏大用量筒量取需稀释的溶液时仰视读数增大不变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不变减小
溶液未冷却就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不变减小
砝码残缺减小不变
偏小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使用游码) 减小不变
没有洗涤烧杯减小不变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不变增大
溶质已潮解或含有其他杂质减小不变
定容摇匀后又加蒸馏水不变增大
用量筒量取需稀释的溶液时俯视读数减小不变
定容时蒸馏水加多后用吸管吸出减小不变
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减小不变
图1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图2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1)有关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
①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稀释: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
c1·V1=c2·V2
a.如果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
c1·V1+c2·V2=c混·(V1+V2)
b .如果考虑溶液混合后的体积改变,则
c 1·V 1+c 2·V 2=c 混·V 混(V 混=
1000m ρ
溶液
)
②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的计算。
混合:抓住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列方程式:
m 1·ω1+m 2·ω2=(m 1+m 2)·ω混
③两种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判定。
a .等质量混合: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时,ω混=12
2
ωω+。
b .等体积混合: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时,
当ρ液>1时,ω混>
12
2ωω+。
当ρ液<1时,ω混<12
2
ωω+。
(2)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与物质的量浓度c :
c =n
V
=/1000m M m ρ质质液液/=/1000m M m ωρ⨯质质液液/=
1000M ρω液质(密度的单位为g·cm −3或g·mL −1) ②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ω=
100S
S +×100%,c =1000+S S M ρ液质
(100)
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2100022400(H O)
V
MV V ρ+
式中V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单位为L),V (H 2O)为水的体积(单位为L ,ρ水=1 g·mL −1),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cm −3或g·mL −1),M 为气体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1)。
考向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典例1用密度为1.84 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_。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第⑥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字母填写a.偏大b.偏小c.无影响)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上的刻度取用浓硫酸________
E.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________
F.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洗净而未干的试剂瓶中备用________
【答案】(1)16.3mL (2)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
(3)先向容量瓶中倒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4)b c b a b b
【解析】
(1)浓硫酸的浓度c=1000ρω
M
=
1000 1.84g/ml98%
98g/mol
⨯⨯
=18.4mol/L,设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
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18.4mol/L×VmL=100mL×3.0mol/L,解得V=16.3mL;
(2)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和密度比水大,故稀释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
(3)定容的操作是,先向容量瓶中倒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
(4)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则浓硫酸会吸水,导致浓度降低,则用这种浓硫酸配制出的稀硫酸的浓度偏小,故选b;
B.定容时要向容量瓶内加水,则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对浓度无影响,故选c;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小,故选b;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上的刻度取用浓硫酸,则所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则所配的溶液的体积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