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魅力韩城

梁带村
欢迎观光Biblioteka 经典的韩城方言:能四莫哩---在干什么? 自莫气力---干什么去啦?斯 多一哈---试一下。你给饿照活的!---威胁,恐吓的意 思,小心点。拿筷子据--拿筷子夹菜;你豁不豁---你喝 不喝;你给我先喊说---你给我先拿上;你错哈----你坐 下;说头---上边;哈雨里---下雨啦;不菜--不在;你累 不累---你来不来;们送--笨蛋;次送---蠢;航航---傻子; 快下---快点;我不气--我不去;擦列好---咱俩好;手托 说---手拉手;凑四--就是;不屑---不知道;菜武打哩-在那边呢;莫哈搜---没规矩;一増--一点;撇者啦--舒 服啦;日子产的很--日子幸福得很;产活--好过,舒服;
司马迁中学
司马迁中学坐落在黄河之滨、太史祠畔 的古韩雄镇芝川。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 占地面积1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692平 方米,绿化面积13603平方米,环境幽雅、设 备先进是读书成材的理想乐园。 短短的30多年来,在太史精神的熏陶下, 秉承“笃行致强,发愤有为”的校训,使大 批的司马学子纷纷跃出龙门,成为祖国各条 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学校在社会 的关注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 表,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 “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 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 盛况。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文, 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特色小吃
韩城文化
长城遗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魏千年古 城韩城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故乡、国务院 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18处,“国保”文 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18处,“国保”文 物之多居全国县市之首。庄严肃穆的司马迁 祠墓是拜谒史圣、研究《史记》 祠墓是拜谒史圣、研究《史记》的理想之地, 气势恢宏的韩城古城是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 六座古城之一,有“民居瑰宝”、“人类居 住村寨的活化石”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党家村,还有纪念大禹治水的大禹庙、元代 建筑普照寺、战国梁带村两周遗址等展现了 韩城丰富的人文资源。
关中东北部经济中心——韩城

提升 。
— —
—
—
全 面 推行 了 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疗 制
量达到 1 0 万吨 ,新建6 个年产8 万吨焦 00 ~8 O 化企业 ,焦炭产量达 ̄ 8o Uo 万吨 ,力争10 万 0 0 吨 ,煤化工产量达 ̄ 2 o Uo 万吨 ;以阳山庄水泥 项 目建设 为龙头 ,水 泥产量 达 ̄ 2 o 屯。 jo 万0 不 断延伸 产业链 ,积极推 进清洁生产 ,壮大 循环经 济产业群 。加大用 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 产业 的力度 ,在 能源 、冶 金 、建材 、化工等 重点领 域 ,积极 推厂 先进 适用技术 ,切实增 强企 业自主创 新能力 ,着力培育成长 性强的
新兴 产业 、骨 干企业和名 牌产品 ,以信 息化
度 ,参 合率达  ̄9 . % ,2 .万农 民享受到 112 J 38 新合 疗的实 惠 ,基本 解决 了农 民看病 难 、看
病贵的问题 。
建 设了东闸 口、西闸口排洪 工程 ,
— —
新建了新 城四小 ,完成 了城关中学
结合 普9 东 路改造 ,对 东闸 口排 水系统进 行 了全面改建 ,彻底解决 了东闸 口立交桥排 水 不畅 、积雨 成潭 、影 响车辆和 行人安全 的问 题。
— —
搬 迁 ,实施 了象 山中学 、司马迁中学 、西庄 中学 、新农 职中教 学楼等校 建工程 ,jW 买 I U l g
现了韩城 一 电、矿 务局 、龙钢等企 业办学校 的社会化 管理 ,学 生的八 学率不 断提高 ,教 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
— —
连 续 五 年实 施 城市 绿 化 、美化 工
12 .万元 , ∞2 比2 年翻了一番。
介绍韩城

韩城古城
• 韩城古城,南临居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山水 环抱,易守难攻。 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 院古民居,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 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2000年国家投资保护资金 300万元,市上投资300万元,对明清一条街进行维修
保护,现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北方古城浏览区之一。 • 韩城古城,城池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明崇祯 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庭批准, 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城四门门 楼额东日“东带黄河”,西日“梁奕西襟”,南日“溥 彼韩城”,北日“龙门盛地”。为了保护古城,市政府 于80年代初作出决策,保护古城区,另建新市区,使古 街区保护完好。
当地特产 花椒生态林
• 韩城大红袍花椒是陕西省韩城市 的历史名优特产,“粒大色艳、皮 厚肉丰、香味浓郁、麻味适中”, 久负“中华名椒”之胜誉,畅销全 国,出口东南亚。 改革开放以来,韩城市依托当地 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建成了四千万株优质大红袍花椒生 产基地,花椒年总产量突破1.5万 吨,占全国花椒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花椒年总收入突破3亿元,占全市 农业总产值的60%;市内建有西塬、 芝阳两个陕西最大的花椒专业批发 市场,并在重庆、北京、沈阳等地 设立直销市场预30多个;开了了一 系列花椒精包装及深加工产品。 韩城已成为全国规模大、产量最 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
一.旅游景点介绍
• 1.七百岁的党家村 • 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 元年(1851年)在村东北高地 • 韩城市境内民居四合院遍布城 乡,党家村是中国北方典型的 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 体。现存四合院达成院123院, 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家称 321座。党家村民居历史悠久, 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 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 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 保单位。 富,有村有寨,群体保护完整, 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贾二 公用设施齐全,避难防御安全。 姓,因党姓居住在早,故称党 家(贾)村。党家村位于城东 北9公里西庄镇境内,占地16.5 公顷。始建于元至顺二年 (1331年),地处东西走向的 葫芦状沟谷之中,全村330多 户,1400多人。明成化年间, 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 生意兴隆,成为 黄河龙门自然风光惊险动人, 龙门就位于韩城,距市区30公里。 龙门两山屹立,河出其中,上宽百 步,下泻千里,相对如门,唯神龙 可越,故称龙门。站立山顶远眺黄 河。纵观全景,恰似银龙吐水。龙 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从壶口至 龙门这段峡谷,波浪壮观,北国风 光。在这里流传着美妙的神话传说, 最有名的是“鲤鱼跳龙门”,可谓 家喻户晓。《三秦记》上说:大鱼 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 下者为鱼”。千百年来文人学士, 皆以“一登龙站,身价十倍”而自 豪。前秦苻坚,曾登龙门赞杨“美 哉,河山之固”。
韩城调研报告

韩城调研报告
韩城调研报告
韩城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团队对韩城进行了一次调研,主要研究了其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首先,韩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韩城市区内,我们参观了韩城博物馆和韩城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到这里曾是韩国故里,保留有许多韩国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在博物馆中,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和石刻等,这些文物展示了韩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韩城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我们参观了韩城城墙和文化旅游景区。
韩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完整的一段城墙之一,有着重要的军事历史和筑城技术价值。
文化旅游景区则包括了韩城古城、关山赋园和韩家大院等,这些景点展示了韩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最后,我们调研了韩城的经济发展情况。
韩城的经济以旅游和农业为主,依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农产品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和游客。
在韩城市区,我们看到了许多酒店、商业街和农产品市场,这些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现。
韩城还注重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韩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和传承了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经济。
未来,韩城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和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知名度。
同时,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韩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对韩城调研的简要报告,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韩城的发展提供参考。
韩城市概况

韩城市概况
程俊青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2(000)023
【摘要】【位置】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平原之东北隅。
北靠宜川,西临黄龙,东隔黄河与山西省多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与本省合阳县毗邻。
距渭南地区行署178公里,距省会西安市244公里。
【面积】境内南北长50.7公里,东西宽42.2公里,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7.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6%。
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89亩。
【地势】本境属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原、川、滩兼有。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深山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程俊青
【作者单位】韩城市志编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韩城市麦田杂草发生概况及防除对策 [J], 刘金邦;梁亚丽;王娜
2.韩城市概况 [J], ;
3.对韩城市投资和居民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2006年第3季度韩城市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分析 [J], 卫晓燕
4.韩城市:明平英调研韩城市档案工作 [J], 郑丽;杨希
5.韩城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J], 郭建刚;薛玉宝;冯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城市基本情况

韩城市市情简介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下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275个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40万。
1983年10月撤县设市,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韩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
市境内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18处,主要景点有“民居瑰宝”党家村、司马迁祠墓、古城和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梁带村两周古墓遗址。
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
韩城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煤层气等,其中煤炭储量达103亿吨,已探明27亿吨。
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080亿立方米,达到开采品味的资源量为1907亿立方米,是渭北最大的气田。
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以煤炭、电力、焦化、冶金、建材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形成原煤700万吨、焦炭500万吨、钢铁600万吨、发电28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其中焦炭、炭黑产量和单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居西北第一,钢铁产量居陕西第一,煤炭产量居渭南第一,是陕西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户,主要有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大唐韩城第二发电厂、陕煤韩城矿业等3家大型国有企业和黄河矿业公司、海燕公司等一大批民营骨干企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0.2亿元,占渭南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3%。
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
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驰名中外,已形成了百里4000万株生产基地,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1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按照“全面保护老城,积极开发新区”的思路,不断加大金城古建筑群的保护力度,初步恢复了千米明清一条街的古老风貌。
韩城市情相关资料简介(doc 8页)

概况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省会西安240余公里,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
地处北纬35。
18'50"~3552'08",东经110.7'19"~11037'24"。
南北最长处50.2公里,东西最宽处42.5公里。
边界总长168公里。
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79%,耕地42万亩,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下辖7乡(乔子玄、卫东、板桥、薛峰、王峰、盘龙、独泉)、7镇(龙亭、芝川、芝阳、西庄、昝村、龙门、桑树坪)、2个街道办事处(金城、新城)、全市共辖33个居委会、276个村民委员会、1251个村民小组,韩城市总人口385735人,其中农业人口264479人,非农业人口121256人。
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编辑本段]历史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
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
韩城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7处(司马迁祠墓、大禹庙、魏长城遗址、文庙、党家村古民居、普照寺、城隍庙)。
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堪称陕西之最,位于韩城市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
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韩城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
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陕西省旅游东环线。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边缘的内弯部和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的东部,以及秦岭、阴山两个纬向构造带之间,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变中,沉积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种类有:煤、铁、石灰石、白云岩、铝土、粘土、大理石、石英砂岩、沙土以及与煤、铁伴生的磷灰石、稀有分散元素等。
城市生态学(6.1.2)--韩城市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案例二 韩城市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一、概况韩城市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塬、川、滩兼有。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总的特征为“七山二水一分田”。
韩城市辖区面积1621km2,南北长50.7km,东西宽42.2km,下辖16个乡镇,276个行政村,有37余万人口。
韩城全境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42.6℃,最低气温-14.8℃,全市境内年降雨量为468.4mm~657.0mm,平均为559.7mm,降水量多集中于7,8,9月份。
年平均日照2436.1h,无霜期208d。
韩城市水资源面宽、量大,芝水、盘河、凿开河、白矾河等9条主要河流,纵贯东西,从西北部山区向东南汇入黄河,地下水总量1.7亿多m3。
二、韩城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受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和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和野外实际调查,韩城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裂缝及地面塌陷6种。
该次实地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共86处,其中滑坡28处、崩塌31处、不稳定斜坡6处、泥石流1处、地裂缝10处、地面塌陷10处,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32.56%、36.04%、6.98%、1.16%、11.63%、11.63%。
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不同的地质环境也使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综合分析韩城市地质灾害发育和分布特点,得出以下规律:(一)区域性规律该区主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龙门至王峰乡一带的煤矿开采区和东南部的黄土台塬区,并集中于桑树坪镇及黄土台塬与黄河滩地的交界地带,其他除乡镇间公路两侧出现有相对集中的地质灾害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灾害点仅有零星分布。
(二)类型多样性规律韩城市地跨四个地貌单元,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地貌条件复杂,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2012年5月被确定为陕西省计划单列市。
韩城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总人口40万,城市集中人口10万。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5万元,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
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区位优势。
韩城交通优越,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的黄河西岸、秦晋交界处。
境内交通发达,108国道、京昆高速(其中高速路4个出口)、西侯铁路、304省道穿越全境,黄韩侯铁路复线正在加紧建设。
距省会西安仅2小时车程,拥有全国第一个县级市城市始发北京的直达列车。
三、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
加上特有的土壤,
造就韩城大红袍花椒、苹果驰名中国。
韩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
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驰名中外,已形成了百里4000万株生产基地,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10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花椒加工地,享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金太阳、春丰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基本建成。
目前,大红袍花椒经深加工、精加工后,产品已初步实现多元化。
如用花椒为原料加工的花椒粉、花椒油系列调味料,用花椒深加工萃取的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用花椒树新长的的嫩芽加工生产的花椒芽菜,用花椒籽提炼生产的油漆等都远销国内外。
四、加快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紧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二环东路、二环北路等7条主干道路基本建成,黄河大街人防过街通道加快实施;西禹高速园区出口建成通车,108国道二期改建接近尾声,龙门公路二期正在抓紧建设,贯通全境的物流大通道基本形成。
为加快韩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国家级花椒批发市场。
投资50亿元在芝阳镇规划建设全国花椒物流集散中心、价格
形成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科技交流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启动小迷川水库建设,推进侯家峪和凿开河水库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