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疗法-2018

合集下载

2018年6月2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网友回忆版)

2018年6月2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网友回忆版)

1.单选题-2/5,1/5,-8/750,()A.11/375;B.9/375;C.7/375;D.8/3752.单选题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问从两瓶中应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兑成浓度为的酒精溶液140克?()A.甲100克,乙40克B.甲90克,乙50克C.甲110克,乙30克D.甲70克,乙70克3.单选题1009年元旦是星期日,那么1999年元旦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4.单选题3,8,11,9,10,()。

A.10B.18C.16D.145.单选题奥运五环标志,这五个环相交成9部分,设A-I,请将数字1-9分别填入这9个部分中,使得这五个环内的数字之和恰好构成5个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最大值为多少?()A.65B.75C.70D.1026.单选题将下面左图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

A.AB.BC.CD.D7.单选题知识营销: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产品知识、专业研究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及优秀的企业文化)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为将潜在用户最终转化为用户的过程和各种营销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知识营销的是()。

A.某公立医院派出10名资深医生参加社区义诊志愿活动B.某证券公司组织离退休老人学习班,免费讲解股票市场知识C.某名牌企业匿名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万元D.在药厂工作的小刘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探讨有关饮食健康的问题8.单选题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语言和过程描述,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的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来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的决策。

下列属于非结构化决策的是()。

A.跨国公司财务部门每月核算和发放职工工资B.制定城市未来五年发展战略C.某高校要建造一幢学生宿舍大楼D.企业仓库库存量管理9.单选题康复评定会是康复评定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高 频 电 疗 法讲解

高 频 电 疗 法讲解
较近的产热多
2.电容场法:电容场法即利用电容电极间 的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于局部产生生物学 效应。人体内脂肪、肌腱、韧带、骨骼 等不能导电的组织属于电介质。
• 偶极子内电荷位置移动产生位移电流,偶极子高 速旋转发生相互间的摩擦以及与周围媒质之间的 摩擦,克服介质的阻力,引起能量的损耗,这种 能量损耗发生于电介质之内称为介质损耗。
2.操作程序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不必裸露治疗部位。 使用不同电极时,操作方法不同
(1)电缆电极操作方法
• 按治疗需要将电缆电极盘绕成—定的大小形状。 • 应向同一方向盘绕电缆.以免磁场对消。 • 电缆—般绕2-3圈,不超过3-4圈。 • 各圈之间的间隔应大于电缆直径,一般为2-3cm,
以固定夹固定或垫以衬垫物(如:毡垫、棉垫等), 以免电缆过近时形成圈间电容,电流通过圈间电容 而减弱磁场强度和作用深度
脊髓炎。
禁忌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结核,妊娠,
心肺功能不全,植入心脏起搏器
目录
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
目录
概念与物理特性
1.定义:用λ =10-1m,f=30-300MHZ的超高频交流电治疗 疾病称超短波疗法。
2.物理特性:λ =7.37m f=40.08MHZ λ =6m, f=50MHZ
输出功率:200-300W(大型超短波治疗机) 40W(五官科用超短波治疗机)
挛。
(四)主要作用机制 导体——传导电流
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
绝缘体(电介质)—位移电流
无极分子
电介质 极 化
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偶极子
(五)生理与治疗作用
(一)温热效应
1.机制:任何形式的电能都能转变为热能 (1)欧姆耗损产热 (2)介质耗损产热 (3)共振吸收产热

高频电疗法1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1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36
氖光管的亮度 — 氖光管的亮度大致反映超短波的电场强度 (灯管灵敏度差别),不反映患者吸收电场能量的大小, 只作为参考。
完整编辑ppt
37
机器毫安表的读数 — 反应振荡管阳极的电流强度,可作为 参考,但不能以毫安表的读数判定输出功率。更不允许在 非谐振状态下以毫安表的读数作为输出功率的数据。
完整编辑ppt
28
间隙的大小
(1)治疗浅组织:大功率超短波间隙为3-4cm,小功率超 短波0.5-1cm。治疗深组织:大功率超短波间隙为56cm,小功率为2-3cm。
(2)间隙的作用:间隙小,加大了电场强度,表面过热, 而又限制了电场的深部作用;间隙大,增减了电场强度, 表面与深部同时增减,使其作用深而均匀。
完整编辑ppt
29
完整编辑ppt
30Leabharlann 完整编辑ppt31
完整编辑ppt
32
治疗剂量的划分
超短波治疗剂量决定于机器的功率、作用时间、电极与 人体之间的间隙、不同形状大小的电极等等综合因素。
完整编辑ppt
33
治疗剂量的划分
1、电极面积:电极的面积大则治疗剂量大,面积小则剂量小。 2、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距离:电极紧贴皮肤则作用表浅(涡电 流除外),电极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则作用可达较深组织。 3、作用时间:治疗时间长则治疗剂量大 ,时间短则剂量小。 4、输出强度:输出强度大时治疗剂量大 ,输出小时剂量小。
完整编辑ppt
19
机械设备
(1)功率:大功率250 - 300 w 输出功率;小功率50 - 80 w 输出功率; (2)输出方式:连续与脉冲式大功率超短波; (3)两种形式:台式与落地式。
完整编辑ppt

高频电疗法 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 PPT课件

治療技術與方法
治療劑量:無熱量、微熱量、溫熱量、 熱量
急性病變用脈衝式,無熱量;慢性病變 用微-溫熱量;腫瘤治療用熱量
每次15-20分鐘,每日一次,10-15次一 療程。
注意事項
治療室需絕緣,地板、床木制。治療儀接 地線
治療部位應乾燥,禁止穿潮濕的衣物進行 治療。治療部位不能有金屬物品。
治療作用
對血液和造血器官的作用:中小劑量可使血 沉加快,周圍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嗜伊紅細 胞和單核細胞數增多,凝血時間縮短。小劑 量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大劑量則抑制。
對生殖系統的作用:小劑量可調節性腺功能, 大劑量則抑制。
對新陳代謝:小劑量可刺激組織新陳代謝, 使酶的活性升高,氧化過程增加,從而促進 了肉芽和結締組織的再生作用,加速傷口癒 合。
2、作用較為均勻:短波範圍頻率較高,體內 組織電容對這種電流的容抗較小,因此易於 通過組織內電容及電阻。結果電流在組織中 的分佈均勻。
3、短波線圈場作用的特點:①避免脂肪 過熱,重點作用於肌肉等電阻小的組織。 ②作用不夠深,由於渦流主要在電阻小 的肌肉等組織中產生,電磁能量大多消 耗在這些組織之內,因此在深於肌層的 組織中無更多的能量。這就使得線圈場 的作用很難達到肌層以外的深度。
高頻電對人體作用的基礎
人體電荷在高頻電流作用下的變化總結: 電解質離子(A)及帶電膠體(B)在高頻電場中發生快速振盪。 氨基酸型偶極子(C)將發生急劇的旋轉,神經鞘磷脂型極性分
子(D)將發生鐘擺狀擺動。 乳脂、紅細胞等帶電顆粒(E)沿電力線分佈排列成串珠狀。 上述改變中,A、B的振盪;C的轉動,D的擺動均可互相摩擦
有關物理學基礎
高頻電流:振盪頻率大於10萬Hz的交流電 比較容易向周圍發射,頻率越高發射越容 易。向空間發射的高頻率交流電以電磁波 的形式傳播,其速度與光速相同,約30萬 公里/秒。所以高頻率交流電按其物理性質 來說是一種電磁波。其頻率與波長成反比 關係。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定义:医学上把频率>十万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一、有关物理学基础:1、电场:电力线所能波及的范围叫电场。

电荷静止的称为静电场,运动的电场称为动电场。

2、电磁波:空间某一处产生了变化了的电场,在它的周围就要产生变化速度与之相同的磁场,该磁场周围又产生了电场,后者又产生磁场,如此循环往复,电磁场所占空间迅速扩大,这种迅速向周围空间传播扩大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3、高频电流:振荡频率>100000Hz以上的电流比较容易向周围发射,频率越高,发射越容易。

向空间发射的高频交流电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三十万公里/S,所以高频交流电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

二、高频电流的分类:1、按波长分:2、按波形分类:(1)减幅振荡电流:振幅逐渐变小至消失的电流,如共呜火花。

(2)等幅振荡电流:幅度恒定不变,中波、短波、超短波。

微波等。

(3)脉冲等幅振荡电流:有规律性间断的振荡电流。

通电时间小于断电时间。

有脉冲超短波,脉冲短波等。

三、高频电对人体作用的基础:在高频电场中人体可以表现出导体、电容、电介质、线圈等性质。

但人体各组织成分是不均匀和多种多样的,同一组织往往兼有多种性质。

1、导体:人体组织中的血液、淋巴液及其他组织液均含有大量的水分,故为良好的导电体。

此外在人体的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如K、N、C、M、C等,因此能传导电流,,在高频电作用下,离子沿电力线的方向移动。

词频电正半周时,正离子被推向负极,负离子则相反;负半周时,正离子吸向正极,负离子则相反。

由于离子移动而产生的电流称为传导电流。

由于高频频率很高,极性变换很快,离子急剧地沿电力线的方向来回移动或振动;而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和移动速度不同,在振动过程中互相摩擦以及与周围的媒质相摩擦,引起能量的损耗称为欧姆损耗。

高频电作用于导体时的过程可归纳为:高频振荡→离子振动→传导电流→欧姆损耗→热。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T5第四章高频电疗法第一节高频电疗的理论基础一、概述高频电疗法即利用频率100KHZ以上的高频正弦交流电流治疗疾病的电疗法。

高频电疗的共鸣火花疗法始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现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高频电疗。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高频电疗有共鸣火花、短波、超短波、微波、毫米波等。

高频电疗所具有的热效应、热外效应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高频电的物理学特征(一)电磁波特性高频电流产生的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称为电磁场,电磁场向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电磁波具有波速和能量,波速近似光速,为300×106m/s。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波长或频率,V=??f,频率愈高,波长愈短,能量愈大。

高频电磁波波长的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频率单位为吉赫(千兆赫)GHZ、兆赫(MHZ)、千赫(KHZ)、赫(HZ)。

(二)高频震荡电流的类型高频电磁场由高频振荡电路产生,后者由感应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给电容器充电,就会在电路中产生高频振荡电流,其振荡的形式有四种:1.等幅振荡电流:即振幅不变的振荡电流,如:短波、超短波、微波。

2.减幅振荡电流:即振幅逐渐变小致消失振荡的电流,现已不被采用。

3.脉冲等幅振荡电流:即有规律性间断时间的等幅振荡电流。

其间歇时间长于脉冲时间,峰值功率大于连续振荡。

如: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脉冲微波等。

4.脉冲减幅振荡电流:即有规律性间歇时间的减幅振荡电流,其间歇时间长于脉冲时间。

如:共鸣火花。

图4-1 振荡电流的波形三、生物物理学特性(一)无电解作用:高频电疗属于正弦交流电,故无电解作用。

(二)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间必须>0.01ms,而100KHZ以上高频电的脉冲持续时间<0.01ms,所以不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三)电极不必接触皮肤:容抗的计算公式为:Xc=******,即容抗与频率成反比,高频电流的频率高达100KHZ以上,故间隔空气的电极与皮肤间的容抗小,电流容易通过,所以高频电疗时电极(辐射器)可以不接触皮肤。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1.热效应 ⑴ 止痛 ⑵ 消炎 ⑶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非热效应
三、电磁波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五)高频电流与低、中频电流对人体作用 的比较
1.电流频率 2.作用特点 3.作用深度 4.温热效应 5.人体电阻 6.电解作用 7.治疗方式
低频 电流频率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作用深度 <1kHz 每个周期可引起一次兴奋 表浅 ,达到皮下
中频 1~100kHz 综合多个周期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较深,可达到皮下及浅层肌肉
高频 >100kHz 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共鸣火花、毫米波只达表皮,短波、 分米波、厘米波可达肌肉,超短波可 达深部肌肉与骨
温热效应


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中等 剂量时产生温热效应,小剂量及脉冲 波治疗产生非热效应
三、治疗技术
⑶ 治疗疗程 • ① 一般治疗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20次为一 疗程。 • ② 急性炎症每日1~2次,5~10次为一疗程。 • ③ 急性肾功能不全每日1~2次,5~10次为一疗 程。
三、治疗技术
5.操作程序 ⑴ 治疗前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取舒适体位 ⑵ 选择电极并按医嘱放置,调节电极与治疗部分体 表的距离 ⑶ 检查旋钮处于零位。 ⑷ 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调节调谐旋钮使机器 处于谐振状态。 ⑸ 选择剂量大小,治疗中经常询问病人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处理。 ⑹ 治疗结束,切断电源,取下电极。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二)治疗作用
• • • • • • 1.消炎作用 2.止痛作用 3.解痉作用 4.治癌作用 5.加速组织生长修复 7.非热效应可以影响神经兴奋性、提高免疫系统 功能
三、治疗技术
(一)设备:连续超短波治疗机
脉冲超短波治疗机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机体抗病能力。
• 治疗肿瘤 大剂量高频电所产生的高热有治癌作用
,特别是表浅癌肿。
(二)非热效应
又称高频电磁震荡效应。 高频电的作用强度不致引起组织温度升高的条件下,也 可以使组织的理化特性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
2.非热效应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1)植物神经加速生长 (2)神经纤维再生加快 (3)控制早期急性炎症的发展,促使病灶 (晚期病灶)早日成熟
指标
热的成因 作用深度 均匀度
内源热
外源热
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为 通过在体外的热源辐射将 热能 组织加热 作用较深 作用表浅 较均匀
皮肤温度高,深部组织热 作用显著减弱 随机器输出功率可以调 辐射源功率固定,不能调 热量调节 节 节 选择性作用 可选择性作用于不同组 无 织
2.治疗作用
• 改善血液循环 中小剂量高频电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 • 镇痛作用 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通过以下途 径减轻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对各种神经痛,肌 肉痉挛性疼痛,因肿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缺血 性疼痛,炎症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①中小剂量—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巨噬细胞 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体内球蛋白,抗体及补体增 多。 ②大剂量—抑制
(4)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 高,48小时后恢复至原有水平
(5)对内脏器官的作用
①缓解胃肠痉挛,增强黏膜的血流,改善吸收和分泌的 功能 ②作用于肝、胆、增强胆汁的分泌,增强其解毒功能 ③作用于肺部,使肺血管扩张,改善肺功能 ④作用肾脏,使肾血管扩张,血流增快,利尿。
(五)治疗剂量及疗程
• I级剂量:为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 适用于急性疾病。 • II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 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 III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 用于慢性。 • IV级剂量:为热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 于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场法,多采用27.12MHz电流,治疗时将 电缆盘绕于人体体表或肢体周围。人体将 感应产生漩涡状的涡电流。涡电流的频率 与引起磁场的电流的频率相同,但方向相 反,因此涡电流也是高频交变磁场。
电感场法时浅层肌肉距离电缆较近, 受磁场感应较强,所产生的涡电流较 强,产热较多;而深层肌肉距离电缆 较远,产热较少,故浅层肌肉产热超 过深层肌肉,皮下脂肪层和肌层以下 组织均产热少。
温热效应


波中等剂量时产生温热效应,
小剂量及脉冲波治疗产生非热 效应
人体电阻 电解作用 治疗方式
大 明显
中 不明显
小 无 长波、中波电极接触皮肤,短 波、超短波、微波电极可不接 触皮肤,以电容场、电感场、 辐射场作用于人体 无,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 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 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电磁场向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不断交替地循
环产生,并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扩大。
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电荷运动的速度越快,频率越高,所辐
射的能量越强。
振荡电流
• • 凡电流的强度与电压随着时间作周期
性变化的电流称为振荡电流。
在振荡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场,向空
间传播电磁波,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
播和变化。
振荡电流的波形有下列四种 :
等幅振荡电流 减幅振荡电流 脉冲等幅振荡电流 脉冲减幅振荡电流

1.等幅振荡电流
• 振幅不变的电流。 • 振荡电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得到 不断地补充,各质点振荡的能量保持不 变,振荡的幅度不变,这种电流称为等 幅振荡电流。 • 通常的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疗法 采用这种波形的电流。
2.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组织对电流 的阻力小,电流可畅通无阻的进入人体深 部,多以电容法、电感场法、辐射法进行 治疗。
3.对皮肤无刺激 因频率高,属于正弦交流 电,周期性变换电流方向, 不出现电解、 电泳、电渗现象,对皮肤无刺激。 4.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 产热。 5.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 6.主要作用机制 通过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 导电流,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7.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电极接触皮肤,电极 电极接触皮肤,电极 下用厚衬垫,以电流 下用薄衬垫,以电流 作用于人体 作用于人体 不明显
对皮肤的刺激 作用机制
明显
电解质电离为离子向 离子在正负半周内作
安全与防护
四、安全与防护
2.操作的安全要求
⑴ 操作者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及触电、电伤处理知识。 ⑵ 患者治疗部位无金属物品。 ⑶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不能进入高频治疗室。 ⑷ 治疗时操作者和患者不能接触金属或潮湿地面,打雷时 要关闭机器。 ⑸ 电感法电缆不能直接接触患者,电缆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交叉。 ⑹ 治疗时要随时询问患者感受并调整剂量。 ⑺ 婴儿要专人看护,老年人及感觉障碍者要谨防烫伤。 ⑻ 手术前及局部穿刺当日不做温热治疗。
4.降低肌肉张力 中等剂量高频电的 温热作用可以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和纤维 结缔组织的张力。 5.加速组织生长修复 中小剂量高频电 的温热作用可促使组织修复生长。 6.提高免疫力 中小剂量高频电可增强 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7.治癌作用 大剂量高频电所产生的高 热有治癌作用,特别是表浅癌肿。
(二)非热效应
2.减幅振荡电流
• 振幅逐渐变小至消失的电流。 • 振荡电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不 断地消耗而致耗尽,各质点振荡的能 量逐渐减少,振荡的幅度逐渐变小以 致最后消失,这种电流称为减幅振荡 电流。
3.脉冲等幅振荡电流
• 呈现有规律的脉冲波群的等幅振荡电流 为脉冲等幅振荡电流。 • 脉冲波群出现的时间较间歇的时间为短。 脉冲峰的最大功率大于连续振荡的功率。 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脉冲微波疗法 采用这种波形的电流。
小剂量高频电作用于人体时,组织温度不高、没有 温热感觉的前提下,却有较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 些现象不能用温热效应加以解释,故称之为非热效 应。
白细胞吞噬活动加强,急性化脓性炎症发展受阻,以 控制早期急性炎症; 神经纤维、肉芽组织再生加速;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变化,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条件反射活动受到限制等。


医用高频电按照波长、频率分 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 波五个波段。
基 础 知 识

• • • •

电荷的电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荷与电场不可分割。 引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的 作用。 • 引入电场中的导体或电解质将分别产生静 电感应或极化现象。
I级剂量:为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 适用于急性疾病。 II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 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III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 适用于慢性。 IV级剂量:为热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 用于肿瘤。
治疗时按着治疗仪的输出功率与 病灶的深度调谐治疗机的输出谐振的 情况下,调整电极与皮肤的间隙来达 到患者治疗所需的剂量。
(二)辐射防护
1.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频电磁波是非电离辐射,不同于放射线那样的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为可逆的,而且 采取了恰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四、安全与防护
2.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⑴ 辐射源 ①频率:频率越高影响越大 ②功率:功率越大影响越大 ③波形:脉冲波影响大于连续波 ④距离: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⑤操作方法:非接触式辐射器大于接触式 非垂直向下辐射多于垂直向下
盘绕成各种形状的电缆电极 A、发夹形 B、纽袢形 C、T字形 D、扁平螺旋形 E、立体螺旋形
2.电容电极
电极为圆形(橡皮板式或玻璃罩式) 或矩形(橡皮板式)。治疗选用的电极 面积须稍大于病灶部位,电极与皮肤平 行,并保持一定间隙。电极间隙小时作 用表浅,间隙大时作用较深。
短波的盘状电极
3.涡流电极
电流、电阻、电压与功率:
电荷在物体内流动即形成电流。 每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量为电流强度。 电流流过物体时所遇到的阻力为电阻®。 驱使电流流过电阻的压力为电压(U)。 电流强度、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流 强度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 反比。
物理特性
1.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人体组织电阻率 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 间必须>0.01ms,而100kHz以上的高频电 的脉冲持续时间<0.01ms,所以对神经肌 肉无兴奋作用。
涡流电极为较新型的电极,多用于波长 11.06m的短波治疗机。涡流电极内有3~4 圈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螺旋状金属管线圈, 线圈两端连接一个电容器,两者构成谐振 电路,减弱了电场作用,使之主要输出磁 场。
短波的涡流电极 A、大涡流电极 B、小涡流电极
(三)治疗剂量及疗程
短波疗法治疗剂量的调节采用调谐法,治疗剂 量按病人的温热感觉程度分为四级:
第二十一章
高频电疗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 述 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 微波疗法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应用频率为lOOkHz~300000MHz,波 长为3000m~1mm的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 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 高频电疗法(high frequency electro therapy)。
低频 电流频率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作用深度 <1kHz
中频 1~100kHz
高频
>100kHz 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每个周期可引起一次 综合多个周期才能引 兴奋 表浅 ,达到皮下 起一次兴奋 较深,可达到皮下及 浅层肌肉
共鸣火花、毫米波只达表皮, 短波、分米波、厘米波可达肌 肉,超短波可达深部肌肉与骨 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
短波疗法一般每次治疗10~20min。 急性——无热量,5~10min,每日1~2 次,7~10次为1疗程。 亚急性——微热量,10~20min,每日1 次,10~20次为1疗程。
⑵ 环境 ① 辐射源周围环境设施:高频电辐射在环境金 属物表面发生反射。 ② 较高的环境温度会加大对健康的影响。 ⑶ 受辐射者 ① 年龄:婴幼儿更敏感 ②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敏感 ③ 工龄:接触高频电磁辐射越久影响越大 ④ 工种:维修人员大于操作人员
⑵ 高频辐射源的防护 ① 选用经安全检测的治疗机 ② 选用屏蔽电缆作为输出电缆
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
高频电作用于人体主要产生两种效应。即温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外效应)。主要是温 热效应,由于高频电流通过机体时,体内的 各种组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效应。为此,
又称为透热疗法。
(一)温热效应
为“内源”热,即为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 的“内生”热,而非体外热辐射的加热; 热作用较深,可达体内深部组织,其深度 依高频电的频率而别; 热作用较均匀,包括皮肤、深部组织及体 内脏器。


磁极的磁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磁 场。 任何运动的电荷或电流的周围空 间内除了电场以外,也有磁场的 存在。
电磁场
高频电流产生的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称为电磁场。 任何电场的强度、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 会使其周围产生磁场。任何磁场的强度、 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会使其周围产生电 场。它们的变化都是相应的、交替发生 的、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
温热效应的作用:
1.改善血液循环 中小剂量高频电可使 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 2.镇痛作用 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 用对各种神经痛,肌肉痉挛性疼痛,因肿 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缺血性疼痛,炎症 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3. 消炎作用 中小剂量高频电的温热 作用可促进炎症消散,对各种急性、亚急 性、慢性炎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均 有很好的效果
短 波 疗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