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4混凝土防水剂作业指导书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地下防水工程:(一)防水混凝土施工1、作业条件:1.1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
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特殊是管道或者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
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1.2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1.3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菌素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1.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2.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砼搅拌运输砼浇筑养护2.1现场拌制的砼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4-16 cm。
砼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施工缝。
2.2在施工缝上浇筑砼前,应将砼表面凿毛,清除佘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 cm厚的水泥砂浆或者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砼,浇筑第步具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
砼由高处自由下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或者溜槽下落。
2.3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砼密实,振捣时间普通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者过振,振捣延续时应使砼表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铺灰和振捣应选择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
结构断面较好钢筋?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
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2.4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 ?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2.5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试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二)水泥砂浆防水施工1、工艺流程:墙地面基层处理刷水泥素浆抹低层砂浆刷水泥素浆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砂浆养护2、基层处理:2.1砼墙面如有蜂窝及松散的砼,要剔掉,用水冲刷干净,然后用1:3水泥砂浆抹平或者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实。
防水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

防水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管理系统,作好技术交底。
(2)原材料检验,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应备足材料,妥善保管,按品种分别堆放。
(3)需用工具、机械设备齐全,应经试验检修后备用。
(4)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cm。
以免在带水或带泥浆的情况下,施工防水混凝土结构。
二、模板工程(1)模板宜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面应平整,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模板组合、立模、支撑应牢固稳定,有足够的刚度,装拆方便。
(3)固定模板的螺栓(或铁丝)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以免水沿缝隙渗入,须采用止水螺栓固定。
(4)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时,应在预埋螺栓加焊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必须满焊,其尺寸一般为100* 100mm,对拉螺栓两端加焊圆钢中6止水环,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之间应加垫木,拆模后除去垫木,沿止水环平面将螺栓割掉,凹坑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螺栓直径、数量按计算确定。
三、钢筋绑扎(1)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
留设保护层,应用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用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商。
(2)钢筋及铅丝不得接触模板,若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能取掉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混凝土结构。
(3)当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时,可同设计人员协调,采取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4)钢筋绑扎的其它事项按《钢筋绑扎作业指导书》执行。
四、混凝土拌和、运输(1)防水混凝土采用现场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略长,一般不少于120s。
(2)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铁丝、铁钉等杂物,并保持模板表面清洁无浮浆。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已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

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
如遇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
⑵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
⑶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Ⅱ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
⑷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
⑸水: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作业条件⑴完成钢筋、管道预埋件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墙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止水的方法:穿墙螺栓(外加PVC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
第二预留管道、预埋件穿过混凝土时,采取螺栓加堵头(见图4—1、图4—2)。
⑵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⑶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设计等级应提高0.2MPa,其他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3)水灰比不宜大于0.6;4)塌落度不大于50mm,若掺用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受此限。
5)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其含气量应控制在3%~5%。
二、操作工艺1、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顺序装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加水后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塌落度控制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右。
散装水泥、砂、石务必每车过称。
雨季施工期间对砂、石每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
4.1.12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

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承建的一般民用建筑地下室、水池、地下水泵房、设备基础等地下防水混凝土建筑。
2.施工准备2.1 材料水泥、砂、石子、掺和料、外加剂。
2.2 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混凝土泵导管、串筒、溜槽、铁锨、铁盘、磅秤、手推车、木抹子、计量容器等。
3.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3.2 技术要点3.2.1 混凝土的搅拌。
3.2.2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3.2.3 混凝土的养护。
3.2.4 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4.操作工艺4.1 混凝土搅拌:搅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操作投料,按石子、水泥、砂顺序装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浇水后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坍落度控制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右。
散装水泥、砂、石必须每车过称,计量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为±1%,砂、石为2%。
雨季施工期间对砂、石每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
4.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后,应用翻斗车、手推车、吊车或混凝土运输车及时运至浇筑地点。
运输道路必须经常保持平整,尽量减少运输的中转环节,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水泥浆流失。
当有离析泌水产生时,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
在高气温环境下要特别掌握运输造成坍落度损失。
为此可采用缓凝型减水剂调节。
当坍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
4.3 混凝土浇筑4.3.1 混凝土的入模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超高时应用串筒、溜槽下落等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
4.3.2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一般采用插入式、平板式振捣器。
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要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密实。
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距离不大于50cm左右,并且应在下层混凝土出凝之前进行,插点距离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防水工程防水作业指导书.doc

1•目的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规范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地铁6号线11标段内的所有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3•编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 2003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作业准备4.1技术准备在正式施工前,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防水施工工班作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4.2料具准备主要材料: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配套材料:背贴式止水带及注浆花管、注浆圆盘及注浆管、MOg/nV 土工布、钢边橡胶止水带;辅助材料:塑料圆垫片、金属垫片、L>32mm射钉带;施工机具:自动爬行热熔焊机、1000W热风枪、专用电鎔铁、气密试验测压表、气筒、手锤、壁纸刀、剪刀、漏电保护电源箱、线缆插盘、彩笔、盒尺等。
4.3安全消防与材料堆放保存本工程附加防水层施工的防水材料有可燃性,材料堆放时应整齐有序、便于展开下料, 现场设置防水桶,设置醒目的防火标识牌,工人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作业。
防水配套材料的堆放应具防雨防潮措施,杜绝因雨淋、浸泡而报废材料,材料进场后有专人看护。
4.4劳动力安排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及工期,安排一个施工队,约14个工人。
具体劳力数量届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充调整。
为保证区间竖井横通道施工顺利开展,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项目经理部按具体工点施工安排配置各级管理人员,以满足施工的管理需要。
5操作工艺5」EVA防水板施工工序流程图基面平整度处理及明流水堵漏-基面报验-铺设土工布缓冲层-铺设EVA防水板-T 型焊缝接头做加强T施工缝、变形缝固定背贴式止水带T固定注浆圆盘-外观和焊道充气自检f防水报验f仰拱土工布、细石混凝土保护覆5.2基面要求(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表面应无明流水,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下道工序。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技术指标。
- 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 砂: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 石:选用粒径5 - 25mm 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
- 水:采用饮用水。
-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和检验报告。
- 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由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主要机具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抹光机等。
- 运输工具(如手推车、吊斗、料斗等)。
- 测量工具(如水准仪、钢尺、靠尺等)。
4. 作业条件准备- 模板、钢筋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 施工道路畅通,施工照明充足。
四、混凝土搅拌1. 搅拌站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生产能力,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
2. 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3. 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五、混凝土运输1. 混凝土运输应根据施工距离、运输时间、气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手推车等。
2.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
3.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标题: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帮助施工人员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混凝土搅拌操作1.1 搅拌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效果和效率。
1.2 材料比例准备:准确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保证混凝土质量。
1.3 搅拌时间控制:控制搅拌时间,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搅拌,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浇筑操作2.1 浇筑前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干净,设置模板和支撑,做好防水措施。
2.2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流动不畅或出现空鼓现象。
2.3 浇筑后处理:及时修整混凝土表面,保持养护湿润,防止开裂和渗水。
三、混凝土养护操作3.1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湿度等因素确定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发挥。
3.2 养护方式:采用湿润养护或覆盖保温养护方式,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产生。
3.3 养护质量: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修复破损,确保养护效果。
四、混凝土强度检测4.1 取样方法: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混凝土取样,避免取样不准确影响检测结果。
4.2 试块制作:制作混凝土试块,标明取样位置和养护条件,确保试块质量。
4.3 试块检测: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块检测,获取混凝土强度数据,评估混凝土质量。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2 施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5.3 紧急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文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保证防水混凝土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标准,特编制本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和控制地下防水砼的施工过程。
此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的工业及生活用水池、地下室泵房、设备基础等地下防水砼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活动。
2.相关文件及标准《质量保证手册》Q/15Y·G09·01—95 《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中国十五冶内部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8—8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8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1—883.职责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项目生产经理具体安排,由工程部负责实施本作业指导程序,质监站、物资组、试验室、经营部、调度室等部门予以配合。
4.工作程序防水砼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土建过程控制的特殊过程,根据国际质量标准ISO9000系列及国家标准GB/T19002—1994的有关要求,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具体指导操作人员在过程控制中实施,并达到最佳的质量效果。
4.1 一般要求4.1.1地下水位过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其降低后水位标高应低于防水工程底标高以下不少于300 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同时应做好地面周围的排水,严禁流入基坑。
基坑内部积水应及时排除,严禁带水或泥浆进行施工。
4.1.2若有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穿过砼壁板时,应在穿过处做限防水处理。
并严禁在已经完工的砼壁或板上凿眼打洞。
4.1.3在砼的施工过程中,工号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进度进行严格分项工程检查,并做限记录,确保可追溯性要求。
隐蔽工程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1.4对已经完成的防水砼工程,应妥善保护,防止下一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遭损坏。
4.2防水混凝土结构4.2.1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本身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适用于地下室、水池、地下水泵房、设备基础等防水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剂检测业指
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
混凝土防水剂检测作业指指导书
、检测项目
细度(密度)、pH值、7d抗压强度比、28d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对钢筋锈蚀作用
、主要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1g
试验筛:采用孔径为0.315mm的铜丝网筛布。
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50mm。
筛不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并附有筛
酸度计、pH电极
台秤:称量100kg,分度值50g
混凝土渗透仪
恒电位仪(输出电流0〜2000卩A,可连续变化电位0〜2V,精度V 1%);不锈钢片电极;甘汞电极(232型或222型);定时钟;电
线;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 1);搅拌锅、搅拌铲;30mmX 30mm
X 95mm试模,模板两端中心带有固定钢筋的凹孔,其直径为7.5mm,
深2〜3mm半通孔。
试模用8mm厚硬PVC塑料板制成。
三、执行标准
JC 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四、代表批量
每一编号最大代表批量为50t,不足50t的也可为一批,同一批
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取样要求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
需用的外加剂,一般为每一批量不少于2kg。
五、技术要求
混凝土防水剂细度(密度)、pH值及掺混凝土防水剂混凝土性能
应符合下表:
六、试验步骤
(一)细度(密度)
取适量试样在100C〜105C(特殊品种除外)环境中烘干至恒重。
称取烘干后试样10g倒入0.315mm方孔筛中人工筛样,将近筛完时,必须一手执筛往复摇动,一手拍打,摇动速度每分钟约120次。
其间,筛子应向一定方向旋转数次,使试样分散在筛布上,直至每分钟通过质量不超过0.05g时为止。
称量筛余物,称准至0.1g,以下式
计算细度(%):
细度=巴_ 100
m0
式中:m i ——筛余物质量,g;
m o ----- 试样质量,g。
(密度:比重瓶法测试条件:液体样品直接测试
固体样品溶液的浓度为10g/L 被测溶液的温度为20C士1C
被测溶液必须清澈,如有沉淀应滤去。
将已校正容积V的比重瓶干燥,称出其质量m。
,然后灌满被测
溶液,在20C 士1C恒温,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i。
以下式计算出液
体外加剂的密度:
m1 m0
V
式中:P ―― 20C时外加剂溶液密度,g/mL;
m i――比重瓶装满20C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g;
m0――比重瓶干燥后质量, g。
(二)pH 值
测试条件:液体样品直接测试;固体样品溶液的浓度为10g/L ;被测溶液的温度为20C 士3C。
按仪器说明书校正好仪器,然后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 然后再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
待到酸度计的读数稳定
1min,记录读数。
酸度计测出的结果即为溶液的pH值。
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
(三)抗压强度比
1、原料:采用基准水泥,在因故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使用
C3A含量6%〜8%,总碱量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
磨制的强度等级大于(含)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但仲裁仍需要用基准水泥。
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
粒径为5mm〜20 mm (圆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5mm~ 10 mm占40%, 10mm~ 20 mm占60%。
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符合JGJ 63要求的水。
需要
检测的外加剂。
2、配合比:水泥,采用卵石时310kg/m3,采用碎石时330kg /m3;
砂率控制在38%~42%;混凝土坍落度可选择(80± 10)mn^(180
士10)mm但渗透高度比试验的混凝土一律采用(180± 10)mnr的配
合比;用水量根据坍落度增减;防冻剂掺量为推荐掺量。
3、混凝土试件制作采用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振动台,振动时间为15s,成型温度为(20 士3)C,并在此温度下静停(24 士2)h脱模,
如果是缓凝型产品,可适当延长脱模时间。
然后在(20士3)C、相
对湿度大于90%勺条件下养护,到达规定龄期进行抗压强度比试验。
抗压强度比以下式计算:
式中:Rs ---- 抗压强度比,%;
以三组(基准、受检各9块)试验结果强度的平均值计算抗压强 度比,精
确至1%。
若三组试验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 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去中 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强度值。
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 15%
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四)渗透高度比
参照GBJ 82规定的抗渗透性能试验方法,但初始压力为0.4 MPa 。
若基准混凝土在1.2 MPa 以下的某个压力透水,则受检混凝土也加到
这个压力,并保持相同时间,然后劈开,在底边均匀取
10点,测定 平均渗透高度。
若基准混凝土与受检混凝土在 1.2 MPa 时都未透水, 则停止升压,劈开,如上所述测定平均渗透高度。
渗透高度比按下式
计算:
式中:Hr ——渗透高度比,%;
(五)钢筋锈蚀试验:采用硬化砂浆法
S T Rs S C
100 S T ――受检混凝土抗压强度,
MPa ; S c ――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
MPa 。
H t
H r H C 100
H t ——受检混凝土的渗透高度,
mm ; H e ――基准混凝土的渗透高度,
mm 。
1、制备砂浆电极:采用I 级建筑钢筋经加工成直径 7mm ,长度 100mm,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1.6卩m 的试件,使用汽油、乙
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经检查无锈痕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每 组三根。
将钢筋与试模装配好,按灰砂比1: 2.5,用水量控制砂浆稠
度5cm 〜7cm ,防冻剂采用推荐产量拌制砂浆,先干拌 3min ,将拌匀的砂浆灌入已装配好钢筋的试模内,置砂浆振动台上振 5〜10s,抹平,盖上玻璃板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4h 后脱模。
试件,除去端部密封的水泥浆,擦净外露钢筋头的锈斑。
在钢筋的一 端焊上长130mm ~ 150mm 的导线,用乙醇擦去焊油,并在试件两端 2、测试:将处理好的硬化砂浆电极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浸
泡数小时,直至浸透试件。
试验时注意不同类型或不同掺量外加剂的 试件不得放置在同一容器内浸泡,以防互相干扰。
把一个浸泡后的砂浆电极移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玻璃缸 内,是电机进入溶液的深度为8cm ,以它作为阳极,以不锈钢片作为 阴极(即辅助电极),以甘汞电极作参比,接好试验线路。
未通电流
前,先读出阳极的自然电位 V 。
接通外加电流,并按电流密度 50X 10-2A/m 2
调整卩A 表至需要值。
同时,开始计算时间,依次按 6、& 10、15、
20、25、30min ,分别记录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阳极
极化电位值。
3、结果评定:去一组埋有钢筋的硬化砂浆电极极化电位的测量
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以阳极极化电位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绘制阳极极化电位-时间曲线。
观察曲线,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迅速 向正方向上升,并在1min — 5min 内达到吸氧电位值,经30min 测试
电位值无明显降低,表明阳极钢筋表面钝化膜完好无损, 所测外加剂 对钢筋是1mi n,再湿办 脱模后用水泥净浆将外露的钢筋两头密封,继续养护
2d 。
取出
浸涂热石蜡松香绝缘,使试件中间暴露长度为
80mm 。
2、4、
无害的;反之,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先向正方向上升,随着又逐渐下降,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已部分受损,若呈现活化曲线,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破坏严重。
这两种情况均表明钢筋钝化膜已遭破坏,所测外加剂对钢筋是有锈蚀危害的。
七、出具报告
现场试验完成,按规定时间对未试验样品留样。
八、样品留置
试件养护到达龄期,进行相关试验后,按规定的检测周期出具相关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