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实验研究方法》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东北大学22春“冶金工程”《冶金反应工程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大学22春“冶金工程”《冶金反应工程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大学22春“冶金工程”《冶金反应工程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等温气相反应,如果反应开始时只有反应物J,则膨胀率为:1)50%、 2)100%、3)200%A、2B、0C、0D、0参考答案:A2.以下各式中按单位相界面积计的反应速度是:1)2)3)4)5)A、3B、6C、6D、6参考答案:A3.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按反应物A与B的消耗速度定义的反应速度为 1) 2) 3) 4)A、2,4B、5C、5D、5参考答案:A4.以下各式中按固体单位质量计的反应速度为:1) 2) 3) 4) 5)A、2B、6C、6D、65.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式为:,式中,,和A、是反应方程式中各组分的化学计量系数B、分别表示四种物质的量C、分别表示这四种物质的反应速度D、4参考答案:A6.简述土茯苓的功用特点。

参考答案:土茯苓味甘淡渗利,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此外,亦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痈肿疮毒等证。

7.I left for the office earlier than usual this morning ______ traffic jam.A.in case ofB.for the sake ofC.in line withD.at the risk of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介词短语辨析。

四个选项的意思分别为:in case of“万一,以防”,for the sake of“为了,为....的利益”,in line with“符合,与....一致”,at the risk of“冒.....危险”。

故选项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择。

8.返混是1)微观完全混合;2)宏观完全混合;3)不同停留时间物料间的混合;4)相同停留时间物料间的混合。

A、3)B、0C、0D、09.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速度 1)只与反应速度常数有关、2)只与反应物浓度有关、3)只与反应体系温度有关、4)与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物浓度有关。

冶金实验研究报告

冶金实验研究报告

冶金实验研究报告冶金实验研究报告摘要:该研究报告主要对某种冶金实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研究表明,该实验在研究冶金过程和材料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引言:冶金实验是现代冶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不同冶金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可以揭示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为冶金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某种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选择了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

首先,对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纯度。

然后,利用电化学测试仪器对材料进行了腐蚀实验,测量了其腐蚀速率和腐蚀形貌。

最后,利用力学测试仪器对材料进行了拉伸和硬度测试,得出了其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果。

首先,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纯度。

其次,材料在腐蚀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腐蚀速率较低。

最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讨论与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冶金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其抗腐蚀性能好,可以在腐蚀环境中长期使用。

同时,它的力学性能优秀,可以满足一般工况下的要求。

然而,该材料的成本较高,需要在使用场景和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

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研究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该材料的制备工艺,以提高材料性能和降低成本。

其次,对该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其应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最后,通过与其他材料进行比较和竞争,评估该材料在冶金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结语: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某种冶金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该实验在研究冶金过程和材料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冶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一、引言冶金物理化学实验是冶金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揭示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材料的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介绍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实验前需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剂,并进行检查和校准。

确保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以避免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样品的制备。

制备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实验参数的确定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需要测量或观察的参数,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

不同的实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参数测量,例如X射线衍射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热分析用于材料热性能的研究等。

4. 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

这些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保持稳定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对比。

5. 实验数据的获取根据实验方法和仪器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获取和记录。

在记录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6. 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果。

对结果进行验证,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或与已有的文献结果进行对比。

7. 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讨论。

可以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机理。

8. 结论和展望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提出进一步改进和深入研究的建议。

三、常用实验方法1. 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材料结构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模式,可以得出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2. 热分析热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或热量释放来研究材料热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和热膨胀分析法(TMA)等。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报告学院: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13有色金属冶金学生:邹剑学号:6120130109指导教师:徐志峰课程:冶金实验研究方法热力学、动力学及工艺矿物学分析方法在冶金过程研究中应用一热力学1.1热力学概述冶金过程热力学使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从矿石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各种冶金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是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从矿石提取金属可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后者包括电炉冶炼、熔盐电解和水溶液电解,故也可分别包括在前二者之内。

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发展是从火法冶金,特别是炼钢的热力学开始的,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而扩大其内容,并已逐步深入到有色金属的火法和湿法冶金的研究。

1.2热力学分析方法在冶金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冶金过程热力学研究范围十分的广,不仅包括冶金体系的热力学,同时也包含各种冶金过程中有关体系间的相互反应。

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热力学定律(dU−TdS−pdV≤SW′)和拉乌尔定律(P A=P A∗∙X A)、亨利定律(P B=k B∙X B)以及吉布斯自由能公式(G=U−Ts−PV)等定理公式求得反应是否可以发生。

在研究有色金属冶金时,冶金热力学涉及到了熔锍、熔渣、熔盐和水盐体系以及有机溶剂和离子交换树脂各个方面。

冶金热力学针对火法冶金来说,通过氧势图给出一系列金属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焓与温度的关系,从而可以对不同化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作出定量比较,并可据以计算有关冶金反应的平衡常数。

而对湿法冶金来说,通过电位-pH图给出的某一金属的各种固态和溶解于溶液中的化合物的热力学平衡,也可以给出溶质和气相间的平衡。

这种图对于金属在给定条件下的浸取或腐蚀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例如湿法冶金中的高压氢还原法就是冶金热力学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一个例子。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达到提高反应速率、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使得标准自由焓变量尽可能成为较大的负值,越负反应进行得越剧烈也越明显,其次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活度或者降低产物的活度,这些都可以在生产实践当中指导企业生产,以达到效益的最优化。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冶金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平时作业一、简答题1. 冶金试验取样的目的是什么?取样的方法有几种?答:冶金实验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

冶金实验取样是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批样,再以这些批样依据不同实验研究技术规定的具体制样规程严格制得供实验的对象——试样。

取样的方法分为:随意取样和代表性取样。

2. 粗粒固体试样加工作业大致分为哪几道工序?简述四分法取样的步骤?答:粗固体试样加工大致分为四道工序:①筛分,②破碎,③混匀,④缩分。

四分法取样:将堆成圆锥形的混匀试样用博班旋转或压平成圆盘形,通过圆心画两条互相垂直交线,讲试样分为四个相同扇形,取其对角线的两扇形物料合成一份试料。

3. 什么叫粒度?-200目相当于多少个 m?答:物料的大小叫做粒度。

-200目相当于<74μm的粒径。

4. 实验室常见常用的高温设备有哪几种?用电的特点是什么?答:冶金实验室中常用的高温设备有电热炉和燃烧炉两大类。

其中前者电热炉是使用电作为能源的。

电热炉的特点是温度容易控制,操作简便可靠;带来的杂质少,污染程度小。

5. 电阻炉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电热元件应具有哪些性能?答:电阻炉主要由炉壳、电源引线、炉衬、电热元件等部分组成。

电热元件应具有的性能:①最高使用温度;②电阻系数和电阻温度系数;③表面负荷及允许表面负荷。

6. 为什么铁铬铝电热体能在氧化性气氛下工作?答:铁铬铝电热体在高温下由于氧化使其表面生成Cr2O3和NiCrO4膜,从而阻止了铁铬铝电热体进一步氧化,故铁铬铝电热体能在氧化性气氛下工作。

7. 气体净化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干燥剂、吸附剂、催化剂有哪些?答:净化气体的方法包括:吸收、吸附、化学摧化和冷凝等。

常用的干燥剂有:CaO、CaCl2、硅胶、无水CoCl2、P2O5等;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炭和分子筛;常用的催化剂有:铂、石棉、105催化剂等。

8. 简述使用高压气瓶的注意事项?请写出氢气的净化方法?答:高压气瓶的主义事项有:①为了安全和致误用,各种气体所用的钢瓶外表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识别;②由于装的是高压气体,使用时必须经减压阀减压;③使用气体时要注意安全,即防毒、防火、防爆等。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大合集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大合集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2015年11月13日考试形式与范围考试形式:判断题:10题10分;不定项选择题:10题20分;简答题:6题30分;计算题:4题40分.考试范围:绪论试验设计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温场获得与测量气体净化与气氛控制真空技术固体电解质电池与其应用冶金材料物性测定电化学研究方法※回归试验、化学平衡、检测技术和论文撰写不考.一、绪论1. 研究工作的阶段划分与特点〔1〕实验室试验的特点:①规模小,测试手段先进,可采用小型标准设备〔仪器〕.其数据易于采集和处理.②条件容易控制,干扰因素较少,操作严格,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高.③试样的物相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波动不大,试验数据重现性好.④分批试验,机动灵活,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探索.〔2〕扩大实验室试验特点:①大部或全部是连续操作,较接近工业生产要求;②规模较大,运行时间较长;③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暴露得较充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更高;④原材料消耗较大,费用较高.〔3〕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设备应为生产设备的雏形或一个生产单位的雏形,应要求操作连续化、机械化或自动化,并配备将来工业生产设备同样需要的控制仪表.2. 研究工作的程序二、试验设计1. 试验设计是指为节省人力、财力、迅速找到最佳条件,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根据实验中的不同问题,在实验前利用数学原理科学编排实验的过程.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达到经济、科学地安排试验的目的〔正交设计法、优选法、均匀设计法等〕.2. 0.618法〔黄金分割法〕例:在某一生产工序中,需加入一种原料,其适宜加入量为1000~2000克,问最佳加入量是多少?解:若采用均匀试验法,间隔5克做一次试验,需做199次.但用0.618法只需做11次,具体做法如上图.具体步骤如下:先在1000~2000克之间的0.618<1>与其对称点0.382<2>处做第一组试验,其加入量分别为1618克和1382克.比较两点的结果,若<1>比<2>好,则删去小于1382克部分;再在1382~2000克之间做1618的对称点的试验,其加入量为1764克.<2000-1382> × 0.618 = 381.924 + 1382 = 1763.924g比较<1>和<3>的结果又可删去一部分,依此类推.这样每次都可去掉试验范围的38.2%,试验范围逐步缩小,经过11次试验就可求出最佳加入量.反之不用优选法,需要做199次才能求出最佳点,而与11次优选试验等效.3.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已经造好的表格〔正交表〕安排试验和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的条件试验,可从少数的试验中判断影响因素的主次,可确定出较好的组合方案与进一步试验的方向.特点:均匀分散,整齐可比.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工具是正交表.常用的正交表有L8<27>、L12<211>、L9<34>、L27<313>、L16<45>、L8<4×24>、L18<2×37>等.各数码意义如下:因子〔因素〕:对试验指标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原因称为因子,也可称为因素;水平:在试验中因子所选取的具体状态称为水平;L8<27>:正交表最多可以安排7因子二水平试验,共做八次.L9<34>:正交表最多可安排8因子3水平共做9次试验.因子水平表4. 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的比较极差分析方法简单,只需少量计算,经综合比较就可得到较优的组合方案.但该法没有考虑误差,也没有一个标准定量地判断因子的影响作用是否显著.而正交表的方差分析可以把因子水平变化引起试验数据间的差异同误差所引起试验数据的差异区分开来,并能定量的描述因子的影响作用是否显著.5. 冶金常用方法: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回归设计、混料回归设计、逐步回归设计、旋转回归设计等.三、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1. 误差的分类误差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就其性质和产主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种.1〕系统误差〔恒定误差〕产生原因:①仪表未经校正;②测量方法不当;③化学试剂纯度不够;④观测者的习惯与偏见等而产生.特点:恒偏于一方,数值的大小按一定规律变化或者固定不变,它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消除〔使之减小〕办法:①采用不同的实验技术或不同的实验方法;②改变试验条件;③调换仪器和试验人员;④提高化学试剂纯度.2〕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产生原因:某些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影响的结果;测量仪器灵敏度的有限性;温度、压力等无法控制的微小变化.产生的原因一般不详,因而无法控制,但用同一仪器在同样条件下,对一个量做多次测量,若观测次数足够多,则可发现偶然误差完全服从统计规律.误差小的比误差大的出现几率大小相同,符号相反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近于相等.故误差出现的几率与误差大小有关,当没有系统误差时,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代表真值.可见误差超过±3σ出现的几率只有0.3%,因此多次重复测量中个别数据误差的绝对值大于3σ时,这个数值可以舍弃.3〕过失误差是一种与实事不相符的误差,主要是由于粗枝大叶和操作不正确等原因所引起,如读错刻度、记录错误、计算错误等.此类误差无规律可寻,只要多加注意、细心操作就可避免.2. 可疑观测值的舍弃2.1. 拉依达3σ准则当观测次数大于10次,可用3σ准则舍弃可疑值,其依据如图2所示.图中误差超过∓3σ的数据的几率小于0.3%,所以在一组较多的数据中,对偏差大于3σ的数据可以舍弃.具体步骤是:首先算出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误差σ,然后比较是否大于3σ,若大于3σ即可舍弃,舍弃可疑值后再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误差σ.2.2. 乔文涅法则在一组数据中,某数据与该组数据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大于该组数据或然误差的k倍时,可以舍弃.K值查表.3. 试验数据的表示方法试验数据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作图法、方程式法三种.1、列表法列表法是将试验数据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各个数值依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对应列出来.优点:简单易作、形式紧凑、数据清楚、便于参考比较,同一表内可以同时表示几个变量间的变化而不混乱.列表时一般包括表的序号、名称、项目、说明与数据来源等.2、作图法利用图形表达试验结果,实际上就是用形象来表达科学的语言.优点:能清楚地显示研究结果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如极大值、极小值、转折点、周期性、数量的变化速率以与其他奇异性等;形式简明直观便于比较;如果曲线作得足够光滑,可对变数做微分和积分,有时还可利用图形外推求得难以用试验获得的值,用途极为广泛.用途:<1> 求内插值;<2> 求外推值;<3> 作切线求函数的微商;<4> 求经验方程;<5> 求转折点和极值.3、方程式法用数学经验方程式表达试验结果时,不但方式简单,而且进一步试验设计和理论探讨可以提供依据和线索.数学经验方程式可用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求得.对于多因素影响的函数式,可用正交回归、旋转回归、混料回归等方法求得.四、实验室温场的获得与测量1. 获得低温的方法绝热膨胀;节流过程;低温液体减压;稀释致冷;磁冷却2. 常用高温炉对比3. 电阻炉结构〔1〕炉壳:放有绝热材料〔2〕保温材料层:放有保温材料〔3〕炉衬:耐火材料为炉膛起保温作用,使炉膛达到要求的高温〔4〕电热体:将电能转化成热能〔5〕炉管:支撑发热体和放置试料〔6〕炉架:支撑整个炉体重量〔7〕接线柱:保证电源线与电热体安全连接对于不同的实验要求,炉体还可能包括密封系统,水冷系统等.4. 耐火材料的工作特性耐火材料的工作特性也就是使用性能,其主要指标有耐火度、荷重软化点、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热导率和导电性.①耐火度耐火度是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耐火度仅代表耐火材料开始熔化至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因为绝大多数耐火材料由多种成分的矿物组成,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的,只有高纯氧化物耐火制品的耐火度和熔点才比较接近.②荷重软化点耐火材料在使用中多少要受到载荷和应力作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耐火材料内部组织局部开始熔化,机械强度会急剧减低.为了查清这类变化,对耐火材料样品施加一定压力并以一定升温速度加热,当耐火材料塌毁〔以加压力方向收缩一定值作标志〕时的温度称为荷重软化点.荷重软化点表征耐火材料的机械特性,而耐火度表示其热性质.显然,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温度不得超过荷重软化点,更不能超过耐火度.③热稳定性耐火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条件下,不开裂、不破碎的性能叫热稳定性.残存线膨胀收缩的起因:烧成中的矿物变化和物理变化而引起的容积变化还未结束时发生的.这个变化值大,往往使高温下耐火材料龟裂、脱落.一般热膨胀高的制品往往抗热震性较差.④化学稳定性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均与一定的气相、凝聚相〔如金属、炉渣〕相接触,在这样的条件下,耐火材料能否稳定存在,对实验过程和耐火材料作用都有重大影响.⑤热导率耐火材料的热导率表示其导热能力的大小,用导热系数λ表示,单位为:J/<m·h·℃>或W/<m·K>.其数值为物体中单位温度降度〔即1m厚的材料两侧温度相差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导的热量.耐火材料中矿物晶型变化将使热导率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SiO2,0℃时结晶的二氧化硅热导率要比石英玻璃高几倍.⑥导电性一般耐火材料中除碳质、石墨、碳化硅、粘土质、炭化硅制品外,在室温下都是不良电导体.随温度升高,大多数耐火材料导电性提高,电阻率下降.最明显的是氧化锆.5. 耐火材料的结构特性气孔率:气孔率高,抗渣铁浸蚀能力差;机械强度低,不能承重但导热性差,可作绝热保温材料.透气性:与工作温度、气体特性和制品组织的均匀性等有关.为保证高温炉内的一定气氛,应选择透气性小的耐火材料.6. 常见耐火材料的特点冶金中常用的耐火材料:氧化物耐火材料;石墨和非氧化物耐火材料;其它耐火材料.氧化物耐火材料:熔融Al2O3再结晶的刚玉制品;石英质品;MgO制品;氧化钙制品;二氧化锆制品;石墨和非氧化物耐火材料:石墨;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耐火材料;其它耐火材料:6.1. 熔融Al2O3再结晶的刚玉制品特点:化学稳定性、导热性、和电绝缘等性能均较好,不透气.高级制品由99.98%以上Al2O3制成.致密的刚玉制品具有良好的抗渣性、抗金属浸蚀性能.使用温度:耐火度可达2000℃,其最高使用温度为1900℃,适用于300℃/min的升温速度.薄壁优质坩埚可由室温直接置于1600℃高温中而不炸裂.应用:高温炉衬、电热体支架、炉管、热电偶保护套管、坩埚、坩埚座等.6.2. 石英制品石英玻璃是熔融SiO2的过冷体,快冷得到的玻璃状石英.特点:在单一氧化物中,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最小.800℃以上,接近零.高温下,抗热震性好,透明,体积密度大,气孔率小,不透气,常用于真空系统.使用温度:室温至1000℃或更高温度下能保持玻璃体性状,常压下使用温度为1240℃左右,短时间使用温度可达1700℃,但在1000℃以上快速结晶而失透.缺点:它是指由介稳的玻璃态转变成结晶态,这种晶型转变多半是由石英玻璃表面粘附的杂质所促进的.此过程一旦开始,器皿会迅速损坏,在1000℃以上更容易进行.应用:坩埚、真空炉管、插入式热电偶保护管等.6.3. MgO制品特点:耐火度高,在氧化气氛中使用温度比刚玉高,还原气氛下只能在1700 ℃以下使用.使用温度:MgO熔点为2800 ℃,由于Mg蒸汽压大,真空条件下不宜超过1600 ℃-1700 ℃使用.氧化气氛比刚玉高.应用:坩埚、炉管与热电偶的电绝缘材料.缺点:易吸水而生成氢氧化物,可通过煅烧生成稳定的形态.6.4. 氧化钙制品特点:具有良好的抗金属性能.耐火度高,价格便宜.使用温度:CaO熔点2600℃,在1700℃以下其稳定性在氧化物中占首位.应用:坩埚材料缺点:CaO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成为Ca<OH>2而损坏,另外也不容易烧结,故未能广泛使用.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吸水问题的办法.6.5. 二氧化锆制品特点:烧结ZrO2与某些氧化物结合,高温下有较高的导电性,可以作为高温炉的发热体.使用温度:ZrO2熔点为2700℃,系弱酸性氧化物,其耐火制品何种软化温度高于2000℃,经2200℃煅烧的ZrO2具有较高强度和热稳定性.在氧化性或弱还原气氛下工作均较稳定,高温时使用性能比刚玉强,应用:坩埚、炉衬与绝热材料.6.6. 石墨特点:石墨升华点高于4700℃,没有相变,热膨胀系数小,导热、导电率高,密度小,易加工,高温尺寸稳定,强度大,抗渣性好,所以在很多场合可充当优良的耐火材料.应用:用碳作还原剂的熔融还原反应和被碳饱和的熔体反应时,可以用石墨坩埚;研究金属熔体和炉渣之间的反应可用石墨坩埚.如避免石墨碳参与反应,可以用钼片内衬套在石墨坩埚里.石墨可以作为电极或电热体.使用的温度与气氛:石墨在中性或还原性气氛中是稳定的,在真空条件下可用到2000℃以上.用石墨注意的问题:缺点:石墨不能用于氧化性气氛不反应:石墨不能与金属发生反应;金属不能腐蚀石墨坩埚;石墨不会对金属渗碳从而改变反应体系成分.6.7. 碳化物从热力学上讲,碳化物没有相应的氧化物稳定.有些碳化物在氧化性气氛下由于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氧化,因而可在氧化气氛下使用至一定温度.如SiC在1000℃以下稳定是由于反应速度慢,在高于1140 ℃至1500 ℃稳定是由于生成了一层SiO2保护膜.TiC和ZrC等在高温时同样可以形成氧化物保护膜.很多碳化物在液态金属中有很大的溶解度,从而使金属玷污,故碳化物不适宜做液态金属的容器.6.8. 氮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耐火材料氮化物在高温时抗氧化能力较差,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硼化物的抗氧化能力不强,在高温下不适于在氧化性气氛下使用.硼化物在真空中的稳定性很高,在2500K以上是唯一适合于真空下使用的耐火材料.硫化物:硫和金属形成一系列高稳定性的硫化物.但是,硫化物的稳定性比相应的氧化物小.在氧化性气氛下高温时要氧化成氧化物.在氮气气氛下很少反应.因为其分解产物为气体硫,高温时离解压大,一般不适合在真空条件下使用.硅化物:氧化性气氛中热力学不稳定,但以MoSi2为例,在氧化气氛中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硅保护膜,在空气中高温下直到熔点抗氧化性能很好.6.9. 高熔点金属材料实际应用中有钨〔W〕、钼〔Mo〕、铌〔Nb〕、钽〔Ta〕以与铂〔Pt〕、铱〔Ir〕、铑〔Rh〕、钌〔Rt〕.前四种易氧化,后四种抗氧化,可在氧化气氛中使用.钨熔点高达3337℃,高温下蒸汽压很低,可在真空、氮、氢或其它非氧化性气氛下稳定工作.钨坩埚一般用钨片在氩弧焊下制成,或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钼熔点也较高,达2600℃,易加工成型,在非氧氛下工作温度可达2000℃,温度再高则易蒸发.钼坩埚用钼片在氩弧焊下制成.7. 耐火材料的工作稳定性7.1. 在氧化气氛中的稳定性耐火氧化物大多是其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在高温氧化气氛下是稳定的.如果在分解或蒸发温度以下工作,其氧化气氛中的最高温度可以接近其耐火度〔或熔点〕.但碳素耐火材料是不稳定的.7.2. 在H2和CO气氛下的稳定性氧化物耐火材料能否与氢起作用,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作出初步判断.钢铁冶金实验温度一般不高于1727℃大多数耐火氧化物在氢气氛下是稳定的.但1727℃下,SiO2与H2作用的P H2O蒸汽压稍高,其余氧化物的P H2O都不高.7.3. 在其它气氛下Al2O3在N2和HCl气氛中是稳定的,在高温下与HF气体发生反应生成AlF3.含S的气氛会微弱的腐蚀Al2O3.MgO 在N2气氛下可稳定至1700℃以上,卤素和S的气氛要腐蚀MgO.7.4. 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在高温、真空条件下,耐火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减小.在真空冶金中,由于体系的压力很低,促使了氧化物的分解.不宜于用于2000K以上的高温.7.5. 耐火氧化物对碳的稳定性〔1〕耐火氧化物被还原成金属的可能性.在一个大气压,2000℃以下常用耐火氧化物中只有SiO2、MgO有被碳还原成金属的可能.SiO2被还原是明显的.MgO在标准状态压力下高温时虽较难被碳还原,但因生成的Mg和CO都是气体,所以随着气相压力的降低反应易于进行.所以在真空碳热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不能用MgO坩埚,而用石墨坩埚.〔2〕耐火氧化物被C还原成碳化物的可能性大多数耐火氧化物在1500℃以上与碳接触时容易生成碳化物.如果反应生成的CO不断地被排除,氧化物将不断地和碳反应生成碳化物.7.6. 耐火氧化物对液态金属的稳定性耐火氧化物在1000℃以上与液态金属接触时,金属易受污染,而耐火氧化物达到侵蚀.其反应通式如下XO固+Me液= MeO液+ X固液在实际场合,由于炉内气氛对液态金属的作用,对耐火氧化物也有影响.如铁金属的氧化,生成的<FeO>对很多耐火氧化物都有侵蚀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炉内气氛的间接、直接作用.7.7. 耐火氧化物对熔盐和炉渣的稳定性高温下,很多耐火材料易被熔盐或炉渣所侵蚀.熔点在600℃以下:用硬质玻璃作容器,但氟化物熔盐能与SiO2作用生成易挥发的SiF4,应当用白金坩埚.在1100℃以上:碱金属、碱土金属、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等熔盐,都可用Al2O3、MgO、ZrO2质容器,氟化物则用石墨容器.碱金属的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在高温下采用白金或石墨质容器.8. 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作用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使被加热的样品达到所要求的温度,它决定炉子的工作能力和寿命.其性能包括:①最高使用温度;②电阻系数和电阻温度系数;③表面负荷与允许表面负荷.分类:①金属电热体;②非金属电热体. ← 注意使用温度和气氛最高使用温度:最高使用温度〔电热元件本身最高的承受温度〕= 炉温+〔50~150℃〕.炉膛的最高温度主要取决于电热元件的使用温度.电阻系数:电阻系数又叫电阻率,是指电热体当温度在20℃,1m长度的电热体1mm2端面所具有的电阻值,其单位:Ω•mm2/m.电阻温度系数:电热体的电阻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衡量这个变化程度的叫电阻温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ρ20为电热元件在20℃的电阻率,;α为电阻温度系数,℃-1;t为电热元件的工作温度,℃.表面负荷与允许表面负荷:指电热元件单位工作面积上分担的功率.在一定电热炉功率条件下,电热元件表面负荷选得越大,则电热元件用量就越少.但电热元件表面负荷越大,其寿命越短.实际上,只有选择得当,才能得到最佳效果.9 电热体的分类与特点9.1.金属电热体①铬镍合金和铁铬铝合金铬镍合金:铬镍合金的产品塑性好,具有抗氮能力,电阻系数、电阻温度系数、密度均较大.铁铬铝合金:电阻系数比铬镍合金高,电阻温度系数则较低,密度也低,耐热性能好,可以在氧化气氛下使用.要求:温度范围,可以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二者可以在1000~1300℃范围内,空气中使用最多.它们抗氧化、价格便宜、易加工、电阻大和电阻温度系数小.注意:它们抗氧化因为在高温下由于空气的氧化能生成Cr2O3或NiCrO4阻止进一步氧化.②钨、钼、钽〔Mo、W、Ta〕纯金属电热体:可以在真空或适当气氛下获得更高的温度.其共同特点是电阻系数大,熔点高,抗氧化差〔一般不能用在空气状态中〕.钼:钼的常用温度为1600~1700℃.由于钼在氧化气氛下生成氧化钼升华,在空气中不能使用,在渗碳气氛下易渗碳变脆电阻系数也较高.因此仅能应用在高纯氢和氨分解气、无水酒精蒸汽和真空中.钨:熔点最高的金属,其熔点达到3400℃,最高使用温度为2500℃,常用温度为2200~2400℃.使用气氛为真空或经脱氧的氢气或惰性气体;钽:熔点达到2900℃,一般用在真空和惰性保护气氛中〔氮气中不能用〕钽的最高使用温度:2200℃,常用温度:2000~2100℃.③铂和铂铑合金〔Pt, Pt-Rh〕铂:多用于微型电热炉中,如卧式显微镜的微型加热炉,测定冶金熔体熔点的小型电炉与标定热电偶的小型电路中,使用温度为1300~1400℃,铂铑合金丝则可用到1600℃.铂电热体的优点:能经受氧化气氛,电阻系数小,升温导热快,电热性能稳定;缺点:不能经受还原性气氛与硅铁硫碳元素的侵蚀,价格十分昂贵.9.2. 非金属电热体①碳化硅电热体形状:常为棒状或管状,也有U型与W型.耐温度骤变性好,化学性能稳定,不与酸性材料反应;耐高温,在空气中常用温度为1450℃.SiC电热体不能在真空和氢气气氛中使用.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电阻率缓慢增大—老化,可以在1300 ℃将它浸于B2O3中并升温至1500℃,则其表面形成硼化膜,增加其使用寿命.〕②二硅化钼电热体为何MoSi2电热体可以在高温下,氧化性气氛中使用:因为在高温下,发热体表面生成MoO3挥发出去,从而在发热体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保护膜,阻止其进一步受到氧化."MoSi2疫":在低温下〔500~700℃〕、空气中使用时,会产生二硅化钼疫,即Mo被大量氧化而又不能形成SiO2保护膜.因而要避免该情况下使用.MoSi2适用于空气,可用于氮气、惰性气体中,但不能用于还原性气氛和真空中可使用到1200~1650℃.没有"老化"现象,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使用而电阻率不变,这是其特有的优点.③碳质电热体以碳系发热体做热源的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600℃,常用温度为1800~2200℃.为防止高温氧化而烧毁,应在保护气氛中〔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真空中使用.④铬酸镧〔LaCrO3〕发热元件铬酸镧发热元件是以铬酸镧为主要成分,在高温氧化气氛电炉中使用的电阻发热元件;其耗能少,可以精确控制温度.铬酸镧发热元件的优点是能够在大气气氛下使用到1900℃〔表面温度〕,可获得1850℃的炉温;能在氧化气氛下长期使用.适合于高精度温度的自动化控制,其炉温稳定度可在1℃之内.10 电热体重要参数〔1〕元件最高使用温度:电热元件最高使用温度是指电热体在干燥的空气中表面的最高温度,并非指炉膛温度.由于散热条件不同,一般要求炉膛最高温度比电热体最高使用温度低100℃左右为宜.〔2〕电热体的表面负荷:电热体的表面负荷是指电热体在单位表面积上所承担炉子的功率数.在一定炉子功率条件下,电热体表面负荷选的大,则电热体用量就少.但电热体表面负荷越大,其寿命越短,实际上只有选择适当,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对不同电热体,在一定条件下〔散热条件、适用温度等〕都规定有允许的表面负荷值.11 电热丝的缠绕为了维持较长而均匀的高温区,在炉子热损失大的地方要把电热丝缠的密一些.卧式管式炉:两边密,中间疏.竖式管状炉:底下密,上头疏.12 管式电阻炉的设计制作电热丝匝数的确定:其中:n—匝数;L—电热丝总长;D—炉膛外径.该匝间距离是对于均匀缠绕而言的:式中H为加热带长度.对于炉子的不同使用方式〔卧式或竖式〕或对温度场的特殊要求,可以调整匝间距离.另外,边缘要留出引线余份.炉管外涂层:炉丝绕好后,为了避免匝间短路,一般用Al2O3〔不含SiO2>粉调水〔稍加些淀粉〕称糊状,涂在炉管外面,但不宜过厚,以免干裂脱落.涂层涂好后,先在空气中阴干,然后在烘箱烘干后便可装炉.炉壳:可用薄铁板制做,为使保温均匀,形状以圆筒形为好.对于1000℃以下的炉子,炉壳内可直接填充保温材料.对于1200℃以上的电阻丝炉,在靠近电热体部分,应该有一层耐火材料,其外层为保温材料.对于1200℃左右的电阻丝炉,耐火层厚度约为50~70mm,保温层厚度为100~130mm.如果加入的耐火、保温材料均为粉料,则在二者应该使用耐火陶瓷管隔开,以免二者掺混后在高温下发生造渣反应.关于恒温带的标定:在冶金实验研究中往往要进行恒温实验.但由于试样的大小,故要求炉膛内具有一定恒温精。

轻金属冶金学期末复习试卷

轻金属冶金学期末复习试卷

轻金属冶金学期末复习试卷第一篇:轻金属冶金学期末复习试卷轻金属冶金学期末试卷(1)重庆科技大学专版一名词解释:1,苛性比解答:在NaAl(OH)4溶液中,Na2O和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号“αk” 2,硅量指数解答:在NaAl(OH)4溶液中,Al2O3和SiO2的质量比,符号“A/S”。

3,碱比解答:Na2O/【Al2O3+Fe2O3】,是物质的量之比。

4,晶种系数解答:指添加Al(OH)3中所含Al2O3的质量与分解原液中Al2O3的质量的比值。

5,阳极效应系数解答:即每昼夜发生阳极效应的次数。

二填空题1,轻金属通常是指比重小于的金属。

2、三种。

3。

5,拜耳法是用NaOH溶出铝土矿,而烧结法用Na2CO3溶出孰料。

6,与赤泥分离后的铝酸钠溶液叫做。

7,拜耳法的和烧结法的都需要经过蒸发,排出多余的水分,保持循环体系中的水量平衡,使蒸发母液达到符合拜耳法溶出或烧结法生料浆配料的浓度的要求。

8,二次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和9,碳酸化分解过程中,二氧化硅含量变化曲线按分解进程分为段。

其中二氧化硅在分解末期大量析出。

三大部分。

11 和12,氧化铝—冰晶石熔盐体系中,NaF 与AlF3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工业上将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冰晶石的摩尔比。

比值为3的电解质称为中性电解质;小于3的称为酸性;大于3 的称为碱性13,炭渣会使铝电解质的电导率。

14,根据表面化学理论,把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15,在冰晶石—氧化铝熔体中添加氟化钙、氟化镁会使熔体的蒸汽压。

16离子理论。

三简答题1,简述拜耳法的原理?解答:将铝土矿与一定数量苏打石灰配成炉料,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烧结,炉料的 Al2O3与Na2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固体铝酸钠。

杂质Al2O3,SiO2,TiO2,分别生成Na2O.Fe2O3、2CaO.SiO2、CaO.TiO2,Na2O.Fe2O3水解生成NaOH和Fe2O3H2O,用Na2CO3溶出,得到NaAl(OH)4溶液。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导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导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导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在使用性能的研究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对其影响。

A.加工工艺技术B.材料使用环境C.材料的加工形状D.以上皆正确2.几乎所有金属在自然界都是以()存在。

只有权少数以金属状态存在。

A.氧化物B.硫化物C.其他化合物形式D.以上所有3.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锻压加工已经发展的更加完善发挥出技术优势,获得更快。

()A.错误B.正确4.水热法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大量水蒸气存在下,以高温高压或高温常压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如在无机合成反应中,有一些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速度极慢,甚至(),而在水热条件下,情况则得到明显的改善。

A.停止反应B.丧失其实用价值C.无法反应D.以上皆不正确5.GaAs及其相关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作为微波器件材料和光电子材料有着特殊功能。

它既可以作为半导体的微波固体振蔼源及激光光源,又可以用作微波和激光探测器,在光纤通讯、全息图像转换及光存储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A、错误B、正确6.7.8.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受环境作用产生的劣化变质都是腐蚀。

()A.错误B.正确9.陶是人类()。

A.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B.最先发现的材料C.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D.以上皆不对10.在矿石的利用上,首先要通过选矿选别矿石,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开。

另外有害杂质也必须用选矿的办法除去。

()A.正确B.错误11.12.工程塑料存在着分子链结构的排列不完全规整,分子链受力不均匀;内部杂质、空穴、裂缝、气孔等缺陷,降低了工程塑料的材料强度。

()A.正确B.错误13.近年来红外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红外材料和器件。

红外滤光材料要求在光谱的(),具有最大的积分透射系数。

此外,光谱透射曲线的前部越陡越好。

A、紫外线区B、超紫外线区C、红外区域内D、可见光区14.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受环境作用产生的劣化变质都是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冶金12-01班
学生姓名:陈毅学号: ********** 课程课题: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完成日期: 2015年 05 月 26日
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字):
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案
4.研究目标
针对国内对烧结矿中MgO含量多少更有利不明确的迫切问题,通过研究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质量有何影响,其含量多少为宜,找出最优的MgO含量,为烧结矿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阐明一一随着MgO的增加,烧结矿的冶金性能、低温还原粉化指标改善。

当MgO含量达到某一值时烧结矿强度、冶金性能最佳。

随后,随MgO含量增加,烧结矿强度、冶金性能明显降低;
掌握一一在不同MgO含量条件下,测定烧结矿筛分指数、转鼓强度、落下强度、低温还原粉化性、还原性等的技术;
达到一一找到最适宜的MgO含量,改善烧结矿质量,提高成品矿含铁品位,降低吨铁渣量的目的。

5.研究内容
5.1.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强度的影响。

5.2.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的还原性的影响。

5.3.不同MgO含量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

6.实验方案
6.1烧结杯实验
为了研究不同MgO含量下的烧结和冶金性能,在碱度保持2.1不变时,对MgO 为1.8%、2.1%、2.3%、2.5%、2.7%、3.0%和3.0%几个水平进行了烧结试验(见表)。

烧结试验是在Φ200mm的烧结杯中进行的,铺底料10~25mm,厚度为30mm。

布料后压料20mm,料层厚度为400mm,点火时间1.5min,点火温度为1100℃,点火负压为4kPa,保温时间为1.5min,烧结负压为8kPa。

烧结过程中,在相同点火条件、抽风负压下,测定垂直烧结速度。

以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作为烧结终点。

烧结矿的冷强度和粒度组成测定参照国家标准(GB8029-87),烧结矿从烧结杯倒出,
经冷却后,在2m高的落下装置中进行三次落下实验,进行筛分后,测得成品率及粒度组成;将>10mm的烧结矿缩分取样,采用ISO标准转鼓测定转鼓指数。

然后取样做化学分析和冶金性能检验。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是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T13242-91)进行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GB/T13241-91)进行还原试验,取180min的最终还原作为烧结矿的中温还原性能指标(RI)。

荷重软化试验是在荷重为1kg/cm2的条件下,试样粒度为2.5~3.2mm,料柱高度为20mm。

在升温过程中,当料柱高度收缩10%时的温度为软化开始温度(T10%),收缩40%时的温度为软化终了温(T40%),△T=T40%-T10%为软化温度区间。

6.2.烧结矿强度测定
6.2.1.落下强度
落下试验用于检验耐跌落性能。

我国现行方法将粒度10-40mm 的烧结矿式样20kg , 从2m 高度落下2 次,落下产物筛分后取大于10mm 的部分的百分数作为落下强度。

一般要求大于80%。

6.2.2.转鼓试验
转鼓试验检验造块制品的耐磨和碰撞性能。

6.3.还原性测定试验
6.3.1.实验方法
检测方法:将已烘干,粒度在10-12.5mm 的试样500g 装入还原管,制定升
温参数,先手动升温到200℃,然后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升温到900℃,保温30min 后通入15L/min巧的还原气体( N
2
70%,CO 30% ),通气时间3h。

等试样温度降到100℃以下,称其重量,计算还原度。

用此类方法检测还原度,一个试样升温、通气时间一般需7-8h,加上冷却时间共计10-11h,一天只能做一个实验。

6.3.2.试验设备
(1)CO 还原气体的制备系统。

包括CO 还原气体的发生、配制、净化、分析和调节装置。

可以使用瓶装高纯CO 配制还原气体,也可以在试验室发生CO 配制还原气体,通过净化、分析和调节达到要求的成分和纯度。

(2)还原管。

由耐热不起皮的金属板制成,能耐900 摄氏度以上的温度。

为了放置试样,在还原管中装有多孔板。

还原管内管的内直径为75mm。

(3)还原炉。

(4)称量装置。

称量精确至1g, 每隔一定时间检查称量装置的灵敏度。

(5)试验筛。

符合GB 6003 和GB 6005 的规定,并具有以下公称尺寸的正方形筛孔:16.0mm,12.5mm 和10.0mm。

用下列公式计算还原后的还原度Rt,计算Rt时,t为3h,以三价铁为基准,用度量百分数表示:
Rt=[O.11W
1/O.430W
2
+(M
1
—Mt)/M
* O.43W
2
* 100]*100
式中:
Mo——试样的质量/g M
l
——还原开始前试样质量/g Mt——还原t min后试样的质量/g
W
l
——实验前试样中FeO的含量/%
W
2
——实验前试样的全铁含量/%
还原罐示意图
6.4.低温还原粉化试验
按要求对铁矿石试样进行准备,称量500g 精确到0.1g 记为m0装入还原罐中。

装料时先装第一个筛板,再装33颗高铝球平放在筛板上,然后再把试样装在筛板上。

最后将电热偶插在反应罐的料面上。

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当温度达到1180℃时通入CO 2,当试样中心温度达到500℃时,将保护气体控制在15升/分。

安配气规程CO 含量20%,CO 2 20%、N 2 60%的混合气,调节各个阀门,使粉化实验的的煤气成分达到20%CO+20%CO 2+60%N 2,使粉化试验的混合煤气流量为900L/h 。

试样在500 摄氏度时至少恒温30 分,使试样达到恒重m1 。

试验到后来,当料面温度低于100 摄氏度时,关掉N 2和解压阀,将铁矿石取出称量记为mD0。

本实验用还原粉化指数表示铁矿石的还原粉化性能。

还原粉化指数RDI(the reduction disintegration index) 表示还原后的铁矿石通过转鼓实验后的粉化程度。

分别转鼓试验后筛分得到>6.3mm 、>3.15mm 、<500wm 的物料质量与还原后和转鼓前试样总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分别用RDI +6.3、RDI +3.15、RDI -0.5 来表示。

低温还原强度指数:RDI +6.3=m 1/m 0×100%
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 +3.15=m 2/m 0×100% 抗磨指数:RDI -0.5=(m 0-m 1-m 2-m 3)/m 0×100% 式中:m0—还原后转鼓前试样的质量,g ; m 1——留在 6.3mm 筛上的试样质量,g ; m 2——留在 3.15mm 筛上的试样质量,g ; m 3——留在 0.5mm 筛上的试样质量,g 。

RDI
+3.15 作为考核指标,RDI
+6.3
和 RDI
-0.5
作为参考指标。

6.5.烧结矿基本物性分析
6.2.1.烧结矿化学组分分析
分别将7种烧结矿砸碎、研细(<0.141mm),对两种烧结矿的主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

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水分采用恒温(105℃)烘干法。

烧结矿化学组分
6.2.2.烧结矿的矿相微观结构观测
烧结矿质量的好坏与其内部最终形成的工艺矿物组成、工艺性质和其矿物之间的显微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此,对烧结矿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对进一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充实烧结理论和改进工艺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扫描电镜鉴定烧结矿矿相结构,以讨论不同情况下试样的微观矿物结构及成分组成。

实验过程中,按以下步骤对烧结矿进行矿相观察和分析。

①在每组烧结矿中选定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②由于烧结矿均匀性差,所以对每个试样按纵向和横向逐点扫描的方式选择
各 10 个视场进行观察;
③对每张照片的主要矿物所占比例进行统计,最后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该
组烧结矿各主要矿物的比例。

7.技术路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