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合作社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手工业方面: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 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供销 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合作生产的道路。 第一步,办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小组 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和包销 产品。虽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但已把 个体手动业者组织起来,脱离了资本主义 工商业道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坚持用和平 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 进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 完成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 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这场变 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 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 。当然,社会主义改造最大的历史功绩就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三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简介社会主义改造内容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简介社会主义改造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我国从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 改造。概括为“三大改造”,是“一 化三改”中的“三改”。
1、农业的社会主改造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 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互助组 由几户或十几 户农民自愿组 成,生产资料 私有,但生产 方面组织起来、 互帮互助,具 有社会主义萌 芽性质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华北区百货公司等 单位向私营企业的订货 档案。
为什么能够赎买? 最后,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 等。
粮食统购统销
赎买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 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天津恒源纺织厂把国家 供应的棉花加工成为成 品出厂。
1、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
国有企业的生产场面 过去陈旧破烂的矿厂景象。
毛谈建国初工业化建设
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从历 史上看,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究竟 走哪一条路呢? 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 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 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 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 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 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共识。 【先建设,后改造】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 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 协二届二次会议上表 态: “企业向国营 商业看齐,个人向工 人阶级转化。”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特点
经营分散 技术落后 生产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低 制印章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ok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ok

——创造了和平改造的成功典范:不仅没有造 成生产力的倒退,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7年与52 年比,农业总产值增长近1/4,工 业产值增长128.6%);变革没有引起动荡,反 而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人民拥护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的形势”
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手工业
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工商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 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道路改造——农业改造
土改后,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避免重新借 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 水利,抵御自然灾害。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引 导农民面要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互相合 作的积极性。农业改造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是互助组,即土地 私有,共同劳动;第二个是初级社,即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最 高是高级社,即按劳分配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经 济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流通
家 资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







国 家 资
私 合 营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生 产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农业改革

农业改革

第二阶段
•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 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 中央提出的数字。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 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 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生产合作 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到1955年春 耕以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这次 会议的报告。到1955年4月,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又出 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现象。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发现了上述问题,发 出了一系列通知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1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 社的通知》,要求各地停止发展,集中力量进行巩固,在少数地区进行收缩。3月上旬 ,毛泽东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即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停止发展、实 行收缩和适当发展。为了贯彻三字方针,农村工作部于4月下旬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农村 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到1955年7月,全国原有67万个合作社, 经过整顿,巩固下来的有65万个。 1955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华东区、中南区和河北、天津、北京等15个省市 委书记会议。根据毛泽东原来的提议,会议提出1956年发展到100万个社的意见。6月 中旬,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关于到1956年合作社发展到100万个的计划。不久 ,毛泽东从南方考察回来,主张修改计划, 加速发展。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不 赞成改变计划,认为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速度发展相适应,不宜发展过快。毛泽东 认为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思想右倾。

第二三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二三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我从不因 被曲解改变初 衷,不因冷落 而怀疑信念, 亦不因年迈而 放慢脚步。
2020/8/9
2020/8/9
荣毅仁简介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副主席 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 岁
Ø国际国内条件十分有利 Ø在广大农民中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Ø党有能力领导好农业合作化
2020/8/9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2020/8/9
2、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A、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土改后,党对农民的政策: 一方面保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保持和提高农民互助合作 的积极性,鼓励和提倡互助合作的 方式。
创办者乐显扬是浙江宁波
人。三子乐凤鸣在书中写
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成为同仁堂日后
的最高准则。
2020/8/9
解放后经理乐松生奉公守法,1954年 在北京带头申请公私合营。1956年1月15 日,他代表北京市工商联在天安门城楼上 向毛主席递交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报。他 后来曾任北京市副市长。
2020/8/9
入社手工业产值93%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其中心内容。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式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020/8/9
和平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 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
赎买≠购买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 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 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初级形式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高级形式 全行业公私合营 清产核资 和平赎买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上海永安公司董 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 协二届二次会议上表 态: “企业向国营商 业看齐,个人向工人 阶级转化”。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官僚资本无偿剥夺,对 民族资本进行赎买。 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 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56年1月,荣毅仁就社会主义改造答记者问记 者直率地问: “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 么?得到了什么?”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荣毅仁很快就答道: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 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 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 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因为我积极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自愿接受改 造,在工商界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工作,我受到了政府的信任 和人民的尊重,得到了荣誉和地位。从物质生活上看,实际上我并没 有失去什么,我还是过得很好。”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847年,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在无产阶级建立政治 统治之后,对于一部 分剥削阶级的财产, 可以“直接用纸币赎 买的办法,逐步剥 夺”。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中国的国情。

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那么共产党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第一。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改造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革命成功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列宁提出了用合作化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

第二。

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

在中国,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在发展生产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

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a。

耕地少,经营规模小B。

分散落后,生产工具严重不足C。

资金短缺,第三,在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具体方法: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2.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3.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形式。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4.制定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农村阶级政策。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第一步供销小组第二步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第三步稳步稳步(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PPT课件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PPT课件
• 第二,都是时代的要求。
• 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 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 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 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巨大发展。
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使问题反 而扩大了。 •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长期束 缚了生产力发展以致 “长时间遗留了一 些问题”。
37
存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
对改造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
2
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肤浅
3
学习苏联经验的教条化和党内生活民主 集中制不健全
4
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急切愿望
16
毛泽东视察 上海申新九厂。
17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 义改造胜利大会, 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 18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展顺利。到1956 年底,全国私营工业的99%,私营商业的 82.2%分别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 造的完成,标志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 确立。
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社会主义 改造的主要经

2、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不剥夺其政治权利
3、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界限
28
关于和平赎买
• 和平赎买,就是通过说服劝导教育的方法, 以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方式,把民族资本家的 企业,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
• 我们是采取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通过“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形 式,成功地实现了和平赎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 其力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国家采取包下来的措施,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2,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阶级,消除阶级对抗
5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6
7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福建手工业合 作社工人在制造 水车,为农业生 产服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图为初级农 业生产合作社 以土地入股多 少和参加劳动 的数量质量多 少,对社员进 行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8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 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 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书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9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 制、改造”政策,进行“和平赎买”。
1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直接控 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 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 要而存在。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 分。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4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 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 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 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 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