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通用版)
煤矿井下注浆堵漏防水技术研究

煤矿井下注浆堵漏防水技术研究摘要:根据煤矿井下实际地质条件,结合对堵漏经济性的分析,决定采用在巷道围岩两侧通过二序布孔的工艺方案进行注浆堵漏。
首先设置注浆孔,然后向孔内注入水泥浆料及补强型防渗漏材料,用于对开裂的缝隙进行封堵。
水泥注浆料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颗粒度较大且凝固时间长,无法有效地对微缝隙泄漏孔进行封堵,也无法对大的漏点进行快速封堵。
补强型防渗漏材料具有凝固速度快、密封性好的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为了在确保堵漏可靠性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堵漏成本,采用了水泥浆料密封和补强型防渗漏材料密封相结合的方案。
关键词:煤矿;井下注浆堵漏;防水技术引言井下防水技术是综合防治水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井下防水技术通常会被分为井下防水技术与疏导式排水技术两种。
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需要精确地测算出煤矿层同含水层之间的距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防水工作落实到实处,如若煤矿层同含水层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前需进行排水。
第二,井下防水工作的展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保证既合理又科学。
第三,煤矿开采工作必须合理,遵循原则。
工作开始前,要有专业的人员,深入一线,针对煤矿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特点进行详细地勘察,形成开采计划,严格地执行“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
一、注浆堵漏技术原理注浆料是堵漏的核心,为了满足快速堵漏的需求,注浆料需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满足快速传输的需求,要求注浆料具有快速凝结的特性,以满足堵漏可靠性的需求,同时注浆料还需要具有较低的价格,以满足堵漏经济性的需求。
常用的注浆堵漏材料包括水泥注浆料、DSS堵水材料等,水泥材料的价格低但流动性不足,因此常用于大裂缝或者大孔洞处堵漏,DSS化学堵水材料价格略高但流动性好,常用于小缝隙处堵漏,为了保证注浆堵漏的效果和经济性,通常将二者交替使用,满足井下堵水需求。
二、目前煤矿开采防水技术现状2.1地质勘探工作需完善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之前,首先要对地形进行勘探,深入调查煤矿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明确区域环境是否满足开采要求,从而最终确定是否可以开展煤矿开采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新义煤矿主井壁后注浆堵水措施

新义煤矿副井壁后注浆堵水措施一、概况新义煤矿副井井筒设计净直径6m,井深704m(含井底水窝),设计混凝土壁厚:0~61.8m段,500mm、61.8~480m 段,450mm、480~704m段,600mm。
在施工过程中,共注浆9次,整个井壁都存在不同程度滴淋水现象,出水量较大较集中部位在平顶山砂岩含水层段、井筒穿越断层段及因注浆造成的井壁破坏段。
出水表现形式为砂眼渗水、井壁接茬处漏水、井壁裂缝处漏水、锚杆眼出水。
井筒涌水量随井筒深度增加而增大。
注浆前,井筒实测总涌水量60m3/h,井筒内积水已通过井底泄水孔排至主井底临时水仓,井筒已与副井马头门上方通过直径1m左右的贯通孔连通,从而实现了通风通路。
二、施工方案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对平顶山砂岩含水层(160~197m段)采用均匀布孔、深孔诱导、复合注浆方式对壁后和含水层进行帷封堵水;对井筒穿越断层段先锚固后注双液浆封水。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其余漏水井壁均采用中深孔,注双液浆直接堵漏。
平顶山砂岩含水层段,视情况可采用单、双液注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吊盘制作:由于注浆前平煤一处施工吊盘已拆除,需另加工一吊盘(三层盘,此盘兼安装用盘)并安装到位,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注浆工作。
2)、注浆管制作:用切割机切割好1吋无缝钢管(壁厚3mm)1.5m长20根, 1m长30根,每根一端丝扣80 mm长,丝扣规格与1吋阀门相符,在有丝扣一端距丝扣150~200 mm平行焊接两根Ø20×200 mm钢筋(钢筋位于管子两侧且与管子垂直)。
注浆材料购置:采购新鲜水玻璃(51.5Be°,M=2.8~3.2)及新鲜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施工顺序:下行式,即从井筒淋水段最上端开始向下逐一打眼逐一注浆,直至全部涌、淋水段堵住。
3、施工过程1)注浆孔施工在注浆前将吊盘停在出水点下1~1.5 m处,用YTP—28风动凿岩机在各出水点下0.5~1 m,垂直于井壁打注浆孔,钻杆使用Ø26×1500 mm六棱中空钻杆,钻头采用Ø42 mm “一”字形钻头。
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煤两条大巷过DF6-1断层,使用了瞬变电磁探测法对DF6-1断层富水区进行了探测,制定了帷幕注浆堵水方案并修订了巷道支护参数,确保大巷安全通过了DF6-1断层富水区,从而恢复了2煤两条大巷的继续掘进,也使得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得到了更大发展与应用。
1 煤大巷概况
红柳煤矿2煤两条大巷沿2煤顶板布置,断面为矩形,尺寸宽高为5.644.92m,埋深470m,采用锚带网索梁支护工艺,两巷已安全掘进3150m。
两大巷掘至距DF6-1断层50m左右时在原锚带网索梁的基础上增加了排距0.8m的U29型钢棚加强支护,但当大巷继续推进到距DF6-1断层20m时,出现了顶板破碎下沉,U29型钢棚被压垮等严重问题。
1.1大巷涌水特点
(1)钻孔涌水较为浑浊,水压达0.6MPa且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
(2)受前方DF6-1、DF5及附近伴生断层的影响,岩层已失去了整体性且被切割零碎,致使涌水通道较为复杂,增大了注浆堵水的复杂性及难度。
(3)迎头U型钢棚被压垮,表明迎头附近及前方顶板岩层受水浸泡后已泥化且失去了自承能力,致使U型钢棚在顶板较大的静载压力作用下发生了被压垮现象。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四篇)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煤矿注浆堵水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井下防水技术,通过注入特定的浆液混合物,将其填充到煤矿井下空洞和裂缝中,以阻止水的进入。
这项技术在矿井抢险、排水和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注浆堵水技术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些进展主要涉及浆液材料、注浆方法以及注浆效果的改进。
首先,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之一是浆液材料的改进。
传统的浆液材料主要是水泥、粉煤灰、沙子等材料的混合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堵水效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新型的浆液材料,如聚合物材料、水泥增韧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封闭性和机械性能,可以更好地填充和固化井下空洞和裂缝,提高了注浆的效果。
其次,注浆方法的改进也是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注浆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注浆或者井下喷射注浆来进行,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堵水效果,但在一些复杂情况下不够灵活。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注浆方法,如喷射-自流注浆法、多点注浆法等。
这些新的注浆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注浆流量和浆液分布,提高了注浆的效果,并且减少了浆液的浪费。
最后,注浆效果的评估和监控也是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注浆工艺主要依赖人工观察来评估注浆效果,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如无线传感器、地震波传播等,用于实时监测注浆效果。
这些新的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注浆后的地下水位和水压变化,评估注浆的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总之,煤矿注浆堵水技术在浆液材料、注浆方法以及注浆效果的改进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这些新的进展不仅提高了注浆的效果和效率,还减少了浆液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煤矿注浆堵水技术将会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二)煤矿存在着严重的地下水涌入问题,给矿井运行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矿井施工中的应用

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矿井施工中的应用前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矿井漏水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进度,甚至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现阶段,我国矿井项目在执行开采掘进作业时,强度和深度随着作业环境的日益复杂都在不断地提升。
由于矿山压力的增强,出现巷道变形的概率越来越大,导致频繁发生矿井漏水的事故,为企业生产和加工设置了难度,而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矿井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
一、煤矿矿井施工中注浆堵水技术概述(一)注浆堵水技术的内涵注浆堵水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灌浆堵塞缝隙渗水的技术。
注浆堵水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技术较为成熟是在21世纪初以后。
在注浆堵水技术的整个演进过程中,接连整合了特定浆液的注浆理论以及各类注浆工艺,并在技术改进时应用了多种新型材料和设备,针对该项技术的探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及应用成效。
(二)注浆堵水技术的应用环境分析1.矿山巷道掘进环境在进行矿山巷道掘进的工序时,由于穿越断层或其他导致岩层出现裂痕情况的发生,易使导水通道出现事故,因此,需要在诸多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出现之前,要做好矿山巷道周围环境的防漏水工作,利用注浆堵水技术来维系煤采掘进环境的安全性。
2.遇到岩层或巷道漏水状况时,要及时采取注浆堵水技术来进行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国某煤矿采区的工人在执行作业时,出现了回踩过程出水现象,由于处理及时,出水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采取了注浆堵水技术对采空区漏水点实施封堵,进而保证了矿井的安全,并有效降低了矿井排水环节的生产成本[1]。
可见,为了保证煤矿资源的开采总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煤矿矿井施工工程的实施就可能会面临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煤矿开采工程的难度也在不断攀升,随时可能发生水体渗漏状况,威胁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则需要采用注浆堵水技术等为煤采项目的顺利实施做有效支撑。
二、煤矿矿井施工中注浆堵水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煤矿开采又被业界称之为"井工开采",矿采行业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会面临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矿井煤层、顶板、底板结构不稳,一旦发生渗水、漏水等状况未得到及时处理,则后果不堪设想。
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防治水技术新进展

2 底板注浆加固技术新方法
2. 1 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 工作面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 以下简称底板破
坏深度) 是设计防水安全煤岩柱、评价底板突水危 险性及确定底板注浆加固深度等的关键参数。底板
2014 年第 1 期
注浆加固工作面与未加固工作面的底板破坏深度采 用相同的计算公式。
98
许延春等: 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防治水技术新进展
1 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原理
回采工作面底板含水层注浆加固技术是 20 世 纪 80 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注浆防治水方法。 当煤层底板含水层富水性强且水头压力高,或煤层 底板隔水层薄,底板有导水构造破碎带等,则工作面 底板突水危险性高。
据统计,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 大于 0. 06 MPa / m,正常 块 段 不 大 于 0. 10 MPa / m。 当工作面突水系数大于临界突水系数时,一般可采 取 2 种防治水措施。①采用疏水降水压方法,降低 突水系数,实现安全开采。但是当含水层富水性强、 补给性好时,会遇到难以疏降水压、排水量大、费用 高、疏降时间长等问题,因此目前很少有矿井采用该 方法疏降奥灰或与奥灰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②采 用对底板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注浆加固防治水方 法,可通过增加隔水层厚度降低突水系数,减少矿井 突水危险性,并且有效果显著、工程规模灵活、技术 可行等优点,目前被大多数矿井采用。
有学者通过实测资料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 析[7],总结出了埋深大于 400 m,采高小于 4. 5 m 条 件下,并且反映采高因素的底板破坏深度 h1 的统计 公式: h1 = 0. 042H - 0. 416α + 0. 013L - 3. 276M + 7. 255,其中,M 为工作面采高。同时,分别对大埋深 条件下受断层影响、一次采全高和特厚煤层分层开 采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对 应底板破坏深度的修正计算公式: 断层影响时hd = Adh1 ; 一次采全高时 hq = h1 + 4. 3ΔM; 特厚煤层分层 开采时 hf = h1 + 0. 57M2 。其中: Ad 为比例系数,取 1. 0 ~ 1. 6; ΔM 为一次采全高度与 3. 6 m 的采高增 量; M2 为第 2 分层采高。
着重探讨注浆堵水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着重探讨注浆堵水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注浆堵水是一种常见并有效的采矿工程技术,它主要通过注入水泥浆等物质来修复和加强采矿过程中出现的水源及其他液体渗透问题,以保证矿山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着重探讨注浆堵水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注浆堵水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井巷和开采工作面出现的液体渗透问题。
渗流是矿山采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采矿效率,还会给采矿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矿山的关闭。
而注浆堵水技术则可通过注入浆液填补井巷和工作面内部的裂隙,改善岩体的物理性质,从而达到防止渗流的目的。
其次,注浆堵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有广泛的适用性。
无论是地下采矿工程还是露天采矿工程,只要存在着矿山渗流问题,注浆堵水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注浆材料的选择以及注浆混合配比的合理性对于堵水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注浆堵水技术还需要根据矿山实际情况以及渗漏问题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注浆方式及施工机械设备等。
除此之外,注浆堵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维护和修复作用。
对于那些因岩石崩落、冲击振动、水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矿山井巷和采矿工作面的损坏,注浆堵水技术不仅可以补强受损部位,提高其承载能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可以减少进一步的水源渗透问题,保障矿山的正常运营。
最后,注浆堵水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关注其环境保护问题。
在采矿工程中使用注浆技术会产生大量的水泥浆废水,如果未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就会对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注浆堵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采用安全、环保、可续的注浆材料,尽量减少浆液的使用量和浪费。
总的来说,注浆堵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矿山渗流,提高采矿效率,更可以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使用注浆堵水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硬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优势,提高注浆堵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实用价值。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范本(2篇)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范本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煤矿井下水害问题的日益突出,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以下是其中的范本:一、引言煤矿注浆堵水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止煤矿井下水害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探讨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1.新型注浆材料的研发为了提高注浆堵水效果,研究者们开始研发新型的注浆材料。
例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浆液替代传统注浆材料,可以降低注浆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提高其渗透性和浆体强度。
2.注浆堵水技术的自动化为了提高煤矿注浆堵水的效率和质量,自动化技术开始应用于注浆堵水过程中。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注浆液的压力、流量和浆体浓度等参数,并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实现注浆堵水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煤矿注浆堵水技术与其他工艺的集成为了提高煤矿注浆堵水的效果,研究者们开始将注浆堵水技术与其他工艺进行集成。
例如,将注浆堵水技术与井壁加固技术相结合,可以同时解决井壁稳定和水害问题,从而提高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4.注浆堵水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煤矿注浆堵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和应用研究。
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5.注浆堵水技术的经济性研究为了评估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经济效益,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性研究。
通过与传统煤矿防水技术进行比较,他们发现注浆堵水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可以降低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水害处理的成本。
三、结论综上所述,煤矿注浆堵水技术在新材料的研发、自动化的应用、与其他工艺的集成以及应用研究和经济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这些进展为我们进一步提高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
(通用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22
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通用版)
1.概述
煤矿水害影响矿山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恶化工人的劳动环境、增加矿井的排水设施及排水费用、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严重者甚至发生淹井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1]。
我国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目前我国约有18%待开采的煤炭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水害威胁,对其进行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注浆堵水是矿井水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减轻矿井排水负担,节省排水用电,降低吨煤成本,提高工效和质量,加固井巷薄弱地段,减少突水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明显优点[2]。
2.注浆堵水技术的发展历程
注浆堵水作为注浆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注浆堵水技术作为工程技术的一个新领域不过只有一百多
年的历史。
1802年法国首次把注浆法应用于俢复挡潮闸[3],英国于1856年第一次将水泥用于注浆,1882年~1920年相继研制了气动注浆机和水玻璃-氯化钙化学浆液,此后又相继研制出铬木素、丙烯酰胺等浆液材料。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化学浆液(如木质素类、脲醛树脂类、丙烯酰胺类、聚氨酯类等)和改性水泥浆相续问世,将注浆堵水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注浆堵水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矿井筒井壁注浆堵水开始的[4],从60年代后,我国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无机或有机注浆材料,并逐渐建立了适用于特定浆液的注浆理论、注浆工艺。
进入21世纪后,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在注浆堵水技术许多方面,包括材料品种、设备器材等都获得了一定发展。
注浆堵水技术近年来在各种岩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很显著,但注浆堵水技术本身还不成熟,还需不断完善。
3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
注浆堵水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又包括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软件部分可简单地分类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计算理
论。
3.1注浆堵水材料
目前煤矿井巷堵水注浆材料大都选用水泥类浆材或水泥—水玻璃类浆材,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材料来源广,但由于其硬化后易收缩而产生细小裂隙,在水力冲刷下裂隙逐渐扩大,堵水效果不理想,且因其为颗粒性材料,对细小裂隙难以压入,因此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业大学(北京)研制的有机高水材料(HWM)具有粘度低、凝胶时间可在几秒至几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人为调节并能准确控制、易于被压注进岩体深部微细裂隙内,所形成的凝胶体要求结石率高、渗透性低的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透水岩层注浆堵水工程。
其反应过程及与含水流砂反应生成的固结体如图1所示。
3.2注浆堵水设备
注浆设备组成中的关键设备是注浆泵,目前国内注浆堵水工程中所使用的大都是电动调速高压注浆泵,但因其重量较大,使用不便。
近年国内开发了以乳化液为动力的双液注浆泵[38],可以输送包括聚氨酯在内的多种注浆堵水材料,但其需要由乳化液作动力,
使用不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制的QB-25(12)系列高压双液注浆泵,如图2所示,具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最大注浆压力可达30MPa,能适用于井下狭小空间。
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煤矿井下透水岩层注浆堵水工程中3.3注浆堵水工艺
采用注浆法对裂隙岩体进行注浆堵水时,浆液经过注浆孔靠外力作用被压注到岩体内部的空隙中去。
有机高水材料结合QB-25(12)型注浆泵在煤矿井下的注浆堵水工艺如图3所示。
近年来,注浆技术发展很快,注浆方法种类繁多,除上述几种典型的注浆方法外,注浆法从脉状注浆、渗透注浆发展到应用较多材料品种的复合注浆法或综合注浆法;从无压注浆到通电、抽水、压气、喷射、旋喷等多种诱导注浆法;从钻杆锚固注浆、双管胀圈式注浆、储能复合注浆、布袋注浆、袖管注浆、以水顶浆注浆、爆破注浆发展到多种形式的综合注浆技术方法,通过预处理以及孔内爆破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同等条件下的浆液的可注性,扩大了注浆法的适用范围。
3.4注浆堵水理论研究现状
注浆堵水理论是研究浆液在岩体裂隙内的流动规律,揭示注浆参数之间的本质联系。
3.4.1岩体裂隙网络渗流规律分析
天然岩体内部分布着大量的裂隙,彼此连通的裂隙形成网络对岩体的渗流具有控制作用。
在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场中,流体的渗透性可用渗透率张量和渗透系数张量来描述。
岩体的空间内不同点上渗透率张量构成了岩体系统内介质的渗透率张量场。
设岩体由多组裂隙组成,第i个方向上的裂隙组的密度(单位长度上的裂隙个数)为Si,平均裂隙宽度为,则第i方向上裂隙组构成介质的裂隙度为,则岩体裂隙的等效渗透率张量为:渗透系数张量是描述岩体介质和介质内流动的流体在空间同一点上不同方向上的渗透性能的量,其值可表示为:
3.4.2注浆堵水参数计算理论[5]
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渗透注浆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注浆理论,如孔隙土体渗透注浆理论(其中马格理论即球形扩散理论、柱形扩散理论、卡罗尔理论等最具代表性)、裂隙
岩体渗透注浆理论、劈裂注浆理论等。
国内学者田开铭、速宝玉、刘嘉材等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状态下的裂隙注浆理论。
这些理论大都是基于稳定渗流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近年国内开发的具有膨胀性能的浆液在注浆过程中不仅具有粘度随注浆过程增加的特性,而且还具有二次渗透压力现象,从而使浆液的渗流规律有所改变。
采用具有二次渗透特性的浆液进行注浆堵水,在浆液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摩尔数越多,则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注浆压力就越容易克服静水阻力和因浆液凝固所产生的粘滞阻力,也就越有利于注浆的进行,在裂隙网络注浆堵水时注浆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裂隙的粗糙度对浆液渗透性的影响可用粗糙度系数来对注浆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以上具有二次渗透特性的注浆参数计算理论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注浆理论内涵,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准确的注浆理论体系。
4结论
注浆堵水是将各种堵水材料制成的浆液压入岩层预定地点,如
突水点、含水岩层储水空洞等,并使浆液扩散、凝固和硬化,从而起到堵塞空隙、隔绝水源,增大岩层整体强度和隔水性能的目的,可以减少突水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作为注浆技术的一个分支,其是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注浆堵水技术无论是在堵水材料、注浆设备的研制方面,还是在堵水注浆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新型注浆堵水材料、注浆设备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注浆堵水效率和效果;具有二次渗透特性注浆堵水参数计算理论的提出,丰富了注浆理论内涵,结合前人以稳定渗流为基础建立的裂隙注浆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准确的注浆堵水理论体系,从而为矿井注浆堵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指导。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