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畔流珠——字斟句酌分解

合集下载

2020年文登市小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文登市小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文登市小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好人的故事贾大山后街里住着一个退休老人,姓石,人们都说那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人们不大清楚他的历史,只爱谈论他的故事。

那年他在一个工厂里当收发员时,负责卖邮票,谁买邮票只许一张一张地买:“老石,买张邮票。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你若一下买三张,不卖。

——他怕弄错账目,给国家造成损失。

“四清”的时候,街上来了工作队,他家的西屋里也住了两名工作队员。

工作队撤走那天,他拿着一个小纸包,追了半道街:“同志,你们丢东西了。

”“什么东西?”工作队员一看,是两片四环素,就笑了说:“我们不要了,扔了吧。

”“真不要了?”“真不要了。

”“真不要了,我就吃了。

”“你又没病,吃药干什么?”“有病没病,吃了总没坏处——国家造的东西。

”脖子一仰,真的吃了。

——他不昧人东西,也不糟蹋东西。

那年县里成立了火化场,没人愿意到那里工作,领导上就把他调去了,让他烧火。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心里很不平静,一夜没睡好觉,大清早就去问领导:“一个人,得烧多大时辰?”“一个钟头吧。

’“胖人呢?”“也是一个钟头。

”“瘦人呢?”“你看着烧吧!”倒把领导问烦了。

一天下着雨,一个死人正要入炉,一个活人把他叫到一边叮嘱:“烧好点儿,这是个局长!”他愣了一下,放下扒拉钩子,又去请示领导:局长怎么烧?领导大笑,他便请了另外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同去烧,自己不敢烧。

干了两年,领导看他忠诚可靠,想培养他入党。

一天领导和他谈话:“一个人入了党,得听党的话。

”他点点头。

“党指向哪里,得奔向哪里。

”他又点点头。

“是刀山也得上。

”他吃了一吓,眼都直了:“哎呀——”“怎么了?”“做不到,做不到。

”他不欺骗自己,更不欺骗领导,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那年他退休了,文保所下属的天宁寺雇清洁工,把他雇去了。

白天让他打扫寺院的院落,晚上让他在寺院里睡觉。

2023南平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南平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南平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个时间?哪两个空间?(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4.诗歌鉴赏。

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5.诗歌鉴赏(甲)西洲曲南北朝乐府民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甲)(乙)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知识卡片,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6.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咏荷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宋词精选】高阳台和周草窗_王沂孙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高阳台和周草窗_王沂孙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高阳台和周草窗_王沂孙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宋词精选】高阳台?和周草窗_王沂孙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作品简介】《高阳台·和周草窗》由王沂孙创作,被选为《宋词三百首》。

本篇例如题,就是和韵之作。

诗人的答和之人就是南宋知名词家周密。

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焚毁兵火,终身寄寓杭州。

并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抒写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

王沂孙此词即为和作,以旋律优美含蓄的笔调写下亡国后春天到来却毫无知觉的极端的精神痛苦。

【原文】高阳台作者:王沂孙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①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③。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④。

江南自是距忧愁,况游骢古道⑤,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道年华。

如今时时生芳草,纵凭高、不见踪影天涯。

更窭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注释】①周草窗:南宋知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②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③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斜斜水清深,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曲枝其意。

④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翻译】庭院背阴处还有残雪沉积,借由帘幕,也还能够深感轻寒。

玉管中葭灰舞动,不知不觉已至了立春时节。

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晓得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春草若解渴,梦中朦胧隐约相逢,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

等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指着满树幽香,地上都就是疏影红珊。

江南初恋自然充满著忧愁,何况在古道上策马。

都在羁旅天涯,指着飞雁归落平沙。

如何能够在信笺之上,倾诉自己空度年华。

如今时时布满芳草,纵然荣登高楼远眺,也就可以见到萋萋芳草遍及天涯。

更何况,(人生)还能够抵挡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创作背景】周草窗即为周密,和王沂孙就是经常词赋阴之木的朋友。

他们常常在越地游山玩水。

互相诗赋和。

周密曾或有《三姝媚》送来王沂孙,王沂孙也诗赋词相和。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赏析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赏析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忆秦娥·箫声咽李白赏析在文人词出现之前,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已于唐代在民间广泛流传。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导学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专题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导学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专题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古代诗歌体裁】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古体诗的句数无限制,用韵无定则,不拘平仄对偶;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一、抓标题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其蕴含的关键信息有:①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诗歌内容的概括;③写作缘由或目的;④表明诗歌题材,暗含诗歌表达技巧;⑤情感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对点训练】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二、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对点训练】通过学过的课文《示儿》《书愤》等诗歌,根据你了解的陆游的情況,填空。

陆游生活于始终主张,虽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他矢志不渝。

因此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懑。

【对点训练】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一1153),宇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三、抓意象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晏殊《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山亭柳·赠歌者》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一篇词作。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晏殊《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

花柳②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成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①赌,与人竞赛。

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

(5分)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1.词的上阙从正面描写了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者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

2.运用了对比(或对照)的写作手法,作者将歌者曾经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既表达了对歌者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

二注: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②赌;比赛竞争。

③博艺:精通多种艺术技能。

④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⑤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⑥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词中指代歌妓所特别擅长的花柳尖新之曲。

1.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请简要赏析。

(5分)2.试比较下片最后两句与《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在所抒发的感情上的不同。

(6分)《山亭柳·赠歌者》阅读答案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年轻时技艺高超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

(2分)词的上片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通过歌者的口吻回忆当年多才多艺及其受人追捧的情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写景抒情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写景抒情类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①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②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②尊:通“樽”。

1.下列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第48-49回,因薛蟠外出,香菱(甄士隐的女儿)被带进大观园,跟林黛玉学习写诗。

黛玉让她以“昨夜的月”为描写对象练习。

她先后写了三首,下面是第一首与第三首。

(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三)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概述了香菱的人生经历。

B.上面两首诗都是近体诗。

C.“玉镜”“冰盘”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均指月亮。

D.两首诗都体现出作者对色彩感觉敏锐。

句斟句酌的意思

句斟句酌的意思

句斟句酌的意思《句斟字酌》“句斟字酌”的意思是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

形容写作或说话的态度慎重。

注释:“斟”和“酌”都有考虑、权衡的意思。

这个词强调在遣词造句上的细致入微,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字词的选用,就像工匠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每个细节都要反复考量,力求完美。

赏析:这个词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

无论是文学创作中的诗词文章,还是日常交流中的重要表述,句斟字酌都能展现出对语言精准性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句斟字酌能让作品更加精炼、富有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如杜甫的诗,常常是句斟字酌的典范,“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对诗句的精雕细琢,让他的诗作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这个词并没有特定的作者,它是汉语词汇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成语。

以下是五个运用片段:例子1我和朋友参加作文比赛,我写作文那叫一个随心所欲,大笔一挥就写了好几页。

可我朋友就不一样了,他呀,句斟字酌。

每写一个句子,都要思考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在和那些字词对话呢。

我就打趣他:“你这速度,比赛都要结束了,还能写完吗?”他白了我一眼说:“你懂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我这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得经得起推敲。

”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我那篇随意写的作文,虽然速度快,但内容确实粗糙。

而他最后交上去的作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读起来那叫一个精彩,每个字词都像是被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闪闪发光。

看来这句斟字酌还真是有大用处啊。

例子2妈妈总是跟我说,说话要句斟字酌,可我老是不当回事。

有一次,我和同学聊天,说到一个明星,我就开始口无遮拦地乱评价。

结果呢,那些话被传出去了,搞得那个明星的粉丝特别生气,还在网上来攻击我。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去找妈妈哭诉,妈妈说:“你看,说话不注意,就像没拿稳方向盘的汽车,到处乱撞,肯定要出问题的。

如果当时你能句斟字酌一下,考虑下后果,还会这样吗?”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得像工匠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句斟字酌,不然很容易就给自己带来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交流:(10分钟)
1.语文学科长主持,在组内交流个人问题, 生成小组问题!围绕学习目标选择2个 有价值的具有情境性的问题工整地书写 到黑板上。(书写工整+2分)
2.每个小组选择老师圈出的问题,组内继 续交流选中的问题,明确答案、思路和 拓展!(小组问题被选中+3分)
3.学科长做好展讲准备,所有同学做好思 路和拓展的准备!(展讲+4分)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 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 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 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 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 风又绿江南岸”.
拓展
❖ 阙 题① (唐) 刘慎虚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 时有落花至, 远闻流水香。 ❖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 诗原题在流传过程
中遗失。②每:每当。
❖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 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 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 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 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 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 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提升:
❖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 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 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 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 博大胸怀。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 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 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 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 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 老.”“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 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2) 展开联想把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拓展: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 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 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 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 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意思对即可。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 作用,1分。共3分)
提升
❖ 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 爱国诗人.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 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 缘.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 俘,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 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 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 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 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 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抓住关键词(句)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 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目标咀嚼 (2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目标,听好要求: ①再次圈画、标注关键词并进行补充 ②根据自己结构化预习中的“得”与“失”, 形成自己新目标,抽查同学展示。 (按三维目标展示)
展讲
1.展讲人注意展讲礼仪和展讲用语! 2.展讲中注意朗读,其他同学做好笔
记!同时做好思路和拓展的互动! 3.展讲人尽量点评引领!
预设:1:赏词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杜甫的 《春望》后两句是:“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 ”句中的“搔” 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 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 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 忧国思家之情。(1分)
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 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 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 (语意相近即可)
预设2:赏句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有很多值得鉴赏的地方。 请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
答案:
❖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 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 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书畔流珠—— 字斟句酌
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 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 “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 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 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 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 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自主学习(一)
1.整合自己所学习的、以及自己查阅的 喜欢的诗歌,大声朗诵,读出诗歌所包 含的情感。
自主学习(二)
2.根据导读问题梳理你提出的问题,同 时把发现的新问题,用红笔整理到导读 单“我的自学问题”处。(3分钟) 3.学习中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同桌互助。 (1分钟) 4.整合你的问题,让它以规范的面貌呈 现在同学面前!(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