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浓缩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年处理500吨浓缩六味地黄丸课程设计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制药工程班级: 08级制药工程学号: 20082610姓名:周青指导教师:郑鹏武、陈振华设计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16日2.工艺流程图3.洁净度划分要求:中药提取车间制备流浸膏、浸膏、干膏或干粉。
其生产工序及其洁净度要求为:由流浸膏、浸膏制干膏、干粉、粉碎过筛、包装等工序划为洁净区,其级别为D级,中药提取液浓缩以前为一般区域。
(2)中药提取车间布置我们这个年处理500吨浓缩六味地黄丸提取车间包括三层,占地面积1000m2多平方米,其中顶层高4.0m,是用来做中药前处理的,包括挑选、筛选、洗、漂、切制、蒸炒等,还有投料口。
中药材在顶层经拣选、洗净、切制等前处理过程后,由投料斗投入提取罐进行热回流浸出。
见图一图一:中药前处理第二层高4.0m,主要是提取和浓缩,还有乙醇的回收等等,见图上设备。
图二第一层高5.0m,主要是后处理阶段、出渣、排污,丸剂的制备等。
看下图:图三传统的中药提取生产中普遍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环境差、溶剂量用大、设备投资多等问题,因此在布置中药提取车间时,下列几个方面要求加以重点考虑:①出渣间污染问题中药提取后药渣排放造成了出渣间湿度高、污水横流、霉迹斑驳等问题,出渣间污染是过去中药提取车间的老大难问题。
对中药车间进行合理布置可以部分解决出渣间污染问题,具体布置方案如下:其一,出渣间与其他功能间在空间布置上最大限度隔离,将容易污染的空间降低到最小。
其二,出渣间不再布置贮渣槽等,药渣卸下后立即运走,每次出渣后立即进行全面彻底清洗。
其三,还可以布置药渣压缩设备,将药渣压至原体积的一半,挤压出的污水排入污水站,这就避免了药渣和药渣滴水造成的二次污染。
其四,出渣间墙面、地面采用瓷器类物质贴面,便于清洗,又避免了提供霉菌附着基。
其五,布置提取设备时,出渣高度尽可能降低,以避免飞溅的渣水二次污染。
②浸出与浓缩消耗大目前国内进行中药有效成份的浸出和浓缩时,大多采用两步法,即采用提取罐和浓缩罐两套设备。
果蔬汁饮料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果(蔬)汁类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关键控制点生产设备及工艺参数:
(一)、※项为关键控制点
(二)、关键控制点工艺设备及控制参数
1、调配工序设备及控制参数:
(1)磅称:最大量程:100kg、精度等级:0.1kg
(2)电子计价秤:最大量程:10kg、精度等级:0.05kg (3)乳化罐:公称容积:2000L,剪切转速:1200r/min。
(4)辅料称量精度要求±0.1kg,食品添加剂称量精度要求±0.05kg。
2、均质工序设备及控制参数:
(1)高压均质机:电机功率:75KW,额定压力:40MPa,额定流量:4000L/h。
(2)均质温度,≤65℃,均质压力:20~25MPa。
3、灌装工序设备及控制参数:
(1)灌装设备:自动旋盖式液体灌装机
(2)工艺参数:灌装温度80~85℃,灌装容量≤±5.0mL
4、杀菌工序设备及控制参数:
(1)杀菌设备:隧道式巴氏杀菌机
(2)工艺参数
一段温度:65℃,时间:5-6分钟;二段温度:85~90
℃,时间:20-25分钟;三段温度:45℃,时间:10分钟;四段温度:常温,时间:10分钟。
葛根汤合剂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1 产品名称:葛根汤合剂提取物1.1 成分: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1.2 性状:葛根汤合剂提取液:应为棕色至棕红色液体;有特异香气,味甘;葛根汤合剂馏出液: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1.3 包装规格:25L/桶1.4 葛根汤合剂提取液代码:Z011;葛根汤合剂馏出液代码:Z012二、葛根汤合剂提取物生产工艺流程图桂枝、生姜白芍、甘草、大枣葛根、麻黄加水蒸馏加入加水先提2h 85-90℃母液及药渣合并后再提2h过滤三、处方和依据3.1 合剂处方:原料:葛根 133.3g 麻黄 100.0g 桂枝66.7g 白芍 66.7g生姜100.0g 大枣 66.7g 炙甘草66.7g聚山梨酯-80 10.0ml 苯甲酸钠2.0g 羟苯乙酯0.5g制成葛根汤合剂:1000ml3.2 提取处方:原料:葛根 40kg 麻黄 30kg 桂枝20kg 白芍 20kg生姜30kg 大枣 20kg 炙甘草20kg制成葛根汤提取液180L(约192kg)馏出液(75L,约75kg)+聚山梨酯-80(3L,约3.2kg)制成78L折合合剂2500瓶,120ml/瓶3.3 标准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07532004-2011Z3.4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87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领料4.1.1操作过程4.1.1.1根据生技部下达的计划生产指令,物料员至仓库办理中药材、辅料的领用手续。
4.1.1.2物料交接时,需认真复核物料品名、批号、编码、规格、数量,检查外包装应无破损、污染、霉变、虫蛀等异常现象,及时填写收料记录。
4.2 物料进入生产区4.2.1 物料员按物流路线将中药饮片运转至中药材存放间(编号:2011)分类存放,做好相应的状态标识;辅料置净药材存放间(编号:2013)并与班组进行物料交接。
交接时核对物料的品名、批号、编码、规格、数量等信息无误,饮片外观无霉变、虫蛀等异常现象。
(完整word版)植物蛋白饮料(核桃花生露)工艺流程(word文档良心出品)

注:图中标注★的工艺为关键控制点
关键工序
主要设备
技术参数
原料
--------
核桃应符合LY/T1922-2010的要求。购买的花生应要求厂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并符合GB/T1532-2008
水处理
RO系列反渗透纯水机
纯净水电导率低于6us/cm,脱盐率大于97%
调配
冷热缸
将称量准确的原辅材封口
灌装封口机、灌装封口机组
按罐上标示重量进行罐装,日期打印清晰、完整、准确。计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规则》规定
杀菌
杀菌锅
杀菌升温时间:≤10分钟;恒温时间: 30分钟;降温时间: 10分钟;恒温温度: 121℃;杀菌后产品温度≤40℃;
项目四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项目四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绘制教学方案一、提取浓缩药品生产流程微型提取浓缩机组操作程序提取(水为溶剂)程序:1.提取前:将一定量药材加入提取罐。
打开与罐体相连水管阀门,加入一定量的水,注水量应维持在视镜中线。
注水后,关闭注水阀门。
2.提取时:打开回流冷凝装置,打开加热蒸汽阀门,将加热蒸汽通入提取罐夹套,进行回流提取。
3.提取完毕:关闭加热蒸汽阀门,停止加热。
关闭冷凝装置。
浓缩程序:1.打开溶剂冷凝回收器进水阀,开启溶剂冷凝回收器的冷却系统。
2.打开真空泵的循环水阀,开启真空泵。
打开提取罐出液阀,将提取液抽到浓缩罐中,进液量维持在视镜中线。
3.打开浓缩机加热蒸汽阀门,对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
4.浓缩完成后,关闭浓缩机加热蒸汽阀门,停止加热。
5.打开放空阀,关闭真空泵阀门,而后关闭真空泵及循环水阀。
6.关闭溶剂冷凝回收器的冷却系统。
7.打开浓缩液排出阀,趁热放出浓缩液。
二、流程图分类及绘制方法1.分类:工艺流程图是用来表达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文件。
工艺流程图分为方案流程、物料流程、施工流程。
这几种图由于要求不同,其内容和表达的重点也不一致,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案流程图的作用及内容(1)作用:表达物料从原料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及所使用的设备和机器。
用于设计开始时的工艺方案的讨论,也可作为施工流程图的设计基础。
(2)内容:①设备——用示意图表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用文字、字母、数字注写设备的名称和位号。
②工艺流程——用工艺流程线及文字表达物料由原料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工艺流程。
方案流程图的画法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把设备和工艺流程线自左至右地展开画在一个平面上,并方案流程图加以必要的标注和说明。
2.工艺流程图中图线的绘制方法:用粗实线来绘制主要物料的工艺流程线,用箭头标明物料的流向,并在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位置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或去向。
3.工艺流程图中设备的绘制方法用细实线画出设备的大概轮廓和示意图,一般不按比例,但应保持它们的相对大小。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1.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二)碳酸饮料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
(三)茶饮料
↓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四)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
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
水 + 辅料
↓
浓缩汁(浆)→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2.以果(蔬)为原料
果(蔬)水 + 辅料
↓↓
预处理→榨汁→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五)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
1.含乳饮料
乳(复原乳)→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
杀菌冷却水+辅料
↓↓
发酵→均质→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注:活性乳酸菌饮料无最后一步杀菌过程。
2.植物蛋白饮料
水水+辅料
↓↓
原料→预处理→制浆→过滤脱气→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或灌装杀菌)→成品(六)固体饮料
水+辅料
↓
原料→调配→脱水干燥→成型包装→成品。
果蔬汁的基本生产工艺

3.3果蔬汁的浓缩与调配
反渗透浓缩(新型膜分离技术)
主要是利用具有选择透性的膜--半透膜来处理果 蔬汁,是果浆汁浓缩较理想的方法; 反渗透是渗透的逆过程,施加一大于渗透压的压力 于果蔬汁液上,使果蔬汁中水分通过半透膜而脱离 果蔬汁,达到浓缩目的。
Figure . Reverse Osmosis Diagram
果汁饮料种类果汁饮料种类原果汁原果浆含量原果汁原果浆含量mv原果汁原果浆原果汁原果浆100100果肉饮料果肉饮料3030高酸汁少或风味强高酸汁少或风味强2020果汁饮料果汁饮料1010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浓浆5稀释倍数稀释倍数果粒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1010果粒含量果粒含量55果汁水果汁水不同果蔬汁具有不同的糖度酸度色泽和风味如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取长补短从而得到风味较好的饮料
冷冻浓缩法
冷冻浓缩是将果蔬汁进行冷冻,当温度达到果蔬汁 的冰点时,其中的部分水分形成冰晶,然后除去冰 晶,使果蔬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得以浓缩,果蔬汁 浓度得到提高,果蔬汁冰点下降,当继续降温达到 果蔬汁的新冰点时形成的冰晶扩大,如此反复,果 蔬汁浓度逐渐增大。 冷冻浓缩过程:果蔬汁-------冷却――― ―结晶―――固液分离―――浓缩汁
3.3.2.1原汁(或原浆)用量的确定
果汁饮料种类
果肉饮料 果汁饮料 水果饮料浓浆 果粒果汁饮料 果汁水
原果汁(原果浆)含量%(m/V)
≥30(高酸、汁少或风味强≥20) ≥10 ≥5×稀释倍数 ≥10(果粒含量≥5%) ≥5
原果汁(原果浆) 100
3.3果蔬汁的浓缩与调配
3.3.2.2糖酸比的调整
用自动化连续生产。 缺点:机械设备故障率高;包装容器强度低,易受损害。 适用:能连续杀菌或分别杀菌后再混合的液态食品,固液混合 食品。 具备条件:食物本身无菌;包装容器无菌;工作环境无菌。
浓缩液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1.浓缩液处理工艺设计1.1.工程规模1.1.1.扩容工程浓缩液产量本渗沥液处理扩容工程产生的浓缩液为主要是纳滤(NF)及反渗透(RO)浓缩液。
根据物料平衡计算NF浓缩液:175。
5 t/d; RO浓缩液:212。
1 t/d。
纳滤浓缩液贮存于新建NF浓缩液池,经泵送至北侧老填埋区,新建NF浓缩液压力输送管dn90mm与新建填埋区竖井相接,回灌至填埋堆体。
反渗透浓缩液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处置.1.1.2.现况浓缩液量根据现况安定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运行数据,RO浓缩液量为40t/d。
表7—1 浓缩液处理规模组成表根据以上数据确定本项目RO浓缩液处理规模为260t/d.1.2.浓缩液进水指标及分析1.2.1.进水指标反渗透系统的使用必然会带来浓缩液的问题,由于反渗透的处理对象为纳滤出水,因此,反渗透浓缩液中富集了渗沥液中绝大部分的盐分及少量残留的含氮类化合物如氨氮、硝氮等。
根据现况渗沥液处理项目实际运行数据,确定浓缩液主要水质如下:表7-2 浓缩液水质一览表1.2.2.水质特点分析(1)富集了渗沥液中几乎所有的一价盐,盐分含量很高;(2)富集了很少部分的难生化降解或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污染物类别的腐植质已经在前期纳滤系统中得到解决;(3)含有少量的氮类化合物.1.3.浓缩液处理工艺流程根据上述反渗透浓液水质特点,本工程反渗透浓缩液采用蒸发结晶工艺,同时考虑到蒸发冷凝水中含有氨氮、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等,为使冷凝水出水水质满足《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B排放限值。
本项目蒸发结晶冷凝水再经低压反渗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工艺流程如下:图7—1 液处理工艺流程图渗沥液经生化及膜处理后,RO浓缩液含盐量在4~6%左右。
浓缩液经泵提升后进入综合水池3,浓液经絮凝沉淀、化学软化系统处理后,进入蒸发结晶系统,通过蒸发结晶的分离作用,清液排至混合池,再经低压反渗透系统过滤后,出水外排或回用,残液结晶干化后运至填埋区单独密闭填埋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