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月相

合集下载

《4.4 月相》说课的副本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4.4 月相》说课的副本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例2】如图是小明在某天晚上抬头看到的月相,估计这一天的农历时间为( B ) A. 农历初一 B. 农历初四 C. 农历二十 D. 农历二十五
板书设计
4.4
月相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练习板书
一、月相成因
不透明、不发光 月球绕地球运动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二、四个主要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三、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29.53天)
教学流程
03 总结月相规律
2.月相变化规律
认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
弦月这四种有代表性的月相,
以及产生这四个月相的日地月
三者位置关系(一条直线,直
角关系)。
总结月相变化规律(一个 月相变化,周期为朔望月)
月的满月(望)
教学方法
使用【月相成因材料包】,解 决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下对应 的朔、上弦、下弦、望四个月 相形成原因。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价 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练习板书
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农历和 月相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1、反复体验实验探究,课堂体验还不够, 做作业时还要结合实验来完成题目。2、课堂中设置相关练习进 行知识点的训练,
教具准备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练习板书
上弦月 东西
地球
太 新月(朔) 阳

西东 下弦月
教学流程
03 总结月相规律
2.月相变化规律 让学生选择月相图、 位置图、出现时间填 入表格内。
设计意图 巩固四个月相的规律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练习板书
教学流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4.4 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4.4 月相
第4节 月相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月__相____。从新月开始,经 历_上__弦__月___、__满__月____、_下__弦__月___、新月,它的一个 周期变化称为__朔__望__月__,平均时间为___2_9_.5_3___天。
2.产生原因是:①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_月__球__围__绕__地__球__公__转__一__周__的__时__间__约__为__一__个__月____; ③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 __周__期__性____变化。
7.当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 上观察到的月相为( A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点拨】当月球处于地日之间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此时不存在看到太阳光照亮的月 球部分的情况,所以是新月,A符合题意。
8.“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 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D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 相是满月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 _日__地__月__三__者__的__位__置__不__断__发__生__变__化____。
【点拨】读图可知,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是:A新 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 朔望月;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 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动,从而产 生了月相的变化。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 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第4节 月相(课件 19张ppt)

第4节 月相(课件 19张ppt)

农历时间 初一
初七 初八
十五 十六
二十二 下一个 二十三 初一

月相
形状
三者位置
新月→满月→新月(下一个) 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29.53天
农历月份 朔: 农历月初一 望: 农历月十五或十六 农历相关节日:
节日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农历时间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清明 阳历
五一 阳历
十一 阳历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 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 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 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 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 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 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2、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
所示的月相,据此推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C )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二十二、二十三
3、2020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五),今年第四次也是最后 一次“超级月亮”现身天空。当天的月相是( C )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1、下图是观察月相的一个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 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B ) A.小球应沿a → b → c…… → h方向移动 B.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移动小球时,小球涂白的一面应始终对着灯光 D.记录的是观察到的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4.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你观测到小球 的光亮部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种月相相似? 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

(七下第四章)第四节月相(考情分析+知识点+真题)—浙教版九年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

(七下第四章)第四节月相(考情分析+知识点+真题)—浙教版九年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

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② 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
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
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③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
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
。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④ 开普勒通过对大
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
残月:“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下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晦日新是农历月每月:的最“后一天可,这怜天晚上九不能月见到初月亮。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 绝月如钩”等。
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李康成《采莲曲》: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月相是“满月”.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相是“上弦月”.
满月 此起彼落
月出
清晨 正午 半夜 黄昏
月没 夜晚见月情形 出现日期 [农历]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半夜 正午 清晨
上半夜见于西 天,月面朝西
下半夜见于东 天,月面朝东
通宵可见
初七、初 八
二十二、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月相变化规律一: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东下半夜。

第4节月相s

第4节月相s

E.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第 4 节 月 相
提示:考虑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时,太阳是不动的
设疑激趣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 太阳总是把半个月亮照亮。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 亮却有圆缺的变化呢?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模拟月相变化
1、同学们面朝黑板,假设太阳在黑板上,先 把球置于自己与黑板之间; 2、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白色半球 部分的形状。在转动球时涂白半球一直朝着 黑板上的太阳; 3、记录: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A—H各 方位球光亮部分(涂白部分)的形状。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D
C
B

A

灯 光
E F H G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灯 光
← 由于我们看月相都是抬头 观察到的.
A
B
C
D
E
F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G
H
A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A B C D E
F
G
H
A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新 月
娥 眉 月
上 弦 月
凸 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残 月
下 弦 月
凸 月
满 月
几种特殊的月相: 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 ) 下弦月 我们所看到的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得出结论
•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 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 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 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 生月相变化。

《第四章第4节月相》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4节月相》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月相》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掌握月相的基本概念和变化规律。

2. 理解月球的公转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3. 学会观察和记录月相,并能够用科学术语描述月相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预习《月相》课程的相关内容,了解月相的基本概念和变化原理。

2. 观察实践: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于连续的几个晚上在同一地点进行观月活动,并记录下每晚的月相情况。

3. 记录整理:学生需将观察到的月相情况整理成表格或图示,并尝试用科学术语描述月相的变化。

4. 思考讨论:学生需思考月相变化与月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之间的关系,并可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预习,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观察实践部分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并确保观察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3. 记录整理部分需用表格或图示清晰展示观察结果,并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

4. 思考讨论部分需积极思考,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5.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的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实践部分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 记录整理部分的清晰度和科学性。

4. 思考讨论部分的深度和广度。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作业质量。

五、作业反馈本课时的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对于完成较好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 )( ) ( )( )( )( ) ( ) ( )( )
十八、十九 下弦月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地居中)
( )( ) ( )( )( )( ) ( ) ( )( )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ABCD
你知道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十五、十六 凸月 娥眉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
第4节 月 相
新知导入 月球的圆缺形态
月相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 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 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 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金星位于图中( A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月相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月相同步练习题

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C)图4-4-12.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A)图4-4-2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解析】A.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由图片可知,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正确;B.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C.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地球上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亮区,所以月球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D.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由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体积没变。

故选A。

3.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解析】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月球形状并没有变化,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有关。

4.月相的成因(D)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解析】月球是一颗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环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动。

人类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据此分析,选项A、B、C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5.当日、地、月大致一线,且地球处于月、日之间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D)A.新月 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6.月相是指(D) A.月球的面貌B.月球的表面起伏状况C.月球的形状D.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7.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B)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解析】上弦月傍晚上中天,后半夜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咏《雨霖铃》) 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的残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 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 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 可能看清。
一线潮
回头潮
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2(2011绍兴中考)2011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七),日本发生
了9级强地震。地震发生当天的月相与下图中的_____B___(选填 序号)相近。
A
B
C
D
3(2009台州中考)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在我 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 新月 。
4.(2011丽水中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 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 是( C )
当晚的月相是 B ;父亲节是六月的第
三个星期天(6月19日)农历的五月十五,
今年父亲节当晚的月相是 。A
3 请将下列月相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A
B
C
D
E
F
G
HH→Leabharlann →A → G → B → D → C → E → H
提高练习: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佳句, 它们中有的包含了有关月相的科学知识。
§4.4 月相
旧馆中学 赵巍巍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1
2
3
4
5
6
模拟月相变化
模拟试验方法: 1、假设右侧作为太阳光来的方向。 2、乒乓球当做月球,黄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亮,要始终
对着太阳光这一面:观察者既是地球上的人们。
操作分工:两人一组 甲同学:定位 每次定位后要核对黄色一面是否对着太阳光
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是反射 太阳光;
2、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造成三者位 置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农历与月相
你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 指出它们的日期及月相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这一面。 乙同学:1、看----亮面大小、方向在“左”还是在“右”:
2、画----在表格中记录月相,暗的一面用阴影表示。 P142图4-25月相变化(铅笔画图)
上弦月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1.在上图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2. 总结月相的变化周期规律。
钱江潮
十字潮
月光对植物的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月光对向日葵、青豆、玉米 一类植物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得不到月光 照射的树林,木质松软,树干细弱且易断。
在南美洲一些国家,农民们发现在下弦月时 摘的水果、收割的庄稼,往往像经过“净化” 了一样,能贮藏较长时间。
农学家们建议,播种茄子、洋葱、南瓜、山 药等作物,最好选择在新月,而满月时播种土 豆、黄瓜、大蒜等比较适宜
新月 满月 娥眉月 上弦月 满月 接近上弦月
1、(2015湖州1)“每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我深深地怀念亲
爱的故乡;每当佳节来到的时候,我深深地怀念亲爱的故 乡。”这是电影《庐山恋》中的几句歌词。若歌词中所指的 佳节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则中秋节晚看到的月相 C ()
2.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2016 年5月8日)当天的农历日期是四月初二
链接中考
1.(2015宁波16)2014年11月26日,我国多地观察到如 图所示的“火星合月”天文现象。
(1)从图中月相判断,这一天的农历日期在这个月的
初七之前
(填“初七之前”或“二十三之后”)。
(2)图中的白色圆点是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的原因 是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远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观察 到火星的视角比月球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农历初七、八的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满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佳节,农历十五或十六满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农历十五的满月。
A
B
C
D
5.(2010湖州中考) 以农历确定的节日中,可以观测到满月的是(C)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6.(2009湖州中考)“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该日的月相最接近( C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作业布置A本P57--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