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桥梁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桥梁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必须考虑到耐久性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范。

二、耐久性设计原则1.设计要求:桥梁设计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2.耐久性要求:桥梁在使用寿命内应保证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正常、外观美观、维护成本低、环保节能等要求。

3.耐久性设计基础:桥梁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耐久性。

三、耐久性设计内容1.材料选用(1)混凝土:混凝土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应具备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性能好、易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2)钢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应具备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

(3)防护材料:防护材料应选用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耐腐蚀、抗紫外线等特点的材料。

2.结构设计(1)桥梁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重要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2)桥梁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应具备优美、简洁、实用、经济等特点。

(3)桥梁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桥梁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材料、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桥梁的耐久性。

3.施工工艺(1)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钢筋的布置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应考虑到钢筋的保护、防腐蚀等因素。

(3)桥梁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应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

4.防护措施(1)混凝土桥面应做好防水、防冻、防腐等防护措施。

(2)桥梁的承台、墩柱、梁等部位应做好防水、防腐、防震、防风、防火等防护措施。

(3)桥梁的防护措施应采用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防腐蚀、抗紫外线等特点的材料。

四、结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范是确保混凝土桥梁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正常、外观美观、维护成本低、环保节能等要求的关键。

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防护措施都是保证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浅析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摘要: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两大必须要考虑进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一项工程能否保证人身安全和长期为人民服务的两项指标。

特别是桥梁设计,对这两项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在桥梁设计中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实现程度展开论述,并对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319-0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桥梁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多。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都兴建了举世瞩目的高水平桥梁工程,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大方向上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但是在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已经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在有些情况下,产生这些问题的最初源头发生在桥梁最初的设计环节,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在桥梁设计过程中提高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桥梁工程的总体质量。

1 目前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评估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没能完全满足相关的评估指标。

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不是必须等到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破损才能拥有评价的资格,也不是只有出现损坏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

专业的数据评估制度是保证桥梁安全使用和耐久使用的可靠评价依据。

我国对于桥梁检测标准中对于各年代桥梁都设立了完善的检测标准,透过这些检测标准可以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作出准确的评估。

对于不能够提供一定安全性能的桥梁,明确规定应该设置警示标识。

2 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桥梁的安全程度是能够被及时观察到的,但是要想保证桥梁的耐久使用,就需要从桥梁建设工程的初级阶段抓起,重视桥梁设计环节中关于安全性和耐久性,从根本上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和耐久程度。

在许多情况下,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从表面看出桥梁内部结构发生的细微、但却致命的变化。

浅析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

浅析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

浅析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展开探讨。

首先对桥梁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现有桥梁的安全状况。

其次对桥梁的耐久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表现。

然后从桥梁结构强度设计和材料选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接着介绍桥梁检测与维护的重要性,为保障桥梁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结论部分强调了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全文,强调了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加强桥梁建设和维护,确保公共交通的安全畅通。

【关键词】桥梁、安全性、耐久性、评估、分析、结构、强度设计、材料、检测、维护、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概述桥梁安全性及耐久性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要通行任务。

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显得格外重要。

安全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或事故,保障通行安全。

而耐久性则是指桥梁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持久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评估既关系到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也关系到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桥梁的安全性评估是通过对桥梁结构、荷载、材料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从而确保桥梁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破坏。

而桥梁的耐久性分析则是通过对桥梁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可能造成桥梁破坏的弱点,采取有效措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桥梁工程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只有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才能确保桥梁的长期可靠运行,为社会的交通运输提供保障。

2. 正文2.1 桥梁安全性评估桥梁安全性评估是确保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危险事故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构受力情况、材料疲劳损伤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或加固,从而提高桥梁的安全性。

桥梁安全性评估的核心是对桥梁结构受力情况的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型桥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由于桥梁作为交通和物流的重要设施,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桥梁的安全和持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设计准则、建材、建造技术、环境压力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安全性问题桥梁的安全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满足设计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不会发生破坏或崩塌等事故,以保障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保障桥梁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设计准则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准则的要求,包括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弯曲刚度、疲劳寿命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2.建材选择桥梁的建造必须选用高强度、高耐久的建材,以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建材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物理特性、机械特性、耐腐蚀特性、工艺性等多个因素,以保障桥梁建造质量。

3.施工工艺桥梁的施工必须遵循正确、科学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注意现场环境的压力和变化,尤其是在高海拔、狭窄、风大、雪大等特殊环境下施工时更要重视安全问题。

二、耐久性问题桥梁的耐久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经受住自然环境和人工因素的作用,不失效,不腐蚀,不失去性能,保持长期稳定使用。

为保证桥梁的耐久性,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材料腐蚀桥梁在长期使用中会经受到复杂的环境压力,如高温、高湿、雨雪、酸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桥梁材料的腐蚀和老化。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抗腐蚀、耐老化等特性,以降低桥梁的腐蚀度。

2.氧化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经受到大气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材料的氧化、老化等问题。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氧化特性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桥梁的观察檐来增加桥梁的遮阳性能,降低自身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的可能。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文将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进行详细的解析。

二、混凝土构件耐久性混凝土构件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其预定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能力。

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1.环境因素考虑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化学物质等。

在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中,要根据所处环境不同,选择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保护措施。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28天龄期下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在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同时,在配合比的设计中,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配合比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混凝土的方法。

在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强度要求,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混凝土保护措施混凝土保护措施是指在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内,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混凝土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保护措施包括防水、防腐、防火、防震等。

在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中,要根据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5.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保障。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同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和缺陷,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的应用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规范,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桥梁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其设计具有重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

本文将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在桥梁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桥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两个方面。

结构安全是指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而使用安全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1、结构安全桥梁的结构安全是指桥梁在承载荷载和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和变形。

桥梁的结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标准:桥梁设计应该依据当地的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情况来确定荷载标准。

如果荷载标准设定不合理,就会导致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增加。

(2)材料选择:桥梁的结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

(3)抗震设计:地震是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桥梁设计应该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合理进行抗震设计,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2、使用安全(1)交通安全: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的通行能力、通行安全等因素,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2)防护设施:桥梁的设计应该考虑人行道、护栏、标志等防护设施的设置,以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养护维修:桥梁的使用寿命受到养护维修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的养护问题,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桥梁的耐久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和服务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耐久性桥梁结构材料的耐久性是保障桥梁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桥梁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等,这些材料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选择耐久性好的材料来保障桥梁的使用寿命。

2、养护保养桥梁的养护维修是保障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设计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桥梁、道路、大型建筑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寿命进行认真的设计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寿命设计原理。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长期保持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而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1、氯离子氯离子是混凝土中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它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腐蚀,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氯离子的含量。

2、碳化碳化是混凝土中碳酸盐矿物被二氧化碳侵蚀的过程,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腐蚀,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中的碳酸盐含量。

3、硫酸盐硫酸盐是混凝土中另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腐蚀,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硫酸盐的含量。

4、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会产生龟裂和脱落,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会变得脆性,从而易于开裂和损坏。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应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5、磨损磨损是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一种常见的物理损伤。

长期的磨损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破损,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应考虑磨损对混凝土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寿命设计原理混凝土的寿命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确定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寿命内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混凝土的寿命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要求下的使用年限。

设计寿命的确定应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功能、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设计寿命应该与混凝土结构的预期寿命相符合。

2、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寿命设计应该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

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范的施工。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出发,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规范。

二、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1、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要求;2、耐久性设计应考虑结构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结构材料的特性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3、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指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的设计寿命:结构的设计寿命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的时间期限。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50年。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进行选择,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混凝土抗裂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轻微荷载时不发生裂缝,或者在发生裂缝后仍能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骨料种类和粒径等因素有关。

4、混凝土的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指混凝土中水的渗透能力。

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骨料种类和粒径等因素有关。

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1、结构的设计寿命确定结构的设计寿命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2)结构材料的特性及其耐久性;(3)结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1)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2)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求;(3)混凝土的渗透性要求;(4)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2)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求;(3)混凝土的渗透性要求;(4)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5)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摘要:道路桥梁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事故的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的质量和使用耐久性,笔者对道路桥梁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注重细部结构的设计也是造成桥梁耐久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因而从多方面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桥梁使用寿命;耐久性设计;
针对我国道路桥梁耐久性不足和事故频发的现象,笔者对我国混凝土结构桥梁耐久性不足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结构桥梁耐久性设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的细部设计。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分析
1.1工程设计的耐久性标准低
结构设计规范主要考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设计处于次要的地位,有很多指标都是定性的规定,在一些细部构造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规范中没有设计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明确要求。

规范在耐久性设计方面不能随着今年来水泥的性能、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的巨大转变而与时俱进。

1.2工程施工过程中片面的追求施工进度
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和施工进度的加快,实际耐久性质量大幅度下降。

在一些桥梁的混凝土施工中添加的早强剂,使其内
部结构和后期强度发展不良,易开裂,耐久性降低。

养护不良使表层混凝土的抗渗性成倍降低,使钢筋开始锈蚀的年限成倍缩小。

1.3在桥梁运营过程中缺少正常的检测和维修
结构耐久性需要有正确使用和正常检测与维修相配合。

重新建、轻维修是桥梁建设管理工作中重大缺陷,对于基础设施工程,应在设计中进行结构全寿命经济分析与评价,只有适当加大初始投资费用,强化结构耐久性,才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应选用低水化热、低c3a含量、偏低含碱量的水泥。

混凝土的骨料宜选用坚固耐久的洁净骨料,重视粗骨料级配及粒形,可以将适量引起作为常规手段,宜采用偏低的用水量并限制单方混凝土中水泥材料最低和最高用量,尽可能降低水泥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

2.2上部结构细部设计
①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是桥梁与车辆直接接触的部件,也是桥面排水的第一道防线。

桥面铺装一方面承受着汽车的冲击碾压剪切作用,另一方面又承受着主梁传递的反复应力和挠变,经常出现早期损坏,进而破坏桥面防水系统,最终导致主梁受桥面水影响而腐蚀主筋,铺装混凝土逐渐与主梁剥离,削弱了主梁的受力性能,影响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②桥面防水层。

桥面铺装与主梁之间的防水层是防止桥面水渗
入主梁的第二道防线。

不少设计中仅单一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防水。

由于防水混凝土属于刚性防水层,一旦开裂后防水性能便大为下降。

③主梁。

主梁是全桥的主要承力构件,一般在设计当中均要进行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重视程度很高,从理论计算角度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可是在实际运营当中,主梁(主要是箱梁)箱体内长期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积水灌满箱体的情况也有发生,极大地损伤了主梁的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使得主梁安全性大大下降。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主梁细节设计的不到位,主梁排水构造设置不够完善,桥面积水在长时间不能排出桥外时便通过梁顶裂隙进入箱体,进而在箱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箱体内积水。

④伸缩缝。

伸缩缝是桥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伸缩性、舒适性。

由于对主梁收缩徐变考虑不足,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型号选择不当,导致梁端或在最高温度时挤压损坏,或在最低温度时拉坏梁体。

伸缩缝在保证梁体纵向伸缩的同时,也应重视防水设计。

在很多设计中,采用直线式伸缩缝,这样做固然设计比较方便,但在桥梁两端的护栏处成为主要的漏水区域。

因此,建议选用横向两端有翘头的伸缩缝,使得整个伸缩缝形成一个闭合良好的u 型槽,可以有效避免桥面积水沿伸缩缝这个排水薄弱环节下泄到分联梁端及分联墩盖梁上。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
三、下部结构的细部设计
3.1 桥墩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桥墩在构造、施工工艺和截面形状等方面的多样性,近年来我国桥梁设计人员对下部结构的造型设计有了显著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桥墩粗、大、实的躯体,向着轻型、薄壁、注意造型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桥梁下部结构的功能和结构的美感。

比如上海市的高架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箱梁,呈抛物线型; 下部的墩台根据桥面宽窄及其周围环境的不同,分别采用了y 形墩、h 形墩、独柱墩、多柱墩等多种形式,截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方形,从而使得该城市的高架桥像彩虹一样环绕在城市之中。

分联墩盖梁分联墩处由于上部结构设置伸缩缝,桥面水经常通过伸缩缝薄弱环节泄漏到分联墩盖梁上,尤其是采用除冰盐的地区,分联墩盖梁长期承受着腐蚀性除冰盐水的腐蚀。

因此,分联墩盖梁顶面应该设置横坡以便排走桥面流下的水,并且要在盖梁保护层厚度方面重点考虑防腐蚀要求。

另外,为了防止腐蚀性盐水顺墩身流下,避免对墩身和桩基产生不利的影响,设计中可在盖梁挑檐上设置滴水槽。

3.2桩顶桥梁桩基安全直接决定着桥梁的整体安全,是桥梁设计的重中之重。

桩基顶部与承台或墩身相连,受截面突变的影响,属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桥梁桩顶一般设计于地面线附近,受地面水、地下水、桥面排下的含除冰盐的冰水、地面土(尤其像盐渍土、土中有机质)等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影响,经常处于干湿交替和腐蚀性环境,对于桩基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产生较大的不利作用。

因此,桩
基尤其是桩顶的设计中必须要根据桩顶处的水位情况、土质情况合理判定环境等级,选择相应的耐久性设计标准,最终确定保护层厚度。

3.3 墩台基础设计
在桥梁墩台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墩台基础的设计。

工程实践表明: 墩台的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整个结构质量的根本问题。

因为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如有缺陷,较难发现,也较难弥补或修复,而这些缺陷往往直接影响整个桥梁的使用甚至安危。

桥梁墩台的造价,通常在整个桥梁造价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或深水修筑基础更是如此。

因此,我们设计人员对墩台基础必须精心的设计,不得有马虎的思想。

四、结束语
通过前面各部分的介绍,我们对于常规设计中一些容易被忽视而又影响结构安全的细部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

只要能够有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全可以把这些细节问题通过代价并不高的方式加以解决。

耐久性预测不可能是一本精确的科学,结构使用寿命的预测只能是个估计。

由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在工程实践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作为设计工作者应结合已有的设计经验和当地工程建设实践认真进行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宏伟. 基于全寿命设计理论的桥梁设计过程[j]. 价值工程,2010,(18).[2]孟庆玉. 谈桥梁建筑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科技,2005,(4).[3]廖泉荣,龚晓利. 从桥梁养护角度探讨常规桥梁设计中的问题[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4,(2).[4]乔华龙.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11,(14).[5]甘军华.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j]. 山西建筑,2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