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其中<6个月的患儿66例,6—12个月的患儿22例,>12个月的患儿32例。

分别对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腹泻、中枢异常、心肌损害、肾脏损害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患儿年龄段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结果:<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个年龄段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脏损害、肾脏损害、营养不良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年龄段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6-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血液系统疾病、黄疸,其中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

结论:各年龄段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逐渐改善,但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却明确增大。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临床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居住条件、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会给感染者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1]。

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会引起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的损害,从而导致其出现肝脾肿大、黄疸、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甚至与先天性缺陷、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紧密的关联[2]。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感染巨细胞病毒之后,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临床对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预防比较困难[3]。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预防措施
01
02
03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保证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 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感染巨细胞病毒 的病人或动物,特别是孕 妇和婴幼儿更应注意。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 手,注意口腔卫生等个人 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病 毒传播。
控制措施
早期诊断和治疗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接种效果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巨细 胞病毒感染的疫苗,包括婴儿期、儿 童期和成人期疫苗。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巨细胞病毒感 染,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杜 绝感染。
接种时间
根据疫苗种类和年龄段,确定接种时 间和次数,通常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 进行基础免疫,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强 免疫。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总结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在症状和诊断上有明显的区别。
详细描述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通常会导致皮肤上出现水疱、丘疹等症状,同时可能出现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全身 症状。而巨细胞病毒感染则主要表现为肝炎、肺炎等内脏感染症状。诊断水痘-带状疱疹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 毒分离,而巨细胞病毒感染则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来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肌痛、乏力、咳嗽、恶心、呕 吐等。
在新生儿中,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能导致黄疸、肝脾肿大、肺 炎等症状。
02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方 法
血清学诊断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抗 体来判断是否感染巨细胞病毒, 包括IgM和IgG抗体。
抗原检测
检测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抗原, 有助于早期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 。
03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鉴别诊 断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

传 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医源性传播
播 如输入带病毒血制品和移植带病毒器官或骨
途 髓。

因婴幼儿期存在高感染率和高排病毒率,故
易发生托幼机构内传播。
3、人群易感性和流行状况
人群普遍易感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水准较高人群HCMV抗体阳 性率为40%~60%,社会经济水准较低人群则达80
%以上。 发展中国家,80%在3岁以前感染,成人感染
病后可作出诊断。 2.确定诊断:从活检病变组织或特殊体液如脑脊液、肺
泡灌洗液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是确诊证据
在诊断HCMV疾病时,要考虑到HCMV致病力弱,人 群中感染普遍、无症状性排病毒率高(原发感染者 可排毒数年)以及可与其它病原混合染或与其 他疾病伴随存在等情况,注意排除现症疾病 的其他常见病因;当病情严重程度不能完全 用HCMV疾病解释时尤应注意寻找其基础疾病或 伴随疾病。
功能异常。后者又称亚临床型感染。 绝大多数儿童HCMV感染表现为无症状性或亚临 床型感染。
四、儿童HCMV性疾病的诊断
一、诊断依据
疾病高发人群
①母亲孕期有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的新生儿
②一岁以下婴儿
③HIV患儿 ④接受骨髓、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者 ⑤大剂量或长期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根据临床征象分类
症状性感染:出现HCMV感染性疾病并排除其他 病因。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
身性感染,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若病
变主要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系统,如肝脏或肺脏
时,则称HCMV性肝炎或HCMV性肺炎。 无症状性感染
可有2种情况:患儿有HCMV感染证据但无症状和
体征;或虽无症状,却有病变脏器体征和/或
实验室检查

巨细胞病毒病有哪些症状?

巨细胞病毒病有哪些症状?

巨细胞病毒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巨细胞病毒病症状,尤其是巨细胞病毒病的早期症状,巨细胞病毒病有什么表现?得了巨细胞病毒病会怎样?以及巨细胞病毒病有哪些并发病症,巨细胞病毒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巨细胞病毒病常见症状:畏寒、发烧、咽痛、头痛*一、症状1、根据感染时间,分为(1)先天性感染(2)围生期感染(3)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2、根据临床征象分为(1)症状性感染如CMV损害宿主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先天性感染。

过去所称的巨细胞包涵体病多属此类。

如CMV损害主要集中于宿主的某一器官或系统,如肝脏或肺脏时,则称CMV性肝炎或 CMV性肺炎。

(2) 无症状性感染病毒终生存在体内;当罹患其他疾病时,病毒可趋于活动,多无临床表现。

3、具体症状(1) 全身巨细胞包涵体病型全身巨细胞包涵体病的一部分,以黄疸、肝脾肿大、呼吸困难为主,常伴有神经系统和血小板减少等临床表现,多见于新生儿。

(2) 原发肺感染型临床表现无热或低热、呼吸增快、呼吸暂停、咳嗽或发作性咳嗽、鼻塞、肋间隙凹陷等。

病程较长,3.4 %患儿死亡。

(3) 免疫抑制患者的CMV 肺炎:表现为亚急性和非特异性的,症状持续1~4 周,,发生肺泡出血时症状可持续1~3 个月,部分患者在1 周内急速进展到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为干咳、呼吸增快和发热,少数患者肺部可听到干或湿啰音。

肺部X线检查常常显示两肺部呈间质性、网状及结节状浸润,局限性节段型、结节型或肺泡型病变则少见。

(4) 中枢神经系统颅内钙盐沉着、脑软化、脑积水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后遗症也是最为严重。

最常见的是智力低下。

脑室周围钙化灶是先天性CMV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5)宫内感染系孕妇体内的CMV通过胎盘使胎儿在宫内受染,是人巨细胞病毒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受染胎儿90%为隐性感染,仅10%表现为临床感染,但有时后果较为严重,尤其当感染发生在妊娠头4个月内时,更易造成胎儿损害,可于数星期内死亡。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7例临床特点分析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7例临床特点分析
的认 识并 及早 采 取防 治措 施 。 1 资料 与 方法
统损 伤 的患儿 , 予 神 经 节 苷脂 、 蛋 白水 解 物 、 给 脑 电 针理 疗及 推 拿按摩 综合 措 施 进 行 脑 损 伤 康 复 治疗 。 在应 用 更 昔 洛 韦 抗 C MV 治 疗 的 同时 给予 保 肝 、 营 养心肌、 口服 微生 态制 剂如 酪酸 梭 菌二联 活 菌散 ( 第 4卷 第 5期
C i eit |tg a iW et e , t 0 2 Vo , . hnP dar ne r Trdt s M d Oc 2 1 , l No 5 4
婴 幼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1 临床特点分析 7例
胡 会 芹
乐康 ) 布 拉 氏酵母 菌 散 ( 活) , 少 胆 红 素 的肠 、 亿 等 减
肝 循环 等 治疗 。 1 6 观察 指标 . 实 验 室 检查 、 疫 学 检查 、 他 检 免 其
查 结果 及 治疗 预后 情况 。
1 1 临 床 资 料 2 0 - 1 2 1 - 3河 南 省 嵩 县 人 . 0 9 0 /0 2 0
及婴幼儿, 已有 愈来 愈 多 的证 据 表 明 C MV 感染 与
药 业有 限公 司) 抗病 毒治疗 并 辅 以保肝 利胆 、 热化 清
痰 及其 营养 对症 支 持 治 疗 , 护 受 损 的 肺 、 、 保 肝 心脏 等脏 器 。第 1 疗 程应 用 更 昔 洛 韦 静 脉 滴 注 , 次 个 每 5mg k , 日 2次 , 隔 1 , / g每 间 2h 疗程 2周 , 疗程 结 束 后 间隔 2周 进 行 第 2个 疗 程 , 脉 滴 注 更 昔 洛 韦 静
2 1 实 验 室 检 查 血 常 规 : 细 胞 ( . 7 1 ) . 自 5 1~ 0 ×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状况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面色、意识等变化,注意体温,神经系统受累体 征,例如肌张力、有无抽搐或惊厥的继续发生,及时发现阳性体征,做好记录。 (2)及时关注辅助检查,血生化及凝血指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预防DIC的发 生。 (3)观察用药的副作用。
感染主要累计中枢神经系统、眼、耳、肝 等,最终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 特点为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 典型特征为小头畸形的黄疸小样儿,可为早产儿,一般反应差,出 血、瘀斑、呼吸困难、黄疸、肝脾大、皮肤蓝莓松饼样结节,肝功 能异常,结合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如瘫痪、抽搐、肌张力异常,脑室周围钙 化、脑室扩大、皮质萎缩、视神经萎缩、无脑回等。 严重感染者病死率高,主要死因是肝衰竭和DIC 隐形病例也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脑积水和感觉神经性 耳聋等后遗症,还可出现腹股沟疝,牙釉质缺损等。
2、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强化手卫生。医护人员的管控: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时及时调整班次。 (2)开窗通风。环境舒适、整洁。 (3)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物品,可复用的用物做好一人一用一消毒。尽量做到 物品和相应的物资要固定,专人专用,不可与其他房间混用。尿裤作为医疗垃 圾放置于黄色垃圾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临床表现
2.围生期感染 途径:产道、感染的母乳、感染的血液制品、接触污染分泌物。 足月儿可无症状,早产儿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 大,听力损害。 3、肺炎 可致迁延性肺炎,可遗留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等疾病,反复住院 4、输血获得性感染 有输血病史,输血后3-6周出现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黄疸、贫血、 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等,持续2-3周逐渐缓解。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humanherpesvirus5,HHV-5),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为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期为60%~80%,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HC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

虽然HCMV是弱致病因子,对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但是,HCMV是引起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包括发育性免疫缺陷的胎儿和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常见病原,亦是导致艾滋病和器官、骨髓移植患者严重疾病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病因之一。

二十余年来,我国儿科对儿童HCMV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丰富经验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于1995年拟定《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稿),1999年修订为《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2],为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HCMV感染、深入其临床研究和开展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现就儿童HCMV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出如下建议。

一、HCMV的致病特性吐司HCMV感染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①产毒性感染(ProdUCtiVeinfection):临床也称活动性感染。

感染细胞内有病毒复制,可有核内包涵体,可致细胞病变和溶解破坏;②潜伏感染(Iatentinfection):不能分离到病毒和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病毒抗原和基因转录产物),仅能检出HCMVDNA o两种类型在机体特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HCMV的细胞嗜性非常广泛:①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主要靶细胞;②外周曲白细胞是易感细胞;③特殊实质细胞如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也能被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有致病意义的细胞病变。

唾液腺和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毒部位。

HCMV的组织嗜性与宿主年龄和免疫状况密切相关。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及临床意义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及临床意义

㊃论著㊃通信作者:杨立娜,E m a i l :l i n d a y o n y2014@h o t m a i l .c o m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 D 11b 表达及临床意义杨立娜(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辽阳11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感染巨细胞病毒(C MV )感染性肺炎的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 D 11b 的表达及诊断价值㊂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C MV 感染性肺炎儿童113例,年龄2~4岁,其中男80例,女33例,通过C MV -p p 65抗原检测将C MV 肺炎的儿童分为C MV 肺炎高活动性感染组㊁C MV 肺炎活动性感染组和非C MV 肺炎感染阴性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同年龄段儿童男21例㊁女1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㊂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述各组的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 D 11b 表达比例㊂计算C D 11b 在诊断儿童C MV 肺炎过程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 O C 曲线)㊂结果 C MV 肺炎高活动性感染的儿童中性粒细胞表达C D 11b 的比例与非C MV 肺炎感染阴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C D 11b 诊断儿童C MV 肺炎高活动性感染组的最佳临界值为表达率40.11%,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3.1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612;C D 11b 诊断儿童C MV 肺炎活动性感染组的最佳临界值为表达率63.87%,敏感度为92.87%,特异度为98.34%,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91㊂结论 儿童C MV 肺炎感染后中性粒细胞C D 11b 表达下调,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儿童C MV 肺炎活动性感染的实验室依据㊂关键词:肺炎,病毒性;巨细胞病毒;细胞活素类;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R 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08-0703-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08.014E x p r e s s i o n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n e u t r o ph i l s u r f a c e a d h e s i o nm o l e c u l e s C D 11b f r o mc y t o m e ga l o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 Y a n g Li n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T h i r d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o f L i a o y a n g ,L i a o y a n g 11101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Y a n g L i n a ,E m a i l :l i n d a y o n y2014@h o t m a i l .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s t u d y d i a g n o s i sa n dc l i n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n e u t r o p h i ls u r f a c ea d h e s i o n m o l e c u l e s i n c l u d i n g C D 11bf r o m 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 (C MV )i n f e c t i o n p n e u m o n i ai nc h i l d r e n .M e t h o d s B l o o ds a m p l e s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113c h i l d r e no fC MVi n f e c t i o n p n e u m o n i a i n c l u d i n g ma l e80a n df e m a l e40c a s e sb e t w e e n N o v e m b e r 2014a n dOc t o b e r 2016.H e a l t h y m a l e 21c a s e s a nd fe m a l e 12c a s e s s e r v e d a s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g r o u pf r o mo u t pa t i e n t s i n t h es a m e p e r i o d .C h i l d r e no fC MVi n f e c t i o n p n e u m o n i a 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h i g ha c t i v eC MV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C MV 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a n dt h en e g a t i v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h e a l t h yg r o u p a sn o r m a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c c o r d i n g t oC MV -p p65a n t i g e nd e t e c t i o n .N e u t r o p h i ls u r f a c e a d h e s i o n m o l e c u l e C D 11b w a s a n a l y z e d b y f l o w c y t o m e t r y a n d c o m pa r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 O Cc u r v e o f C D 11b i nc h i ld re n of C MV i n f e c t i o n p n e u m o n i aw a sm a d e .R e s u l t 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i o o f C D 11b i nh ig ha c t i v eC MV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a sc o m p a r e d w i t hn e g a t i v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o p t i m a l c u t -o f fv a l u eo fC D 11bi nhi g ha c t i v eC MV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w a s40.11%,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w a s 100%,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i nh i g ha c t i v eC MV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wa s63.19%,a n dt h ea r e au n d e r t h eR O C w a s 0.612.T h e o p t i m a l c u t -o f f v a l u eo fC D 11b i nC MVi n f ec t i o n g r o u p w a s63.87%,t h e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C D 11bw a s 92.87%,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C D 11bw a s98.34%,a n dt h ea r e au nde ro fR O Co fC D 11bw a s0.991.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n e u t r o p h i l sC D 11be x p r e s s i o n i nc h i l d r e no fC MVi nf e c t i o n p n e u m o n i a i sd o w nr eg u l a t i o n .C D 11be x pr e s s i o nc a nb e u s e da s a l a b o r a t o r y d i a gn o s i sb a s i s o f c h i l d r e n sC MVi n f e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p n e u m o n i a ,v i r a l ;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 ;c y t o k i n e s ;f l o wc y t o m e t r y人巨细胞病毒(h u m a n c y t o m e ga l o v i r u s ,H C MV )是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 N A 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β亚科,在疱疹病毒家族中,其基因结构最为复杂,且碱基的长度也最长[1]㊂巨细胞病毒(C MV )属于条件致病病毒,在健康人体内,C MV 虽然可以检测出阳性抗体,由于健康人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C MV 活动性感染的发生㊂但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体内,则容易发生C MV 活动性感染,目前报道的容易发生C MV 活动性感染的主要人群为婴幼儿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㊃307㊃‘临床荟萃“ 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u gu s t 5,2017,V o l 32,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如移植术后的患者和因疾病需要大量服用激素的患者等[2-5]㊂C MV具有组织和细胞的泛嗜性,因此临床表现也不一,可以累及泌尿生殖系统㊁中枢神经系统㊁肝脏㊁肺㊁血液循环系统等病变,其中以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6-7]㊂我国属于C MV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域,有研究显示在我国通过C MVI g G抗体检测方法检测健康人群,其C MV的阳性感染率高达70%~100%,而孕妇C MV的感染率更是高达95%以上,对于周岁儿童C MV的阳性率约为80%[8-9]㊂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期,其免疫功能有待完善,因此儿童C MV肺炎的发生比例较高,有研究报道,2~6岁C MV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罹患C MV 肺炎比例可达13%[10]㊂如果儿童C MV肺炎活动性感染不能得到有的救治则病程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上早期发现并明确诊断C MV感染对于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儿童C MV肺炎感染者113例,其中男80例,女33例,年龄2~4岁,平均(3.3ʃ0.2)岁;同时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同龄儿童33例,男21例,女1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选择研究纳入人群均获得其儿童监护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试剂及检测方法 C MV-p p65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 L I S A)定性检测,采用C MV B r i t e T M T u r b oK i t试剂盒(荷兰I Q公司),将儿童的血液在肝素抗凝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白细胞,并调整白细胞的密度为2ˑ106/m l,将调整好的白细胞液滴入载玻片内并使用试剂盒中的固定液和打孔剂分别处理白细胞,将p p65的一抗在湿盒中孵育6小时后,取出在避光条件下使用高倍镜下镜检㊂C D11b检测:C D11b购买于美国B D公司,使用破膜固定液将白细胞分离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 B S)将白细胞密度调整为5ˑ106/m l细胞悬液,取出195μl,并加入5μlC D11b流式抗体,避光保存20分钟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㊂1.3 C MV活动性感染诊断标准儿童外周血中C MV-p p65抗原检测阳性,C MV-p p65抗原检验阳性细胞>100个/5ˑ104白细胞为高活动性C MV感染,C MV-p p65抗原检验阳性细胞<100个/5ˑ104白细胞诊断为C MV活动性感染㊂儿童C MV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制定的‘C MV感染诊断方案“[11]:①从儿童受检的血㊁尿㊁唾液或组织等任何一种中分离出C MV;②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从受检的组织或细胞中检测到C MV抗原如早期速发抗原(I E A)㊁热病抗原(F A)或p p65等;③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查得C MV抗原(以上3项中有任何一项阳性时,不仅可以诊断C MV感染,并能诊断为产毒性感染);④用分子杂交或P C R法从受检材料中检出C MV-m R N A,表明产毒性感染,如检出C MV-D N A特异片段,只能表明C MV感染,不能区分为产毒性或潜伏性感染㊂1.4统计学方法使用G r a p h p a dP r i s m5软件完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㊂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 C MV-p p65抗原检测结果根据C MV-p p65抗原检测结果,将儿童分为C MV高活动性感染组㊁C MV活动性感染组和非C MV感染阴性对照组㊂其中儿童C MV高活动性感染组20例,占试验组儿童总数的17.7%,C MV活动性感染组48例,占试验组儿童总数的42.48%,阴性对照组45例,占试验组儿童总数的39.82%㊂2.2 C D11b在中性粒细胞表达经过流式C D11b 抗体标记后,儿童C MV肺炎高活动性感染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可以检测C D11b表达的比例占中性粒细胞总数的(38.17ʃ5.22)%,与C MV活动性感染组(49.23ʃ4.22)%㊁阴性对照组(61.56ʃ4.37)%和健康对照组(63.34ʃ5.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㊂C D11b诊断儿童C MV高活动性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表达率40.11%,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3.1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612;C D11b诊断儿童C MV活动性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表达率63.87%,敏感度为92.87%,特异度为98.34%,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91(图2)㊂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与非C MV感染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图1各组中C D11b在中性粒细胞表面的表达㊃40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2C D11b诊断儿童C M V高活动性感染和C M V活动性感染的R O C曲线3讨论婴幼儿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诱发丙型肝炎病毒㊁柯萨奇B病毒㊁风疹病毒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㊁轮状病毒和C MV等病毒感染[12]㊂而C MV是已知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容易引起婴幼儿急㊁慢性感染的病毒之一,而且C 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征,有研究显示1周岁儿童C MV抗原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0%,一旦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C MV就可以直接诱发C MV的活化并最终导致C MV活动性感染,其临床表现以儿童C MV肺炎最为常见[10]㊂儿童C MV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集中在细支气管,可以出现细支气管周围炎,临床表现则与间质性肺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㊁咳嗽并伴有肺哮鸣音,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㊂在早期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因此极易引起误诊,造成病情延误[13-14]㊂同时, C MV具有泛嗜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C MV感染可以引起多个器官的病变,而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临床上鉴别诊断C MV感染十分困难㊂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还可以并发儿童免疫功能的损伤,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㊂因此,临床上应对儿童C MV性肺炎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做好鉴别诊断并采用适当治疗方案,实现抢先治疗,以改善儿童病情及预后,提高儿童生存质量㊂白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其主要是存在于细胞表面或者细胞基质中的糖蛋白,发挥作用形式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相结合介导细胞间的信号传导㊂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细胞之间㊁细胞与周围的基质间和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参与了细胞信号的整个转导与活化的过程㊂在中性粒细胞表面有多种黏附分子,其中包括整合素家族㊁选择素家族㊁黏蛋白样家族㊁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钙粘素家族[15]㊂其中整合素是一种能够介导细胞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㊂在细胞间信号转导过程中,整合素可以将细胞外基质的信号等有关信息传入细胞,同时也可以由细胞内向细胞外传递信号㊂整合素是由α(120000~185000)和β(90000~110000)两个亚单位形成的异二聚体[16]㊂C D11b是整合素家族中β2亚族的中的一员,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0000,基因位点在16号染色体短臂p11~p13.1,单核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N K)细胞表面均可以表达,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表面C D11b处于非活化状态,在在体内的其他细胞中仅有低水平表达㊂C D11b的活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补体片段㊁一些趋化因子和细菌代谢的内毒素和脂多糖等,当白细胞与上述小分子接触后在数分钟内就可以高表达C D11b,因此C D11b的上调被认为是炎症相关的早期标志物之一㊂因此,C D11b的上调被认为是中性粒细胞被激活的标志㊂有研究报道,新生儿在重症肺炎的早期就有中性粒细胞表面C D11b高表达,且随着病情好转C D11b表达逐渐降低[17]㊂这一过程提示C D11b 在重症肺炎早期就可发生变化㊂儿童发生C MV病毒感染时,病毒的代谢产物可以引起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趋化因子的高表达,这些炎症因子则可以诱发早期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 D11b的变化[18]㊂但是,这个过程在体内存在时间很短,如果当诱发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C D11b上调的现象会随着时间而下降,这一过程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转变为脓细胞而失去生物学活性有关㊂由于儿童C MV感染型肺炎的特点为隐匿性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察觉,因此儿童C MV感染性肺炎在早期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出现临床症状后,感染程度加重,C D11b的表达下调㊂C D11b诊断儿童C MV肺炎活动性感染的R O C曲线下面积为0.991,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异度可达98.34%,即出现C MV活动性感染后中性粒细胞表面C D11b表达明显降低,对鉴别诊断C MV活动性感染具有重要价值;而诊断C MV高活动感染R O C曲线下面积为仅0.612,诊断价值不如C MV活动性感染高,但敏感度仍较高可达100%㊂综上所述,儿童C MV感染性肺炎外周血中性粒㊃50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细胞表面C D11b表达下调这一现象对C MV活动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㊂配合中性粒细胞表面C D11b 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C MV感染的检出率,使儿童在早期能够得到有效地诊治,实现 抢先治疗 ㊂参考文献:[1]董妞妞,徐锦.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㊁H㊁N及其基因型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6,31(3):159-162. [2]宋华,张书红,徐晓华,等.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J].临床荟萃,2008,23(20):1472-1473.[3]沈一燚,刘志峰.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脂质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5):494-497.[4]汪生,刘丹波,郑晓丽,等.不同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 23(5):1438-1444.[5] A z e v e d oL S,P i e r r o t t i L C,A b d a l aE,e t a l.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i n f e c t i o n i nt r a n s p l a n tr e c i p i e n t s[J].C l i n i c s,2015,70(7):515-523.[6]吴春涛,刘苏,佟艳会,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弓形虫㊁风疹病毒㊁巨细胞病毒基因的定量检测[J].临床荟萃,2009,24(1):49-50.[7]彭芬,沈昌桃,吴华莉,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8):4257-4259.[8]胡云,甘忠芳.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241-241. [9]罗洁,刘金辉,周慧敏,等.南昌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㊁风疹病毒㊁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23(1):18-20.[10]罗征秀,陈坤华,刘渝.重庆地区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特异性I g M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297-298.[1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9,15(7):441-441.[12] W a t e r s A,J e n n i n g s K,F i t z p a t r i c k E,e ta l.I n c i d e n c e o fc o n g e n i t a l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i n f e c t i o ni nI r e l a n d: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s c r e e n i ng a n dd i a g n o s i s[J].JC l i n V i r o l,2014,59(3):156-160.[13] D r e h e rAM,A r o r aN,F o w l e rK B,e t a l.S p e c t r u mo f d i s e a s ea n d o u t c o m e i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s y m p t o m a t i c c o n g e n i t a l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J].JP ed i a t r,2014,164(4):855-859.[14]S t o c k m a n nC,R o b e r t sJ K,K n a c k s t e d tE D,e ta l.C l i n i c a l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a n d p h a r m a c o d y n a m i c s o f g a n c i c l o v i r a n dv a l g a n c i c l o v i r i nc h i l d r e nw i t h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J].E x p e r tO p i nD r u g M e t a bT o x i c o l,2015,11(2):1-15.[15]魏军,王炜,唐欢,等.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 F A-1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3):263-266.[16]朱鹏,杨谦.整合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121-123.[17]郝玲,杨恒伟,李艳芝,等.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C D64㊁C D11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7,22(19):1382-1385.[18]周喜友,刘文娟.轮状病毒感染性脓毒症儿童中性粒细胞C D11b㊁白细胞介素-6㊁h s-C R 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28-129.收稿日期:2017-05-05编辑:武峪峰㊃60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
表现差异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特点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按照年龄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12m),观察分析三组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靶器官损伤情况。

结果:A组:患儿受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患儿较少,肺炎和黄疸患儿比例相当;B组:同A组一样肝功能损害患儿居多,黄疸和血液系统疾病差异较明显;C组:肝功能损害患儿的发生率最高,黄疸和肺炎患儿较少。

三组不同年龄患儿靶器官损伤的发生情况均有明显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2m)三组,统计各个年龄段发生靶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损害、肺炎、黄疸、血液系统疾病、心肌或者肾脏损伤、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先天畸形等疾病的发生率,并探究儿童年龄与靶器官损伤发生情况的联系。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将所有的统计数据录入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Fisher Exact Test以及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12m患儿的肝功能损害、肺炎以及黄疸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但未发现先天性畸
形患儿。

说明<1岁的患儿是先天性畸形的高发人群,有相关报道,围产期患儿感染的缺陷率高达50%,因此应加强产妇的产前干预,不同年龄阶段患儿均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肌损害、肾脏损害的发病较少,且肝功能损害、肺炎、黄疸以及先天性畸形患儿发病率和患儿年龄呈负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会有所增长,说明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损害多种血液系统[3]。

参考文献:
[1]龚波,张听明,李俊,等.妇女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468―472.
[2]吴少亘,胡娅莉,张姝,等.测定抗HCMV-IgG抗体亲合力指数鉴别原发感染和再激活感染[J].临床检验杂志,2009,27(3):217―219.
[3]张萍,孙正芸.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血液系统损害3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0):753―7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