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版美国EE-MSE-ME-I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合集下载

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则范文)

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则范文)

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则范文)第一篇: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个人背景Overall GPA: 93.3/100 ranking 2/66(基科应用)Major GPA: 96.9/100 ranking 1/103(物理系)GRE: 161 / 169 / 4.0TOEFL: 108 海外科研经历:2015 Summer UCB Feng Wang Group 申请结果PhD Offer: UC Berkeley Physics, Caltech Applied Physics, Harvard SEAS M.S.Offer: Stanford EEPhD申请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寻找最佳匹配度的过程。

在申请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教授,也需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与申请项目的匹配度,来赢得Committee的青睐。

我的申请本身没有太多好说的,不如让我来谈谈我的科研经历和方向选择,对读者未必有参考价值,但是仍不失为一个故事。

大二下学期和大三,我在清华换过许多科研方向,包括计算材料学,原子分子光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纳光电子学。

其中我在黄翊东教授的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做了比较长时间的一段科研。

所有这些科研组,或是直接无视本科生,或是让本科生打杂,或是研究方向没有新意,或是只注重技术没有什么有趣的想法。

我在每个组都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兴趣坚持下去。

令我更加难受的是多数教授并不会认真听我的见解,只是机械的安排本科生做一些机械的工作。

在黄翊东教授组的时候,我把一篇paper的初稿都写好了,但是在修改文章的某一刻突然就觉得我做出来的工作很没有含金量,发表这样一篇水文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决定把这个工作转给了组里的一个博士生,放弃了这篇文章。

在这段时间,我觉得科研真是没什么意思,也就那么回事。

美本申请Berkeley EECS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本申请Berkeley EECS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本申请Berkeley EECS之申请总结背景: UCLA EE; GPA 3.758; GRE 159 170 3.5申请方向:EE MasterOffer:Berkeley EE Meng, UCSDwith $5,000.00 fellowship, Columbia, Duke, WUSTL, Cornell, Upenn, Umich, NWU首先,我要谢谢世毕盟留学(ggu)指导我的孙老师,何老师以及mentor韩老师在我申请过程中给与我的指导,真的很感恩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的人,谢谢!关于我我是ucla的2016届的毕业生,主修电子工程。

现在还是我们学校honor society的professor relation officer 所以大三的时候有很多的机会和我的教授以及系主任交流,了解了一些ucla以及有些学校的招生规律,并且结合我这次申请的轻身经历,想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可能有些并不客观,更多的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关于本科我如果是一般国内大学或者USnews很一般的海本,我是否还有机会?我觉得肯定是有的但真的是因学校而异。

就拿stanford和berkeley作比较吧。

他们两家的招生原则可以说非常不同。

Stanford每年都被申爆因为大家知道他好像不怎么看出身,如果你是你们学校的top1%然后有着不错的三维,可以没有科研,你是有一定的几率被录取的(地里俗称彩票)。

没有说这不好,每年那么多人申请大S,最硬的指标无非是gpa,如果大家有着3.9以上的gpa,大可不必在意本科学校,放心去申请,希望是有的。

反观ucb的ms或者meng项目,ms每年只会录取10+的ee学生(未经证实),并且比较青睐ucb的本科学生,即使是外校说实话都是美国eecs专业排名前十的1%并且人均一篇paper以上和超牛的推荐信。

Ucb的eecsmeng去年了解下来入学的也只有四个大陆学生。

所以说相对而言,伯克利喜欢海本的程度远胜于斯坦福,大家如果想申请他家的ms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是meng我交流下来普遍都有海外交流的背景。

博士屯儿特色EE专业简述(世毕盟留学)

博士屯儿特色EE专业简述(世毕盟留学)

博士屯儿特色EE专业简介麻省是美国的学术重镇,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博士屯儿。

各种传说中的神校咱就不多说了,咱说点申请中常见的学校。

1、Boston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41(综合排名)/41 (专业排名)位于查尔斯河北岸剑桥的Boston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成立于1839年。

它在博士屯儿当地的reputation 相当不错,教授质量都很好,有不少MIT,Harvard的等神校的后代。

但是申请这所学校时,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他家的学费太高了(一年学费接近7万美刀/tuition/),当然纯追求学术,不care金钱的富二代请随意。

不过这个学校不差钱, 有能力的人去那再申奖学金也是有可能的。

BU的ee系光电特色挺明显的, 有不少知名的教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申申看。

院系主页:/eng/departments/ece/research/研究方向:Computer EngineeringElectro-Physics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BU有独立的光学中心/photonics/光学相关教授链接:/photonics/faculty-profiles/录取要求:IBT 90-100,单项成绩要求至少20/ 雅思要求7以上2、WorcesterPolytechnic Inst.(MA)伍斯特理工学院57(综合排名)/92(专业排名)伍斯特理工学院(简称WPI)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科技大学,成立于1865年。

该校强调以“集体解决疑难”,以“专题报告作教育根基”,鼓励学生亲力亲为,边做边学。

该校功课十分繁重,每周至少要花12-15小时做功课、温习或阅读。

学生修读最多的学科是工程(76%)、计算机及信息科学(7%)、生命科学(6%)。

学校所在地是美国东北站的生物科技中心,附近有不少高科技的机构,支持学院的科研项目,不少学生都有机会在美国甚或到海外实习,美国人称其为小MIT。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申请背景:复旦大学化学系GPA: 3.50;GRE: 157+170+3.0;TOEFL: 104;Sub Chemistry: 890 (95%)申请结果(化学PhD):Offer: UCSB, UMinnesota, TAMU, ASU申请目标和选校策略几乎从一开始,我就有出国读书的打算,但这背后也没有很崇高理想:仅是当我听说有另一个大陆的时候,我便没有办法将自己的脚再束缚在原地。

而出国读书即实现自己换个地方生活的计划,又能让自己安下心来做一两件事情,不失为一个选择。

正如我身边很多的理工科朋友一样,我也会在Master和PhD之间犹豫:我没有崇高的科研理想,但也被科学探究的乐趣所吸引;想要通过博士的学习让自己了解更多前沿的技术,但也担忧一旦上了学术的道路会错失很多其他机会。

这种犹豫一直持续到申请季前的暑假,不过在UCSB科研的经历不仅让我确认自己对于实验室工作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与教授和朋友的交流中也慢慢放下对读PhD的顾虑:PhD的学习并不等于掉进了学术的大坑,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完全可以创造出比Master更多的学术、工作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机会。

另一方面,Master 的学习势必会需要自己负担大部分的费用,这笔费用显然也需要我父母的出资,而我自身并不赞同本科后还需要父母继续资助读书的这种做法,一个有奖学金的PhD学位也就成为的申请目标。

对于一个PhD学位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导师的科研方向。

我虽然本科是化学专业,但是所进行包括以后想进行的科研都偏向于工程,行业内的教授也基本都位于化工、药学和生物医药等工程类专业。

由于科研中所涉及的重点不同,我作为一个化学背景的学生申请Top 20的工程类PhD难度非常大。

在我不打算先读一个工程类Master作为跳板的前提下,我在申请的过程除了联系教授所推荐的项目,挑选有比较融洽跨学科合作氛围和灵活导师制度的工程类学校,申请其化学项目。

我去MIT,女朋友去Stanford,世毕盟给我们助力

我去MIT,女朋友去Stanford,世毕盟给我们助力

我去MIT,女朋友去Stanford,世毕盟给我们助力基本情况:美国前 50本科GPA:3.87/4GRE:152 170 4收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申请季也算是圆满结束了,我简单做个申请总结,以及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Offer情况:MIT EECS PhD,Umich MSE PhD,CMU MSE PhD,UCSD MSE PhD,CMUECE MS; Northwestern MSE MS; UCSD MSE MS【我的背景】首先我的专业是纳米工程,这是一个比较罕见的专业,基本上只有极个别学校有,具体专业内容涵盖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材料工程,应用物理以及生物和化学,算是一个学科跨度比较大的专业。

我的科研方向是电子和半导体,这个方向也是一开始就就决定了,所以也让我少走了些弯路。

在申请中我的方向也是电子和计算机硬件。

我本科截止申请时的gpa还算不错,专业GPA 也是满GPA。

在文章发表的话算是平均水平,只有两篇发表了的。

在申请季的时候还有两篇马上投出的文章。

另外还lead了两个in progress的项目。

我的科研经历还算丰富吧,一段是在高中时在北大进行的科研,另外一个就是在本科在美国本校的科研,还有一段暑研。

除了科研,我还有一些实习和工作的经历。

工作经历也基本上都是在校内,基本上也就是系里边的TA和grader。

申请的时候我的三封推荐信都是本校本专业的教授写的。

这三个教授一个是我科研老板,一个是我助教的老板,还有一个是我的两门专业课的授课老师。

所以我的推荐信涵盖面也比较广。

最后就是GRE和托福成绩,因为是美本,所以托福成绩不需要提供,GRE申请工程类专业PhD是够用了的,虽说当时备考GRE很是煎熬,陆陆续续持续了一年,但好在申请过程中没有给我拖后腿。

一般来讲,对于工程类专业的GRE在申请中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这两年,不光是因为新冠的影响,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GRE的成绩提交,变成自愿或者根本禁止提交。

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全文5篇]

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全文5篇]

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全文5篇]第一篇: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科研硬伤的美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本科院校:四川大学数学学院GPA排名:1/152 TOEFL:104(R28+L26+S22+W28)GRE:V157+Q170+AW3.5 GRE SUB Math:93% 去向:USC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PhD写在之前我是在大三下签约世毕盟的。

说实话,在签约世毕盟之前,我觉得自己只能以申请一个不错的硕士为目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可能申请到博士。

虽然自己的成绩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科研经历,而且距离开始申请也就只剩不到半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申请博士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科研——永不言弃是成功路上的制胜法宝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1.科研经历之一波三折来到世毕盟之后,世毕盟的培训师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现在开始准备科研还不算晚,努力好这半年还是很有可能申请到博士的。

虽然当时我不太相信,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还是照着老师的要求来做了,开始着手联系国外的暑期科研。

我几乎每天都发送七八十封邮件,但是回复的数量很少,而且回复的大多还是些客套鼓励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就当我感到绝望的时候,世毕盟的培训师再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她让我坚持发下去,在数量的堆积下一定会出结果的。

后来我又发了两周左右的邮件,终于联系到了宾大生统的一个教授,他人很好,同意我来宾大做暑期科研。

这个积极的回复顿时让我充满斗志,我迅速投入到办理去美国的各种手续的工作中。

但就在这时,坏消息又来了,由于去宾大做暑期科研必须办理J1签证,而这个签证办理的时间特别长,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这时留给我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了,想办理好这个签证已经是不可能了。

因此,我只得放弃去宾大做暑期科研的想法,而这一结果也自然让我非常失望。

超详细版美国EE-MSE-ME-I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超详细版美国EE-MSE-ME-I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EE/MSE/ME/IE博士申请总结一:申请项目及套磁录取结果申请项目:EE: UCLA, UW Madison, USC, UT Austin, Brown, Northwestern, Yale, VT, WUSTL, U of Toronto, RiceMSE: UCF, UCSD, Columbia, Cornell, UIUC, UMN, Upenn, PSU, CMUME(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rdue, Gatech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Purdue套磁回复情况:积极回复:EE: UCLA, UW Madison, USCMSE: UCF, UIUCME: Purdue, Gatech一般回复/模板回复:EE: UT Austin, Brown, Northwestern, U of TorontoMSE: UCSD, ColumbiaIE: Purdue套磁后未回复:EE: Yale, WUSTL, RiceMSE: Upenn, Cornell, UMN, CMU未套磁:EE: VTMSE: PSU发面试情况(我的全是教授私人面试,一个committee 面试都没有):EE: UCLA, UW Madison, USC, VTMSE: UIUC, PSUME: Purdue, Gatech录取结果:Offer:EE: UW Madison(RA), USC(Fellowship)MSE: UIUC(RA)ME: Purdue(RA)Withdraw:EE: VT, U of TorontoMSE: UCF, PSUME: GatechRejection:EE: UCLA(Waiting List 转), UT Austin, Brown, Northwestern, Yale, WUSTL, RiceMSE: UCSD, Columbia, Cornell, Upenn, CMUIE: PurdueNo respond:MSE: Columbia, UMN二、个人硬件本科成绩:Maj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Member of Yan Jici Talent Student Program, School of Physics GPA(overall): 3.89/4.30 Ranking: 21/286 (Top 8%)GPA(major): 4.00/4.30英语成绩:TOEFL:104/120 Reading 29 Listening 26 Speaking 22 Writing 27 GRE: Verbal 150 Quantitative 170 Writing 3.0Sub:没考科研经历:大一暑假:Program: 低温等离子体治疗癌细胞Institution: 合肥科学岛等离子体实验室大三期间:Program: 硒化铋纳米带的合成及表征Institution: 微尺度国家实验室Program: 核壳结构上转换材料的合成及表征Institution: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大三暑假:Program: 利用太赫兹光谱研究高聚物材料的低能量振动Institu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三、关于本科平时的学习平心而论,科大物理学院的现在课程设置并不是特别特别困难,至少没在出现过某门课程全班总评及格的才个位数的情况。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第一篇: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模版)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Offer: Northwestern,TAMU,UMich(Interview)Decision:Northwestern Chemistry PhD, 2016 fall 关于选择对于所有申请者而言,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要转行,决定工作、出国还是保研,若出国,读master还是PhD…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而言,做出选择并不容易,选择也因人而异。

我的感悟是遵从本心即可。

其实这些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有的只是合适与否。

对于申请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尽早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发自内心地认同、坚持下去。

我在做出这些选择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做出决定用五年时间读化学博士是需要勇气的。

在此期间,世毕盟的龚老师提供了各个专业的详细资料以及申请难度方面的信息。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龚老师的帮助,仅凭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想要搜集这么完整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世毕盟微讲座平台也对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于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不会成为加分项,然而却可以成为申请中的硬伤,或者在申请过程中耽误很多宝贵时间。

对于英语功底较弱的同学,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避免它占用其他申请材料的准备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学专业的申请而言,标准化考试还包括GRE sub考试。

一般会选择在大四时参加sub考试,但是如果大三及海外科研期间时间方便的话,选择这段时间参加考试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

关于选校和套瓷在此我想着重分享我对选校和套瓷的看法。

选校和套瓷是一脉相合成的。

对绝大多数PhD申请者而言,套瓷是申请中最重要(没有之一)的一步,也应当是最费心力(没有之一)的一个过程。

它贯穿整个申请过程,其中的trick很多。

多数所谓“逆袭”的申请者都是凭借套瓷中的优异表现得到对方教授的认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详细版美国EE-MSE-ME-I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美国EE/MSE/ME/IE 博士申请总结一:申请项目及套磁录取结果申请项目:EE: UCLA, UW Madison, USC, UT Austin, Brown, Northwestern, Yale, VT, WUSTL, U of Toronto, RiceMSE: UCF, UCSD, Columbia,Cornell, UIUC, UMN, Upenn, PSU,CMU ME(Mechanical Engineering):Purdue, GatechIE(lndustrial Engineering): Purdue套磁回复情况:积极回复:EE: UCLA, UWMadison, USCMSE: UCF,UIUCME: Purdue, Gatech 一般回复/模板回复:EE: UT Austin, Brown, Northwestern, U of TorontoMSE: UCSD, ColumbiaIE: Purdue套磁后未回复:EE: Yale, WUSTL, RiceMSE: Upenn, Cornell, UMN, CMU未套磁:EE:VTMSE:PSU发面试情况(我的全是教授私人面试,一个committee面试都没有): EE: UCLA, UWMadison, USC,VT MSE: UIUC,PSUME: Purdue, Gatech录取结果:Offer:EE: UWMadison(RA),USC(Fellowship)MSE: UIUC(RA)ME: Purdue(RA)Withdraw:EE: VT, U of TorontoMSE:UCF,PSU ME:GatechRejection:EE: UCLA(Waiting List 转),UT Austin, Brown,Northwestern, Yale, WUSTL, RiceMSE: UCSD, Columbia,Cornell, Upenn, CMUIE: PurdueNo respondMSE: Columbia, UMN二、个人硬件本科成绩:Maj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Member of Yan Jici Talent Student Program, School of PhysicsGPA(overall): 3.89/4.30Ranking:21/286 仃op 8%) GPA(major):4.0 0/4.30英语成绩:TOEFL : 104/120 Reading 29 Listening 26 Speaking 22 Writing 27GRE: Verbal 150Quantitative 仃0 Writing 3.0Sub:没考科研经历:大一暑假:Program:低温等离子体治疗癌细胞Institution:合肥科学岛等离子体实验室大三期间:Program:硒化铋纳米带的合成及表征Institution:微尺度国家实验室Program:核壳结构上转换材料的合成及表征Institution: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大三暑假:Program:利用太赫兹光谱研究高聚物材料的低能量振动Institu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三、关于本科平时的学习平心而论,科大物理学院的现在课程设置并不是特别特别困难,至少没在出现过某门课程全班总评及格的才个位数的情况。

任课老师们也是过来人,知道申请出国还是比较看重GPA 的,所以给总评时也是尽量提分,但是因为教务处有优秀率不能超过30%的限制,科大的GPA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至少国外很多学校是认的。

在我大二大三期间,有一个谣传,就是说overall GPA达到3.89就可以了,这样没有任何学校会因为GPA的原因拒绝你(后来听说是Stanford某老师来科大面试学生时卡GPA 3.89的槛)。

最后我申请的时候留意了下,发现好像确实是这样,所以,如果不是特意刷GPA,把GPA维持在3.9以上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多余的时间完全可以花在丰富科研经历和准备英语上,我觉得这样一来性价比更高。

但是一定要记住,G PA不是唯一! ! !如果只有GPA,英语和科研很烂的话,我觉得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令自己满意的结果的。

所以,还是大一大二还是需要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上去的。

四、关于英语TOEFL和GRE的准备是我申请过程中的一大败笔,虽然最后申请时的分数还看得过去,但是准备英语的过程直接导致科研成为我硬件的最大短板。

而且,为了考TOEFL,我没考物理Sub(当然,在决定不考前,认真打听了下,物理Sub 对申请MSE,EE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对准备申请Phy 或是AP的同学,一个高于90%的物理Sub是至关重要的)。

先说暑假就去我京新G方上了然准备RE开始很早,班的课,但是后来一直都没当回事。

一直拖到了大二暑假,本想大二暑假留校准备GRE顺便进个实验室的,结果和几个高中同学出去在国内溜达了半圈,现在想想真是浪费时间。

大二暑假的时间非常宝贵,建议后来人把TOEFL或是GRE至少考掉一门,然后进个实验室做做科研,听听组会。

不求出什么成果,也不求一下子就找到自己钟爱的方向。

但是至少会发现自己不喜欢哪些方向,这样的话,后面无论是对换实验室,申请交流项目,决定套磁老师,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GRE 一共考了四次,09/13/2014,12/07/2014, 03/29/2015, 06/12/2015。

分数分别为132(V)+164(Q)+3.0 (AW),136(V)+168(Q)+3.0(AW),145(V)+170(Q)+3.0(AW),150(V)+170(Q)+3.0(AW)。

前两次完全就是裸考, 第二次进去一个半小时就交卷了,所以完全没有什么好说的。

第三次倒是认真准备的,那是已经是大三下开学了,寒假在家把《要你命三千》过了遍,回校后刷了遍《陈圣元GRE填空》和半本《GRE阅读36套》就去考试了。

考出来自己还是挺惊讶的,因为之前用PP2模考Verbal 才140,141。

之后一场间隔时间比较常,因为中间涉及到准备交流项目和期中考试。

三四场之间的有效准备时间估计也就3礼拜,这次是重点是准备AW和Verbal,前面说的1对1上课也是这个时候的事,准备Verbal无非就是拿着张一卡通,在二教盖着《要你命三千》背单词。

然后每天一套阅读,填空没准备,感觉对我来说,短期提高太难,所以重点准备阅读。

所以,我对GRE的准备也谈不上什么心得。

只能说说我的感受,总共用过三本书一套软件,分别是《要你命三千》,《陈圣元GRE填空》,《GRE 阅读36套》以及PP2。

要我说,GRE就是一个考验耐力的过程,得单词者得天下。

要沉得下心,看似我准备了三年GRE ,实际上有效时间也就大三寒假两个礼拜,大三下开学三礼拜和大三下期末三个礼拜,一共9个礼拜。

足够把我从基本零分提高到还凑合。

一般来说,理工科申请一般不看GRE,完全是够用就行,对科大大多数人来说,GRE考到150(V)+仃0(Q)+3.5(AW)就完完全全足够了。

再说说TOEFL,感觉我的TOEFL准备还是比较成功的,短期提高比较大。

TOEFL从大三下开始考,一共考了7次,国内六次,加拿大一次。

分别是04/12/2015, 05/30/2015, 08/07/2015 (加拿大),09/19/2015, 10/11/2015, 10/31/2015,11/15/2015。

前面几次全是裸考,TPO 一套没做过,考着玩的,分别是53(仃S), 69(19S), 70( 18S), 79(14S), 82(15S),93(佃S), 104(22S)。

第一次才53分是因为考试中途因为身体原因临时退场了,所以第二次才算是正常水平,当然也就69……大四上回国之后,已经是9月中旬了,这时候我手里最高的TOEFL也就79分。

所以,回国之后,我把所有时间用来准备TOEFL,而没有去套磁和准备文书,导致我的申请非常紧张。

匆匆忙忙考了两次TOEFL,但是成绩提高并不明显。

10月20号之后,我上了天津新东方的VIP 一对一课程,网上授课。

总共8节课16小时,口语4节,听力3节,写作1节,给我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其中,最有收益的是口语和听力。

一般来说,TOEFL的口语和写作是可以短期提高的。

花费两个礼拜的时间,完全可以将TOEFL 口语从14、15分的水平提高到22、23分的水平。

而听力和阅读是需要长期准备的。

但是当时距离11月15日的考试,我也就剩下不到30天的时间。

所以,我几乎把80%的备考时间留给了听力的准备。

最后提高还是比较明显的,从14、15 分到了27分,准备的方法就是先练习Conversation,再练习Lecture,练习Lecture 一定要分开按不同种类的内容来练习(比如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因为里面出现的单词都是非常相似的。

总之,TOEFL对我而言,感觉比GRE 简单,只要肯下死功夫,肯定是会有很大收获的。

希望大家以后准备时可以先准备TOEFL的阅读和听力。

五、关于科研申请的三大硬件,GPA,英语和科研,科研是我最大的短板。

而科研做的不出色,有很大因素是因为我在准备英语上花了太多时间。

整个大三下没去实验室,大三暑期交流时还要操心英语的问题,大四上回国之后也没时间整理以前的实验数据,写写文章之类。

而且,大三暑期交流8周,老板6周不在实验室,这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希望大家可以吸取两个教训:1、一定要早考英语,给科研留出时间,一般人是没有精力同时兼顾科研学习和准备英语的2、选择交流项目,最好还是选择一个常在实验室的老板,对于短期交流来说,这样收获会更大一些,毕竟老板不在身边,科研的推进等等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六、关于套磁因为大准备英语很我的,磁是从11月中旬开己的定位就是MSE前5至U 10名的学校,EE 前十左右的学校进行套磁。

首先进行较为广泛的套磁,发给十来个和自己科研比较接近,比较感兴趣的导师。

然后从中选择回复积极而且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到三个保持常联系,争取面试。

可能是我给自己定位比较准确。

我初始发邮件回复率大约在60%,之后也重点套了三四个老师,他们也早早给我发了offer, —些不想去的也就withdraw 了。

其中比较好的就是UIUC的MSE ,USC的EE和Purdue的ME。

平心而论, 我套的学校都是自己水平范围内的,因为准备时间太短,没有套一些更好的学校。

但是套磁对于MSE和EE的申请来说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希望后来人可以重视这一点。

七、关于申请结束之后的跟进和面试因为我发的都是教授私人面试,没有committee的面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