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基坑边坡支护毕业设计

基坑边坡支护毕业设计

前言四年的大学即将结束,通过近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作者掌握了地质工程专业一些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大四的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总结,我对这次设计相当重视,仔细认真地完成了这次实习以及设计任务。

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个学期我主要对**市福星·青龙王府1#、2#楼进行了支护工程的设计。

基坑工程是建筑基础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深基坑工程与高层建筑一样,也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涉及到基础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工程越来越多。

从现在的基坑工程研究来看,基坑工程技术复杂,综合性强。

难点很多,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于工程实践,而基坑工程又是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的重点。

总之,基坑工程是一项理论上尚待完善、成熟和发展,实践中需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当然,由于基坑工程造价较高,加之又是临时性工程,费用高而建设后期利用率低的现状使人们往往忽视基坑工程的重要性,而不愿意花费必要的建设资金。

所以,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来讲,基坑工程往往处在很尴尬的处境。

一方面,业主不希望花大价钱在基坑工程上,另一方面,基坑工程决定着整个后续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这种处境下,就要求我们岩土工作者在基坑设计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使设计更合理,施工更经济。

本设计是作者对**市福星·青龙王府1#、2#楼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后,考察了该地区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之下完成的。

文章主要采用的桩锚支护方案,是在各种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后最终确定的。

在设计过程中,我真正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使自己的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摘要**省**市青龙王府拟建1#商住楼和2#住宅楼,本设计主要对此基坑边坡进行方案论证选择、设计计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拟建建筑场地的东侧现为一边坡,长约120m,开挖后高度为2.0~13.0m,北段采用毛石挡墙进行支挡,整个坡顶分布有大量民房,所以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作者采用喷锚支护和桩锚支护2种方案论证选型。

基坑支护结构毕业设计

基坑支护结构毕业设计

基坑支护结构毕业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是指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边坡坍塌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在城市建设中,基坑开挖是非常常见的施工方式,用于建造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

因此,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对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的类型、施工工艺、设计方法以及示例工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基坑支护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明挖法支护、暗挖法支护和组合法支护。

明挖法支护是指先把土方开挖出来,再进行支护;暗挖法支护是指先进行支护,再进行土方开挖;组合法支护是指明挖法和暗挖法的结合。

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支护类型。

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地下水控制、顶部支撑、基坑边坡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水控制是基坑支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地下水位比较高时,需要进行井点降水或封闭降水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顶部支撑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顶部进行支撑以防止坍塌;基坑边坡支护主要有钢板桩、梁式钢支撑、桩基础支护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土体的滑移和坍塌;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在基坑边缘建立连续的板框结构,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

极限平衡法是指根据土体的力学特性,计算出土体的稳定性系数,以此来判断土方开挖的稳定性;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模拟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从而得到土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以下是一个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示例工程:城市地下停车场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的地下水位较高,需要进行井点降水。

基坑支护类型选择暗挖法支护。

基坑边坡支护选择梁式钢支撑和桩基础支护。

根据极限平衡法进行开挖稳定性计算,确定了土体开挖深度和边坡的安全系数。

根据有限元法模拟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下水控制、顶部支撑、边坡支护和连续墙施工等。

设计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

毕业设计任务书(基坑)【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任务书(基坑)【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任务书深基坑支护设计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道桥系二零一一年九月一、题目:深基坑支护设计某建筑物主楼为26层,裙楼为2~5层的商业办公楼。

设2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约8m(以标高23m为起算高程)。

要求进行基坑支护设计。

二、基本资料(1)土层组成为:错误!杂填土Q m l;错误!-1粉质粘土Q4a l+p l;错误!—2粉质粘土Q4a l+p l;错误!粘土Q3a l+p l;错误!红粘土Q3e l;错误!石灰岩P。

土层分布见附件.不考虑地下水.(2)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为土层物理力学参数2三、设计内容与要求基坑设计要求基坑拟采用支护桩、锚杆结合结合的支护体系,支护桩径可选用Φ800或Φ1000 Φ⎜Φ150 Φ>®⎪(15°或20°,要求设计出桩径(选用)、桩距、桩的配筋,锚杆布置与长度。

画出桩的配筋图.四、现场工作(1)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参加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调研,了解勘探、取样、现场测试的过程,取得第一手工程地质资料。

参加全过程土工常规试验,取得准确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变形性质指标。

(2)现场工作到工程现场进行调查,参与工程实践,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为稳定性分析与支护设计准备第一手材料。

五、计算过程①按选定位置计算土压力分布(朗肯土压力理论)②根据选定锚杆排数、间距,计算锚杆支护力③计算支护桩上弯矩分布,根据最大弯矩确定锚杆配筋(钢筋混凝土规范)④根据各层锚杆支护力,计算各层锚杆抗拔力,进而计算锚杆抗拔长度(各土层摩擦强度根据岩土工程手册定),加上前部主动区长度,为锚杆总长度⑤根据锚杆抗拔力确定锚杆抗拉钢筋或钢绞线⑥绘制支护桩配筋图、锚杆大样图⑦将计算过程整理,成毕业设计报告(附图件)六、设计计算书与图纸要求1.计算要符合有关规范、规程执行,计算单位统一采用国际制.2.设计计算书严格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做到数据合理准确,计算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成果正确,配有各种相应的插图与表格,图文紧密结合,书写工整,叙述简明扼要(最好打印成文)。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模板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模板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模板英文回答:1. Introduction.Excavation support design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civil engineering, ensuring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excava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 This design involves selecting and designing appropriate support systems to prevent soil collapse, protect workers, and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adjacent structures.2. Types of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s.Various types of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s are available, depending on the soil conditions, depth of excav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ommon systems include:Sheet piles.Soldier piles with lagging.Slurry walls.Diaphragm walls.Ground anchors.Bracing.3. Design Considerations.The design of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s must consider numerous factors, including:Soil properties (strength, density, permeability)。

Groundwater conditions.Depth and geometry of excavation.Surrounding structures and utilities.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equipment.4. Analysis Methods.Various analysis methods are employed to design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s. These include: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Finite element analysis.Empirical methods.5. Construction Considerations.The construction of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execution to ensure properinstallation and functionality. Key considerations include:Sequence of excavation and support installation.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during construction.Safety protocols for workers.6. Conclusion.Excavation support design is a specialized field in civil engineering, requir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oil mechanic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By carefully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involved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support systems, engineers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excava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中文回答:1. 导言。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任务书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土木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高工土木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通过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项毕业设计选题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以前学习过的(深基坑支护、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设计内容本设计选题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学生在对《工程地质》、《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有关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任务。

本选题的重点是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具体应完成的设计内容如下:(1)设计方案比选;(2)土压力计算;(3)支护结构计算;(4)基坑稳定性验算;(5)基坑的降水止水设计;(6)基坑监测方案设计。

2.技术要求(1)技术指标:泛海酒店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 1.0 。

(2)技术标准: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手册等。

表-2附件2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①层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

基坑支护_毕业设计论文_范文1

基坑支护_毕业设计论文_范文1

目 录目录 (Ⅰ)摘要 (Ⅳ)英文摘要 (Ⅴ)1 绪论 (1)1.1 贵州岩溶地区特点及遵义地区特点 (1)1.1.1 贵州岩溶地区特点 (1)1.1.2 遵义地区特点 (1)1.2 边坡稳定性评价综述 (1)1.2.1 定性评价方法 (2)1.2.2 定量评价方法 (2)1.3 边坡治理技术综述 (5)2 工程与场区地质概况 (7)2.1 工程概况 (7)2.1.1 场地地理位置与交通 (7)2.1.2 拟建建筑物特征 (7)2.2 场区工程地质概况 (7)2.2.1 地形地貌 (7)2.2.2 地质构造 (7)2.2.3 岩土构造 (7)2.2.4 水文地质条件与岩溶 (8)3 边坡稳定性评价 (9)3.1 概述 (9)3.1.1 边坡稳定性概念 (9)3.1.2 边坡破坏的类型和特征 (9)3.1.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9)3.2 场地边坡稳定性分析 (11)3.2.1 基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11)3.2.2 计算指标的确定 (11)3.2.3 边坡稳定分析 (12)4 边坡治理方案 (19)4.1 边坡设计方案选择 (19)4.2 边坡设计计算 (20)4.2.1 抗滑桩—锚索设计计算 (20)4.2.2 土钉墙设计计算 (26)4.2.3 锚杆格构墙设计计算 (30)4.2.4 喷面设计计算 (31)5 施工策划 (33)5.1 施工方法 (33)5.1.1 施工要点 (33)5.1.2 土钉墙施工 (33)5.1.3 锚杆施工 (33)5.1.4 挂网喷浆护面施工 (34)5.1.5 支护桩及锚索施工 (34)5.2 基坑支护过程中的监测 (34)5.3 施工注意事项 (35)5.4 质量检查和验收 (35)5.4.1 质量检查 (35)5.4.2 工程验收 (35)5.5 其他说明 (35)6 结论与建议 (37)6.1 结论 (37)6.2 建议 (37)7 参考文献 (38)8 致谢 (39)附录 (40)计算示意图 (44)基坑支护平面图 (45)基坑支护设计图 (51)工程地质剖面图 (53)遵义航天大厦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

某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某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拟建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工程位于南京市金银街以西,其南临生命科学院大楼,西侧为住宅楼。

拟建建筑物地面以上6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69533m2,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7.25m,整平后地面标高为17.00m,其它标高均以此为准,地下室负二层底板顶标高为-7.75m,基坑开挖深度为8.50m,框架结构。

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北面和东面均为马路,最近距离为15 m,下设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

西侧为居民住宅楼,楼高五层,其最近距离为10.5 m,南侧为生命科学院大楼,最近距离为12.5 m。

1.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西侧有坳沟分布,东侧有暗塘分布。

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①层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

①-2层素填土:灰黄~灰色,粉质粘土为主,可塑~软塑,混少量碎砖粒,炉渣,填龄大于10年。

①-3层淤泥质填土:灰黑色,流塑,稍具臭味,含腐植物。

②-1层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可塑~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灰色,流塑,含腐植物,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②-3层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③-2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3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锰结核及灰色高岭土团块。

④-1层粉质粘土混卵砾石:黄褐色,由硬塑粉质粘土,稍密卵砾石及中粗砂组成,卵砾石为浑圆~次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岩,粒径4~50mm,含量约30%。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基坑支护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支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坑支护的目标是确保在基坑开挖和土方回填的过程中,使基坑的岩土体保持稳定,并防止因土体坍塌导致的事故发生。

基坑支护设计是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定基坑支护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稳定和经济。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基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支护和地下连续墙等。

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施工难度,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其次,必须考虑基坑周围的土质条件。

土质的稳定性是确定基坑支护方式和参数的重要依据。

对于基坑周围土体有一定稳定性的情况,可以采用悬挂墙、顶部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方式,而对于土体不够稳定的情况,应采取深层支撑或常规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方式。

此外,还需考虑工期和造价因素。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基坑支护工程的工期和造价。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支护方式,但还需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设备。

最后,对于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可以经常与相关专家和工程师交流。

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可以提供有关基坑支护设计的建议和指导。

总之,基坑支护设计是确保基坑施工工程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需
要根据具体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可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一节工程概述 (2)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 (2)一、气象概况 (2)二、地形地貌 (2)三、工程地质 (2)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 (4)一、地下水类型 (4)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4)第四节抗震设计 (5)第五节护坡设计参数 (5)第二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6)第一节施工方法的论证 (6)第二节围护结构型式的选择 (6)一、基坑等级及变形控制标准 (6)二、基坑围护结构方案比选 (6)三、钢支撑和锚索施工比较 (7)第三节基坑支护中荷载的计算 (8)一、荷载与组合 (8)二、水平荷载标准值 (8)三水平抗力标准值 (9)第四节护坡桩设计 (10)一、嵌固深度计算 (10)二、钢筋混凝土桩设计 (16)三、施工方案设计 (19)第五节锚杆设计 (19)一、计算锚杆承载力 (20)二、锚杆自由长度计算 (21)三、锚杆锚固段长度计算 (21)四、锚杆参数最终确定 (21)第三章钻孔灌注桩施工 (23)一、泥浆护壁施工法 (23)二、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问题 (24)第四章基坑稳定性验算 (26)第一节整稳定性验算 (26)第二节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6)第三节抗滑移稳定性 (27)第四节坑底土隆起稳定性验算 (27)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图一拟建场地平面及桩的布置图附图二围护桩配筋图附图三基坑坑壁剖面图毕业设计前言基坑工程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下结构部分施工时,所进行的基坑开挖、工程降水和基坑支护,同时,对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和维护,以确保正常、安全施工的综合性工程。

一般情况下,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地下室主体施工完成时支护体系即完成任务,与永久性结构相比临时结构的安全储备要求可小一些,由于其安全储备较小,因此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很强,岩土工程中的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软粘土地基、软土地基、砂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

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

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等有关,这就决定了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正是由于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个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个性特征,研究相应的基坑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以及周围地层的位移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的影响及保护的计算分析,以便采取经济、实用的基坑支护方案,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效益。

与分析、计算方法的进步相对应的是基坑开挖技术,特别是支护技术的日臻完善,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

本文结合北京市地铁八号线01标段(西三旗车站)地下结构挖方工程,根据基坑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特殊性,选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锚杆的基坑开挖围护方案,并对组合围护结构体系进行了设计计算。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等规范,采用整体等值梁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桩长、支点内力、最大弯矩;对混凝土灌注桩进行结构设计与验算,确定桩径、桩身配筋;对冠梁与腰梁进行结构设计。

最终编制了基坑开挖围护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工程名称:北京市地铁八号线01标段(西三旗车站)基坑开挖支护工程。

工程照片见下图:图1-1工程实际照片工程概况:西三旗站是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第三座车站,位于西三旗路和西三旗东路十字路口处。

在西三旗东路下南北向布置,为8号线首批开工车站。

车站所处十字路口东北角有北新家园、新康园小区、建材城西里小区和新材医院;东南角为北新建材集团,规划为商业用地;西北角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直属机关党校、新龙批发市场;西南角有育新花园小区、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

西三旗路交通繁忙,路下管线复杂,道路规划红线宽45m,主路宽16m,双向4车道,路口西侧局部段双向6车道,目前已经实现规划;西三旗东路规划红线宽40m,路口北段现状道路宽10m,路口南段现状道路宽4m,未实现规划。

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概况北京地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近几年平均气温为12.5℃~13.7℃,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5℃。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mm,降水量的年变化大,年内分配也不均,汛期(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旱涝的周期性变化较明显。

二、地形地貌本合同段线路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中下部,土层以新沉积层、第四纪冲洪积沉积土层为主。

拟建工程所处地势基本平缓,地面以市政道路为主,路面平坦,地面标高为37~40m。

三、工程地质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新近沉积层、一般第四纪冲洪积沉积层。

车站主要位于粉土和粘土层,底板位于粉质粘土层。

钻孔孔口地面高程介于3.40m~5.05m,平均3.71m。

场地照片如下图1-2:图1-2场地照片根据野外钻探资料,拟建场地从上至下分布的地土层为:1、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素填土①层: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植物根等,结构松散,无层理。

粉土素填土①2层: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植物根等,结构松散,无层理。

建筑垃圾杂填土①6层:杂色,稍湿,稍密~中密,以碎石块、水泥块为主,砂、石及粘性土充填。

新近沉积层:粉质粘土②层:黄褐色,软塑~可塑,含氧化铁、氧化锰,土质结构差,无层理。

粉土②2层:黄褐色,稍湿~湿,稍密,含氧化铁、氧化锰,土质结构差,无层理。

2、一般第四纪冲洪积沉积层:粉质粘土③层:黄褐~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

粉土③2层:黄褐~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含氧化铁、氧化锰等、云母、钙质结核等。

粉质粘土④层:灰黄~褐灰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等。

粉土④2层:灰黄~褐灰色,稍湿~饱和,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等。

细砂④4层:灰黄~褐灰色,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⑤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等。

粉土⑤2层:褐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含氧化铁、云母等。

粉砂⑤3层:褐黄色,湿~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细砂⑤4层:褐黄色,湿~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⑦层:黄灰~褐灰色,可塑,含氧化铁、氧化锰等。

粉砂⑧3层:灰褐~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⑨层:灰黄~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等。

粘土⑨1层:灰黄~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等。

粉土⑨2层:灰黄~褐黄色,湿~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等。

细砂⑨4层:灰黄~褐黄色,密实,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⑩层:褐灰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等。

粘土⑩1层:灰褐~褐灰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等。

粉土⑾2层:褐黄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

粉砂⑾3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中砂⑾5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含少量圆砾。

粗砂⑾6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圆砾⑾8层:杂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2~3mm,最大粒径2cm,圆砾含量约60%,含少量卵石,主要母岩成分为岩砂、砾岩,中粗砂充填。

卵石⑾9层:杂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2~3cm,最大粒径5cm,卵石含量约60%,主要母岩成分为砂岩、砾岩,中粗砂充填。

粉质粘土⑿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

粘土⑿1层:褐黄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

粉土⑿2层:褐黄色,湿~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等。

细砂⑿4层:褐黄色,湿~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粉砂⒀3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⒁层:褐灰~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

粘土⒁1层:褐灰~褐黄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

粉土⒁2层:褐灰~褐黄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

中砂⒂5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粉质粘土⒃层:褐灰~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见少量螺壳。

粘土⒃1层:褐灰~褐黄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少量有机质。

粉土⒃2层:黄褐~褐灰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

细砂⒄4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中砂⒄5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卵石⒄9层:杂色,饱和,密实,亚圆形,最大粒径5cm,一般粒径2~3cm,主要母岩成分为岩砂、砾岩,中粗砂充填。

粘土⒅1层:褐黄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云母。

第四节抗震设计1、抗震设防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6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D及《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综合考虑,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2、建筑场地分类本次勘察在XSQC02#、Z3-XSQ-003#、Z3-XSQ-009#和Z3-XSQ-015#钻孔中分别进行了全孔波速测试,经实测其25m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分别为236 m/s、231.86m/s、233.27m/s和228.26m/s,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第4.0.1条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

3、液化判别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附录B进行判别,拟建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不液化。

第五节护坡设计参数地面超载按q=30kPa考虑。

基坑支护后剖面变形按1级控制。

车站深度范围内土层主要参数如下表:第二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第一节施工方法的论证目前国内地铁车站施工主要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本车站现场选定站位实际情况,对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多方面比较,具体优缺点详见下表。

主体及附属皆采用明挖法施工。

第二节围护结构型式的选择一、基坑等级及变形控制标准本车站标准段基坑宽度22.3米,基坑深度约18.3米,基坑附近无特殊建构筑物需要防护,根据基坑规模与周边环境条件及《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技术要求》,本明挖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基坑变形控制标准为: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2%H,且≤3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