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脂肪肝288例分析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 ; 。 1 6 2 20—0—1 作者简介 : 平(96 , , 王秋 17 一)男 江苏姜堰人, 医师。
维普资讯
P
Me d,M a c 2 0 Vo 3 No. rh, o 2. I1 ,
( 4 i0 5 ( z 4 8 P< 0 0 ) 5 / 5 )z :4 . , . 1。
1 材料与方法
12 调查方法 .
脂肪肝诊断采用 S N S 2o O O - o 型
B超 。数据分析采用 E i f pi o软件。 n 2 结果 2 1 患病率 . 总患病率 为 9 6 , . 0 其中男性 患病 率 为 l. 3 ( 0/ 2 ) 女 性 患 病 率 为 26 25 138 2 , .1 (/4 ) 男性 明显高于女性 , 935 , 两者之间有 显著性 差
25 饮食行为调查 脂肪肝人群中, . 回答长期经常 性高脂饮食者 占 9. , 82 长期饮酒者占 9 . , 2O 缺 乏体育锻炼者占 9. %。 60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脂肪肝总体患病率较陈俊才[等的 结果为低 , 与杜冰嘲的结果较 为相近 , 可能与本 资料 未将肝内脂肪浸润计入脂肪肝有关 。 脂肪肝与性别、 血脂 、 血糖 、 肝功 能的关系与 陈俊才 、 ]董解菊[研 3 3 究结 果一致 , 中不论 单项 其 T c高或者两者均 高时, 脂肪肝的患病率均高于血脂正常人群 , T 且 G 的影响大于 T C的影响 , 当两者均高时影响最大。 有
王秩平
(扬 中市卫生 防疫 站 , 江 苏 扬中
C屯 懒 蒯
2 20 12 0)
码】 B 【 中圉分娄号 】 R143 【 9. 文章编号 】 10 —97 (020一O1 —0 06 0020 )1 03 2
303例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1370303例脂肪肝的临床分析和家红云南省干部疗养院(昆明650307)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脂等因素的关系。
方法对1200人进行健康体检、B超及实验室检查。
结果脂肪肝平均患病率为25.25%,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增高(P<0.01),高脂血症的脂肪肝发病率为48.63%,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
男性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
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脂有关,需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人们过多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导致体内脂肪异常改变,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
现将我院2000年至今2006年随机批次抽取的1200例健康人群体检中发现303脂肪肝临床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被检者为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群,共1200人,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为41.74岁。
其中男720人,占60%;女480人,占40%。
其中303例脂肪肝,男的228例,女的75例,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组,分男、女组进行统计,并将高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进行分析。
1.2检测方法被查血者均于检查前日晚进清淡食物后,次日晨起后于未进食、水前进行检查。
肝脏检查仪器为意大利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 D11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血脂测定仪器为美国生产的V I T R O S350干化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判断标准1.3.1高血脂总胆固醇(T C)>5.59m m ol/l和甘油三酯(T G)>2.03m m ol/l。
1.3.2脂肪肝诊断标准[1]B超诊断依据为: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1.4统计学处理相互比较采用u检验和X2检验.2结果2.1根据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者303例,按年龄、性别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某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及健康干预

【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脂肪肝 ;分析与健康干预
【 中图分类号 】R 7. 55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8 1 (02 5— 09 0 07— 57 2 1)1 07 —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合理 的生活和工作方 式 , 竞争激烈 ,压力增 大 ,脂肪 肝 的发 病率 不断增 高 ,成 为影
消化功能 的改善。 同时 ,脂 肪肝 人群也要 多交 朋友 ,多与
朋友交流等 。 于脂 肪肝 人群 , 良好 的 日常 习惯也 非 常重 对
要 。平时饮食宜 清淡 、多锻 炼 、限制 烟酒 等。还 可以适 当 选择饮用有保肝护肝作用的中药茶饮。 4 2 饮食调护 .
3 脂肪肝原 因分析
饮食治疗是大多数脂肪 肝病人治疗 的基本
年期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血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增加。
生活不规律 ,长时间饥饿 ,肠道病变 ,吸收不 良,营养摄入不
能满足机体需要 ,脂蛋白生成不足 ,而导致代谢障碍 ,大量脂
肪从组织中释出进入肝脏 ,引发营养不 良性脂肪肝 。
4 健 康 干预
4 1 心理调 节 肝 病患 者 多急 躁易 怒 ,因此 在 调理 过 程 . 中,就要重视舒缓情 志 ,心身并 治 ,保持 一颗 “ 常心” 平 。
12 方法 .
所有受检者均禁食 1h以上 ,于清晨取 静脉血 2
查血 脂 ,之 后 进 行 B超 检 查 。血 脂 测 定 凡 总 胆 固醇 7 m lL为血脂升 高 ;脂肪肝 .m l / . 1 mo /
的测定依据有关诊断标准规定 。
2 结 果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摘要】 目的
调查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 的患病情况 。方法 对 21 年 1 21 年 5 00 月~0 1 月在某 院进行健康体检 的 9 5 例体 检人 员 中超声检 出脂 肪肝 1 2 例 ,检 出率 1. %; 6 3 5 8 91 5
定期超声检查可 以及 时发现脂肪肝 ,便于早期治疗 ,降低脂肪 肝
的病原学检测[冲 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 ,1 3 J ] 02 6( ):
19 8 . 7 —1 1
【] 孙仁 山,陈晓红 ,刘荣卿. 5 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
染 ̄N#NI .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 ,2 3)2 3 ] 06 2( : . 6 收稿 日期 :2 1 - 4 1 0 10 — 1
【 参考文献】 [ 李东亮 ,张 政 ,罗凤基. 1 】 北京市朝阳区 19 - 03 S D 9 320 年 T
『 詹素云. 2 ] 解脲支原体患者与其他陛病病原体混合感染检测
分析『1 J. 实用预防医学 ,20 , 6): 1— 0 5 0 31 0( 1 4 11 . 0 [ 马 蕾 ,陈世仪 ,付爱华. 3 ] 女性性病患者 阴道毛滴虫感染 情况 的分析[. J 中国皮肤陛商学杂志 ,20 , 1 : -0 ] 062 0( )3 4 . 9 [] 李 娜 ,张京文. 4 性病门诊女性阴道 ( 宫颈 )异常分泌物
文章编号 :1 7 — 8 X2 1) — 2 2 0 6 3 7 5 ( 0 0 3 — 3 014
中图分类号 : 5 0 R5 . 1 75
文献标识码 :A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 患病情 况及相关 因素分析
梁 娜 ,钟 丽萍 ,王付发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职 业 病 防治研 究 院 ( 宁 5 02 ) 南 3 0 1
四川大学2007年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临床分析

O例 单 6例 ; 糖尿 病 6例 , 耐量 糖 脂 肪肝是 指 由各 种 原 因 引起 的肝 细 胞 内 脂 肪 堆 积 胆 固醇 升高 1 ; 纯饮酒 1 6例 ,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8 非 1 过 多 的病 变 。近年 来 , 肪 肝 发 病 日趋 增 多 , 脂 已成 为 危 异 常 1例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1
例。结论
脂肪肝的主要病 因为肥胖 、 血脂代谢异 常、 酒和糖尿病 。 饮
【 关键词 】 健康人群 ; 脂肪肝 ; 因 病 【 中图分类号 】R 7 . 55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7 -10 2 0 )30 9 -1 6 26 7 (0 8 0 - 50 0
【 参考文献 】
[ ] 中华 医 学 会肝 脏 病 学 分 会 脂肪 肝和 酒 精 性肝 病学 组 .酒 精 性 肝 病 诊 1 疗 指 南 [ ] 中华 肝 脏 病 杂 志 ,0 6 1 ( ) 14 16 J. 2 0 ,4 3 :6 -6 . [ ] 中华 医 学 会 肝 脏 病 学 分 会 脂 肪 肝和 酒 精性 肝 病 学 组 .非 酒 精 性 脂肪 2
周 菊华
Z o u h a h uJ —u
( 川 大 学 望 江 医 院 内科 , 川 成 都 6 0 6 ) 四 四 10 4
【 摘要 】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 脂肪肝 的病 因, 为脂肪肝 的防治提供依 据。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0 0 7年 3~6月
健 康 体 检 人 群 10 00例 资 料 , 包括 饮 酒 史 、 脂 、 糖 、 胖 等 以及 脂 肪 肝 的 分 度 。结 果 通 过 B超 共 检 出脂 肪 肝 9 血 血 肥 7例 , 其 中男6 8例 , 2 女 9例 ; 度 脂 肪 肝 9 轻 0例 , 中度 脂 肪 肝 6例 , 度 脂 肪肝 1例 。 酒精 性 脂 肪 肝 1 重 6例 ,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8 非 1
健康体检者中206例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示肥胖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与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 , 这与 国
内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 原因: 1体重超重或肥胖者 , () 由于其脂肪组织增多 , 内合成三酰甘油增多 , 体 当三酰甘油 的合成速度 明显超过极低密度脂蛋 白的分泌速度时 ,过剩
好防治工作 , 现就 2 6 0 例脂肪肝相关 因素分析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脂肪将沉积在肝脏 , 发生脂肪肝。( ) 2 高脂血症脂肪代谢异 常【, 1 包括非脂化脂肪酸输送入肝脏增 多 , 1 肝合成非脂化脂 肪酸或 由糖类合 成三酰甘油增加 , 脂肪 酸在肝线粒体 B氧
化减少, 极低密度脂蛋 白合成分泌减少 , 三酰甘油转 运障碍 等 。( ) 糖 尿病 因非 脂 化 脂 肪 酸增 多 , 大 多伴 有胰 岛 3 2型 且
检 出率 为 1.%。 2 9 本组调查 4 0—6 0岁年 龄 组 脂 肪 肝 检 出率 平 均 为
B Z2 M > 8为肥胖 。【 M B Z=体重 ( )身高 2 k/ g ]
1 . 血脂 及 血 糖 异 常 标 准 : 酰 甘 油 ( G >1 mo .3 2 三 T ) 7n L儿 , i 总 胆 固 醇 ( C) 7 T >5 mmo L 空 腹 血 糖 ( L ) 1 mo L/ , G U >6 m L/
告叨浙江 医科大学学报 1 9 . ( ) 5 . 94 32. —7 2 7 7 [] 2 郭培 , 健康人群脂肪肝发病率调查[护理研究 20 . 1. J ] 01 () 3 5 2 [] 3 范建 高 , 曾民德 , 王均容等 , 上海 40 0 9名职员脂肪肝 流行 病学
点 差 叨牛 早 肝 病 杂 志 1 9 98
脂 肪 肝是 一 种 常 见 的脂 肪代 谢 性 疾 病 。近 年 来 随 着 生
脂肪肝病例

患者病例资料 患者王某,男性,39岁,1.70m,131.5Kg,BMI: 45.50kg/m2。
查体发现血糖升高3年,血糖控制差1周
3年前偶测血糖FBG7.9mmol/L,诊为“2型糖尿病”, 曾予药物治疗: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
2年多前监测血糖:FBG5-6mmol/L,P2BG6-7mmol/L。 遂自行停药。
(A) Changes of simple steatosis
(B) consistent with NASH
单纯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3项腹部实时超声(B超)异常表现中的至少两项者诊断为弥漫性 脂肪肝: (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30min 14.4 34.6 4.7 134.2
60min 18.3 93.1 7.5 106.5
120min 12.3 91.9 10.3 82.3
180min 9.9 77.3 9.2 9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情况
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 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 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 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
诊断
2型糖尿病 酮症 糖尿病肾病 脂代谢紊乱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 高血压2级(极高危)
治疗方案
补液纠酮
胰岛素强化降糖
保肝治疗:百赛诺50mg tid,水林佳 70mg tid。
降压治疗:安博诺1粒 qd,美托洛尔 缓释片47.5mg qd。 降尿蛋白治疗:金水宝3粒 tid。
体检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及治疗对策

表 1 脂 肪 肝 情 况 表
2 . 2 脂肪肝与危 险因素相 关性分 析
脂肪 肝 的患病 与
8 2 %, 高血尿酸 4 0 %, 肝功 三酶异 常 1 4 % 。女 性分 别为 体重 超重 9 1 %, 高血糖 2 7 %, 高血脂 8 2 %, 高血 尿酸 2 7 %, 肝功三
酶异 常 1 8 %( 见表 2 ) 。
1 .材 料 与方 法
断标准》 : 肝弥漫性增大 、 下缘角圆钝 、 肝实质 回声密集增强 , 伴
有程度不等 的衰减 、 肝 内管道 系统显示不 清、 肝 肾回声反差增
大; 空腹血甘油三脂测 定值大于 1 . 7 6 m mo l / L或血胆 固醇超过
5 . 7 2 m m o l / L为高脂 血症 ; 空腹血糖 大于 6 . 1 m m o l / L为血 糖偏 高者 ; 空腹血尿酸大于 4 2 0 m mo l / L为高尿酸血症 : 肝功( 谷丙转 氨酶 , 谷草转 氨酶 , . 谷氨酰转移酶) 检测指标按 国家标准。
【 关键词 】 脂肪肝
体 验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8 6 0 . 2 0 1 3 . 0 3 . 0 2 6
近年来 , 随着人们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和健 康体检 工作 的进
展, 脂肪肝病例呈现 明显增 多趋势 , 本 门诊 部对 2 0 0 9年 参加 健康体检 的师职干部脂肪 肝患病 情况进 行调查 , 并 提 出预 防 保健及治疗 意见。
《 中国老年保健 医学》 杂志 2 0 1 3年第 1 1鲞筮
・
调查 研 究 ・
体 检 脂 肪 肝患 病 情 况调 查 及治 疗 对 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体检脂肪肝288例分析
关键词脂肪肝结果分析体检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门诊健康体检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发,严重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007年5月~2010年5月年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的现状,对脂肪肝与年龄、性别及相关生化指标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参加健康体检618例,男526例,女9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岁。
均无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长期酗酒史。
方法及诊断标准:⑴脂肪肝检查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采用频率3.0~3.5mhz的凸阵探头。
检查时取仰卧位,多切面检查。
脂肪肝诊断标准:①肝脏增大,表面光滑,边缘变钝;②肝区透声性差(似云雾状),可见弥散性密集细小光点,回声不均匀,近区增强,远区衰减;③肝内血管回声数量显著减少,肝静脉及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2]。
⑵肝功能、血糖及血脂采用日本7180型全自动分析仪测定。
结果
脂肪肝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发现脂肪肝,男260例(49.6%),女28例(30.4%),脂肪肝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两性间差异不显著(p0.05)。
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bmi的关系脂肪肝组85例,与非脂肪肝组203例比较,脂肪肝组的血脂水平,血压及bmi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
血糖水平虽然高于非脂肪肝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见表1。
两组并存疾病比较:脂肪肝组脂肪肝并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
固醇血症、高血脂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
<0.05)。
见表2。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加之随着高分辨率超声和ct的广泛应用,脂肪肝检出率逐年增多,且发病年龄日趋下降。
从体检结果分析发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65例(22.6%),并有逐年升高,年轻化的趋势。
在临床上,根据是否由饮酒引起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3]。
在不同国家中nafld患病率10%~24%。
脂肪肝轻者大多无或仅有轻度症状,重可引起脂肪变性,肝硬化等病理变化,应引起重视。
脂肪肝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多数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上的具体表现。
通过结果显示,脂肪肝组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等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
可见,脂肪肝已成为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常伴发多种疾病。
表2中
显示脂肪肝组出现血脂指标增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
提示甘油三酯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脂肪代谢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生有一定关系[4]。
尤其是脂肪酸增高,腹部脂肪向肝内转移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原因,肝功能受损可影响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因此,高胆固醇、高糖、高蛋白质、高盐等不良饮食习惯,嗜烟、酗酒、经常夜间加餐等不良行为,以及运动不足、起居不规律、经常加班、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改变不良生活习性,不仅可以减少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而且能够使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5]。
针对疾病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①建立健康档案:据体检结果针对脂肪肝、高脂血症、体重超重或肥胖等人群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实施全程监测。
②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和集中健康讲座,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③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对脂肪肝、高脂血症、体重超重等疾病的人群,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饮食方案、运动处方及对症药物治疗方案等,跟踪监测、强化指导,实施个性化生活方式管理。
通过以上综合干预措施,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避免和减少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敏,李运红,杨健,等.四个地区脂肪肝调查分析[j].中华消
化杂志,2005,25(2):122-123.
2 张清萍,李永泉.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9:113.
3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919.
4 庄惠山.福州市5013例体检人员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病状况及
两者相关性分析[j].福州医科大学学报,2000,6(34):94.
5 钟珍.广东医学院附院职工连续8年健康监测的结果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