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协议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合作协议书

防灾减灾合作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合作目的
a. 本协议旨在通过甲方与乙方的合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b. 双方希望通过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增强灾害应对的效率。
c. 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灾害风险评估、应急演练和公众教育活动。
第二条双方责任
a. 甲方负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资源。
b. 乙方应确保信息的及时反馈与配合。
c. 双方应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合作进展与经验教训。
第三条资金及费用
a. 合作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承担。
b. 每笔费用需事先经过双方书面确认。
c. 费用报销需提供有效凭证,确保透明度与合规性。
第四条保密条款
a.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保密。
b.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c. 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第五条协议的生效与终止
a.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b. 若一方严重违反协议条款,另一方可提出终止协议。
c. 双方在终止协议前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对方。
第六条争议解决
a.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b.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仲裁结果为终局,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
乙方代表签字:______。
省地震局战略合作协议书

省地震局战略合作协议书甲方:________省地震局乙方:_____________公司鉴于甲方为我国省级地震局,负责该省地震监测、预警、减灾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乙方为在地震监测、预警、减灾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的科技公司,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地震监测预警技术、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现签订本协议。
一、合作目标1. 提高该省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为政府决策、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震信息。
2. 共同推进地震科技创新,提升地震减灾能力。
3. 加强双方在地震监测、预警、减灾等领域的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4. 培养高素质的地震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地震事业发展。
二、合作内容1. 甲方负责提供地震监测、预警、减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支持,为乙方提供业务指导。
2. 乙方为甲方提供先进的地震监测预警技术、设备和服务,协助甲方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 双方共同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推动地震科技创新,分享研究成果。
4. 乙方协助甲方建设地震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地震信息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效率。
5. 双方共同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6. 甲方为乙方提供地震监测预警项目的试验、示范场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7. 双方加强人才交流与培训,共同培养地震科技创新人才。
三、合作方式1. 定期召开合作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进展。
2. 设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合作事项的实施和协调。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技术、成果等资源共享。
4. 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共同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5. 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双方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合作期满后,如双方同意续签,应签订书面续约协议。
五、违约责任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合作无法进行,应承担违约责任。
地震合作协议模板

一、协议名称地震合作协议二、协议双方甲方(以下简称“甲方”):[甲方全称]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乙方全称]三、协议背景鉴于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为保障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工作,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四、协议内容1. 合作目标(1)共同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2)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3)提升地震灾后重建水平;(4)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和地震风险管理。
2. 合作内容(1)信息共享与交流甲方和乙方应定期交流地震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信息,共同提高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2)技术支持与培训甲方为乙方提供地震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并定期对乙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3)应急救援与救援物资在地震发生时,甲乙双方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共同开展救援工作。
甲方负责提供救援物资和设备,乙方负责提供救援力量。
(4)灾后重建与恢复地震发生后,甲乙双方应共同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5)地震科普宣传与风险管理甲乙双方应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减灾意识。
同时,共同开展地震风险管理,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3. 合作期限本协议有效期为[合作期限],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期满前,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可自动续签。
4. 违约责任(1)甲方如未按时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救援物资等,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违约金数额]。
(2)乙方如未按时提供救援力量,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违约金数额]。
(3)双方如有其他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争议解决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他约定1.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3.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应急局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应急局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甲方:_______应急管理局乙方:_______单位鉴于甲方为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工作,乙方为单位,具备相关领域的技术、服务优势,双方为了共同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战略合作协议:一、合作宗旨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诚信守法、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合作目标1. 共同提升甲方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处置等方面的能力。
2. 共同推进乙方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服务水平。
3. 共同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效率。
三、合作内容1. 信息共享:双方定期交换突发事件信息、应急预案、应急资源等信息,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2. 技术支持:乙方为甲方提供应急管理相关的技术支持,协助甲方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风险评估等工作。
3. 培训合作:双方共同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甲方应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4. 联合演练:双方定期举行应急演练,提高双方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课题研究:双方共同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的课题研究,推动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四、合作机制1. 建立战略合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
2. 设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合作事项的实施和推进。
3. 定期对合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策略。
五、保密条款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应予以严格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六、合作协议的解除和终止1. 双方同意,提前解除或终止本协议的,应书面通知对方。
2. 本协议解除或终止后,双方应按照约定妥善处理合作事项,确保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争议解决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地震灾害联防联动协议书

。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
8、如右图,已知:△ABC,△BDE 为等边三角形,求证 AD=CE。
9、已知:△ABC,△BDE 为等边三角形,C,B,D 三点共线,求证 AD=EC.
10、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F=BD=CE,AD,BE,CF 依次交于 G,H,K。 求证:△GHK 为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 60°。 2、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的角平分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角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4、等边三角形重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5、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于其高) 6、等边三角形拥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B、 3 a
5
C、 a 或 3 a
65
D、 4 a
5
3、如图 3,△ABC 中,AB=AC,D、E、F 分别在 BC、AC、AB 上,若 BD=CE,CD=BF,则∠EDF
等于(
)
A、90°- 1 ∠A
2
C、180°-∠A
B、90°-∠A D、180°-2∠A
4、如图 4,已知△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点 P 恰好在 BC 边的高 AD 上,那么△ABC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
2、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D、E、F 分别是 BC、CA、AB 上的点,且 AF=BD=CE。 求证:三角形 DEF 是等边三角形。
3、已知:△ABC,△BDE 为等边三角形,A、D、E 共线.求证:AE=BE+EC。
气象防灾减灾合作协议书

气象防灾减灾合作协议书甲方(合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合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达成如下合作协议:一、合作目标1.1 双方共同致力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提升气象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构建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1.2 通过合作,增强气象信息的共享和传播效率,提高各级防灾减灾意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合作内容2.1 气象信息共享:双方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甲乙双方实时提供和交换气象监测数据、预报预警信息等,共同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2.2 预警发布: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双方共同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情况开展联合应急预案,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2.3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双方共同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灾害应对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
2.4 应急演练:双方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升工作人员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协同能力。
2.5 技术交流与培训:双方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培训,分享最新的监测技术、预警手段及应急管理经验。
防灾减灾协议书范本

防灾减灾协议书范本甲方(防灾减灾责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防灾减灾合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防灾减灾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合作目的双方通过合作,旨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合作内容1. 甲方负责提供防灾减灾相关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2. 乙方负责提供防灾减灾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力资源。
3. 双方共同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
4. 双方定期组织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双方在灾害发生时,互相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协助。
三、合作方式1. 双方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防灾减灾工作进展。
2. 双方根据需要,可组织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防灾减灾项目。
3. 双方可互相派遣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四、合作期限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_年。
期满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情况续签。
五、权利与义务1. 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物资、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乙方有权对甲方提供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双方应遵守国家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的合法性。
4. 双方应保守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六、违约责任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七、争议解决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八、其他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确定。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应急消防战略合作协议范本

应急消防战略合作协议范本甲方:________应急管理局乙方:________消防大队为提高双方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共同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甲乙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本战略合作协议。
一、合作目标1.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2. 加强双方在火灾预防、扑救和救援等方面的协作,提高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 共同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排查火灾隐患,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4. 促进双方信息共享,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合作内容1. 宣传教育培训:双方共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自宣传平台互相推广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2. 火灾预防:乙方协助甲方开展火灾风险评估、火灾隐患排查等工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火灾预防措施。
3. 火灾扑救和救援:双方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火灾扑救和救援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4. 消防安全检查:乙方协助甲方对重点单位、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消防制度落实到位。
5. 信息共享:双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相通报火灾隐患、火灾事故等信息,共同分析火灾事故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
6. 技术交流与合作:双方定期举办专业技术交流活动,分享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共同研究和解决消防安全问题。
三、合作机制1. 定期会商:双方定期召开合作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合作策略和计划。
2. 联络员制度:双方设立联络员,负责日常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合作事宜的顺利进行。
3. 合作协议的履行和监督:双方按照本协议约定履行各自职责,互相监督,确保合作协议的实施。
四、保密条款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应予以严格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五、合作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草稿)
甲方:上海市防灾减灾技术中心
法人代表:
组织机构代码或营业执照号:
电话:
地址:
乙方:江苏广和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组织机构代码或营业执照号:
电话:
地址:
经甲方和乙方(甲方和乙方以下合称为“双方”)友好协商,就“广和云”IT外包服务项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统一的资源整合优势,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此,双方共同达成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合作范围
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按本框架协议的约定,甲方将本合同合作的内容,全部搭载在乙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运营的iService分布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以下简称:分布云平台)上,并在乙方 iService 平台上搭建“防震卫星装置”、“防震救灾车”及组件应急卫星电话。
拟云服务的服务内容的合作范围包括(以下简称“合作项目”):1、应急救灾技术、装备、用品的咨询和资源支持;
2、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及演练;
3、相关的城乡信息化服务内容的提供;
4、国防教育
第二条:合作方式
(一)双方战略合作方式:
甲、乙双方各自建立专业的业务团队对合作内容进行定期交流。
双方通过各自指定人员了解合作项目的相关情况,并相互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和协助,双方对合作信息负严格保密责任。
(二)双方就具体项目的合作方式:(讨论后定)
1、甲方发挥其在资源、研发、运维等方面的优势,乙方发挥其在流程设计、建设、运营方面的优势,双方优先将对方作为项目共同研发和运营合作方,在共同参与的项目中实现利益共享。
2、甲乙双方同意:以乙方所落地城市的iservice分布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为甲方的分中心,在当地城市提供应急救灾技术、装备,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国防教育以及为城市信息化提供相关的服务。
并授权乙方制作“上海市防灾减灾技术中心某分中心”字样的铜牌悬挂于乙方分布云平台的显著位置。
3、合作中涉及双方已有知识产权部分和联合研发的知识产权权属的事项,由双方另行协商。
4、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均可就具体项目的合作方式要求与对方进行协商,具体合作方式以协商所达成的书面协议为准。
5、甲方承诺不单独与乙方客户发生业务合作往来,所有业务必须通过乙方的iservice分布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进行合作。
第三条:双方提供的支持
(一)为促进合作项目的开展,甲方和乙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优势,为双方的合作项目提供充分的支持。
(二)甲方为合作项目提供的支持包括:
1、技术方案的设计咨询;
2、应急救灾技术、装备、用品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