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分析法习题含答案
红外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红外分光光光度法1.CO 的红外光谱在2 170cm -1处有一振动吸收峰.问(1)CO 键的力常数是多少?(2)14CO 的对应峰应在多少波数处发生吸收? 解:碳原子的质量2323100.210022.612--⨯=⨯=C m g 氧原子的质量2323106.210022.616--⨯=⨯=O m g (1) σ =2071cm -1O C O C m m m m k c ⋅+=)(21πσ 2346210210)6.22(106.22)217010314.32()2(--⨯+⨯⨯⨯⨯⨯⨯⨯=+=O C O C m m m m c k σπ=18.6×105 dyn·cm -1=18.6N·cm -1(厘米克秒制)(2)14CO 2323103.210022.614-⨯=⨯=C m g2071106.23.210)6.23.2(106.1810314.3214623510≈⨯⨯⨯+⨯⨯⨯⨯⨯⨯=--σcm -1或O C O C O C O C m m m m m m m m +⋅⨯⋅+=1212141412σσ σ =2080cm -12.已知C―H 键的力常数为5N/cm ,试计算C―H 键伸展振动的吸收峰在何波数?若将氘(D )置换H ,C―D 键的振动吸收峰为多少波数.解:C-H 键:k =5N·cm -1=5.0×105dyn·cm -1碳原子的质量:m C =2.0×10-23g, 氢原子的质量:23231017.010022.61--⨯=⨯=H m g氘原子的质量: 23231034.010022.62--⨯=⨯=D m g 依2121)(21m m m m k c ⋅+=πσ得29961017.00.210)17.00.2(10510314.3214623510≈⨯⨯⨯+⨯⨯⨯⨯⨯⨯=--σcm -121991034.00.210)34.00.2(10510314.3214623510≈⨯⨯⨯+⨯⨯⨯⨯⨯⨯=--σcm -13.指出以下振动在红外光谱中是活性的还是非活性的分 子 振 动(1)CH 3一CH 3 C―C 伸缩振动(2)CH 3一CC13 C―C 伸缩振动(3)SO 2 对称伸缩振动(4)CH 2=CH 2 C―H 伸缩振动C CH H(5)CH 2=CH 2 C―H 伸缩振动C CH H(6)CH 2=CH 2 CH 2摆动 C C HHH H (7)CH 2=CH 2 CH 2扭曲振动 C CH H H H解:非红外活性:(1), (5), (7)红外活性:(2), (4), (6), (8)4.下面三个图形(图4-20)分别为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图。
食品仪器分析-红外光谱法参考答案

红外光谱习题一、选择题1、红外光谱是 ACEA 、分子光谱B 、原子光谱C 、吸光光谱D 、电子光谱E 、振动光谱 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ACEA 、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B 、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C 、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D 、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E 、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C A 、乙炔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 B 、乙醚分子中不对称伸缩振动 C 、CO 2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 D 、H 2O 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E 、HCl 分子中H -Cl 键伸缩振动 4、下面五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DA 、O H 2B 、2COC 、HClD 、2NE 、4CH 5、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必须是:DA 、分子的偶极矩为零B 、分子没有振动C :非极性分子D 、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E 、双原子分子 二、问答题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答:条件:激发能与分子的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同时有偶极矩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红外吸收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光谱。
2、何谓基团频率? 它有什么重要用途?答: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频率基团频率大多集中在4000-1350 cm -1,称为基团频率区,基团频率可用于鉴定官能团。
3、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
答:基本依据:红外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光谱,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
定性分析的过程如下:(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2)了解试样有关的资料;(3)谱图解析;(4)与标准谱图对照;(5)联机检索。
4、和是同分异构体,如何应用红外光谱检测它们?答:后者分子中存在-C=O ,在1600cm-1会有一强吸收带,而前者则无此特征峰。
(完整版)红外光谱法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思考题和习题8.如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区别烷烃、烯烃及炔烃?烷烃主要特征峰为233,,,CH s CH as CH H C δδδν-,其中νC-H 峰位一般接近3000cm -1又低于3000cm -1。
烯烃主要特征峰为H C C C H C -==-=γνν,,,其中ν=C-H 峰位一般接近3000cm -1又高于3000cm -1。
νC=C 峰位约在1650 cm -1。
H C -=γ是烯烃最具特征的峰,其位置约为1000-650 cm -1。
炔烃主要特征峰为H C C C H C -≡≡-≡γνν,,,其中H C -≡ν峰位在3333-3267cm -1。
C C ≡ν峰位在2260-2100cm -1,是炔烃的高度特征峰。
9.如何在谱图上区别异丙基及叔丁基?当两个或三个甲基连接在同一个C 上时,则吸收峰s CH 3δ分裂为双峰。
如果是异丙基,双峰分别位于1385 cm -1和1375 cm -1左右,其峰强基本相等。
如果是叔丁基,双峰分别位于1365 cm -1和1395cm -1左右,且1365 cm -1峰的强度约为1395 cm -1的两倍。
10.如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确定芳香烃类化合物? 利用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峰来确定:芳氢伸缩振动(ν=C-H ),3100~3000cm -1 (通常有几个峰) 泛频峰2000~1667cm -1苯环骨架振动(νc=c ),1650-1430 cm -1,~1600cm -1及~1500cm -1 芳氢面内弯曲振动(β=C-H ),1250~1000 cm -1 芳氢面外弯曲振动(γ =C-H ),910~665cm -114.试用红外吸收光谱区别羧酸、酯、酸酐。
羧酸的特征吸收峰为v OH 、v C=O 及γOH 峰。
v OH (单体)~3550 cm -1(尖锐),v OH (二聚体)3400~2500(宽而散),v C=O (单体)1760 cm -1 (S),v as C=O (二聚体)1710~1700 cm -1 (S)。
6.红外光谱法习题答案

非常特征的宽吸收带,-COOH 中 OH 面外变形振动在 940~900cm-1(m),这 也是一个特征的宽谱带,对于确认羟基的存在很有用。而
是酯,酯的 C-O-C 伸缩振动在 1300~1050cm-1 之
间有两个峰,对甲基苯甲酸甲脂中 C=O 与苯环共轭,谱图中有高于 1250cm-1 酯 的 VasC-0-C 吸收带,VsC-0-C 在 1200~1050cm-1(s)范围内。
1598cm-1
1500cm-1
苯苯苯苯苯苯
苯苯
1475cm-1
753cm-1 690cm-1
苯苯苯苯苯
3300cm-1
vOH
OH
1230cm-1
vC-OH
7.一个化合物分子式为 C8H10,按图 8-3,3 推出其结构。 解:
H3C
CH3
μ=1+8-5=4,
1630cm-1 1516cm-1 1464cm-1
795cm-1
苯苯苯苯苯苯
δ=CH
1378cm-1
δ -CH3
H3C
CH3
8.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5H10O2,按图 8-34 推出其结构。
解:
O CH3 CH2 C O CH2 CH3
μ=1+5-5=1,还有一个双键;
1740cm-1
vC=O
1192cm-1 1036cm-1
vC-O-C
苯
1372cm-1 1365cm-1
红外光谱法习题答案
1.大气中的 O2、N2 等气体对测定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解:大气中的 O2、N2 等气体对测定物质的红外光谱没有影响。因为在测定物
质的红外光谱时,只有能产生红外吸收峰的物质才会有影响。按照对红外光谱吸 收峰产生条件,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是红外活性振动,而 O2、N2 等气体 在分子振动时并不产生偶极矩变化,无红外吸收峰。因此,大气中的 O2、N2 等气 体对测定物质的红外光谱没有影响。
红外光谱分析习题

红外光谱分析习题(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一、简答题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2.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3. 何谓基团频率它有什么重要用途4.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6.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二、选择题1.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A KBr 晶体在 4000~400cm -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 4000~400 cm -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 4000~400 cm -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 4000~400 cm -1范围内,KBr对红外无反射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A 玻璃B 石英C 卤化物晶体D 有机玻璃3.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A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C 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4.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羰基化合物频率出现最低者为 ( )A IB IIC IIID IV5. 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 )A 气体B 正构烷烃C 乙醚D 乙醇6.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A 2 个,不对称伸缩B 4 个,弯曲C 3 个,不对称伸缩D 2 个,对称伸缩7. 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A 18B 12C 30D 318. 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 C=C 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1) CH3-CH = CH2 (2) CH3- CH = CH-CH3(顺式) (3) CH3-CH = CH-CH3(反式) ( )A (1)最强B (2) 最强C (3) 最强D 强度相同9. 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 )A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B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不移动D 稍有振动10. 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A H2OB CO 2C HClD N211.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A C4H8OB C3H4O 2C C3H6NOD (1) 或(2)12.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13.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A 0B 1C 2D 314. 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 )A 水溶液B 含游离水C 含结晶水D 不含水15. 能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红外光谱仪为 ( )A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B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C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D 快扫描红外分光光度计16.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 频率最小的是 ( )A C-HB N-HC O-HD F-H17. 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 C-C C-N C-O 键力常数k/(N•cm-1) 吸收峰波长λ/μm 6 问C-C, C-N, C-O键振动能级之差⊿E顺序为 ( )A C-C > C-N > C-OB C-N > C-O > C-CC C-C > C-O > C-ND C-O > C-N > C-C18. 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 -1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A CH3-CHOB CH3-CO-CH3C CH3-CHOH-CH3D CH3-O-CH2-CH319.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 )A 单质B 纯物质C 混合物D 任何试样20. 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D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三、填空题1.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 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 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与答案解析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与答案解析(总3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六、红外吸收光谱法(193题)一、选择题 ( 共61题 )1. 2 分 (1009)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1) KBr 晶体在 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2) KBr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3) KBr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4) 在 4000~400 cm-1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2. 2 分 (1022)下面给出的是某物质的红外光谱(如图),已知可能为结构Ⅰ、Ⅱ或Ⅲ,试问哪一结构与光谱是一致的为什么 ( )3. 2 分 (1023)下面给出某物质的部分红外光谱(如图),已知结构Ⅰ、Ⅱ或Ⅲ,试问哪一结构与光谱是一致的,为什么4. 2 分 (1068)一化合物出现下面的红外吸收谱图,可能具有结构Ⅰ、Ⅱ、Ⅲ或Ⅳ,哪一结构与光谱最近于一致5. 2 分 (1072)1072羰基化合物中,C = 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者为 ( ) (1) I (2) II (3) III (4) IV6. 2 分 (1075)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1) 玻璃 (2) 石英 (3) 卤化物晶体 (4) 有机玻璃7. 2 分 (1088)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1)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2)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3) 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4)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8. 2 分 (1097)下列四组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 CH3- CH2-CH = O的吸收带( )9. 2 分 (1104)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10. 2 分 (1114)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 (1) 气体 (2) 正构烷烃 (3) 乙醚 (4) 乙醇11. 2 分 (1179)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1) 2 个,不对称伸缩 (2) 4 个,弯曲(3) 3 个,不对称伸缩 (4) 2 个,对称伸缩12. 2 分 (1180)CO2的如下振动中,何种属于非红外活性振动 ( )(1) ← → (2) →← → (3)↑ ↑ (4 )O=C=O O = C =O O = C =O O = C = O↓13. 2 分 (1181)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1) 18 (2) 12 (3) 30 (4) 3114. 2 分 (1182)双原子分子在如下转动情况下 (如图),转动不形成转动自由度的是 ( )15. 2 分 (1183)任何两个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 ) (1) 1/2 h (2) 3/2 h (3) h (4) 2/3 h16. 2 分 (1184)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 C=C 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 ( )(a) CH3- CH = CH2(b) CH3- CH = CH - CH3(顺式)(c) CH3- CH = CH - CH3(反式)(1) a 最强 (2) b 最强 (3) c 最强 (4) 强度相同17. 2 分 (1206)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 ) (1)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2)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3) 不移动 (4) 稍有振动18. 2 分 (1234)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1)H2O (2)CO2(3)HCl (4)N219. 2 分 (1678)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3) C3H6NO (4) (1)或(2)20. 2 分 (1679)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3)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4)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21. 1 分 (1680)乙炔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 )(1) 5 (2) 6 (3) 7 (4) 822. 1 分 (1681)甲烷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 )(1) 5 (2) 6 (3) 9 (4) 1023. 1 分 (1682)Cl2分子基本振动数目为 ( ) (1) 0 (2) 1 (3) 2 (4) 324. 2 分 (1683)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 (1) 0 (2) 1 (3) 2 (4) 325. 2 分 (1684)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 )(1) 水溶液 (2) 含游离水 (3) 含结晶水 (4) 不含水26. 2 分 (1685)能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红外光谱仪为 ( )(1)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2)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4) 快扫描红外分光光度计27. 2 分 (1686)下列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1675~1500cm-1处有吸收峰的是 ( )28. 2 分 (1687)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500~3100cm-1处有吸收谱带, 该化合物可能是 ( )(1) CH3CH2CN(4) CH3CO-N(CH3)229. 2 分 (1688)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 频率最小的是 ( ) (1) C-H (2) N-H (3) O-H (4) F-H30. 2 分 (1689)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C-C C-N C-O键力常数k/(N·cm-1)吸收峰波长λ/μm 6问C-C, C-N, C-O键振动能级之差⊿E顺序为 ( )(1) C-C > C-N > C-O (2) C-N > C-O > C-C(3) C-C > C-O > C-N (4) C-O > C-N > C-C31. 2 分 (1690)下列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 )32. 2 分 (1691)下列化合物中, 在稀溶液里, C=O伸缩振动频率最低者为 ( )33. 2 分 (1692)羰基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 )34. 2 分 (1693)1693下列的几种醛中, C=O伸缩振动频率哪一个最低 ( )(1) RCHO(2) R-CH=CH-CHO(3) R-CH=CH-CH=CH-CHO35. 2 分 (1694)丁二烯分子中C=C键伸缩振动如下: A. ← → ← →CH2=CH-CH=CH2B. ← → → ←CH2=CH-CH=CH2有红外活性的振动为 ( )(1) A (2) B (3) A, B都有 (4) A, B都没有36. 2 分 (1695)下列有环外双键的烯烃中, C=C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哪个 ( )37. 2 分 (1696)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1) CH3-CHO (2) CH3-CO-CH3(3) CH3-CHOH-CH3(4) CH3-O-CH2-CH338. 2 分 (1697)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040-3010cm-1和1670-1620cm-1处有吸收带, 该化合物可能是 ( )39. 2 分 (1698)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 ( )(1) 气体状态 (2) 固体状态(3) 固体, 液体状态 (4)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40. 2 分 (1699)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 )(1) 单质 (2) 纯物质(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41. 2 分 (1700)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42. 2 分 (1701)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上在3000cm-1附近只有2930cm-1和2702cm-1处各有一个吸收峰, 可能的有机化合物是 ( )(2) CH3─CHO(4) CH2= CH-CHO43. 2 分 (1702)羰基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低者是 ( )(1) CH3COCH344. 2 分 (1703)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用 ( )(1) 电子倍增器 (2) 光电倍增管(3) 高真空热电偶 (4) 无线电线圈45. 2 分 (1704)红外光谱仪光源使用 ( )(1) 空心阴级灯 (2) 能斯特灯(3) 氘灯 (4) 碘钨灯46. 2 分 (1705)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 产生红外吸收谱图, 其分子结构必然是 ( )(1) 具有不饱和键 (2) 具有共轭体系(3) 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4) 具有对称性47. 3 分 (1714)下列化合物的红外谱中σ(C=O)从低波数到高波数的顺序应为 ( )(1) a b c d (2) d a b c (3) a d b c (4) c b a d48. 1 分 (1715)对于含n个原子的非线性分子, 其红外谱 ( )(1) 有3n-6个基频峰 (2) 有3n-6个吸收峰(3) 有少于或等于3n-6个基频峰 (4) 有少于或等于3n-6个吸收峰49. 2 分 (1725)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2)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3)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4)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50. 2 分 (1790)某一化合物以水或乙醇作溶剂, 在UV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 3300~2500cm-1(宽而强); 1710cm-1,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 醛 (2) 酮 (3) 羧酸 (4) 酯51. 3 分 (1791)某一化合物以水作溶剂, 在UV光区214nm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 3540~3480cm-1和3420~3380cm-1双峰;1690cm-1强吸收。
红外光谱分析习题解答

红外光谱分析习题解答解: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红外吸收的强度主要由振动能级的跃迁概率和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决定。
从基态向第一激跃迁的概率大,因此基频吸收带一般较强。
另外,基频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越大,则其对应的红外吸收越强。
因此,如果化学键两接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越大,或分子的对称性越差,则伸缩振动时化学键的偶极矩变化越大,其红外吸收也越强,这就是C=O的强度大=C的原因。
一般来说,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强度大于对称收缩振动的强度,伸缩振动的强度大于变形振动的强度。
解:由量子力学可知,简单双原子分子的吸收频率可用下式表示:μπkc 21 (1) AN M M M M )(2121+ (2)) 式中:σ为波数(cm -1),c 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10cm S -1),k 为化学键力常数(N cm -1)) 式中:M 1和M 2分别为两种原子的摩尔质量,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 -1) (2)式代入(1)得21212121)(1307)(221M M M M k M M M M k cN k c A +=+=πμπ教材P 153公式(10-6)系数为1370有误】Cl 键的键力常数12212121.0079.13453.350079.1453.35130729931307-⋅+⨯⨯⎪⎭⎫+⎪⎭⎫ ⎝⎛cm N M M M M σ解:依照上题的计算公式21212121)(1307)(221M M M M k M M M M k cN k c A +=+=πμπ=9 N cm -1,M H =1.0079,M F =18.998代入可计算得到HF 的振动吸收峰频率为4023cm -1。
解:2-戊酮的最强吸收带是羰基的伸缩振动(C=O),分别在极性溶剂95%乙醇和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其吸收带出现的频率在正己位于较高处。
原因是乙醇中的醇羟基可以与戊酮的羰基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氢键效应使OH伸缩振动谱带向 波数方向移动。
添加标题
一般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 振动和 振动。
添加标题
在分子振动过程中,化学键或基团的 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添加标题
比较C = C和C = 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更大的是 。
红外光谱分析法 试题及答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一、简答题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 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 何谓基团频率? 它有什么重要用途?
添加标题
红外光区位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可将其细分为 、 和 三个光区。
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一 1500 cm -1 的区域称为 区,把1500- 400 cm -1的区域称为 区。
根据Frank一Condon原理,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时发生分子中 能级的跃迁;同时必然伴随分子中 能级的变化。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解: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 (1)电效应,包括诱导、共扼、偶极场效应;(2)氢键;(3)振动耦合;(4)费米共振;(5)立体障碍;(6)环张力。 外因:试样状态,测试条件,溶剂效应,制样方法等。
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解:在IR光谱中,频率位于1350 -650cm -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指纹区的主要价值在于表示整个分子的特征,因而适用于与标准谱图或已知物谱图的对照,以得出未知物与已知物是否相同的准确结论,任何两个化合物的指纹区特征都是不相同的.
四、正误判断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一、简答题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2.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3.何谓基团频率?它有什么重要用途?4.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6.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二、选择题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A KBr晶体在 4000~ 400cm -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在 4000~ 400 cm -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在 4000~ 400 cm -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 4000~ 400 cm -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2.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A 玻璃B 石英C 卤化物晶体D 有机玻璃3.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A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C 因为分子中有 C、H、O以外的原子存在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4.下列四种化合物中,羰基化合物频率出现最低者为 ( )A IB IIC IIID IV5.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 )A 气体B 正构烷烃C 乙醚D 乙醇6.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A 2个,不对称伸缩B 4个,弯曲C 3个,不对称伸缩D 2个,对称伸缩7.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A 18B 12C 30D 318.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C=C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1) CH3-CH = CH2(2) CH3-CH = CH-CH3(顺式)(3) CH3-CH = CH-CH3(反式)( )A(1)最强 B (2)最强 C (3)最强 D 强度相同9.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A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B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不移动D 稍有振动10.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A H2OB CO 2C HClD N211.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A C4H8OB C3H4O 2C C3H6NOD (1) 或(2)12.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13.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A 0B 1C 2D 314.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A 水溶液B 含游离水C 含结晶水D 不含水15.能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红外光谱仪为( )A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B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C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D 快扫描红外分光光度计16.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频率最小的是( )A C-HB N-HC O-HD F-H17.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C-C C-N C-O键力常数k/(N•cm-1) 4.5 5.8 5.0吸收峰波长λ/μm 6 6.46 6.85问C-C, C-N, C-O键振动能级之差⊿E顺序为( )A C-C > C-N > C-OB C-N > C-O > C-CC C-C > C-O > C-ND C-O > C-N > C-C18.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 -1有吸收峰,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A CH3-CHOB CH3-CO-CH3C CH3-CHOH-CH3D CH3-O-CH2-CH319.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 )A 单质B 纯物质C 混合物D 任何试样20.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即为红外活性振动D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必为红外活性振动,反之则不是三、填空题1.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其原因是(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 (4)______。
2.乳化剂OP-10的化学名称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化学式:R谱图中标记峰的归属:a_____, b____, c______, d____。
3.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的主要振动吸收带应为:(1)3500~3100 cm-1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2)3000~2700 cm-1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3)1900~1650 cm-1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4)1475~1300 cm-1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4.在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中(1) 3300~30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2) 1675~14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3) 1000~65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5.在分子振动过程中,化学键或基团的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6.比较C = C和C = 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更大的是。
7.氢键效应使OH伸缩振动谱带向波数方向移动。
8.一般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振动和振动。
9.红外光区位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可将其细分为、和三个光区。
10.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一1500 cm -1的区域称为区,把1500-400 cm -1的区域称为区。
11.根据Frank一Condon原理,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时发生分子中能级的跃迁;同时必然伴随分子中能级的变化。
12.红外吸收光谱是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13.红外光谱仪可分为型和型两种类型。
14.共扼效应使C =O伸缩振动频率向波数位移;诱导效应使其向波数位移。
四、正误判断1.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2.傅里变换叶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仪器不同,采用单光束分光元件。
()3.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偶合谱带。
()4.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5.对称结构分子,如H2O分子,没有红外活性。
()6.水分子的H-O-H对称伸缩振动不产生吸收峰。
()7.红外光谱图中,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基团的特征频率峰总是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出现,故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的特征频率峰来确定化合物中该基团的存在。
()8.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碳基化合物c=o伸缩频率的大小顺序为:酰卤>酰胺>酸>醛>酯。
()9.醛基中C-H伸缩频率出现在2720 cm -1。
()10.红外光谱仪与紫外光谱仪在构造上的差别是检测器不同。
()11.当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12.游离有机酸C=O伸缩振动频率c=o一般出现在1760 cm -1,但形成多聚体时,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
()13.酮、羧酸等的羰基(>C=O)的伸缩振动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频率相同。
()14.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一样都是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15.对同一物质,随人射光频率的改变,拉曼线频率改变,但拉曼位移与人射光频率无关。
()红外光谱分析法试题解答一、简答题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解:条件:激发能与分子的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同时有偶极矩的变化.并非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红外吸收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光谱.2.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解:( 1)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2)面内弯曲振动:(3)面外弯曲振动:3.何谓基团频率?它有什么重要用途?解: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频率,基团频率大多集中在4000 -1350 cm-1,称为基团频率区,基团频率可用于鉴定官能团.4.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解:基本依据:红外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光谱,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
定性分析的过程如下:(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2)了解试样有关的资料;(3)谱图解析;(4)与标准谱图对照;(5)联机检索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解: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 (1)电效应,包括诱导、共扼、偶极场效应;(2)氢键;(3)振动耦合;(4)费米共振;(5)立体障碍;(6)环张力。
外因:试样状态,测试条件,溶剂效应,制样方法等。
6.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解:在IR光谱中,频率位于1350 -650cm-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指纹区的主要价值在于表示整个分子的特征,因而适用于与标准谱图或已知物谱图的对照,以得出未知物与已知物是否相同的准确结论,任何两个化合物的指纹区特征都是不相同的.二、选择题C、D、B、D、A、C、C、A、B、D、D、B、A、A、C、A、A、C、B、C三、填空题1.某些振动方式不产生偶极矩的变化,是非红外活性的;由于分子的对称性,某些振动方式是简并的;某些振动频率十分接近,不能被仪器分辨;某些振动吸收能量太小,信号很弱,不能被仪器检出。
2.a峰为νOH,b峰为νCH,c峰为νC=C,d峰为νC-O-C。
3.N-H伸缩C-H伸缩C=O伸缩C-H伸缩4.Ar-H伸缩C=C伸缩(苯的骨架) Ar-H弯曲5.偶极矩6.C=C键7.低8.伸缩;变形9.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10.特征;指纹11.振动;转动12.直接;间接13.色散;傅立叶变换14.低;高四、正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