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电工电子综合实践9001

【精品】电工电子综合实践9001
【精品】电工电子综合实践9001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9001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实践课程报告

实践课程电工电子综合实践9001

校外学习中心贵州遵义奥鹏学习中心[4]A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层次专升本

年级 0909

学生姓名王汝鑫

学号 aDH1092k5008

2012年 7 月 1 日

实验内容:

一、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

二、电路功率因素的提高

三、虚拟一阶RC电路

四、用数字电桥测交流参数.

五、差动放大电路

六、负反馈电路

七、算术运算电路

八、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九、编码器和译码器

十、数据选择器

十一、触发器

十二、计数器

院校: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验人:王汝新,同组人:

时间:2012年2月6日

实验报告一 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

一、实验目的

1、在正弦电压激励下研究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它们的相位关系,以及输入信号的频率对它们的影响。

2、学习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以及数字相位仪的使用

二、仪器仪表目录

1、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

2、数字相位计

三、实验线路、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交流电源,使其输出交流电源电压值为24V 。

2、按图电路图接线,先自行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通电。

3、用示波器的观察电容两端电压uC 和电阻两端电压uR 的波形,(原理同上)。仔细调节示波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并将结果记录。

四、实验结果:

1、在电感电路中,电感元件电流强度跟电压成正比,即I ∝U.用 1/(XL )作为比例恒量,写成等式,就得到I=U/(XL )这就是纯电感电路中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电压超前电路90°。

分析:当交流电通过线圈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di

e L dt =-(负号说明

自感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当电感两端有自感电动势,则在电感两端必有电压,且电压u 与自感电动势e 相平衡。在电动势、电压、电流三者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则di

u e L dt =-=

设图所示的电感中,有正弦电流Imsin i t ω=通过,则电感两端电压为:

(Imsin )sin(90)o di d t u L L Um t dt dt ωω===+

波形与相量图如下:

2、在交流电容电路中 对电容器来说,其两端极板上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就是流过连接于电容导线中的电流,而极板上储存的电荷由公式q=Cu 决定,于是就有:

dq du i C dt dt ==

也可写成:

1u idt C =? 设:电容器两端电压sin u Um t ω=

(sin )cos Imsin(90)o du d Um t i C C CUm t t dt dt ωωωω====+ 由上式可知: Im CUm ω=,即1Im Um U I C ω==

实验和理论均可证明,电容器的电容C 越大,交流电频率越高,则1

C ω越小,也就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容对电流的“阻力”称做容抗,用Xc 代表。

112Xc C fC ωπ==

波形与相量图如下:

结论:

1.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大小关系:Uc=U/ωC=XcIc,

Ic=ωCU=Uc/Xc;

2.相位关系,电流超前电压90°。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任永胜学号:1995738000111年级专业层次:年级:1903 层次:高起专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习中心:府谷奥鹏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2019年11月1日

二、实验原理 答: 1. 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分为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一般认为电源提供的是对称三相电压。 (1)星形连接的负载如图1所示: 图1 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A、B、C表示电源端,N为电源的中性点(简称中点),N' 为负载的中性点。无论是三线制或四线制,流过每一相负载的相电流恒等于与之相连的端线中的线电流: (下标I表示线的变量,下标p表示相的变量) 在四线制情况下,中线电流等于三个线电流的相量之和,即 端线之间的电位差(即线电压)和每一相负载的相电压之间有下列关系: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中线电流等于零,而线、相电压满足: (2)三角形连接的负载如图2所示: 其特点是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此时线、相电流满足: 2.不对称三相电路 在三相三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若负载不对称,电源中点和负载中点的电位不再相等,称为中点位移,此时负载端各相电压将不对称,电流和线电压也不对称。 在三相四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中线的阻抗足够小,那么负载端各相电压基本对称,线电压也基本对称,从而可看出中线在负载不对称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负载不对称,因此电流是不对称的三相电流,这时的中线电流将不再为零。 在三角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负载不对称,负载的线、相电压仍然对称,但线、相电流不再对称。 如果三相电路其中一相或两相开路也属于不对称情况。 3.三相负载接线原则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 仿真论文 实验名称:裂相电路的仿真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裂相电路的仿真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利用Multisim 11.0仿真设计软件模拟的裂相电路。通过设定一定参数的R-C两相电路,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源(155V/50 Hz)。并从R-C两相电路出发,简单的通过输出电压、功耗与裂相电路负载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电压—负载(阻性、感性、容性)特性曲线,同时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时功耗最小。 关键词:裂相电路,单相电源,两相电源,负载特性曲线 1 引言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物理学与电工学教学演示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在大多数家庭民用场合,往往没有两相动力电源,而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两相负载供电,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此时裂相技术就体现了它很大的实用价值。 笔者从一些电工学教科书提到的R-C裂相电路出发,在参考了一些资料后,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将单相交流电源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路的实验中,通过仿真测量,记录多组负载的数据,并作出电压——负载(两负载相等,分别有电阻,电感,电容)的特性曲线,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研究其性质(输出电压、功耗与裂相电路负载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时功耗最小。 2 正文 1.1 实验原理如下:把电源U S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 RC桥式分相电路原理的一种,它可将输入电压U S 分裂成U 1 和U 2 两个输出电压, 且使U 1和U 2 的相位差为90°。

1.2 RC 桥式分相电路原理 将电源U S 分裂成U 1和U 2两个输出电压: 利用R-C 串并联电路它可将输入电压路U S 分裂成U 1和U 2两个输出电压,且使U 1和U 2相位差为90°。 如上图所示电路中输出电压U 1和U 2分别与输入电压U S 为 1 s 1 U U = 2 1s U U = 对输入电压U S 而言,输出电压U 1和U 2的相位是 1 1 1 arctan R C ?ω=- 2221 arctan R C ?ω=- 或 2222cot tan(90)R C ?ω?==-+ 因此 2 2 2 90arctan R C ?ω+=- 若 1122R C R C RC == 则必有 a U l U 2 RC 桥式分项电路原理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二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 验二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数字电子计时报警器 电路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彭浩洋 一、实验内容简介及设计要求 综合利用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使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并实际组装一个一小时内的数字计时器,可以完成0分00秒~59分59秒的计时功能,并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具有清零、快速校分、定点报时的功能。通过综合实验,加深对数字逻辑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设计电路和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实验具体需要实现如下的设计要求: 1.应用CD4511BCD码译码器﹑LED双字共阴显示器﹑300Ω限流电阻设计﹑安装调试四位BCD译码显示电路实现译码显示功能。 2.应用NE555时基电路、3KΩ、1KΩ电阻、0·047UF电容和CD4040计数分频器设计,安装,调试秒脉冲发生器电路(输出四种矩形波频率f1=1HZf2=2HZf3≈≈1000Hz)。 500Hzf 4

3.应用CD4518BCD码计数器、门电路,设计、安装、实现00 ′ 00″---59′59″时钟加法计数器电路。 4.应用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校分电路且实现校分时停秒功能(校分时F2=2Hz)。设计安装任意时刻清零电路。 5.应用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报时电路59′53″,59′55″,59′57″低声报时(频率f3≈500Hz),59′59″高声报时(频率f4≈1000Hz)。整点报时电路。 H=59′53″·f3+59′55″·f3+59′57″·f3+59′59″·f4 6.联接试验内容1.—5.各项功能电路,实现电子计时器整点计时﹑报时、校分、清零电路功能。 二、数字电子计时器电路设计框图 数字计时器是由脉冲发生器电路、译码显示器、计数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的控制电路按照设计要求可以由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路组成。具体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三、单元电路设计 译码显示器 秒脉冲发生器电路整点报时电 59’59’’计数器(BCD 校分电路、清零电 f2=2Hz

实习报告:电工电子实习总结报告

电工电子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内容及目的: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辨认测量:①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读电阻,然后用万用表来验证读数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再将电阻别在纸上,标上数据,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②学会了怎样测量二极管及怎样辨认二极管的“+”,“—”极,③学会了怎样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怎样辨认三极管的“b”,“e”,“c”的三个管脚;④学会了电容的辨认及读数,“╫”表示元片电容,不分“+”、“—”极;“┥┣+”表示电解电容(注意:电解电容的长脚为“+”,短脚为“—”)。 焊接体会:在电焊的收音机的时候,学会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焊接的体会,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因为那样焊点的温度太低,焊点融化不充分,焊点粗糙容易造成虚焊,而焊接时间长,焊锡容易流淌,使元件过热,容易损坏,还容易将印刷电路板烫坏,或者造成焊接短路现象。 焊接顺序:①焊接中周,为了使印刷电路板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先焊两个对角的中周,在焊接之前一定要辨认好中周的颜色,以免焊错,千万不要一下子将四个中周全部焊在上面,这样以后的小元件就不好安装→②焊接电阻,前面我们已经将电阻别在纸上,我们要按R1——R13的顺序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我们需要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的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③焊接电容,先焊接元片电容,要注意上面的读数(要知道223型元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解读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 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三、实验内容 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1-1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 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图 1-1

四、思考题 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 答: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 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 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

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 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答: 2.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答: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II) 实验报告 ——数字计时器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实现00′00″到59′59″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 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0’00”-59’59”计时器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开关k1,频率F2,校分时秒计时器停止)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开关K2)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单元电路(产生59’53”,59’55”,59’57”,三低音频率F3,59’59”高音频率F4) 四、实验器件 1、集成电路: NE555 1片(多谐振荡) CD4040 1片(分频) 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 CD4511 4片(译码器) 74LS00 3片(与非门) 74LS20 1片(4输入与非门) 74LS21 2片(4输入与门) 74LS74 1片(D触发器) 2、电阻: 1KΩ1只 3KΩ1只 150Ω4只

3、电容: 0.047uf 1只 4、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 1.NE555 1片(多谐振荡): (1)引脚布局图: 图1 NE555引脚布局图 (2)逻辑功能表: (引脚4 ) V 表1 NE555逻辑功能表 2.CD4040 1片(分频): (1)引脚布局图:

图2 CD4040引脚布局图 (2)逻辑功能说明: 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当在输入端输入某一频率的方波信号时,其12个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分别为该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在电路中利用其与NE555组合构成脉冲发生电路。其内部结构图如图4所示。 引脚图如图3所示,其中V DD 为电源输入端,V SS 为接地端,CP端为输入端CR为 清零端,Q 1~Q 12 为输出端,其输出信号频率分别为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 3.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 (1)引脚布局图: 图3 CD4518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裂相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 2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论文 专题:裂相(分相)电路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小格子 学号: 指导老师:徐行健

裂相(分相)电路 摘要: 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Mulitinism7,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用如下理论依据:电容、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位差是90度,将这种元件和与之串联的电阻当作电源,这样就可以把单相交流源分裂成两相交流电源、三相电源。同时本实验还研究了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的负载时电压、功率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1.裂相后的电源接相等负载时两端的电压和负载值成正相关关系; 2.接适当的负载,裂相后的电路负载消耗的功率将远大于电源消耗的功率; 3.负载为感性时,两实验得到的曲线差别较小,反之,则较大。 关键词:分相两相三相负载功率阻性容性感性 引言 根据电路理论可知,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最容易改变交流电的相位,又因它们不消耗能量,可用作裂相电路的裂相元件。所谓裂相,就是将适当的电容、电感与三相对称负载相配接,使三相负载从单相电源获得三相对称电压。而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没有三相动力电源,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三相负载供电,就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了。 正文 1.实验材料与设置装备 本实验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所有数据都通过在电路专用软件Multisim 7中模拟实验测得的;所有实验器材为(均为理想器材) 实验原理: (1). 将单相电源分裂成两相电源的电路结构设计 把电源U1分裂成U1和U2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RC桥式分相电压原理,可以把输入电压分成两个有效值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电压源。 上图中输出电压U1和U2与US之比为

电子电工综合实践报告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实践课程报告 实践课程电子电工综合实践 校外学习中心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层次专升本 年级 2010春 学生姓名郑楠 学号 DH1101S1002 2012年 3 月 24 日 一、实践目的 在电工电子设备已广泛普及的今天,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生来讲,具备一些电工电子设备基本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不可替代地就是实验教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将电工电子基础理论与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实验的一大特点是将传统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与以Multisim 2001为代表EDA设计性实验紧密结合,将实物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有机的、紧密的结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能力,并顺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有可能在实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同时将许多实验室中无法进行的实验操作或实际操作难度大的实验内容通通过上机进行仿真实验完成,极大的丰富了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实物实验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又是对理论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的印证。 二、仪器仪表目录: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1、计算机(奔腾以上微机,40台,Windows 98/2000/xp,安装Multisim 2001) 2、FLUKE 45型双显示数字万用表 20台 3、TDS 210型数字式实时示波器 20台 4、AFG310 任意波形发生器 20台 5、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 40台 6、各种模拟、数字电路实验板、实验箱若干 7、HG4181型数字相位计 10台 8、TH2820型LCR数字电桥 20台 9、电动式功率表 40台 10、各种电路实验板、实验箱若干 三、实践总结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当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 一、GB/T2423 有以下51个标准组成: 1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2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3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4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5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 冲击 6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7 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 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8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d: 自由跌落 9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10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 振动(正弦) 11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 12 GB/T 2423.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a: 宽频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 13 GB/T 2423.13-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b: 宽频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 14 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c: 宽频带随机振动低再现性 15 GB/T 2423.1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 稳态加速度 16 GB/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 长霉 17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 18 GB/T 2423.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试验Kb:盐雾, 交变(氯化钠溶液) 19 GB/T 2423.19-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c: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方法 20 GB/T 2423.20-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d: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方法 21 GB/T 2423.21-199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 低气压试验方法 22 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N: 温度变化 23 GB/T 2423.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Q:密封 24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Sa: 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25 GB/T 2423.25-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 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26 GB/T 2423.26-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 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4篇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4篇 本文结束目录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大学毕业大学生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范文文科生电工电子实习报告一名电工电子专业大学生的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及目的: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辨认测量:①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读电阻,然后用万用表来验证读数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再将电阻别在纸上,标上数据,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②学会了怎样测量二极管及怎样辨认二极管的“+”,“—”极,③学会了怎样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怎样辨认三极管的“b”,“e”,“c”的三个管脚;④学会了电容的辨认及读数,“╫”表示元片电容,不分“+”、“—”极;“┥┣+”表示电解电容(注意:电解电容的长脚为“+”,短脚为“—”)。 焊接体会:在电焊的收音机的时候,学会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焊接的体会,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因为那样焊点的温度太低,焊点融化不充分,焊点粗糙容易造成

虚焊,而焊接时间长,焊锡容易流淌,使元件过热,容易损坏,还容易将印刷电路板烫坏,或者造成焊接短路现象。 焊接顺序:①焊接中周,为了使印刷电路板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先焊两个对角的中周,在焊接之前一定要辨认好中周的颜色,以免焊错,千万不要一下子将四个中周全部焊在上面,这样以后的小元件就不好安装→②焊接电阻,前面我们已经将电阻别在纸上,我们要按r1——r13的顺序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我们需要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的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③焊接电容,先焊接元片电容,要注意上面的读数(要知道223型元片电阻&;103型元片电阻的区别,元片电容的读数方法——前两数表示电容的值,后面的数表示零的个数),紧接着就是焊电解电容了,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极,短脚是“—”极→④焊接二极管,红端为“+”,黑端为“— ”→⑤焊接三极管,一定要认清“e”,“b”,“c”三管脚(注意:[v1,v2,v3,v4]和[v5,v6,v7]按放大倍数从大到小的顺序焊接)→⑥剩下的中周和变压器及开关都可以焊了→⑦最需要细心的就是焊接天线线圈了,用四根线一定要按照电路图准确无误的焊接好→⑧焊接印刷电路板上“”状的间断部分,我们需要用焊锡把它们连接起来→⑨焊接喇叭和电池座。 调试与检测:调试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务,但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要通过对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I=O;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U=0。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电流或闭合回路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实验电路板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图如下,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如图中的I1, I2, I3的方向己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 U2=12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 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2、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 3、用指针式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如果仪表板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 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不偏,但读得电压或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若用数显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则可直接读出电压或电流值。但应注意:所读得的电压或电流值的正确正负号应根据设定的电流参考方向来判断。 六、思考题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误差原因分析。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近几年来,通过对学生电工电子实训指导,尤其是学生组装收音机,让我感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以前实训就是单一的操作,不讲 理论,结果学生总是掌握不好,现在通过以下操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 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又名无线电、广播等。收音机的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 频信号经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由于广播事业发展,天空中有了很多 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像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 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 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 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 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上面所讲的最简单收音机称为直 接检波机,但从接收天线得到的高频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检波器不太 合适,最好在选择电路和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高频放大器,把高频信号放大。即使已经增 加高频放大器,检波输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几毫瓦,用耳机听还可以,但要用扬声器就会 太小,因此在检波输出后,应增加音频放大器来推动扬声器。高放式收音机比直接检波式 收音机灵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选择性还较差,调谐也比较复杂。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 信号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一般要有几级的高频放大,每一级电路都有一个谐振回路, 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 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超外差的特点是,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频(465KHz),再利用中频 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做 本地振荡。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 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 定的中频数值。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 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 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这样使学生通过理论分析,既了解了电路的组成,又 掌握了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在操作中哪一部分电路出问题也便于检查,学生感觉组装起来 容易多了。 二、焊接体会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电工 综合实验II 2015/10/02

一、实验要求 实现从00′00″到59′59″的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并且满足规定的清零,快速校分以及报时功能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1.应用CD4511BCD 码译码器、LED 双字共阴显示器、300Ω限流电阻设计、安装调试四位BCD 译码显示电路实现译码显示功能。 2.应用NE555时基电路、3k Ω、1k Ω电阻、0.047μF 电容和CD4040计数分频器设计,安装,调试秒脉冲发生器电路(输出四种矩形波频率 f 1=1Hz f 2=2 Hz f 3≈500 Hz f 4≈1000 Hz )。 3.应用CD4518BCD 码计数器、门电路设计、安装、实现00′00″——59′59″时钟加法计数器电路。 4.应用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校分电路且实现校分时停秒功能(校分时f 2=2H Z )。设计安装任意时刻清零电路。 5.应用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报时电路59′53″, 59′55″,59′57″低声报时(频率f 3≈500Hz ),59′59″高声报时(频率f 4≈1000Hz ),整点报时电路,233"59'59"55'5959'53"H f f f ?+?+?=。 三、实验元件清单 1、 集成电路: NE555 1片 (多谐振荡) CD4040 1片 (分频) CD4518 2片 (8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 CD4511 4片 (译码器) 74LS00 3片 (与非门) 74LS20 1片 (4输入与非门) 74LS21 2片 (4输入与门) 74LS74 1片 (D 触发器) 2、 电阻: 1K Ω 1只 3K Ω 1只 330Ω 28只 3、 电容: 0.047uf 1只 4、 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电工电子专业实习报告

电工电子专业实习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电工电子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08-5-26~2008-5-30 二、实习地点: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实验室 三、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 四、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五、实习内容: 1 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练习焊接 3 分发与清点元件。

4 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5 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6 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 7 组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 8 将焊接产品交给老师评分,收拾桌面,打扫卫生。 六、对焊接实习的感受: 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对焊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像实习前我只知道有电烙铁,不知道它还有好多种类,有单用式、两用式、调温式、恒温式、直热式、感应式、内热式和外热式,种类这么多。还有就是在挂锡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电烙铁,这样会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等等。但是我也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1.为什么要对焊接物进行挂锡,是为了防止氧化吗,只要我将被焊接元件的表面清洗干净不就可以了吗,不明白;2.待电烙铁加热完全后,到底是先涂助焊剂还是先挂锡,我采用后者,有人采用前者。都焊出来了,但我在焊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焊不化的状况,而采用后者不是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吗,不明白。 七、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 焊接挑战我得动手能力,那么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是挑战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我过去一直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接受、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模糊。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助我,消除我得盲点。当我有什么想法告

电子电工实习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室安全常识 (2) 二、常用仪表和工具 (3) 1、电烙铁 (3) 2、拆装工具 (4) 3、万用表 (4) 三、常用元器件 (5) 1、电阻器 (5) 2、二极管 (7) 3、三极管 (7) 4、发光二极管 (8) 5、电容器 (8) 6、蜂鸣器 (9) 7、印制电路板 (10) 8、555芯片 (10) 四、焊接与装配 (11) 1、焊接原理 (11) 2、焊接工具 (12) 3、焊接方法 (13) 4、焊接中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14) 5、焊接后的检查 (14) 6、焊接注意事项 (14) 7、焊点质量标准 (15) 8、拆除焊点的方法 (16) 9、电子元件焊接装配 (16) 五、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7) 1、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17) 2、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分析 (17) 3、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8) 4、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19) 六、流水彩灯音乐盒的制作 (19) 1、实习目的 (19) 2、实习内容 (19) 3、流水灯电路原理 (19) 4、音乐播放电路 (20) 5、电路板焊接与装配图 (20) 6、音乐盒制作的实物 (21) 6、焊接与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七、实验建议与小结 (22)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书 一、实验室安全常识 安全用电知识是关于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知识。 在电子装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高电压,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触电甚至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 所以必须在了解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和造成触电原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做到防患未然。 ⑴36V为人体安全电压;交流电10mA和直流电50mA为人体安全电流。 ⑵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有:电气绝缘良好、保证安全距离、线路和插座容量与设备功率相适宜、不使用三无产品。 ⑶实验室内电气设备及线路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和设备的要求实施,不许乱接、乱拉电线,墙上电源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 ⑷在实验室同时使用多种电气设备时,其总用电量和分线用电量均应小于设计容量;连接在接线板上的用电总负荷不得超过接线板的最大容量。 ⑸实验室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需接地良好,对线路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 ⑹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画线。 ⑺接线板不能直接放在地上,不得多个接线板串联。 ⑻电源插座需固定;不使用损坏的电源插座;空调应有专门的插座。 ⑼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试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⑽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⑾不得将供电线任意放在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实 验报告 —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电子技术中心 实验日期: 2012年9月

目录 1.电路目的 (3) 2.设计内容简介及要求 (3) 3.实验原理 (3) 3.1整体设计原理 (3) 3.2秒信号发生器 (4) 3.3 计数器 (5) 3.4清零电路 (6) 3.5校分电路 (7) 3.6 报时电路 (7) 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 4.1 调试过程 (8) 4.2问题与解决 (9) 4.3感想与体会 (9) 5.附录 (10) 5.1参考文献 (10) 5.2电路总图 (11) 5.3元件清单 (11) 5.4芯片引脚图 (12)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 2.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集成电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提高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设计内容简介与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要求如下: 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 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 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 6)系统级联。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 3.1 整体设计原理 数字计时器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所需要的起点可能会不相同,所以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分电路,以便将分时刻跳到想要的时刻,这也是为了让蜂鸣器尽快的响起。为了使标准的1Hz 时间信号准确并且稳定,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构成脉冲发生电路。为了使电路更加简单,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片CD4518的集成块对计时器的秒个位和分位进行计数,用74LS161构成模六(六进制)计数器实现对秒十位进行计数,当低位计数器计满10时向高位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触发高位计数器计数。由于所使用的计数器都有异步清零端,故可通过简单的电路就可以使电路具有开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

10、计算机、Electronics Workbench Multisim 2001电 子线路仿真软件。 11、四2输入正与非门74LS00、双D触发器74LS74。 12、适配器、2JK触发器、LED显示器、四位计数器。 实验报告一 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 一、实验线路、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调节ZH-12实验 台上的交流电源,使其输出交流电源电压值为220V。 2、按电路图接线,先自行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经教师检查无误 后通电 3、用示波器观察电感两端电压uL和电阻两端uR的波形,由于电 阻上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因此从观察相位的角度出发,电阻上电压的波形与电流的波形是相同的,而在数值上要除以“R”。仔细调节示波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并将结果记录

操作步骤: 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交流电源,使其输出交流电源电压值为24V。 2、按图电路图接线,先自行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通电。 3、用示波器的观察电容两端电压uC和电阻两端电压uR的波形,(原理同上)。仔细调节示波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二、实验结果: 1、在电感电路中,电感元件电流强度跟电压成正比,即I∝U.用 1/(XL)作为比例恒量,写成等式,就得到I=U/(XL)这就是纯电感电路中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电压超前电路90°。 分析:当交流电通过线圈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电磁感 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 di e L dt =- (负号说明自感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总 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当电感两端有自感电动势,则在电感两端必有电压,且电压u与自感电动势e相平衡。在电动势、电压、电流三者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下, 则 di u e L dt =-=

浙大版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18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直流稳压电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半波及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观察几种常用滤波电路的效果。 3.掌握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1.XJ4318型双踪示波器。 2.DF2172B型交流毫伏表。 3.MS8200G型数字万用表。 4.MDZ—2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5.单级放大、集成稳压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单相整流、滤波电路 取变压器二次侧电压15V挡作为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U2,并实测U2的值。负载电阻R L=240Ω,完成表18-1所给各电路的连接和测量。(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DC挡测得) 表18-1 (R L=240Ω,U2=13.5V) 电路图 测量结果计算值U L/V /V U ~ L u L波形γ6.22 7.3 1.174 14.08 2.6 0.185 专业:应用生物科学 姓名: 学号:__ _ 日期: 地点:

16.20 0.61 0.038 15.45 0.44 0.028 11.89 5.7 0.479 16.30 1.3 0.080 16.96 0.97 0.057 16.16 0.183 0.011

2.集成稳压电路 (1)取变压器二次侧电压15V 挡作为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U 2,按图18-2连接好电路,改变负载电阻值R L ,完成表18-2的测量。(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DC 挡测得) 图18-2 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表18-2 (U 2=14V) 负载 测量结果 R L /Ω U L /V /V U ~ L I L /mA u L 波形 ∞ 11.98 0.004 0 240 11.97 0.008 0.050 120 11.95 0.02 0.100 (2)取负载电阻R L =120Ω不变,改变图18-2电路输入电压U 2(调变压器二次侧抽头),完成表18-3的测量。(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DC 挡测得)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