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 《Linux/UNIX网络编程》-甘刚

合集下载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UNI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命令,培养其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熟悉UNI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包括文件操作、目录操作、用户管理等;•能够使用常见的UNIX编辑器进行文本编辑和程序编写;•掌握UNIX主机的远程连接和文件传输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UNIX操作系统概述•UNIX操作系统的历史及发展;•UNI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优势;•UNI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占有率。

2. UNIX基本命令•文件操作命令(ls、cat、cp、mv、rm等);•目录操作命令(cd、mkdir、rmdir等);•用户管理命令(useradd、userdel、passwd等);•系统管理命令(ps、top、kill等);•网络相关命令(ping、ifconfig、netstat等)。

3. UNIX编辑器•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vi编辑器的高级使用技巧;•emacs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4. UNIX主机远程连接和文件传输•ssh远程连接和文件传输;•sftp远程连接和文件传输;•scp远程文件传输。

5. UNIX操作系统其他主题•Shell脚本编写与执行;•系统进程管理与监控;•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备份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采用传统的讲解教学方式,侧重理论知识和重点难点的讲解。

讲解时应当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命令使用及实际应用场景。

2. 实验实验操作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当按照指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操作中不断掌握命令操作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实验后,还应当进行相应的实验报告撰写和评分。

3. 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命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更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4. 答疑教师应当随时为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实验任务及作业编写。

UNIX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2)

UNIX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2)

UNIX基础教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针对初学者,旨在让学生掌握UNI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并能够通过终端命令实现常用的文件操作、文本编辑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1.UNIX基础介绍–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UNIX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点–UNIX操作系统的优势2.命令行界面的使用–终端窗口的打开和关闭–命令行输入和输出–快捷键的使用3.文件和目录的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删除、修改及查看–文件和目录的权限管理–文件拷贝、移动、重命名–文件和目录的压缩和解压缩4.基本文本编辑器的使用–常用文本编辑器介绍–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文本文件的读写和保存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UNIX系统的基本概念、命令行界面的使用方法,以及常用文件和目录管理命令的使用;2.示例法:以实际操作为主,运用实例演示命令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在操作中掌握知识;3.分组讨论法:在教学中加入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解决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方式1.经过短期课程的教学,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UNIX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2.通过操作小练习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文件和目录的管理、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方法;五、参考资料1.《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第2版)2.《Unix网络编程》3.《Unix Shell编程》六、总结UNI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UNI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操作命令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Unix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Unix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Unix/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Unix/Linux操作系统英文名称:Operating System of Unix/Linux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48(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2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操作系统、C语言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掌握LINUX系统的概念和原理,并使LINUX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要求学生有专业基础课诸如:《操作系统》及《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除要掌握LINUX的概念和原理外,还要学会LINUX的系统使用和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而作为LINUX 操作系统又是在小型机以上使用最广的操作系统,我们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概念的了解来掌握LINUX 操作系统。

通过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应使学生主要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系统的日常管理所需要的知识,还要掌握SHELL等相关的常用命令,LINUX 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管理和LINUX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vi编辑程序的使用等。

总之,在本科生阶段,除了掌握LINUX的基本概念,重点应该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和管理。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电视大学学员掌握UINX/LINUX下进行系统程序设计所需的有关重要概念和知识,包括SHELL编程、基本的进程控制、复杂的进程通信,加上LINUX下的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WWW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和MAIL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讲授时,综合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大量的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Red Hat Linux简介(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3 实验内容安装Linux操作系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1.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列举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二章:Linux文件系统2.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学会使用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2.2 教学内容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2.3 实验内容浏览Linux文件系统结构修改文件权限使用文件复制、移动、删除等命令2.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解释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列举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第三章:Linux常用命令3.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学会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了解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3.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Linux命令行界面的使用方法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3.3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ls、cd、pwd等基本命令学习使用grep、find等高级命令掌握管道命令和重定向命令的使用3.4 课后作业列举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解释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编写一个简单的Linux命令行脚本第四章:Linux文本处理4.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文本处理工具掌握文本编辑器Vim的使用方法了解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4.2 教学内容Linux文本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Vim文本编辑器的功能和操作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4.3 实验内容使用cat、more、less等工具查看文本文件学习Vim文本编辑器的基本操作练习文本处理技巧,如查找、替换、排序等4.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文本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解释Vim文本编辑器的功能和操作探讨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第五章:Linux网络配置5.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学会使用Linux网络命令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Linux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3 实验内容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IP地址使用ping、ifconfig等网络命令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解释Linux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第六章:Linux软件管理6.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软件包管理器掌握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和卸载了解软件仓库和软件源的使用6.2 教学内容Linux软件包管理器的基本概念使用apt-get和dpkg管理软件包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和解决方法软件仓库和软件源的使用6.3 实验内容使用apt-get安装软件包升级和卸载软件包配置软件仓库和软件源6.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软件包管理器的基本概念列举使用apt-get和dpkg管理软件包的命令解释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和解决方法第七章:Linux常用shell脚本7.1 课程目标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掌握Shell脚本的语法和结构了解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7.2 教学内容Shell脚本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函数和数组的概念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7.3 实验内容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练习使用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了解函数和数组的使用方法7.4 课后作业简述Shell脚本的基本语法和结构解释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探讨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第八章:Linux系统管理8.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系统管理工具掌握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方法了解系统配置和优化技巧8.2 教学内容Linux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统配置和优化的技巧8.3 实验内容使用top、htop等工具监控系统性能使用vmstat、iostat等工具分析系统性能练习系统配置和优化8.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解释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系统配置和优化的技巧第九章:Linux安全与权限9.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学会设置文件和目录权限掌握用户和群组管理方法9.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文件和目录权限的设置方法用户和群组管理的基本操作9.3 实验内容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创建和管理用户和群组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9.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解释文件和目录权限的设置方法探讨用户和群组管理的基本操作第十章:Linux常用服务与管理10.1 课程目标学会配置和管理Linux常用服务掌握Web服务器(如Apache)、文件服务器(如Samba)和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管理方法10.2 教学内容Linux常用服务的概述和管理方法Web服务器(如Apache)的基本配置文件服务器(如Samba)的基本配置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10.3 实验内容配置和测试Web服务器(如Apache)配置和测试文件服务器(如Samba)配置和测试邮件服务器10.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常用服务的概述和管理方法解释Web服务器(如Apache)、文件服务器(如Samba)和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管理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于掌握其核心理念和设计哲学至关重要。

电子教案-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2版)-文东戈-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教案-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2版)-文东戈-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案(202 ~202 学年第学期)开课院系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职称
课程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1讲)第 1 教学周/ 第 1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2讲)第 1 教学周/ 第 2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3讲)第 2 教学周/ 第 3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4讲)第 2 教学周/ 第 4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5讲)第 3 教学周/ 第 5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6讲)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7讲)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8讲)第 4 教学周/ 第8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9讲)第 5 教学周/ 第9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10讲)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11讲)第 6 教学周/ 第11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12讲)第 6 教学周/ 第12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13讲)第7 教学周/ 第13 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

Unix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Unix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Unix/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Linux作为一个日渐流行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有着开放、稳定、安全、费用低廉等许多其它操作系统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中的核心技术,所以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讲授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知识,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主要网络应用等技能,对Linux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奠定在Linux系统上作进一步开发的基础,以摆脱作为操作系统简单使用者的禁锢,为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基本知识要求: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现状、主要特性与用途;2.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和网络系统管理基本概念;3.理解文件系统作用与分类,理解文件与目录的基本概念,熟悉系统目录结构;4.理解作业与进程概念及其区别,理解内核的概念,理解进程管理与作业控制的意义;5.了解Shell、Shell的分类与Shell程序设计;6.理解系统配置文件的作用;7.理解系统的启动过程。

(二)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登入、登出和系统的关闭;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卸载与简单的故障修复;3.熟练掌握文件和目录的移动、复制、删除和改名命令的使用;4.熟练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属性操作,关键字查找(grep),和文件查找(find)的命令;5.掌握创建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的方法和文件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6.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能够使用系统配置文件来配置、调试网络;7.熟练掌握进程的启动、进程的查看和进程的调度命令;8.熟悉一种Shell,掌握简单的Shell编程方法;9. 会使用Linux 的系统控制命令、网络操作命令;10.掌握Linux软件的安装方法、了解日志系统;11. 掌握www、ftp、samba、nfs、等服务器的简单配置,熟悉基本管理命令和方法。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实验任课教师:罗泽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通信1501-1502 教学时间: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实验一 Linux 操作系统环境搭建一、本次课主要内容安装VMware软件,创建ubuntu系统虚拟机,安装VIM编辑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完成Linux开发环境搭建,正确安装VMware及ubuntu系统虚拟机,安装VIM编辑器,为后续操作做准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Ubuntu系统的安装。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实验操作。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写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二、实验步骤:1、点击VMware安装包,配置目录为个人文件夹。

2、用vmware10序列号注册器注册。

3、打开vmware,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4、选择典型安装并选择Ubuntu14.04的系统镜像文件。

5、输入ubuntu的系统全名、用户名及密码。

6、选择虚拟机文件存放的位置7、保持默认配置后进行下一步安装。

8、进入ubuntu系统,在系统设置中更改源为中国的源。

9、在搜索中打开终端,使用sudo passwd命令设置root用户密码。

10、使用sudo apt-get update更新源。

11、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vim安装vim编辑器。

三、实验总结与实验报告: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得出的实验结论;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实验后记:实验二 Linux常用命令一、实验内容:(1)初步了解Linux的命令格式;(2)学习几个文件维护命令;(3)学会如何得到帮助信息;二、实验步骤:(1)进入linux系统,在终端或命令行窗口中,输入如下linux命令,记录其输出结果ls、pwd、xy、cd ..、pwd、cd、cd /usr/local、clear、date(2)使用man命令来获得每个Linux命令的帮助手册,用man ls,man passwd,man pwd命令得到ls、passwd、pwd三个命令的帮助手册。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2)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2)

UNIX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 UNIX 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网络基础和 Shell 编程。

同时,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以及如何进行文本编辑,文件传输等常用操作。

具体要求如下: - 掌握 UNIX 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 能够使用Shell 命令行界面进行文件操作、文本编辑和文件传输; - 熟练掌握Shell 编程的基本语法; -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2.1 UNIX 基础知识在这部分,我们将介绍 UNIX 基础知识,包括 UNIX 操作系统的历史,文件系统和 Unix 标准等。

2.1.1 UNIX 操作系统的历史•系统的诞生及一些特点;•UNIX 发展史及其进化过程;•UNIX 系统家族及优缺点。

2.1.2 文件系统•UNIX 文件系统的概念;•UNIX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UNIX 文件访问权限;•文件系统操作命令工具和指令等。

2.1.3 Unix 标准•POSIX 标准介绍•Linux 标准介绍2.2 进程管理与Shell编程2.2.1 进程管理•进程管理概念•进程管理命令•进程挂起与终止等2.2.2 Shell 编程•Shell 脚本介绍;•Shell 编程的基本语法;•Shell 编程的实践应用。

2.3 网络基础和网络编程在这部分,我们将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

2.3.1 网络体系结构•OSI 网络体系结构;•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和协议。

2.3.2 网络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络层次协议和 ARP 协议。

2.3.3 网络编程•Socket 编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开发;•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

三、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讲授:采用讲解、演示的方式,通过PPT、Shell操作等展示;•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掌握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文本编辑和文件传输等常用操作;•提问:每章技能学完后,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TP 客户
TCP
IP
以太网驱 动程序
以太网数据帧分用过程
应用程序 ICMP IGMP
应用程序 TCP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根据TCP或UDP 首部中的端口号 进行分用
UDP
根据IP首部中的 协议类型进行分用
IP
ARP
RARP
根据以太网首部中
的帧类型进行分用
以太网帧
进入的帧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UDP提供无连接服务 • UDP缺乏可靠性支持,应用程序必须实现:
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规划教材
Linux/UNIX网络编程
先修课程
➢C语言 ➢TCP/IP协议 ➢操作系统原理 ➢Linux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基础
软件开发环境 最常用编辑工具:vi 编译器:gcc,g++
gcc编译c程序 g++编译c++程序 调试器:gdb
基本的C/S服务模型
简单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TCPIPIP协议来自IPIP协议IP
以太网驱 动程序
以太网驱 令牌环驱
动程序
动程序
令牌环驱 动程序
以太网
令牌环
数据进入协议栈时的封装
用户数据 App头部 用户数据
TCP头部
用户数据
TCP段
IP头部 TCP头部
用户数据
以太网 头部
IP头部 TCP头部
用户数据
以太网帧 40~1500字节
IP分组
以太网 尾部
TCP协议数据段格式(续)
– SYN位:请求建立连接。tcp用这种数据段向对方tcp协 议请求建立连接,在这个数据段中,tcp协议将它选择 的初始序列号通知对方,并且与对方协议协商最大数 据段的大小。
– FIN位:请求关闭连接。当协议收到对这个数据段的确 认后,成功关闭写方向的连接,因为tcp连接是全双工 的,在发送了FIN数据段之后,它仍能接收数据,直至 对方也发送FIN数据段。
1、连接请求
1、数据请求
C
S
2、数据响应
无连接
2、连接响应
3、数据请求
C
S
4、数据响应
5、关闭请求
6、关闭响应
复杂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C C
C
S
C C
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
OSI 与 TCP/IP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OSI模型
应用层
TCP
UDP
IPv4, IPv6
网络介质层
TCP/IP模型
网络编程接口
应用层 (各种应用层协议如 TELNET,FTP,SMTP等)
传输层TCP,UDP 网际层IP
网络接口层
TCP/IP模型
用户进程
应用层细节
套接口
内核
通信细节
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个网络
客户
FTP 客户
FTP协议
服务器
FTP 服务器
TCP
TCP协议
SYN y, ack x+1
Connect返回
ack y+1
Accept返回 Read阻塞
TCP连接的建立
• TCP连接的过程:
– 服务器必须准备好接受外来的连接。通过调用 socket, bind, listen函数完成。称为被动打开。
– 客户通过调用connect进行主动打开。这引起客户 TCP发送一个SYN分节,告诉服务器客户将在连接 中发送的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 紧急指针:如果设置了URG位,这个字段指出紧急数据 相对于这个数据段的开始序列号的偏移量。tcp协议只 提供一字节的紧急数据,但由于历史原因,紧急指针 指向紧急数据的下一个位置。
TCP三路握手
客户
Socket Connect(阻塞)
(主动打开)
SYN x
服务器
Socket,bind,listen (被动打开)
/* udp length */
u_int16_t uh_sum;
/* udp checksum */
};
#else
0
15
31
struct udphdr { u_int16_t source; u_int16_t dest; u_int16_t len; u_int16_t check;
}; #endif
– 窗口:为通告窗口; – URG位:如果使用紧急数据指针,则将这一位设为1 – ACK位:如果确认序列号有效,则设为1; – PSH位:表示”推”数据,如果这一位设置成1,表
示希望接收方在接收到这个数据段之后,将它立即传 送给高层应用程序,而不是缓存起来。
TCP协议数据段格式(续)
– RST位:表示请求重置连接。当TCP协议接收到 一个不能处理的数据段时,向对方TCP协议发送 这种数据段,表示这个数据段所标识的连接出 现了某种错误,请求对方TCP协议将这个连接清 除。有3种情况可能导致TCP协议发送RST数据段 (1)SYN数据段指定的目的端口处没有接收进 程等待;(2)TCP协议想放弃一个已经存在的 连接;(3)TCP接收到一个数据段,但是这个 数据段所标识的连接不存在。接收到RST数据段 的TCP协议立即将这条连接非正常断开,并向应 用程序报告;
确认、超时、重传、流控等 • UDP面向记录服务
UDP数据报格式
#ifdef __FAVOR_BSD
struct udphdr {
u_int16_t uh_sport;
/* source port */
u_int16_t uh_dport;
/* destination port */
u_int16_t uh_ulen;
源端口 长度
数据
目的端口 校验和
TCP:传输控制协议
• TCP是面向连接的。 • TCP提供可靠性,实现了丢失重传。RTT
的估算。 • TCP通过给所发送数据的每一个段管理一
个序列号进行排序。 • TCP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通告窗口、
拥塞窗口。 • TCP的连接是全双工的。
TCP协议数据段格式
0 首部
HLEN 数据区
7 源端口
保留 校验和
15
序列号 确认号 码位
选项 数据
31 目的端口
窗口 紧急指针
填充字节
UAPRSF RCSSY I GKHTNN
TCP协议数据段格式(续)
struct tcphdr {
WORD SourPort;
WORD DestPort;
DWORD
SeqNo;
DWORD
– 服务器必须确认客户的SYN,同时自己也得发送 一个SYN分节。服务器以单个分节向客户发送SYN 和对客户的SYN的ACK。
AckNo;
BYTE
HLen;
BYTE
Flag;
WORD Window;
WORD ChkSum;
WORD UrgPtr;
/* Put options here. */
};
TCP协议数据段格式(续)
• 几个需要说明的字段
– HLEN:首部长度,以4字节(32位)为单位。tcp数据 段首部包括固定和变长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