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巩固练习

合集下载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一、积存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2.讲明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不不:3.填空〔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不〞是指他写的、、;〝三吏〞〝三不〞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4〕夜久语声绝,。

5.判定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充满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不〞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以下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

〔2〕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

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讲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咨询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形。

二、阅读阅读以下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练习题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练习题「篇一」关于香菱学诗的练习题及答案九上语文《香菱学诗》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基础练习一、给加粗字注音。

颦儿()穿凿()画缯()鳏鳏()腻烦()怔怔()二、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2.绘画用的`绢。

()3.兴冲冲的样子。

()4.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三、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敏伶俐诸事不顾有理有情B.自嚗自弃茶饭无心坐卧不定C.呆头呆脑嘟嘟哝哝目不憋视D.忙忙碌碌挖心搜胆精血城聚综合练习四、阅读理解。

1.“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香菱怎样的性格特征?2.体会“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句诗的含义。

3.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pín záo zēnɡ ɡuānɡ nì zhēnɡ二、1.鳏鳏 2.画缯 3.兴兴头头 4.地灵人杰三、A.四。

1.表现了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

“出神”是因为她浮想联翩,“抠土”是因为费尽心力,写她反复斟酌之态。

“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致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

2.嫦娥看到人间有如此浓重的离情,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分离了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呢?”3.主要原因: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其他因素:良好的资质、好老师、好环境。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练习题「篇二」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五首练习题☆课文导读《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

《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景之苦,表达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_望岳_春望_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_望岳_春望_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同步练习题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解释加点词。

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④老翁逾.墙走.:⑤死者长已.矣:⑥泣幽咽..:⑦老妪..出门看:⑧犹得.备晨炊:⑨听妇前致词..:..:⑩天明登前途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

4.默写填写:(1)造化钟神秀, (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

(6) ,老妇出门看。

(7)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8)《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9)《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10)《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5. 赏析:”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一句好在哪里?(5分)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6分)7.《春望》一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8.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分)二、默写诗句:(42分)1.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选自《》2. ,山山唯落晖。

,猎马带禽归。

3. ,。

,。

《秋词》作者。

4、山下兰芽短浸溪,,。

?门前流水尚能西!。

选自《浣溪沙》作者代。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选自崔颢的《》6、,。

霜落熊升树,。

选自北宋梅尧臣写的《》7、,尚思为国戌轮台。

出自爱国诗人写的《》8、,白水绕东城。

9、挥手自兹去,。

选自代李白的《》10、气蒸云梦泽,。

,端居耻圣明。

11、东皋薄暮望,。

出自代王绩的《》12、乡泪客中尽,。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三首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三首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三首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股肱(gōng)百福并臻(zhēn) 韶光(sháo)不稂不莠(liáng)B.崔嵬(wéi) 运筹帷幄(wù) 秉承(bǐng) 草木菁菁(jīng)C.巢穴(xué) 独当一面(dāng) 诤友(zhèng) 流水浅浅(jiān)D.起讫(qì) 嗟来之食(jiē) 镌刻(juàn) 泥古不化(nì)答案C(A.“稂”应读“láng”;B.“幄”应读“wò”;D.“镌”应读“juā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凋伤沟壑排遣飘泊B.催促箫瑟渲染落魄C.文藻逶迤悲怆沉郁D.慨叹朔漠霜鬓苍凉答案B(箫—萧)3.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答案B(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4.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答案B(“去”是离开的意思,“紫台”是宫廷。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三首,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巩固练习说明: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有配套的ppt 供使用。

一、名句填空。

1.(1)王绩《野望》一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优美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由描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8)《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句子是:,。

(9)《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牧人驱犊.(dú)返B.芳草萋.(qī)萋鹦鹉洲C.都护在燕.(yàn)然D.绿杨阴里白沙堤.(dī)3.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山唯落辉B.征篷出汉塞C.水面初平云脚低D.昔人已辞黄鹤去4.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仍怜.故乡水(怜惜)C.来从.楚国游(往)D.单车欲问.边(慰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李白,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

D.李白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说的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6.下列有关诗歌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杜甫诗三首-练习及答案

杜甫诗三首-练习及答案

杜甫诗三首(二)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凋伤漂泊渚清沙白鸟飞回B. 落魄箫瑟万里悲秋常做客C. 文藻逶迤无边落木萧萧下D. 慨叹朔漠艰难苦恨繁霜鬓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中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________澳大利亚,将近三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奥巴马多年来住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________。

③今晨,北京突然刮起4级北风,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秋风________,凉意袭人。

A. 作客落寞萧瑟B. 作客潦倒萧瑟C. 做客潦倒萧森D. 做客落寞萧森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 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 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6、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 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 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2022年部编版初中《唐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唐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4唐诗三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1)吏呼一何..怒()(2)犹得..备晨炊()(3)八月秋高风怒号.()(4)俄顷..风定云墨色()(5)秋天漠漠向.昏黑()(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翩翩..两骑来是谁()(8)回.车叱牛牵向北()2.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高者挂罥长.林梢长.夜沾湿何由彻B.卷我屋上三.重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八月秋高.风怒号高.者挂罥长林梢D.下.者飘转沉塘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以下各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唇焦口燥/呼不得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C.可怜/身上/衣/正单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对以下句子意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茅飞渡江洒江郊。

译文: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B.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译文: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译文: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虽然唯独吹破了我的茅屋,自己受冻而死就足够了!5.按要求填空。

(1)《石壕吏》中说明差役凶暴、老妇凄苦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矛盾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选段,完成第6~7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组)相照应?“我〞叹息什么?7.“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唐诗选段,完成第8~9题。

新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4页

新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4页

《杜甫诗三首》同步精品练习一、给下列词语注音岱()眦()簪()逾()二、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和《》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1.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

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造化钟神秀()决眦入归鸟()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五、阅读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 戌()________ 戎()________(2)衰()________ 哀()________ 衷()________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7.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 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之情的自然流露。
14.从内容上看,这首诗第一、二句写________,写了________种;第三、四句写________,与 第一、二句形成________。
15.一个“欲”字,赋予花朵以情态,花色鲜活灵动,其修辞手法是________。
16.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试简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 律
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zì zān sāo dài yù shù yè yú 2.(1)聚集 (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3)终当、终要 (4)简直 (5)多么 (6)越过 跑 (7)应征 (8)告别、离别 3.(1)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与老翁别 4.(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运用能力提升 5.(1)√ (2)√ (3)× 解析:《石壕吏》作者是杜甫。 6.(1)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渺小。 (2)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 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3)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 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7.示例: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 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8.湖南 山东 课内同步阅读 9.(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 10.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12.远 近 朝 暮 望 登 13.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课外拓展阅读 14.写景 四 情 反衬 15.拟人 16.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与主观情的不同来反衬乡思之浓。 17.依恋(不舍、挽留) 18. 示例 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 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 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附加题 19.(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20.B 解析:解答这题,要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原文对照做出正确判断,如 B 项,“家书抵万金” 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 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故该项不正确。
13.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 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回答文后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
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 (1)《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 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的景象。
20.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 难, 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 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3.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 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欣同学收集了一些关于上海世博会的对联,请帮他判别:A 项是题在中国________省的场 馆,B 项是题在中国________省的场馆。
A.上联:竹韵悠悠 湘江竹笛尖栖蝶 下联:桃容楚楚 闹市桃花洞隐尘 B.上联:书生志满怀 孔孟之乡立志 下联:齐鲁青难了 文明之树长青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10.“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决眦( ) 不胜簪( ) 白头搔( )更短 岱( )宗夫如何 老妪( ) 邺城戍( ) 如闻泣幽咽( ) 老翁逾( )墙走
2.解释下面加红的词。 (1)造化钟神秀 (2)阴阳割昏晓 (3)会当凌绝顶 (4)浑欲不胜簪 (5)吏呼一何怒 (6)老翁逾墙走 (7)急应河阳役 (8)独与老翁别
11.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12.《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 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18.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2015•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19、20 题。
望岳
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译:
7.仿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